第14章
因此贾母自然不开心。
王夫人呢,也不开心,因为王熙凤撂挑子跑路了,多年不曾亲自管家的王夫人,为着儿子的亲事,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这还罢了,最让她痛心的,是银子不够花,几番向老太太请示,老太太都不肯给一点儿。
不仅不给,还处处挑剔,话里话外都在指责她不如凤丫头机灵,办事儿不够热闹。
为了让儿子的婚宴好看,王夫人只能咬牙,掏出自己不少私房来。
甚至,连新郎官,也不见多少喜气。好在喜娘会活跃气氛,等着合卺酒、唱喜歌撒帐等环节都结束了,再没有人乐意闹洞房,毕竟谁都不是傻子,怎么看,今儿这洞房的气氛都有几分古怪。
众人都出去了,新郎官和新娘子之间的气氛更是古怪。二人呆坐着一动不动,仿佛都定住了似的。
直到袭人把怡红院所有丫头带进来给宝钗磕头,改口称呼二奶奶,莺儿便一一赏赐荷包,文杏在旁帮衬。
宝钗头戴礼冠只觉很累,有些撑不住了,见宝玉仍无动作,只好抬手揉捏脖子,莺儿见了,先看了一眼冷着一张脸的宝玉,而后才道:“二奶奶定然累了,先卸了这冠吧。”
袭人忙上来帮忙,却不想一旁的新郎官哼了一声后,也不管宝钗等人,直接抬脚出去了。
一时间屋内的丫头们都惊呆了,宝钗脸上也挂不住,她知道宝玉所念之人,但想着成了亲,慢慢来,宝玉本就怜惜女孩儿,日子久了就好了。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成亲,宝玉就当着一众丫头下她的脸面。
袭人忙上来:“二奶奶,二爷性子古怪,二奶奶只别多心。奴婢立刻去看看。”
抬脚就要走,却不想宝钗叫住了她:“袭人姐姐,不必你去,让麝月去吧,这院子里的人和事,我有些不知道的,正好向姐姐请教。”
袭人只得站住,眼皮一跳,但又看宝钗,与往日似乎并无二样,这才放下心来,留下来先帮着莺儿伺候宝钗。
没一会儿,秋纹倒是提了一小小食盒进来,恭恭敬敬向宝钗道:“二奶奶只怕是饿了,这一天的折腾,奴婢让厨房做了些吃的,不知道合不合二奶奶的口味。”
莺儿上前接过来,打开一看,温热小米粥配了几样小菜,宝钗见了笑道:“果然是个好丫头,我还真就饿了,端过来。”
一时宝钗吃了半碗粥,秋纹忙帮着奉上洗手盆,宝钗夸赞她:“往常不觉得,今日瞧着,秋纹真可人疼,比莺儿伶俐多了。”
秋纹本就是特意来讨宝二奶奶喜欢的,听见这话,十分高兴。
宝钗这儿等了很久,也不见宝玉进来,只好让莺儿伺候自己洗漱,独自睡了。
第二日一早,宝钗才妥当,就听见袭人在外头的声音:“林妈妈好,鸳鸯姐姐怎么一起来了?”
宝钗心底一颤,她知道这二人这时候来,定然是来收那原帕的,可宝玉昨晚压根儿没歇在房内,哪里可能圆房,正焦急呢,倒是听见宝玉的声音了。
林之孝家的和鸳鸯见宝二爷从侧面房间出来,都吓了一跳。不过大家都知道旧年的事情,知道今儿事情办不成,交流了个眼色后,鸳鸯笑道:“老太太等着喝孙媳妇茶呢,二爷快快携了二奶奶过去,不要让老太太久等了才是。”
说罢,鸳鸯和林之孝家的一起走了。
回到贾母上房,因见邢王二位夫人并李纨等已经到了,鸳鸯只得上前笑道:“二爷和二奶奶就来。”
贾母见她们空手而回,就猜到这新婚夫妻定然是没有圆房,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偏偏邢夫人故意问:“怎么,不拿原帕来给老太太瞧瞧,也好让老太太高兴高兴嘛。”
贾母冷眼看了看邢夫人,王夫人则在一旁故意道:“他们才成亲,老太太有了重孙子,也不着急抱第二个。”
她这么说,意思就是,唯一的重孙子也是他们二房的,邢夫人这个无儿无女的孤家寡人还是乖乖闭嘴的好。
贾母对着二人很是不满,淡淡说了一句:“都住嘴,哪有个长辈的样子。”
邢、王两个虽然都闭了嘴,但各自都等着看对方的笑话。
一时宝玉宝钗过来,敬茶说话,一圈流程走下来,贾母乏了,让众人散了。
王夫人还兀自高兴,叫了儿子儿媳去她房里说话。
宝玉借口要读书,王夫人一听不喜,正要训斥两句,宝钗反倒是替宝玉开解:“二爷用心读书,原是好事,太太由他去吧。”
看着儿子的背影,王夫人叹了口气,拉着宝钗的手道:“还得是宝丫头,不计较,这要是换了那林......”
“太太,可不能乱说。”宝钗赶紧提醒自己婆母,林妹妹如今可指婚给了皇子,这话说不得,万一被有心人听见,那就麻烦了。
那短命丫头,竟然有这样福气,王夫人咬了咬牙。
这时有薛家的婆子慌慌张张来了,一来就顾不得礼仪规矩了,赶着向宝钗哭起来:“姑娘,不好了,二爷回来说,大爷的判罚下来了,要砍大爷脑袋呢。”
一句话,惊得王夫人和宝钗都脸色大变,站了起来。
第20章 宝钗求救黛玉反讽(上)
宝钗一听哥哥出事,又见那婆子说的不清不楚,打算亲自回家看看,于是忙向王夫人道:“太太,我原不该这时候回家,只是太太也知道,家里就我妈一个人,所以我想求太太......”
不等宝钗说完,王夫人倒是赶紧就说:“去吧,你赶紧回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若是有需要这边帮忙的,就赶紧回来说一声。”
宝钗谢过后赶紧告退,当即吩咐人备车,幸好离得不远。
下了车进了门,就听见她那嫂子夏金桂在屋内大哭大叫,嘴里说着什么“命苦”、“被薛家哄骗了”、“薛家想吃绝户”等等,又骂一阵薛蟠死鬼,挨千刀的。
宝钗听着不像话,不打算理她,哪知道那夏金桂反倒是冲出来,冲着宝钗就大叫大哭:“一个出了门的姑娘,这么快跑回来,怕你哥哥死了,我们分家产不成?”
宝钗还是不理会,直接抬脚往母亲房里去。
薛姨妈见女儿回来,顿时就上来抱着女儿哭起来。
“妈,这会儿哭也是没用的,快叫二弟来,我听听是怎么回事。”宝钗只得先劝解母亲。
薛姨妈哭了一会儿,擦着眼泪让丫头去请薛蝌,一家人也不用避讳。一时薛蝌进来了,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薛蟠不仅仅这一回犯了事,连带着以前在金陵打死了人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加上还被人告了讹诈,这一次是数罪并处,直接判了秋后问斩。
宝钗一听,顿时也手脚发软,觉得事情比预计的还要棘手,原本想着花些银子打点,又拜托了舅舅,总归能从轻处理。
现在,连带着金陵打死人的事情也出来了,还直接判了死刑,只怕不好疏通了。
“不如,再去求求你舅舅,无论花多少银子,一定要救出你哥哥。”薛姨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求王子腾了。
宝钗坐着,一时间没说话,仔细思考了好一会儿后,才向母亲和薛蝌道:“舅舅那边,自然要去求一求的,尤其是上一次,金陵的事儿就是舅舅和姨父帮忙,所以,妈,你也亲自去求求姨妈。”
“你姨妈那里,你去说一声不就行了。”薛姨妈想着,如今女儿都嫁给了宝玉,王夫人那边,女儿说一声,自己还是去王家。
宝钗却摇头道:“妈,你跟姨妈是姐妹,我是儿媳妇,身份不同,说话分量也就不同。另外,将我们家的那一对白玉象钮双环耳兽面纹大赏瓶拿来。”
“怎么?要拿这一对去送给你姨妈?这也太贵重了点儿。”薛姨妈不舍得,那可是很值钱的宝贝,那是宝钗他爹在世的时候好不容易得来的,据说是前朝皇家的东西,当初买的时候就花了一万两银子。
“妈,都这时候了,不要不舍的花银子,那可是哥哥啊。”宝钗劝她母亲,“而且,也不是要拿去给姨妈,也不是给舅舅,而是我拿去,到林妹妹那里去,试一试。”
薛姨妈一听女儿要去求黛玉,顿时哼了一声:“我看不必了,上一次我去,不就拿了好东西去,可人家呢,东西收了,事情却不会答应的。”
宝钗也不愿意去求黛玉,当初她费尽心机机关算计,即便知道宝玉和黛玉二人情投意合,也要讨好姨妈,甚至贾母,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宝玉,哪知道,人家黛玉一转头,竟然就有如此运气,能指婚给皇子。
但到这个时候了,宝钗也是没有法子,想要救哥哥,兴许只能试一试。
“妈,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宝钗把心一横,“另外,妈到姨妈那儿,也别空着手去,那一对木胎天王立像,就拿去送给姨妈。一定要说服姨妈,去求求宫里的娘娘。”
她立刻把这事情的严重性说了,如今没有皇家的人开口,只怕旁的官员都不敢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