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没什么,有一日访友经过了那里罢了。”温升竹不愿让沈父牵扯进来,于是便简单搪塞过去。
  紧接着他又问了几个曾在寿宴名单上见过的名字,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些人还好端端地在家里没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温升竹越问心中越是不安。姚府大宴宾客,宝马香车倾盖如云,人们惨死当场的呼号喊叫犹在目前,难道只是他们的一场梦?
  不,温升竹不信。他宁愿相信另一个更可怕的可能,那就是沈父口中还好端端的待在家里的人,已经被替换了,被纸人替换了!看着沈父沈母自然的神情,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入夜之后,温升竹真的做了个梦。
  梦中平城依旧是那个平城,人们安居乐业,万物生发欣欣向荣。可是他却知道这里早已是一座死城,姚府是造成这死寂的源头,它安静地矗立在坊市之中,外表华贵内里腐烂透顶。它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出一批又一批的纸人,它们面目模糊而统一,走入各家各户,取代了活人。
  有一日,温升竹与沈父沈母共进昼食,沈父不小心打翻了一碗汤,沾湿了他的衣袖。他勃然色变,举起手来,红汤犹如鲜血滴落,他的衣袖变成了一张薄纸。温升竹大惊失色,想要逃脱,却被纸人团团围住。
  他猛地睁大双眼,从梦中惊醒。被纸人围绕的感觉太过真实,他一把撩开床幔向外看去,对面的墙上空空如也。原本那里他挂着一张文士踏青图,而从得知王掌柜是纸人的第一日他就立刻将这幅图取了下来。
  还好是梦。他轻抚胸口,靠在床边长出了一口气。心脏依旧在惶惶跳动,他满额冷汗。
  夜已深了,屋外刮起风,卷着树叶撞上窗子,发出接二连三的咚咚声。他脑中莫名想起崔冉对他说的那句“清风半夜闻鬼声”,她说那些半夜偶然听到的,难以解释的,骤然而逝的奇怪声音是有鬼经过,不小心露了行踪。
  他身上寒意不退,缩回去裹上被子,盯着头顶青绿纱幔发呆,这平城还是之前的平城吗?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悄悄地变了。
  表面上,平城依旧安定。在这半月之中只有一个死人,那就是沈临风。他的尸身被送回家之后,家中的幼子一直啼哭不已。郎中按照小儿夜啼的方子治了几日始终不见效。于是家里人就怀疑是沈临风死的不安生,鬼魂作祟。按照高人指点,送去万寿寺做一场法事,再停灵三日。
  正巧崔冉叫人捎来口信,说师父有本记载了换魂术的由来和法术的典籍在万寿寺的藏书阁中,叫他前去共同解决问题。
  又是万寿寺。温升竹忐忑不安,总有不详的预感。崔冉在万寿寺,沈临风也要送去万寿寺做法事,前几日他又在万寿寺见到了疑似沈临风的鬼魂,听到了菩萨的异动。如此种种放在一起,怎么看都是不好的征兆。
  他连忙提笔写回信给崔冉,叫人快些去送,务必让崔冉远离万寿寺,至少等沈临风做完法事再去。
  可是崔冉始终没有动静。
  他心中忧急,却也不敢贸然进入,姚府一行让他知道,凡人遇到妖异之事只有引颈受戮一个结果。
  他不知道的是崔冉压根就没有收到他的回信。此时她正看着窗外阴雨连绵,心中难免焦虑。
  这时有人敲响了她的房门。崔冉开了门,见到外面站着一个灰衣小沙弥。小沙弥向他念了声佛号说:“崔施主,这雨来得急,寺中房舍漏雨,大家都去修缮房屋,人手不够,可否劳烦你帮小僧将外面晾晒的古籍经文收起来?”
  崔冉点头应允,穿了蓑衣跟他出门。
  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万寿寺的青松草木都冲刷的翠绿干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崔冉跟着小沙弥在雨中穿梭,脚下步步都是泥印。
  半路小沙弥满脸心疼,跟她抱怨:“明明早起还是晴空万里,莫名其妙就下起雨来,晒了月余的书还不知道毁了多少!”
  崔冉也有些心焦,她问道:“小师傅,搬出去晒的那些书有没有一本讲换魂术的?”
  若是那本书被淋坏了,沈天野与温升竹换不回来,她又要麻烦不少。
  小沙弥思索一番,说:“对不住,小僧也不记得了。”
  崔冉摆摆手,回道:“无碍无碍。”
  他们七拐八拐,绕过天王殿、玉佛殿、钟楼和鼓楼,从小径中走到藏书阁的后院。那里地上铺着满当当的一片书,已经用油腻布盖住了,雨滴接连不断地打在上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崔冉撸起袖子,二话不说开始救书。中途接连有人参与进来,抱着书匆匆来回。雨声由强至弱,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阴云散开,阳光照进来,院中的书基本被搬走了大半,崔冉直起腰,听到小沙弥在叫她。
  “崔施主,崔施主,这是你在找的书吗?”小沙弥一边在她眼前挥手一边高声叫她。他的手中拿着一本很薄的册子。
  崔冉定睛一看,册子上写着:祛鬼咒。
  她回道:“不是这个……”她要找的是写着换魂术的书,而非咒语,可是还没等她说完她突然改变了想法,鬼使神差般接过了书,“这本也借来给我瞧瞧吧,多谢。”
  整理完了外面晒着的书,崔冉都没有找到记载着换魂术的那一本。
  藏书阁的书浩如烟海,虽都记录在册但难免有遗漏的,崔冉急也急不得,只好先带着那本《祛鬼咒》回禅房去。
  夜晚她点了蜡烛,在灯下翻看那本书。里面记载了许多实用的咒语,例如祛除疟疾,防止鬼神侵扰,护法镇魂等种类极多。
  一时间她看得入迷,直到半夜再吹灭烛火睡去。
  第二天一早,她发觉似乎有什么变得不同了。
  禅房依旧是那个禅房,只是桌椅板凳变得略有陈旧,原本的白墙顶部爬满了霉斑,桌上的《祛鬼咒》不知何时放到了自己的枕边。
  崔冉有些纳闷,她翻身下床,走到放着水盆的架子旁临水一照,水波间影影绰绰地倒映出一张有些苍老的中年男人面容。
  她猛地后退一步,失手打翻了水盆。水盆扣在地上,转了两下,发出响声。铜盆翻过来的平整底部将她此时的样子照得更加清晰。
  额上纹路深刻,眼眸浑浊,嘴角下撇,下巴上两缕轻飘飘的细须,实打实的阿翁面目。
  她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换了魂?
  崔冉简直难以置信,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在她毫无察觉之中将她换了身体?
  她收回了本要迈出房门的脚,折回来在这简单布置的禅房中搜寻能够表明这具身体身份的东西。
  柜子中有几件灰衣,一个小包袱。她打开包袱,里面放着一只笔,笔身漆黑而光滑,笔尖一点朱红。一打黄纸,一根红墨条,墨条很粗糙,散发出有些刺鼻的气味。
  除此之外还有两张路引。一张写着他的姓名:朱兴,年龄:四十二。一张是由城隍签发的,是一张能够前往阴曹地府的路引。
  这个人也许是个术士。
  就在她仔细观察这两张路引时,房门被敲响了。她拉开门,房门外站着一个年轻沙弥,她仔细打量着面前这张略显稚嫩的脸庞,突然感到了一丝熟悉感,再仔细一看他的骨骼轮廓,赫然是万寿寺的主持!
  这难道是年轻的万寿寺主持?那么她其实是无意中来到了过去的万寿寺,附身到了一个叫朱兴的人身上?
  万寿寺主持开口道:“朱施主,前几日下雨寺中房舍有损还未修缮完好,今日来了些清贫学子投宿,其中恰好有位您的同乡,不知可否与您同住一间?”
  敲门、沙弥、突然的意外请求,与一日前她经历的那些极为相似,于是崔冉沉思片刻,点头应允了。
  “多谢施主。”主持展颜道谢。
  没多久,崔冉的那位“同乡”就来了。
  “同乡”很年轻,约莫弱冠之年,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青衫,背着高高一个箧笥,面露喜悦,眼睛亮亮的站在她面前。
  这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
  第19章 万寿寺(二)
  这个年轻人叫苏栩。他整整衣领,朝眼前人行了一礼。
  “朱兄,晚生名唤苏栩,多谢您应允晚生与你同住,晚生实在囊中羞涩,住不起这山中的客栈。”他腼腆一笑,越说声音越小越不好意思。
  他边作揖边偷偷抬起眼皮瞄崔冉。眼前这个男人长得不好亲近,神情严肃,眉眼之中多苦闷,鼻侧至唇边更是有两道深深的皱纹,犹如刻痕。看起来是个生活并不顺利的中年男人。他不太敢乱说话,想了一圈从脑海中搜刮了些文绉绉的词。
  “没事,本就是给寺中香客免费寄宿。”崔冉看着他进来有些拘谨的模样,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柔和,“这边有两张床,我睡这里,柜子我占了一格其他的位置你可以随便放。”她边走边介绍。
  “好的好的,我东西不多一格就放得下。”苏栩听得连连点头,他能感觉到崔冉对他态度很好,人也比他想象中好说话,因此一放松就忘记了那些谦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