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种硬碰硬的项目,看起来跟他们的枪战一样热血,之前他怎么没发现呢!
  王远梦晃悠着自己手里横幅,喊得嗓子都哑了。
  赛后,于余和大卫聊了两句,就各自散开,环顾了一下四周,依旧没有找到弗洛伊的身影。
  于余摸摸脑袋。
  美国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弗洛伊处境如何。
  不过他相信弗洛伊的人品,不然也会把他当做注定的对手。
  而令于余担忧的弗洛伊,正在热身池当中反复练习。他皱着的眉头却从来没有松开。
  *
  上午比完200米的四分之一决赛,下午就是400米的比赛,于余这一天的体力消耗还是挺多的,上午没有保存实力全力游了比赛,中午于余都是边理疗边吃饭的,等他消化得差不多,他的身体也充满电了。
  在四百米的四分之一决赛时,他碰到了熟悉的老对手——弗洛西斯。
  平时很警惕于余的弗洛西斯这回倒是对于余没有那么大的敌意了,看到热身的于余,还特地伸出胳膊把他拐到一边。
  “感觉怎么样?”弗洛西斯用着生硬的英语问道。
  “你怎么开始关心我的状态了?”于余纳闷道。
  “你不要想其他,好好游就行。你别想太多,相比你的威胁,我更讨厌一些搞小动作的家伙而已。”弗洛西斯摆摆手说道。
  于余笑了笑。
  不管是什么国籍的运动员,只要是合格的运动员,都会对这种阴险的手段鄙视。
  不知不觉,已经有不少选手实名举报,赛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是不管如何进行,只要没有明令禁止,赛场上这种现象依旧在持续发生。
  这回,于余的比赛中,真的碰到了和之前那个选手状态一样的选手,不出意外,依旧还是美国队的。
  在赛场上才会感觉到更清晰,这种状态真的不对,感觉整个人已经超过了干劲满满的状态,亢奋到动作都有些变形,全场几乎都是冲刺的状态。
  于余紧随其后,他倒是不着急了,反正只要发挥正常,晋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为了之后的赛程,趁着现在他要好好观察一下这样的人到底有什么弱点。
  游了半场,一直盯着前面运动员的于余就发现了一点问题,虽然他的频率变快,节奏却一塌糊涂。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节奏虽然一塌糊涂,但在这样的频率和爆发力下,节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就像是一直冲刺一般,体力简直是用之不竭。
  于余皱着眉头,心里琢磨着。
  有这个想法的显然不止是他,弗洛西斯这场也没有尽全力在游,而是一直也持平观察着那个选手的动态。
  四百米的决赛很快结束,于余以第三名的成绩结束比赛,最终以第七名的成绩晋级半决赛。两项都进入了半决赛,于余倒是没有什么兴奋的表现,而是思考着,一脸严肃地离开比赛场地。
  到底有什么办法破解呢……节奏混乱,但是体力相当充沛……那……
  有了!于余眼睛一亮,虚空拽了一下自己脑袋上电灯泡的绳子。
  咔嚓一声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他有办法了!
  下次比赛,他就试一试!
  第69章
  奥运会的赛程说快也挺快的,于余休息不到两天,转过眼就是半决赛。
  半决赛即将来临,没有预赛直接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的混泳接力赛也拉开序幕,于余身为替补,自然坐在旁边的位置上看着自己队伍的表现。
  这回的4x100混泳接力赛依旧还是中国队的老将,毕竟这种考验默契的项目,默契往往比个人实力更加重要。即使现在于余的个人实力已经比较超前,但是国家队的教练依旧没有让于余上首发的位置。
  在四分之一决赛时,中国队表现非常不错。
  王金明他们几个的默契度非常高,对于对方非常了解,就连之前在全国大赛上和王金明吵架的老李,两个人游起来的时候一个动作就知道接下来何时出发。
  于余之前也和郑何云他们练过混泳,虽然他们个人实力并不弱于这几位,但是成绩总是赶不上,直到在奥运赛场上看到了前辈们游泳,于余才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经验和默契,这两个需要时间铸造的东西,他们身上都有所欠缺。
  4x100混泳的国家队顺利晋级到半决赛,但是之后的半决赛缺出现了一点意外。
  在混合泳姿中游蝶泳的那个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因为着急,蹬池壁的时候太过用力造成骨裂,虽然他最后坚持了下来,国家队也取得了晋级的资格。但是他下场之后脚就被打上了石膏,决赛肯定是参与不了了。而在混合泳中游蝶泳的于余,倒是有了上场的机会。
  于余看着那个专业游蝶泳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时候流血都不会皱一点眉头的汉子在医务室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整个人缩成了一团,因为错过了决赛,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最难过的消息。
  游蝶泳的运动员本来就少,需要很厉害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国家队的人才储备也不算丰富,要不于余这个专门游自由泳的人也不会因为天赋异禀被选中当了蝶泳的替补。
  于余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有了决赛的机会,说实话是有兴奋的,但是看到那个运动员如此的难过,于余心中的兴奋也被冲淡了不少。
  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压力,这回他的肩膀上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项目了,他还肩负着这个运动员,以及国家混泳接力队的责任。如果他的反应不够,那将是拖了整个队的后腿。
  在自己项目相当松弛的于余难得紧张起来,顶着王金明看过来的眼神,于余的冷汗都快出来了。
  不过,王金明倒是没有说什么,反而推了推眼镜,过来安慰于余。这个平时总被他们调侃“尖酸刻薄”的队长,这时候却很有队长的担当:“没事,多练习几遍,你天赋这么好,这几天肯定能跟上。”话是这么说,但是王金明心里也清楚,自己的队友受伤,他们失去了默契的优势,接下来的换人就不一定只是于余替补了。
  但是一切都要等教练来决定,目前还是要看于余能不能适应他们的节奏。
  于余点了点头,跟着他们离开医务室,直奔训练池。陈教练和总教练也赶过来,指导他们一起训练,顺便陈教练还把郑何云他们都叫上了,准备训练两套阵容。
  接力赛的规则是只要在名单之内的选手,并不限制上场人数,所以现在首发的一人受伤,接下来的决赛名单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动,除了教练众人都不得而知。
  不过不管上不上场,怎么上场,都要看运动员的状态来决定。
  于余和他们首发的选手之间的训练确实不够默契,虽然之前也有针对这个情况做过特训,但是于余这种刚来几年的选手,自然比不过他们朝夕相处,一起比过无数比赛的队友。
  在一开始,于余为了跟住他们,生怕自己反应慢了晚出发,或者反应快了犯规。游泳接力可不像是田径,能有一个交接棒递到手里,游泳的接力全靠目测距离。
  越是这样紧张,于余为了保证自己不犯规,就真的每一次都会出发晚一点,耽误了时间。每当这个时候,于余恨不得直接沉到水底。
  他心里也明白这样肯定不行,但是头一次这么紧张,也让他不知怎么调整自己。
  还好,队里没有一个运动员抱怨,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的陪于余训练,就连赶过来指导他的教练们也没有说一句重话。
  他们都明白,十几岁的孩子临时换上场,自己承担着这样大的压力,没有打退堂鼓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于余不光要和首发的队员们训练,还要跟郑何云,林嘉阳他们几个训练,每天两套阵容换来换去,可以说是把他累得够呛,不光是身体疲惫,精神上也很疲劳。
  幸亏半决赛和决赛中间有着好几天的缓冲时间,他们抓紧这个时间,每天都在训练池泡着,就连之前那个脚骨裂的队员都住着双拐过来鼓励于余。蝶泳的人员缺少了,不管用哪套阵容,于余都是必须上场的那一个。
  在这样的氛围下,于余的紧张感稍退了一些,他的发挥也越来越好。
  很少有自由泳的运动员蝶泳也游得这么好的,于余的进步,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陈教练紧紧盯着池中的几个人,确定他们今天的运动量已经不能再增加了,就把这群孩子直接轰回房间休息,他和总教练却依旧要加班加点,两个人在房间里看着这几天的数据做着纪录。
  决赛马上开始,他们也要马上决定人选了。
  老成员们稳重,经验丰富,不会出现目测距离失误的这种低级错误。而替补队员们则有着冲劲,并且几个一起入队的小家伙互相了解,毫无疑问他们之间的默契度会更高。
  陈教练和总教练犹豫了半天,又推算了无数种可能,最终还是决定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