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这话倒是引起了小柳公公的注意。
“娘娘心善,宫人多感激。”
姜云冉呼了一口白烟,道:“我也是从宫人过来的,知道他们辛苦,不过力所能及。”
小柳公公难得笑了一下,没有再多言。
很快软轿就直接进入乾元宫。
轿子一路前行,在乾元殿之前停下。
姜云冉刚一下软轿,就险些被强风刮得趔趄一步。
梁三泰三步并作两步,飞也似地出现在姜云冉身边,一把扶住了她。
他瞪了小柳公公一眼:“咱家是怎么教你的?没眼力见。”
一边对姜云冉笑眯眯:“娘娘无事吧?”
姜云冉:“……”
她怎么觉着梁大伴更殷勤了?
让人害怕。
“无事,”姜云冉默默看了一眼他富态的肚腩,“大伴也小心着些。”
年纪也不小了,人还瞧着圆润富态,没想到身手这么灵活,不愧是能常年伺候在陛下身边的人,果然有过人之处。
等两人一起踏入乾元殿,姜云冉才发现梁三泰引着她往西暖阁行去。
“只陛下在?”
难得今日乾元宫静悄悄的,似乎没有朝臣等着朝见陛下。
梁三泰摇了摇头,却未曾明言西暖阁都有谁在,只道:“今日陛下不想召见朝臣,就都拦了。”
一路走过大殿,跨入西暖阁外面的稍间,熟悉的嗓音便响起。
“一会儿见了,便知道是什么模样了。”
姜云冉愣了一下,才快走几步,直接来到碧纱橱一侧。
暖阁阳光明媚。
新换的琉璃窗洁净透亮,把漫天光阴都纳入室内。
景华琰今日只身穿窄袖素服,显得猿背蜂腰,身姿颀长。
他一头乌发披散下来,衬得那张英俊面容都年轻几分。
难得有些闲适。
背对着碧纱橱落座的是一名身穿大红褙子的长辈妇人。
对方头上的金簪飞凤翩然,明艳华丽。
“陛下万安。”
四目相对,姜云冉同景华琰请安。
景华琰眼尾显而易见柔和了下来,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免礼,过来。”
姜云冉掀开珠帘,她踏步而入,顿时感受到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景华琰很自然对姜云冉伸出手,牵着她在自己身边落座。
此刻姜云冉才看到了妇人的面容。
那是一名消瘦干练的年长妇人,瞧着已过花甲之年,两鬓斑白,风霜停驻在她深长的眼尾上。
那一身金银绣褙子看似十分华丽,但姜云冉一眼就能看出是陈年旧物,大约已经穿了七八年景,衣摆都有了磨损的痕迹。
就连她头上那一支凤钗,也并非新作的奢华之物,仔细看去都是早年间的造景。
不用介绍,姜云冉便福至心灵,一下便猜出眼前妇人的身份。
“见过大长公主,公主金安。”
朝阳大长公主不由笑了起来,眼尾的纹路越发清晰,却多了几分慈祥。
“好孩子,难怪琰儿经常夸你,可真是聪慧,”大长公主道,“坐下说话吧。”
姜云冉这才落座。
她眼里有活,见两人面前茶盏都有些空了,便立即给三人都斟满茶水。
景华琰对姜云冉道:“你的提议解了燃眉之急,朕同姑婆商议之后,姑婆也认为此举甚佳,不费时间口舌,不需要兴师动众,简单便成事。”
“除了要劳动姑婆,旁的事情都不牵扯。”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悄悄睨了景华琰一眼。
怎么像是兴师问罪?
对面的大长公主看到两人互动,不由低笑一声。
“我是要夸奖你,”大长公主道,“能想到这样的上上之策,可非凡人。”
“若是在军营里,必是能安邦定国的能臣,我都想把你要去护国军了。”
老太太话音刚落,景华琰便立即否决:“这可不成。”
这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老太太意味深长看了景华琰一眼,敷衍地说:“依你。”
第111章 若是再胡闹,澡就白洗了。
朝阳大长公主早就已经致仕。
如今的护国军有长乐大长公主统帅,多年来一直驻守在礼泉,同九黎的定国军一起守护边疆,防卫西狄。
长乐大长公主是景华琰的姑母,也是朝阳大长公主的侄女,同样是能文能武的猛将。
朝阳大长公主致仕之后,一直在大楚各地游历,前些年,甚至年节都不回京,今年也是意外,她年终时身体抱恙,公主府长史心中担忧,这才督促她回京。
一回来,就沾染了是非。
这样一想,也的确是因姜云冉,难怪景华琰会玩笑一句。
姜云冉心中也有些抱歉,她起身道:“此番事由,皆因臣妾而起,还望公主宽宥。”
朝阳大长公主挑了一下眉,她那双纹路清晰的眼眸认真凝望在姜云冉身上,很快就笑了起来。
“如何说是宽宥?你为国忧思,是国朝之幸,天家政事从无对错,也不分个人,只有家国。”
“我还要感谢你,愿意冒风险建议,”朝阳大长公主道,“你的忠义之心,无论是我还是陛下,都能看得到。”
这已经是对于姜云冉的赞誉了。
姜云冉抬起眼眸,回望朝阳大长公主。
公主依旧是那副干练模样,然眼眸中却多了慈爱,她笑道:“坐下说话吧,你也不用那般生份,唤我姑婆便好。”
姜云冉坐下后看向景华琰。
景华琰给三人又添了一杯茶:“姑婆既然开口,作为晚辈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姜云冉这才乖顺道:“姑婆。”
“哎呦呦,”大长公主夸张地道,“还是姑娘好,这软软的小嗓音,听的人心都化了。”
姜云冉:“……”
景华琰无奈:“姑婆。”
朝阳大长公主轻咳一声,才收起了玩味:“如今司务局裁撤,兹事体大,宫中定很忙乱,仁慧可头疼?”
景华琰道:“太后这几日都未歇息,皇贵太妃及贵太妃也被唤去寿康宫,帮忙理顺宫务。”
“她是一贯谨慎。”
朝阳大长公主顿了顿,才道:“没有唤贵妃去吗?”
“未曾,所有后宫妃嫔,皆未被召唤。”
朝阳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安静吃茶的姜云冉,忽然道:“你宫中能管事的人太少了。”
如今徐德妃病重,自己都自顾不暇,无法处事,甚至还要贵妃和贤妃等关照,才能安稳度日。
周宜妃因周氏大案一直闭门不出,隐居在后,不说这等大事,就连普通宫事都完全不沾手,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另外慕容昭仪虽也能搭把手,但她出身异族,又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不耐烦宫中这些俗事,也不好勉强。
余下崔宁嫔一看就不能担事,吴端嫔又即将临盆,打眼看去,一个得用的都没有。
看来看去,只剩姚贵妃和梅贤妃得用。
眼前这姜美人倒是很得陛下信任,奈何她份位低,资历浅,想要让她插手也时机不足。
景华琰抿了一口茶,同朝阳大长公主四目相对,两人皆看懂了对方的深意。
朝阳挑眉,不由笑了一下。
“琰儿自己有成算,姑婆就不多言了,”她道,“今日事了,我就回府养病,冬至节庆便不入宫了。”
景华琰带着姜云冉一起起身,亲自送她踏出乾元宫。
风雪犹如泼洒的鹅毛,飘落在地。
元徽五年的冬日,冷得让人心惊胆战。
朝阳站在月台之上,凝望浸润在漫天风雪中的玉京。
自她出生伊始,玉京便矗立在此,一甲子呼啸而过,岁月无痕,不知不觉间,她已垂垂老矣。
不能再驰骋沙场,甚至无法游历山河。
岁月无情,腐朽身躯,却未曾斑驳矗立数百年的玉京。
“人可死去,玉京不能倒。”
朝阳在风雪里感叹。
喷薄而出的白烟徐徐而起,随着雪花消弭在风中。
“玉京不会倒。”
景华琰站在她身边,扶着她的手臂。
一如年少之时,他失去母亲,恰逢姑婆回京,也给了他坚实的依靠。
他能顺利登基,也仰赖朝阳大长公主的坚持。
朝阳回头看向身后的两名年轻人。
两人都生了一顶一的好面相,加之心思敏捷,沉稳内敛,让两人的气度竟惊人一致。
站在一起,犹如一对成婚多年的伉俪,彼此之间皆是和谐。
朝阳笑了一下。
她唯一担心的事情,看来不会发生了。
老太太挥了挥手,自顾自上了软轿:“不用送了,要是想我,就去公主府找我玩。”
她的目光落在姜云冉身上:“记得了,云冉。”
姜云冉愣了一下,随即便福了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