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等众人都离开,灵心宫便安静下来。
  徐德妃扶着桂香的手起身,摇摇晃晃往寝殿里行去。
  看这意思,是要进一步说话了。
  姜云冉也很知趣,她上前两步,很伶俐地扶起了徐德妃的另一只手。
  “娘娘,您慢着些。”
  徐德妃瞥了她一眼,没有多言。
  等她在雅室的罗汉床上靠坐好,整个人好似才放松下来。
  桂香上前,给她取下金发簪,让她能舒适一些。
  发丝垂落,遮掩在腮边,更显羸弱。
  姜云冉此时才意识到,徐德妃因这一场中毒,彻底毁了根基。
  此时梅影姑姑端来药盏,徐德妃也一饮而尽,眉头都不带皱一下。
  等她吃完了,桂香忙送上一颗梅子,让她润润口。
  片刻后,徐德妃才道:“姜采女,坐下说话吧。”
  姜云冉在圆桌一侧落座,轻声询问:“娘娘可是想说王庶人之事?”
  徐德妃毫不意外她的聪慧。
  她抬眸看了她一眼,淡淡笑了一下,态度比方才要缓和许多。
  或许,就是因为姜云冉,她才能有这一次的机缘。
  “姜采女,我还没有当面谢过你,”徐德妃道,“要不是你细心,一早便同陛下禀报,我怕早就已经见了阎王。”
  姜云冉便说:“妾只是做了应做之事。”
  “好一个应做之事。”
  徐德妃道:“宫里你这样的好人,可不多了。”
  “妾是好人啊?”姜云冉也跟着笑了一下,面容干净而清澈,“多谢娘娘夸奖。”
  见她笑了,徐德妃也慢慢笑了一下。
  “你做了好事,救我一命,对我来说就是好人。”
  “我这个人一贯知恩图报,你救了我,我便要偿还你的恩情。”
  “你说吧,想要什么?”
  姜云冉认真想了一下,一时间竟有些犹豫。
  徐德妃见她真的认真思索,不由又笑了一声。
  自从生病以来,她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这样笑过了,此刻的她,看起来反而有一股说不出的轻松。
  “你真想要吗?”
  姜云冉有些奇怪:“德妃娘娘一贯一诺千金,您说要赏赐妾,妾自然是相信的。”
  “好,好。”
  徐德妃笑得流出来眼泪,她用帕子抹了一把眼角,看着自己颤抖不停的手,慢慢又沉默下来。
  “我能做到的,都会尽力而为,你说。”
  姜云冉非常实际,她没有同徐德妃虚与委蛇,没有拐弯抹角,甚至不说什么金银珠宝。
  她只说:“我想升位。”
  徐德妃愣住了。
  片刻后,她眯着眼睛笑了一下。
  明明只有二十三四的年纪,可经过这一场大病,徐德妃身上总有一股说不出的寂寥。
  让人总觉得她暮色沉沉。
  “升位啊?要什么位置?”
  徐德妃说:“先说好,我可无法让你当上皇后,我自己还没当上呢。”
  梅影面色苍白:“娘娘!”
  徐德妃不理她,只看着姜云冉。
  姜云冉就说:“娘娘,妾如今是采女,只要往上升一位便好了。”
  往上升一位,便是才人了。
  但如今宫里人人都知,她虽然不是才人,可陛下却金口玉言,她的份例一切都按才人而定。
  若非刚封为妃嫔之后就已经升为采女,若是如此快就升为才人,实在太过惹眼,否则陛下不会这样迂回。
  如今宫中最得宠的便就是她了。
  徐德妃却问她:“你怎么不去求陛下?陛下不会不应你的。”
  两个人这一番话实在有些嚣张,听得梅影冷汗直流,但说话的两个人却都很平静,仿佛真是姐妹两个闲话家常。
  “德妃娘娘,可这是您让妾提的啊。”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陛下给的是陛下的,娘娘给的是娘娘的,可不能混为一谈。”
  徐德妃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最后都要喘不过气,梅影和桂香忙上前侍奉她,喂她吃过茶水之后,徐德妃才恢复了精神。
  “病了这一场,不中用了。”
  徐德妃看向窗外,只有刚迁过来的金桔耀眼明亮,橙红的金桔果子缀满枝头,一片繁盛。
  总是硕果累累,生机盎然。
  可这一切,都不是灵心宫的。
  “我答应你,我会努力让你成为才人,”徐德妃忽然开口,她目光回转,落在了姜云冉身上,“但我也要知道陛下对忠义伯府的态度。”
  徐德妃虽然病了,却并不蠢笨。
  她脑子一直都很清醒。
  最近能去乾元宫的一只手数得过来,待得时间最久的就是姜云冉。
  她一定知晓景华琰的动向,知晓乾元宫的定夺。
  姜云冉此时却起身,淡淡道:“那妾就还是做妾的采女吧。”
  “娘娘欠妾的恩情,便不用还了,就当妾送给娘娘的礼物。”
  梅影脸色一沉,忠义伯府出事之前,徐德妃健康之时,还没人敢对她这样说话。
  事到如今,就连一个小小的采女都敢落井下石。
  “姜采女,你放肆。”
  徐德妃却摆了摆手,她咳嗽一声,幽幽叹了口气。
  “不成啊,”徐德妃说,“不成就算了。”
  说到这里,她抬眸看向姜云冉,目光忽然带了几分玩味。
  “姜采女,你以为你会是最后的那个胜利者吗?”
  徐德妃道:“曾经本宫也是宠冠后宫的那个人,得了恩宠,有了份位,可如今,不*也到了这般田地?”
  “你依附陛下,期盼他的爱恋,仰望他的赏赐,这一切不过镜花水月,”徐德妃道,“你还不如依附于我,最起码,我不会为了其他女子舍弃了你。”
  姜云冉面无表情,安静听她说话。
  原来要报恩是假,煽动她是真。
  姜云冉忽然觉得有意思极了。
  前有皇贵太妃,现在有徐德妃,人人都觉得她是可用之人,也真是谢谢她们看得起自己了。
  太可惜了,姜云冉只想为自己谋前程,不想替旁人当牛做马。
  “可是德妃娘娘,”姜云冉忽然开口,打断了徐德妃的煽动,“娘娘能给我的,陛下也能给,而陛下能给我的,娘娘却不一定能给。”
  她声音很轻,却坚定无畏。
  “娘娘,我这个人出身低位,不过只是乡野民女,粗鄙不堪,”姜云冉说,“我只想荣华富贵,吃喝享乐,我没那么大的野心,也没那个福气。”
  “如今的日子,在我看来已经很好,起码不用日夜刺绣,点灯熬油。”
  “所以娘娘,恕我难以从命。”
  姜云冉说完,也不去管徐德妃的反应,她直接便行礼准备离开。
  她刚一转身,徐德妃却开了口。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第73章 此等病症,可能会伤及小主的子嗣。【一更】
  之后几日,宫中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波涛暗涌。
  其一便是边关战事。
  因战事吃紧,景华琰并未直接下旨临阵换将,反而把一直驻守西京大营的徐如晦调往乌城,顶替徐丰年成为副将。
  另外下旨命忠义伯自省,边关诸事暂由徐如晦主持。
  徐如晦是徐德妃的长兄,是忠义伯徐闯的嫡长子,自幼能文能武,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这是险棋,却是景华琰的远见卓识。
  徐如晦是徐氏嫡系,忠义军自然领命听从,不敢违逆,而戍边军也因之前城破一事心有忧虑,竟是皆听从了徐如晦的指挥。
  无论如何,现在的乌城竟是上下一心。
  徐如晦一到乌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不过三日便出城主动出击,把鞑靼虎头营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事顺遂,后宫前朝的气氛陡然一松,压抑了两月的徐德妃也因康复而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依旧还是过去那般高高在上。
  相对的,周宜妃的锦绣宫、阮宝林的长春宫皆寂寥无声,宫人们悄无声息,根本不敢惹怒娘娘们。
  毕竟,徐氏有徐如晦力挽狂澜,周家却无得用之人。而阮宝林,则是她自己作孽,怪不得旁人。
  抛开这些不谈,皇帝陛下的脸上也偶有笑容,乾元殿也多了几分欢笑声。
  最近几日,姜云冉挂红,一直未往乾元宫去。
  重新在御前露脸的是姚贵妃、梅昭仪、苏宝林和孟才人,东西六宫一时间又重新恢复了热闹。
  然而整个长信宫的喜气洋洋,却波及不到听雪宫。
  姜云冉年少时受了些罪,以至于后来年长初来月事,总是腹痛头晕,赵庭芳离开清州之前,给她调养过些许时候,后来分开,姜云冉便不愿吃药。
  怠惰之后,慢慢的月事疼痛卷土重来,这一次也不知为何,姜云冉的疼痛剧烈,几乎难以起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