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立刻打马平安小栈。
  待到了平安小栈才明白过来自家进到安城县就闻到的隐隐饭菜香是从哪里传来的。
  只是闻着味道就这么香,再又细心的问过了一路的安城县百姓,竟人人都说好。
  可好像两个月前来时都还没听说过。
  不过这都不重要,此刻的平安小栈牌匾的正上头挂着一道横幅,横幅上一行大字。
  “墨香佐酒,诗味调羹”
  哎呦,这倒是好奇了~
  于是下车下马,必须一探究竟。
  门口早有店小二迎出,店小二穿着书童的衣裳,遥遥高呼。“先生远来,请移步洗尘。”
  小栈内,一侧书架陈设,正是典籍仿本,另一侧笔墨纸砚,正是精细。
  墙上各有悬挂,有书画,有竹编,另一边的屏风后,还有成衣绸缎。
  “呵,这不是把安城县各处的商贾们都集到了一处?”有人看了出来,轻嗤。
  可当菜单摆上,又不由被吸引。
  “太羹玄酒。”
  “金齑玉脍。”
  “秦桑低绿枝。”
  “……”
  这都是什么菜?
  六道菜,菜菜的名字都闻所未闻。
  再看价钱,虽然高一点,但也能接受。
  “上菜。”
  几乎桌桌都点上六道菜。
  当一一品过,无不是双目泛光。
  “好,好菜。”
  “好,好吃啊~”
  “……”
  再有美酒在侧,更是少不得诗书大发一顿,一旁的小二立刻的奉上纸墨笔砚,以供挥毫,趁着酒晕的功夫,说上几句笔墨纸砚极好,购上一些不虚此行。
  六道菜,数两银钱,能花数两银钱吃饭,必然不在乎这些。
  即便是不喝酒,沉下心来,看着书册,看着正符合自己身份的衣袍,怎么也要甩出些银钱。
  再看到墙上的仕女图,再看看旁边摆着的胭脂水粉。
  或许自家夫人(娘子)也当有如此之色。
  ……
  一时间有钱的书生先生们纷纷慷慨解囊,外头探头探脑的各家商户们少不得笑弯了嘴。
  实在是有囊中羞涩的书生学子却也不必遗憾,县学的吃食也是平安小栈提供,虽不及这六道菜精致,却也是难得的美味。
  于是,心思不在辩会上的学子们去到了平安小栈,一心在辩会上的学子先生们则专心往县学认真观摩。
  而此刻苏棠也坐在县学里给商贾们专门备好的座位上,看着陆静渊在台上高谈阔论,眼中盈光闪闪。
  贪吃的学子,不在乎辩论结果,说不定会捣乱。
  而没了他们,小夫君要赢就容易咯。
  第18章 接地气
  县学正中的高台上,辩论双方侃侃而谈。
  面南背北的正方,当面三座,正中正是州里下来的通判大人,刘县令在左捋须而笑,旁边临县廖一成咬着牙一脸不忿。
  后面的座位上几位公子郎君悠闲而坐,其中手中执着折扇的华服公子啧啧摇头:“方夫子的弟子果然不一般~”
  “听说才被方夫子收为门下不过两个月。”另一个穿着素雅些的公子郎君附和。
  “哦?”华服公子来了兴致,“耀光说说看。”
  刘耀光低声说着,华服公子连连点头,时不时的看向旁边另一位看似只瞧着场上辩会的俊逸郎君。
  刘耀光言罢,华服公子偏身
  向那位俊逸郎君,道:“兄长,可是长见识了吧,方夫子竟还有把傻小子调教成如此人物的本事。”
  俊逸郎君颔首:“日后必是我大乾的朝之砥柱。”
  “能得兄长赞誉,那小子也是有福了。”华服公子拍着手中的折扇叹道。
  俊逸郎君嘴角微微的勾了下,目光微转就落到了另一边明显是商户的众人座上。
  ……
  苏棠心头一跳。
  某种被人注视的感觉赫然而上。
  苏棠循着看去,正位刘廖两位县令身后,一位穿着不菲却是因为坐在那群郎君公子堆里似乎并不显眼可那身上淡淡凛然鄙睨的气势却一眼就让人忍不住不敢直视的俊逸男子正看过来。
  是在看她?
  戴着帷帽,又是距离稍远,并不虞被人瞧见的苏棠定睛看去。
  却发现那位郎君已经看向旁处,好像刚才只是随意的往她这边瞥了眼。
  苏棠转过目光,继续看着自己的小郎君继续的大杀四方。
  县学内两场辩论。
  安城县和临县一场辩论。
  小夫君参加了两场。
  一个是“法古还是革新?”另一个是“君子应隐居求志,还是出仕济世?”
  前一个若还有些拘谨,那后一个就是所向披靡,没有对手。
  高台之上,小夫君好似一轮灿阳落下。
  她都没办法想象两个月前还大略只能用眼神和她说话的小夫君现在竟然话这么多,还说的人家哑口无言。
  ~原来在家里也没发觉呢。
  额,是他不愿和她说话?
  冷暴力她?
  嘶——
  苏棠的目光越来越怪异。
  高台上的陆静渊莫名的觉得后脖颈有些发凉,但只是稍许停顿,而后继续祭出必杀。
  终,大获全胜。
  “啪啪~”
  场上响起众人鼓掌。
  刘县令站出来夸耀了一番,一旁廖一成板着脸也不得不说上几句客套话。
  而后刘县令给诸位获胜的学子们布下奖励。
  往年只有米面,而今年却是笔墨纸砚衣裳等等。
  比往年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连教导的夫子们也有奖赏。
  县学的夫子们面面相觑。
  这只进不出的貔貅慈悲了?
  方夫子冷哼,目光早就落到了刘县令身后的那几位年轻郎君的身上,尤其是那个虽穿着并不显眼却独鹤立鸡群的俊逸郎君。
  已经六年不曾回京,但还是记得他的些许眉眼。
  他来这里,是为何?
  方夫子看向陆静渊。
  穿着县学袍服,虽面目俊秀但已可见端正凛然之态的陆静渊正同一起得胜的姜博文等人一起受县令所赏,并面见通判。
  五十多岁的王通判看着陆静渊满目赞赏,后面的几位俊秀郎君也是上下打量着陆静渊。
  “好,好。”王通判对身侧的刘县令道,“如此俊才,当在州试中可见才对。”
  “通判大人尽可放心,这卢家学子是方夫子的弟子,年后的县试上必然榜上有名。”刘县令笑呵呵道。
  “即便是方夫子的弟子也要名副其实才是,不然你也逃不过徇私之意。”廖一成道。
  刘县令掩下眼底的清淡,笑道:“廖大人莫不是徇私好手?不然你临县选出来的辩才怎么竟不是我安城县县学的一合之敌?”
  “你,我……”廖一成摔袍子扬手就要打过去。好在跟过来的王主薄早有所料,一把抱住:“通判大人面前,廖县令三思。”
  王通判看着怒气冲冲的廖县令又看看气淡神闲的刘县令,问道:“你们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没有。”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
  远处苏棠听不到那边说的什么,只瞧着那位通判大人和小郎君亲切熟稔的说了没几句话,那两位县令就吵吵起来了。
  苏棠叹为观止。
  大乾朝的官员还真是接地气~
  好在高台下面正在热闹的舞狮,虽众人都察觉到高台上的热闹,却也无人明目张胆的看过去。
  苏棠庆幸今日戴了帷帽出门。
  有通判大人在场,很快两位县令就偃旗息鼓,只是显然通判大人是想要问一问,打发走了陆静渊等人,左右和两位县令说着话。
  后面坐着的那几位年轻郎君也悄悄的侧耳过去,像是想要听一听,却被其中一人劝阻了,说了几句,另有人过了来。
  苏棠眸底微动。
  来人坐在轮椅上,正是黄文昭。
  黄文昭面色淡然,似是全然不以自己此刻狼狈为耻,端得翩翩然,很让后面的那几位郎君多看了几眼。
  他们说的什么,苏棠不知道,但苏棠看到那几位郎君往她这边看过来。
  而且不止是那几位郎君,那边的王主簿似乎也看了她一眼。
  苏棠心头一跳。
  果然没多久,高台那边有人传话过来,说通判大人想要见一见她。
  苏棠经过提会长身边,语若惊慌:“会长。”
  提会长也起身:“我陪你去。”
  “多谢会长。”苏棠道谢。
  提会长和苏棠一起到了高台之下,守着的护卫拦住提会长,只让苏棠一人上前。
  却是苏棠刚往台上走了两步,台上就有声音传来。
  “请提会长,本官也是许久不见提会长了。”通判大人亲自发话。
  当下提会长同苏棠一起上了高台。
  “草民(民妇)见过大人。”提会长和苏棠一起行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