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朕这辈子少有后悔的事儿,这会儿就后悔了……”
高全儿:……
不想劝了,他的嘴皮子都劝木了,翻来覆去地劝,跟放屁一样,皇帝完全听不进去。
“高全儿啊,早知道朕就让你陪着去了,好歹朕心里能有底,你也能及时给朕传消息。”
高全儿:这话我耳朵都听起老茧了。
“陛下,袁大人做事儿您还不放心么?他是福泽深厚的人,一定会否极泰来的!”
“说不定袁大人是在给您准备惊喜呢!”
这个皇帝,下面递上来的折子也说了长广县现在的情况,他就像看不见一样。
换个人去长广县,把长广县折腾成那样,皇帝早就命人去砍脑袋了!
高全儿心累啊!
这届皇帝太不好带了,忒废贴身太监了!
“陛下,您便是睡不着,也好歹闭着眼睛养养神,不然袁大人身处险境,也得为您担心。”
皇帝又叹了口气,才闭上眼睛:“天亮之后去宣萧玉坤来见朕!”
高全儿:“是!”
高全儿去外头将宣萧玉坤的事儿吩咐下去,他继续蹲在龙床脚底打盹儿。
袁大人啊,您好歹捎个信儿回来啊!
好容易熬到天亮,箫首辅已经在寝宫外的偏殿等了一会儿了,虽然皇帝不上朝,但他们这帮高级打工人还是天不亮就得上岗。
皇帝用完早膳就宣箫首辅进来说话,高全儿跟胡宜换班,他得回去补觉。
胡宜也是大太监,一直在跟高全儿别苗头,不过他跟高全儿一样,别苗头是别苗头,但是不敢跟前朝和后宫有勾连。
他们只忠心于皇帝。
这个皇帝一点不糊涂。
胡宜见皇帝有话跟箫首辅说,就贴心地撤去了所有伺候的人,他自己亲自守在寝殿门口。
皇帝:“给顾遇派的兵,他要的船可已经送到了?”
第578章 选址
“陛下,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箫首辅躬身道。
皇帝一下子就生气了,他拍桌子:“什么叫应该?你就这么做首辅的?什么都是应该,难道你们平日里做事情都是靠猜的么?”
“一天天的,朕委以重任给你们,你们竟然这么给朕办事儿!”
“你知不知道,兵马和船只晚到一天,富贵他们就会多一天危险!”
“东海的危险,远超我们想象!”
“你们能不能上点儿心?”
“行啊,你们这般敷衍,若是富贵儿他们出了什么事儿,你们一个都别想好!”
箫首辅‘噗通’一声儿跪了下来,实实在在地磕头:“臣有罪!”他也担心富贵儿,这可是妹妹唯一的儿子。
长广县的事情闹那么大,可见那边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严峻。
东海领三国,那三个国家都不是好相与的。
东海偏还多岛屿,这就成了海寇们的温床。
“朕让你们查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曹汾跟京城这边儿有来往的人中,谁有问题?可有涉及到皇子?”
“陛下!”
“赵聪求见!”
正在这时,胡宜敲响了门,过了片刻,他才进殿禀报。
皇帝一听赵聪来了,顿时就精神了。
他对箫首辅道:“你先退下吧!”
“快宣赵聪进殿!”
赵聪是皇帝的心腹之一,经常去全国各地帮皇帝办事儿。
箫首辅出门的时候赵聪正要进门,赵聪冲着箫首辅抱拳,然后就进门了,跟在他身后的太监抬了好些箱子进门。
这是……上哪儿去给皇帝搜罗东西去了?
箫首辅带着满肚子疑惑离开寝宫,这段时间他恨不得扎在内阁,一个月也就回家几天,真真儿是忙得脚不沾地。
哎,还是富贵和遇哥儿太能折腾了,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真的,没这么办事儿的!
地方为官,以稳为重啊!
哎……
如果他们能平安回来,他要好好地带一带顾遇。
官场,从来都容不下想当然的人。
箫首辅愁死了。
寝宫中,赵聪在给皇帝禀报:“陛下,袁大人和顾大人都很好,县主还给您做了些丸药,让属下给您带回来,县主让属下给您带句话,说身体是您自己的,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袁大人还说,说他只能靠您,您是他的靠山,您一定要稳,身体一定要好,您要是垮掉了,他就完犊子了,一定有很多人会想着弄死他。”
皇帝笑了,他甚至能想到袁富贵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好好好!朕一定保重身体,长命百岁!”
“怎么就送了这老多东西来?”皇帝看着这十几箱子的东西。
“真是的,他在那边那么难,这些东西自己留着周转多好啊!”
十几箱子全是精美绝伦的摆件,光红珊瑚树就有两株。
皇帝嘴上这么说,心里确实高兴得很。
赵聪道:“顾大人带着死囚们拿下了三座海寇霸占的岛屿,这些东西是袁大人亲自挑选的,袁大人说,这些东西只有陛下配拥有。”
从东海走海路再转水路,走运河,进入内陆,再走两天陆路,一共花了五天时间就抵达京城了。
“袁大人见着好东西就想给陛下送回来,这是第一批,袁大人说,等顾大人再打几座海岛,他还给您送,让您在京城等着他的礼物!”
皇帝高兴得哟,眉飞色舞的!
事实上,袁富贵贼奸,别看十几个箱子,每个箱子都是装的大东西,基本上一个箱子装一样,或者是两样,都不是很容易变现的东西。
这种东西,自然是要拿到皇帝面前献殷勤啊。
“陛下,这是袁大人给您写的信,以及顾大人给您的秘折。”赵聪将一个木头盒子捧给皇帝。
皇帝从自己腰间的荷包里拿出一把钥匙来,用钥匙把锁打开,拿出一封厚厚的信。
他坐下看信,赵聪就十分有眼色地告退了。
“陛下……臣好想你啊,您一天三顿有没有好好吃饭啊?臣在这儿啥都好,事儿都是遇哥儿和珍珍在干……
陛下啊,您是不知道啊,这长广县的乡绅日子滋润得哟……这么说吧,成国公府都比不上这边儿一个姓陶的粮商府邸……
陛下啊,臣一定想法子把他们的钱都变成陛下的钱!
对了,您在京城不管听到任何臣出事儿的消息都不要着急,东海那么大,若真的不敌的话臣一定会带着遇哥儿跑,随便躲进一座岛都能苟命 。
臣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一定会留着命为陛下办事儿。
臣要活着才有用处……”
一封信,把皇帝看得眼泪汪汪的:“朕的富贵啊……”
看完袁富贵的信,皇帝又看顾遇给的密折。
看袁富贵的信他笑,看顾遇的密折他的脸就越来越黑。
看完了直接摔了一个茶杯。
木头箱里除了信和密折,就是那几家的家主写的供词。
供词中供述的每一样事情都触目惊心,让皇帝震怒不已的是,果然有人借海寇之名,行谋反之事!
皇帝发完脾气就在殿里走圈圈,走了几圈之后皇帝就坐到龙椅上闭眼睛想事情。
顾遇给的证词证据中只能证明东海有人在养私兵准备谋反,但这个人是谁,跟京城里的势力有没有牵扯都不清楚。
这必定是一张极大的网,光凭顾遇和富贵真的能将所有潜在阴暗里 的鬼魅魍魉全部连根拔起么?
皇帝决定再给顾遇派几个帮手,同时,他决定给顾遇临时征兵之权。
这个权利不可谓不大。
将这些事情安排妥当,皇帝就命人把京城里空余的宅子拿来看看,他要给富贵挑座王府。
这一次富贵的功劳封王,没有人能反对。
府邸选哪儿呢?
原来的成国公府?
这地方大,当初他也是很偏向成国公,特意给他选的宅子,但是这个宅子作为国公府行,作为王府就差一点……
但是如果将成国公府重新赐给富贵,对于陈家人来说,也是极打脸的。
皇帝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成国公府改造成王府,至于说不够大?
让国公府背后的那家人搬,拿一处大点的宅子跟他们换就是了,到时候前后打通就大了。
第579章 团聚
光国公府后头那家人搬还不够,富贵儿都封王了,珍珍名正言顺就是郡主,郡主就该有郡主府。
富贵儿离不开这个孩子,如果郡主府就在隔壁,那就完美了。
“成国公府隔壁是谁?”皇帝指着图册问。
胡宜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这座宅子是宁阳侯府的。”
“宁阳侯的爵位在现在这一代已经终了,不过宁阳侯虽然没了,但宁阳侯夫人还在,这宅子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