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这边儿太医们看过珍珍开的方子和脉案之后,就收起了对她的轻视之心,这个小丫头的医术的确在他们之上。
开的药方仔细琢磨之下,那是非常亮眼的。
而且看了她写下的脉案,他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先前遮挡在他们面前的迷雾就忽然消散,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真的……
他们当时给陛下把脉的时候怎么就没从中毒这方面去想?
现在倒着推一下,陛下可不就是中毒的症状?
再看珍珍的针法,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若是换成他们,这套针法起码要两个太医来施展才行。
这个小姑娘,配得上坊间的传闻,她就是个小神医,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珍珍扎完针,太监就将皇帝吃剩下的丹药送了上来。
珍珍将丹药碾碎,还分给太医们尝了尝,她自己也尝了尝。
然后闭着眼睛将丹药的配方念了出来,小太监连忙记下。
几个太医也在辨丹药中的用药,他们也将自己辨的写了下来,几个人辨出的药凑在一起,没有珍珍一个人辨得多。
关键是,他们辨出来的药,珍珍也辨出来了。
可见她有多厉害。
也可见她这份辨出来的药方有多准确。
几名太医瞬间就被珍珍的实力给折服了,心说难怪百草堂的那两个大夫想把珍珍赶出去。
她这么小就成了宗师级别的人物,将来得多不得了?
心胸稍微狭隘一点的,都不愿意见到珍珍成长起来,把他们压得死死的。
珍珍再看食材和香料,跟几位太医论证了一番,江院正道:“饮食和香料里的确有跟丹药中成分相克的东西,但效果并不好,不至于把皇帝毒成现在这奶奶样儿。”
珍珍指着她写出来的一味药材道:“《毒经》有记载,有花生于悬崖,有七瓣七色,名曰彩虹,花本无毒,但若与龙涎香相配,能孕剧毒……”
“但这是混合在一起服用,若只是熏香和彩虹花配合,毒性会减轻很多……”
“然后本身丹药还带着丹毒,几种毒素混在一起,导致反映出来的病症不像是中毒……”
珍珍又哒哒哒地说了很多,毒医不分家,医者要解毒首先就要了解毒素。
同时,很多毒素其实配伍弄好了也是良药。
江院正等人听得很认真,不时还跟珍珍讨论一番,当然,更多的是请教,比如彩虹花他们就不知道。
珍珍很乐意跟江院正等人分享她知道的知识,也很喜欢这种讨论,这种讨论气氛一旦热烈起来,大家忘乎所以,就不会藏私。
毕竟所有人都分享自己知道的东西,就你不分享。
这一次看起来你能占很多便宜,可下一次人家讨论的时候就不带你玩儿了。
珍珍跟着一群老家伙们打得火热。
等扎针的时间到了之后,珍珍就去取针,接着就用针把皇帝的手指脚趾尖儿全扎破,请太医们帮忙往外挤血。
刚挤出来的血是黑色的,大约每个手指头挤出一酒杯黑血之后,血的颜色就开始逐渐变得鲜红起来。
太医们见状就松了口气。
毒血排出来了,接下来的治疗就容易多了。
当然,这种容易只是相对的。
江院正对真真道:“小袁大夫这套针法是逼毒的吧?”
珍珍点点头:“逼毒,同时护着心肺。”
江院正红着一张老脸对真真道:“老夫想跟小袁大夫交换针法,不知小袁大夫愿不愿意。”
诸位太医一听心说还有这种操作?
他们连忙搜肠刮肚地想自家有没有什么绝学能配得上跟真真换。
然而他们正想着呢,就听真真道:“您是想学这套针法吗?”
所有太医都齐刷刷地点头。
扎针可不止只记住穴位和顺序就行了,还有针扎下去的深度,以及时间控制等等。
再说了,这套针法十分复杂,珍珍的手法很快,看得他们眼花缭乱,根本就来不及记住。
“那你们找个中毒很深的人,我来教你们针法。”
真真都没提要不要交换,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
可她心里有小算盘呢,当着太子的面儿,她越大方,这帮老家伙就越不好意思占她的便宜。
好比谈价钱只需要花十两银子买的东西,一旦谈上了感情,对方怕是不给一百两都不好意思把钱袋子拿出来。
这都是小哥哥教她的道理。
果然,太医们十分震惊,一个个地不敢置信地看向珍珍:“小袁大夫愿意把针法教我们所有人?”
珍珍点头:“是啊,你们想学我就教啊!”
江院正劝道:“这可是件大事,小袁大夫要不要先问问家中长辈?”
珍珍摇头:“不用,我爹说了,我做任何事儿都不用问他的意见!
我可以自己拿主意。”
“我看大家对《毒经》很感兴趣,回头你们去我家,我把《毒经》借给你们抄。”
“我觉得不管什么行业,想要长远发展就不能敝帚自珍,这样容易断了传承不说,还不利于行业发展。”
“如果有一天,医术也能像普通学问一样,到处都能学,那世间会少多少庸医?又能有多少原本不用死的病人被救回来?
而且,一门学问钻研的人多了,就会越来越好。
好比我们现在觉得很难治疗的伤寒,说不定研究的人多了,过个百八十年,或者是两三百年,伤寒就会变成普通的病症,大家去医馆买点药丸就能治好,而不会像现在这般,很容易丢命……”
第296章 袁富贵进宫
珍珍的一番话让太医们十分羞愧,他们自家的绝学根本就不会外传,生怕被人学了去就来抢自家生意。
看看人家小姑娘的觉悟!
他们只觉得小姑娘的形象十分高大,却并不知道小姑娘这么说是有她的小心机,如果太医们都做不到无私,那她怎么跟他们学医术。
其实说到底还是交换医术,但小哥哥说过,把自己的需求上升到天下人的需求,给自己的私念穿一件冠冕堂皇的外衣就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这样一来,不但自己的目的能轻松达到,还能让别人相形见秽,觉得羞愧,觉得亏欠……
珍珍又是棒棒哒一天。
知道了是什么毒,解毒药很快就熬好了端过来,珍珍给皇帝灌下去,那粗鲁的动作看得宫女太监们心惊胆战。
没想到小袁大夫看起来娇滴滴的,做起事儿来却是个架势十足的女壮士。
皇帝陛下都没能让她怜香惜玉!
不对……这词儿好像用错了……
“解毒药也很伤身体,陛下的身体如今已如败絮,不如我们来商量商量给陛下温补的药怎么用。”
皇帝刚喝完药,要见效还得一会儿时间。
珍珍就眼睛亮亮地看向太医们,都是厉害的大夫,不然也不会在宫里给陛下看病。
这些老头子们在珍珍看来就是一堆堆闪闪发光的金矿,他们身上有好多她不懂,并且没见识过的本事可以挖掘呢!
珍珍这般看太医们,太医们也是这般看她的,于是,天还没黑呢,太子就觉得殿中多了多少亮晃晃的灯。
就像夜里提溜着灯笼走进御花园,冷不丁窜出来的一群猫,眼睛亮得吓人。
记得他赶来的时候,这些老头子明明跪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
结果珍珍来了,这帮老头子好像忘了在给皇帝看病一样,当着他这个太子的面儿放得可开了!
太子默默地走出了寝殿。
守在偏殿的大臣们纷纷围了过来,询问皇帝的情况。
“父皇是中毒,他老人家服用的丹药有问题,这个案子就由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司会审。”
“另外,父皇病危,立刻下令通知各地藩王回京侍疾!”
太子这番话宛若晴天霹雳,老臣们一个都不傻,都知道太子这话意味着什么。
于是他们纷纷神色凝重地应下,而清风道人也直接被关进宫里的天牢。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官员都直接住进皇宫,方便提审清风道人。
太子又命人去了一趟袁家,告知珍珍得在宫里待上一段时间,让袁家给珍珍收拾些换洗的衣裳。
去的人是太子身边的红人,认识袁富贵等人,他态度很好,让袁富贵等人不要担心,说殿下会照顾好珍珍的。
袁富贵怎么能放心得了呢?
他跟公公说:“我们珍珍还没离开过我身边儿,我也不是怕宫里的人照顾不好,就是吧,怕她一个人进宫害怕。
我这会儿跟您一起走,您帮着问一句殿下,看看我能不能进宫去照应照应她。”
永宁侯世子帮腔道:“对对对,王公公,我陪着袁大哥一起进宫,殿下不用担心袁大哥不懂宫里的规矩。”
说话间,一张银票塞进了公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