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等考生们都坐好了,考官们才陆续进场,他们进场时考生们都纷纷站起来行礼。
接着便有太监尖着嗓子喊:“太子殿下驾到!”
众人纷纷跪下,给太子磕头,口称千岁。
太子环顾一圈儿,目光在顾遇父子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便虚抬了抬手:“平身!”
“这次春闱由孤主持,诸位都是我大靖栋梁,孤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好好发挥……”
太子只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宣布考试开始。
大家坐下,太监开始发题目和答题纸。
发完之后再依次发笔墨。
然后,顾遇就发现自己的笔不怎么好,要掉毛。
这种笔写出来的字容易分叉。
钱七会试考的是第二,故而他就坐在顾遇旁边,他偏头看了一眼顾遇,见他拿着笔皱眉头,唇角就勾出一抹笑容来。
殿试不同于会试,需要糊名卷抄。
殿试根本就不糊名,只要考得不是太差,基本都是二甲,没必要糊
真有那种差到要被剔出二甲的卷子,主考官是要呈现给皇帝看的。
除非是昏君,不然没法子糊弄。
至于前三甲,也是主考官们商量出前十来,交给皇帝选,然后还得防备着皇帝抽查别人的答卷。
当然,殿试还是有可操作空间的,但这个操作空间必须要考生的能力能跟得上,考得好才行。
也就是说,你必须有能进前十的实力才行!
又因着不用糊名,故而卷面分就比较重,哪怕你的才学再好,考题答得再漂亮,但字儿写得不好,前十就进不了。
钱七这下子心情舒畅了,他拿起考题仔细看了起来。
殿试的题目比会试少,也就一道题。
政务题。
而太子给的考题直接是在大靖当前的形势下,到底应该增税还是减税。
顾遇一脸愁苦地拿笔沾墨,写了起来,草稿上的每个字都开叉,他的脸色就变得十分烦躁起来。
不时分心瞄一眼顾遇的钱七心里十分痛快,只要顾遇发挥不稳,状元最终会是他的!
到时候他看顾遇怎么有脸呆在京城!
会元又怎么样?
到了殿试就露马脚,连前十都进不了,当初他考上会元的时候有多风光得脸,殿试之后,他就将收获多少鄙夷!
到时候他状元及第,就去顾遇面前狠狠地羞辱他!
太子也注意到顾遇的神色,他心里有些担忧,但在大殿之上并不能表现出来。
不过太子转念一想,就算是顾遇殿试失利也无所谓,他反正已经进了二甲,只要能上朝为官,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不能考取一甲不过是有些遗憾而已,并不能真正影响什么。
要说状元,翰林院里的状元还少么?
不少状元一辈子都是小官儿,连四品都混不上。
想透彻了的太子就宽心了,他继续观察其他的考生。
因着他停留在钱七等人身上的目光比较久,就让考官们认为,太子殿下最为关注永宁侯府的七郎。
毕竟这一次春闱,也就他一个勋贵子弟考进了殿试。
感受到太子跟考官们的目光,钱七就不敢再关注顾遇,而是认认真真地答起了题来。
他洋洋洒洒地写着,这个题目对他来说太简单不过了,平日里他爹没少在他面前叨念过皇帝想增加赋税,但是内阁跟御史台总是拦着,搞得皇帝头大的事儿。
想来太子殿下出这个题目,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想增税!
前些天他就听父亲说过,关于增税的事情朝堂上的诸公已有松动,毕竟皇帝让户部给朝堂上的大人们算了一笔账,国库没钱了。
然后将大人们上的要钱的折子发还给他们,说等到国库有钱的时候,大人们再上折子要钱吧。
就很不要脸!
朝堂上的大人们都觉得皇帝陛下自从身体不好之后,脾气见长,脸皮也见长。
能怎么办呢?
大家只能讨论起增加税赋的可能性来,觉得大靖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好,多增加一点点税赋应该问题不大。
知道这些事情的钱七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他简直是思绪如泉涌,大肆鼓吹征收税赋的好处。
考试结束之后,考生们被太监带离考场,考官们开始阅卷。
二百个考生,十个考官,每个考官手里都分了二十份答卷,他们要从这二十份答卷之中选出一份来交给太子。
若无意外,太子会从里面选出前三名。
太子将这十份考卷看完,就将卷子放在了一边儿。
他道:“把所有卷子都呈现上来,孤要慢慢看!”
考官们:……
“殿下,可是对这十人的答卷不满意?”
太子也没说不满意,他只道:“大人们都满意的卷子孤也认为写得很好,只是孤想再看看别人的卷子,看看差距在何处?”
“你们也别担心孤看不完,孤只是从这些卷子里随便挑上几篇看一看。”
“毕竟关于税收这件事朝堂上的诸公们已经争论了很久,孤想看看学子们的想法有没有什么新颖的,不同的地方。”
太子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考官们还能说啥?
只能纷纷将试卷奉上。
太子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着这些答卷,然后从中挑选出了二三十份来,再一份份地慢慢看。
偏殿中。
因为考试的时候考官们跟太子的目光过多地停留在钱七身上,故而他成为了焦点。
恭维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大胆预言,一甲前三必定有他的席位。
还有人说,状元非他莫属。
钱七被恭维得心都飞了起来,笑得见牙不见眼,他拱手谦虚地说大家都是人中龙凤,太子慧眼识珠,诸位都有可能稳定前三!
那腚上的尾巴呀,都翘上天了!
第292章 放榜押后
偏殿也很大。
宫女跟太监们都站得远,加上周围也没有官员什么的,故而这帮考生们渐渐放松,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还是能小声说话,不怕被宫女和内侍们听了去。
当然,大多数是在讨论考题,太子殿下用这道时政题来考他们,想来是朝廷在这方面有些想法。
可大多数考生并不知道朝堂上的事儿,加上好多人诗词歌赋八股厉害,但真真儿拿到时政上来就……
就抓瞎。
只能引经据典硬着头皮写。
要紧的是将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多恭维恭维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
同时,他们也十分羡慕春风得意的钱七公子,看他的样子,想来他答得不错。
这道考题应该是出在他的心坎儿上了,毕竟他的父亲是当朝永宁侯,并且是每天都会上朝的侯爷,一定会经常跟他讲朝堂动向,时政变化。
众人羡慕的同时纷纷去恭维钱七,会试第二名的实力不用说,那是很强悍的,加上殿试考的又是他熟悉的时政题,说明什么?
说明状元是他的囊中之物。
就是会元的脸色不大好看,看来他考得不好啊!
有几个考生跟身边的人嘀咕,说会元在考试的时候脸色就很臭,搞不好这次排名会垫底。
若真是这般,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有人去安慰顾遇:“顾兄,这次考试失利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不管如何,咱们所有人都在二甲之列不是。”
“对对对,好歹是个二甲,顾兄不必太难过。”
顾遇拱手谢过他们的好意,但钱七身边的人就讥讽道:“这可不一定,若是殿试表现太差,是会被踢出二甲的!”
“最多赐个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跟进士可不一样,不少同进士终其一生都呆在县令的位置上!”
“或许会有升迁,不过也是从下县升到上县而已,从七品芝麻官升到六品芝麻官。”
“哈哈哈哈……”这人的话音一落,便引来不少人的哄笑声。
但大家只笑了一下便捂住嘴,在宫里,大家还是不敢太过放肆。
“顾兄,别跟他们一般计较。”一名考生见顾遇被嘲笑,就忍不住劝了一句。
顾遇微笑着跟此人道谢:“多谢齐兄关心,我考得很好,不会掉出二甲。”
见顾遇这般说,这名齐姓的考生就不吭声了,钱七那边儿的人对顾遇投来讥讽的目光,“死鸭子嘴硬!”
“等殿试结束了之后看他还怎么说!”
钱七这个时候才笑着对身边的人道:“你们也不能这么说顾遇,怎么说都是同科进士,天子门生,还是要念及一些情分!”
说完,他就假惺惺的去劝顾遇:“顾兄莫要见怪,这几位也是心直口快,太喜欢说实话。
我想以顾兄的心胸,应该不会怪罪他们吧?”
顾遇冷笑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抱歉,我的心眼儿还是比较小的,做不到对讥讽我,侮辱我的人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