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过赵金柱一点都不在意,他觉得他比珍珍差是应该的,他们家珍珍可是被老天爷眷顾的福气包包,自然是比世间所有人都聪明。
  “哎哟……娘的宝儿,赶紧过那,娘给你洗澡!”赵氏跑到白老虎身边儿把小丫头抱起来,袁富贵瞧见闺女回来了,就放过了林六爷,颠颠儿地跑去给闺女准备洗澡水。
  营地里耸立着四间小木屋,这是赵金柱跟袁富贵连带着两个苦力合力弄出来的,皆因顾遇跟袁富贵说过让他带着珍珍在山里等着他回来,可能时间会比较长,两个月三个月都不一定。
  可能要在山里住上几个月,袁富贵就不想他闺女将就,故而就张罗着弄了三间木屋。
  营地的树被砍了做木屋,就空出很大一片来,赵金柱就带着两个苦力去河边儿弄了许多鹅卵石来往地上铺了一层,然后有用厚木板铺在鹅卵石上头。
  瞅着十分干净整洁。
  就是小白也不会把带血的猎物直接放到地板上,而是扔到地板外等着赵金柱收拾。
  赵金柱手巧,营地里的桌椅板凳都是他砍树做的,珍珍用的浴盆儿也是他箍的。
  赵氏先把小丫头的手脸洗干净,这才把小丫头扔进浴桶里去,然后往浴桶里散了一包曲神医搞出来的药粉。
  说是强身健体的,她瞅着曲神医弄的,见里头放的人参灵芝这些东西便十分地放心给闺女用。
  不止闺女用,她们两口子并金柱都用。
  老头儿每个人都给他们单独配的,别说,天天用老头儿做的药粉泡澡,人的确是精神不少,特别是相公,到了晚上就没个够,真是羞死个人了。
  不过前两天曲神医给她把脉,说她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叮嘱他们三个月之内得分房睡,她都不能喘口气儿!
  赵氏摸着自己的肚子想,这一胎生个男娃就好,往后珍珍也能有个弟弟依靠。
  一个孩子终归是太单薄了,珍珍有个伴儿挺好。
  而且珍珍也说这个孩子是弟弟。
  赵氏就莫名的相信珍珍说的话一定会实现!
  珍珍洗完澡换了身儿衣裳一下子就从小脏娃娃变成了小漂亮娃娃。
  她溜达到小白跟前,赵金柱正好给小白擦完了身子,小白站起来拿脑袋亲昵地蹭了蹭珍珍的小脸儿,珍珍跟他玩儿了一会儿,就带着它溜达到可怜兮兮的林六爷两人身旁,看他们瑟瑟发抖狼狈不看的样子,珍珍叹气道:
  “你说你们挺大个人了,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明知道我是福气包还对我下手,也不想想,既然是福气包能被你们伤害算计吗?”
  “你啊,明明这么普通,却偏偏那么自信,我就好奇了,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啊?”
  林六爷想哭。
  但他却欲哭无泪,他就是冲着她这个福气包的名头去的呀!
  谁知道却……
  现在这个小丫头三不五时地在他面前叨念一遍,弄得他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生的时候把脑子掉进娘胎里了。
  小姑娘说得对福气包福气包,那必定是有天大的福气,是他想害就能害的么?
  可惜现在才后悔……
  晚了!
  小姑娘日常戳完林六爷的心,就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跑去找赵金柱,帮他翻捡药材,等着开饭。
  山中无日月,珍珍每天就这么过日子高兴得飞起,唯独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小哥哥不在身边。
  哎呀!
  她想小哥哥了啊!
  被她想念着的小哥哥也在想她!
  遇哥儿抵达京城之后就去寻摸宅子,他想着以后还得来京城赶考,不如买一套宅子放在这里。
  想在京城买宅子不容易,不过顾遇并不着急,他一边儿按照计划行事,一边儿去看房子,顺便听中人掰活京城里的八卦。
  果然就听到了太子跟四皇子交恶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遇只是微微勾了勾唇,事情正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
  第139章 故事
  “今儿咱们说的新书,保证诸位都没听过!”一座茶馆内,一名说书人打了一下手中的竹板儿,把大家伙儿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啥新鲜的故事,赶紧说来听听!”
  “说得好有赏,说得不好可别怪咱们砸你的招牌!”
  众茶客起哄,说书先生满脸的笑意,一点儿也不生气,他打了两下竹板儿,精神奕奕地开始说了起来:“要说这故事发生在虚无国,这虚无国里有个老大人,为人精明能干,是国之栋梁,一辈子子兢兢业业做了不少政绩出来。
  很是得虚无国的王上赏识重用,只可惜他年到古稀之后缠绵病榻,无法上朝。
  虚无国的王上感念他的功劳,将他的职位保留着,每日都派太医去给他诊病,各种珍惜药材不要钱似的往他府里送。
  这位大人感念皇恩,恨自己个儿的身体不中用,虽然太医们都说他已经药石无忧,可这位老大人不想放弃,他还想向天再借几百年,好让他能长长久久地辅佐虚无国的王上们。
  一位游方道士知道了他的心愿之后便十分感动,找到府里对他说有法子帮他向天借命。
  只是这个法子万分阴损,需要用一对儿生辰八字极好的童男童女做血祭。
  什么叫做血祭呢?
  就是每天在特定的时辰从童男童女身上放血祭天,直到将这对童男童女的血放干净为止。
  放完血之后还需要给将童男童女做成跪俑,长长久久地跪着,用他们命中的甚至是家族的福泽来源源不断地给老大人续命。
  而这对儿童男童女将永世不得超生,他们的家族也会因为福泽被抽干而家破人亡,灭门消失。
  老大人闻言便道,他是国之栋梁,这两个小孩儿能为他死是荣耀,于是便让这位游方道士着手去办这件事。
  故事就是从老大人家里大肆搜罗童男童女开始的,诸位客官听好了……”
  说书先生抑扬顿挫地讲着,客人们听得入迷,正当讲到精彩之处,说书先生就来了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人当即不满,有人便跑去扯了说书先生的袖子质问他:“你咋就不讲了?那个小姑娘被抓了吗?”
  “对啊,讲到这里不讲了你小心天打雷劈!”
  “对对对,爷给你赏钱,你赶紧讲下面的故事!”
  说书先生连忙拱手告饶:“对不住了各位,后头的人家还没写出来,我不是想着让大家尝尝鲜才讲出来的,诸位想听明天再来,明天那书生肯定将后头的写出来了!”
  众人听他这般说,便放过了他。
  于是大家伙儿就纷纷讨论了起来,有人说那老大人这么做虽然残忍,但是也是心系朝堂,放不下朝堂的事儿。
  也有人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牺牲两个小童便跟换来一位辅佐皇室的大能,那也是可以的。
  一名少年就嗤笑了一声:“笑话!”
  “天大的笑话!”
  “想来那虚无国跟我们大靖一样,也是会开科取士的,每隔三年就会取几百进士,有这么多的青年才俊等着为国朝效力,这么就非那个老大人不可了?
  这个世界可不会因为没有谁太阳就不出来了!”
  “而且,若是朝中的老大人们都学他这般,人人都杀几个孩童向天借命,我看这科举也不必再搞了,毕竟大家都能借命,不愿意把位置让出来,天下的读书人便是考取功名也不会有用武之地,这样一来还读什么书!”
  “况且这股风潮一旦兴起,谁家还敢生孩子?”
  “若是杀人借命无罪,这天下间的童男童女怕是要被抓干净,抢干净,偷干净!”
  少年说到这里便顿了顿,他看向先前说老大人这般做没错的几个人,冷笑着问:“若是那位老大人选中的孩童是你们家的,你还能坐在这里说风凉话吗?”
  几个人被怼得脸红筋涨的,有人不服气,争辩道:“这不是在讨论故事么?”
  “又不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其他几个人连忙附和:“对对对,我们在说故事,没说真实的事儿!”
  少年笑了笑:“故事是虚假的,但人心是真的,你们这般想就说明你们的心里认同这老大人所做的事。
  万一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儿呢?
  朝中又不是没有告病的老大人!”
  “真是笑死人了,皇上都没想着说向天借几百年,他是哪儿来的脸想活几百年,想辅佐几代君王?
  他是想做什么?
  想操控朝堂,操控君主?
  这位说书先生,小生劝你这样的故事还是不要说的好,省得被人往自己身上牵连,然后找你算账!”
  少年说完就往桌子上拍下一把铜板,然后起身就走。
  那说书先生竟被他吓出了一脑门儿的汗水,也连忙收拾东西走人。
  茶楼里的茶客们深想了想少年的话,大家就纷纷热议起来,别说,朝堂上还真有一个明明病入膏肓还不肯辞官致仕的老大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