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柳文才数了数银票,眼中眸光闪动,他没想到仅仅几天时间大丫还真把一千两给弄到手了!
他将大丫拉到他怀里坐了,抱着大丫实实在在地亲了她一口。
大丫秀才地推他:“文才哥……”
柳文才抱着她道:“雪茹,你对我真好!你放心,将来我一定让你过人上人的生活!”
大丫听了柳文才的话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
被柳文才哄着占了不少便宜走。
“一会儿婶子该回来了。”当柳文才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大丫及时抓住了他作乱的手,然后从他怀里逃离。
活了两辈子的大丫十分清楚,女子一旦在婚前失了贞洁,那便不值钱了!
“文才哥,我要把最好的留到洞房花烛夜那一天!”大丫把身上凌乱的衣裙整理了一番,又重新弄了弄头发,便将房门打开,又去将院门儿给打开。
然后便见柳寡妇蹲在门口等。
大丫红着脸跑了。
柳寡妇在她身后喊:“大丫吃了饭再走!”
见大丫不回头,柳寡妇冲着她的后背唾了一口:“呸!不要脸的娼妇!”
“她真把钱给弄来了?”柳寡妇忙去问柳文才。
柳文才颔首:“嗯,弄来了,一会儿咱们就去县城将钱还上。”
柳寡妇盯着柳文才手里的银票啧啧叹道:“她还真是能耐,也不知那玩意儿卖给了谁,腿一张竟能挣这么多钱!”
“儿子,我跟你说,这种不要脸的娼妇你可是千万不能娶的!”
柳文才也觉得大丫这来钱的路子很悬,不然大丫为啥不让他碰?恐怕是怕被他知晓她已经不是雏儿了!
好在他的确也看不上大丫,对大丫也不是出于真心,于是便轻轻颔首。
“行了娘,你赶紧做饭,吃完饭你去邻村租辆骡车,咱们赶紧去县城了帐。”
转眼五月到了,顾遇要去府城参加府试。
袁老二让赵金柱送他去,一再叮嘱他照顾好顾遇。
顾遇考完试就回来了,因着等放榜,顾遇跟县学告了几天假,就在家带着珍珍四处玩,还跟着珍珍进了一趟山。
这趟进山。
小丫头搞了两大坨的太岁送给顾遇。
她让顾瑜一坨拿去卖钱念书用,一坨留着自己个儿吃。(珍珍找的太岁是精品,蕴含天地灵气的那种,现实中的太岁还是不建议随便吃,可能有病菌和毒素。)
顾遇:……
感觉被小姑娘包养了呢!
顾遇天天陪着小姑娘玩儿,这般做派落到村民们的眼中,便是没信心考上的意思。
不然他为啥不在府城等着放榜之后再回来?
当然,考不上是正常的,毕竟顾遇受伤了那么长的时间,学业荒废得也多。
村民们这么认为,柳文才跟袁家人自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柳文才的账还了,话本子的事儿也没闹大,他咬死了是巧合,而且这件事的确比较诡异,加上双桥镇的刘员外帮他疏通关系,七善书坊到底没再死揪着他不放。
他的腿也好利索了,正打算过几天就回县学念书呢。
柳文才不瘸了,作为亲家的姜氏王氏等人顿时就蹦跶了起来,这婆媳两个天天地跑村口的大树下跟人唠嗑儿,各种埋汰顾遇。
“还以为是啥神童呢,没想到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这算哪门子的神童。”
“可不咋的,这人啊,看命,你们瞅瞅文才,他才是文曲星降世呢!”
“我们大丫可是被道行高深的道长批过命的,她的命极贵,她的夫君将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可不是一个顾遇能比的!”
“有我们大丫旺着文才,顾遇永远别想比过我们家文才!”
有妇人见不得姜氏这般张狂,便嗤笑道:“你闺女还没嫁过去呢,你就口口声声‘我们家文才’。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闺女都给人得手了呢!”
“上杆子不是买卖,真让人得手了那就不值钱了!”
妇人这般调侃,顿时惹得大家伙儿一番哄笑。
把姜氏给气得呢,王氏怒瞪她:“不会说话就闭嘴!”
然后她甩了一把眼刀子给怼姜氏的妇人:“我瞧着你就是酸,文曲星没跟你家孙女儿定亲,你这是眼红我们哪!
哼!
柳文才是我孙女婿,他不是我们家文才,难不成还能成你们家文才?
你倒是想!
可你没个能当官夫人的孙女儿!”
第114章 贼拉后悔
老妇被王氏气了个半死,她正要跳脚跟王氏对骂,却有人指着村外的大道嚷嚷了起来。
“衙门来人了!”
“哎哟喂不好了,谁家又犯事儿了?”
“这可咋整啊,赶紧去跟村长说!”
大家一慌乱,呼啦啦地都往村长家跑。
王氏跟姜氏等在村口,衙役到了她们就忙上前去问:“您几位是找谁啊?”
“找顾遇!”一名衙役道。
王氏闻言眼睛一亮,撒丫子就往村里跑。
边跑边嚷嚷:“不好啦,顾遇犯事儿啦,衙门的人来抓他啦!”
姜氏见婆婆这般,她也撒丫子跑了起来,选择的路线跟王氏不一样,也扯扯嗓子喊:“不好啦!官差们来抓顾遇啦!”
几个衙役:……
“这两个老娘们儿有毛病吧?”一名衙役道,“没瞅见咱们拿的铜锣上是绑着红绸的么?”
另外一个衙役道:“敲锣吧,省得把廪生老爷给吓出个好歹来。”
于是在村民们被这婆媳两个吓了一大跳之后,衙役敲响了铜锣。
“哐哐哐……恭喜永州府,富源县,双桥镇,皂角村顾遇顾老爷高中一等廪生!”
“哐哐哐……”
村民们:……
“挨千刀的老婆子,瞎嚷嚷啥?”
“明明是报喜的,你偏说是来抓遇哥儿的!”
“揍她!”
“撕烂她的嘴!”
说着,便有妇人去拉扯王氏跟姜氏,妇人打架无非就抓挠扯头发,王氏跟姜氏被两拨老娘们儿们打得哀嚎连连。
别的村里人或许不知道廪生老爷地代表着啥。
可他们村已经有两个秀才公了,他们老老早早就知道廪生老爷代表着啥。
代表着最好的秀才,是头名!
关键是遇哥儿才十三岁啊!
十三岁的头名秀才跟十七岁的普通秀才,谁更厉害只要人不傻都能分辨得出来。
王氏跟姜氏这几天可没少埋汰顾遇,说他没出息,说他比不上柳文才。
这下子打脸来了吧。
啪啪啪的,贼拉响亮。
村民们簇拥着衙役往顾家走去,也有村民跑到顾家报信去了。
顾遇带着珍珍出去玩儿了,顾秀才跟二三四郎在张员外家的私塾里。
家里就古氏在,古氏并没有多激动,因为顾遇考了回来跟他们说过,若是不出意外,他的成绩应该很靠前。
她和丈夫都是知道顾遇的斤两,他能考上一等廪生也是在夫妻两的预料之内。
故而有人来报信儿之后,她就十分淡定地拿出一早就准备好的红封给报喜的衙役。
衙役们见红封挺厚重,纷纷笑眯了眼,吉祥话不要钱似的往外扔。
乡亲们的好话也是成串成串地往外冒。
送走了衙役,古氏请了几个相熟的妇人们帮忙,把早就买好的花生瓜子儿和糖果拿出来发。
请村长拿了鞭炮去村口放去,又请人去隔壁村报喜。
报喜的人去了隔壁村,顾秀才也很高兴,索性就给孩子们放半天假,张员外知道顾遇考上了廪生之后,就派人去找袁老二,给他放了一天的假,又让自己个儿的老婆备了一份儿礼送让袁老二带去顾家。
柳氏感叹道:“还是人家顾先生会教导人,遇哥儿今年也才十三吧?”
张员外点点头:“是啊,人家十三岁都考上廪生了,咱们的儿子连个童生都不是!”
柳氏倒是很有信心:“你也别着急,如今他们哥儿几个都是顾先生在家教,我觉得他们考上秀才是早晚的事儿。
你没见老三自打跟着顾先生念书,他可比以前勤奋多了!”
张员外道:“他是不想被珍珍给比下去!”
柳氏撇了撇嘴:“那我不管,你就说老三是不是有改变吧,还有老大跟老二,我瞧着念书的劲头也比原先强好多。”
“那倒是!”
柳氏扯了扯张员外的袖子,她道:“你跟顾先生商量商量,问问能不能让顾遇就在咱们的私塾念书,咱们给银子,一个月给他十两银子。
其实也就相当于给咱们家老大老二当伴读,你说咋样?
有顾先生教导两个孩子,再有顾遇跟他们当同窗……”
张员外:……
“我觉得不咋样!”
“其实顾家并不缺钱,我给顾先生开十两银子一个月,他至少拿了八两银子出来买纸笔补贴这帮村里来念书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