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从别墅步行到中央街区大概需要二十分钟,穿过别墅周围的树林后是一条平直大路,格拉大教堂就在这条直道的中点。
地方不难找,但考虑到他们没有当地货币,中午也不一定回来吃饭,第二天,谢浮玉起早包了几盒便当分给队友当午餐。
五点二十六,殷浔叼着一只三角饭团困恹恹地倚着别墅大门点人头。
“阿郁——”他扭头朝厨房的方向喊,“人齐了。”
谢浮玉闻声匆忙跑出来,把刚装满的背包塞给殷浔,“走吧。”
一行人朝前方的小树林走去。
那是一片桦木林,阴翳天光穿过枝叶间隙落入林中,昏暗如同被厚重乌云笼罩的大海。
谢浮玉打开手电,走在最前面探路。
林道不宽,但因为始终是直路,也不算难走。路面很干净,没有什么落叶枯木,谢浮玉走到一半,后知后觉发现这段路有些熟悉。
“像柳安村招待所周围的那片重阳木林。”殷浔也反应过来,“副本是对这种地形有执念么?”
成婧问:“什么样的地形?”
“入口宽出口窄,像一座平放在地面的尖塔。”谢浮玉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
殷浔补充道:“窄口对应的是地标性建筑,宽口对应的则是某种更开阔也更荒芜的边缘地带。”刘安村招待所和格拉大教堂就都在窄口外。
闻言,姜杳轻轻扯了下成婧的衣袖。
“巴别塔。”成婧冷不丁吐出一个词。
谢浮玉脚步一顿,“是那座传说中的通天塔?”
成婧嗯了声,解释:“姜姜曾经得到过一个道具,是一部分圣经残卷。”
那些泛黄破碎的纸张最终被姜杳当成符篆一巴掌拍在了某位npc的脑门上,来自西方的恶鬼受到圣经的洗礼,化作一缕青烟安详地消散在日光中。
“那部分内容属于旧约首卷,”成婧顿了顿说,“也就是创世纪。”
姜杳对圣经残卷里的内容倒背如流,她边走边复述道:“来吧,我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1]
轻缓柔和的女声随风溢散向树林深处,陡然多出几分空灵缥缈。
“那幅残卷出现以后,我经历的每个副本都有巴别塔的影子,唯独筒子楼没有,我还以为是我多想了。”姜杳温声说,“既然筒子楼副本是维特拉胡斯岛副本的引子,那么在这里再次见到形似巴别塔的道路似乎也合理。”
“但筒子楼副本是有巴别塔概念的呀。”祝析音提醒她,“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她指的是大教堂时代副歌部分的几句歌词,巴黎圣母院叠加大教堂时代,某种意义上确实与人类对建造通天塔的渴望不谋而合。
无论如何,同一概念多次重复出现绝非偶然,谢浮玉轻眯起眼睛,眸中划过几许深思。
人类之所以想要建立起通天高塔,目的不仅在于彰显团结,而所谓统一也绝不只是语言统一。
姜杳深以为然,得到那本圣经残卷后,她查阅了很多书籍,又费劲千辛万苦从论坛里扒拉出一些陈年旧帖,才勉强拼凑出巴别塔的引申义。
“人类使用同一种语言,等于一个灵魂在千万人中共享,这种统一让他们变得意识一体,而意识在某些语境下,是超脱死亡存在的。”资料将巴别塔渲染得神乎其神,姜杳至今仍有些一知半解,“什么是超脱死亡的存在?”
祝析音话糙:“不死之身,长生不老?”
个体会死亡,从统一的语言中诞生出的集体意识却并不会随之消弭,谢浮玉迟疑片刻,肯定道:“巴别塔指向的是永生。”
但永生并没有实现,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建造巴别塔,动用神力瓦解了语言统一使得人类无法沟通,工程因此被迫中断。
然而人类从未停止对于永生的追求。
殷浔回忆起aether实验室的变异鸭和疗养院那位护士长曾参与的人体实验,不由皱了皱眉。
一旁,谢浮玉自言自语:“我们要建塔,塔顶通天……”
我们要突破生死的界限,把人从尘土里提拔到天国。
巴别塔不是塔,而是通往永生的天梯,塔的每一层都是对自然与生老病死的超越,对神授命运的不屈服。
可世界分明先有自然,而后进化出了人类。
永恒属于自然,即便自然已被破坏,像风烛残年的老人静卧在这个星球上苟延残喘。
高维文明就站在上帝的位置,企图用上帝的办法推翻人类心中的巴别塔妄想。
他们关于进化、永生和回溯的猜想全部正确。
谢浮玉按灭手电,拨开斜至眼前的树枝,抬眸望向不远处泛光的尖顶十字。
白石砌成的格拉大教堂拔地而起,万丈霞光自它背后铺开,沿着高耸的穹顶描出一层淡金色的虚线。
一行人走到教堂正门时,虚空中乍然荡开一阵钟鸣。
沉厚嗡响在耳畔拖出一道悠长余韵,随后是一串轻盈的颂唱,熟悉的歌词流入众人脑海,一切正如他们第一次在闹市见到那座根本不存在的废弃教堂一样。
“ave——maria——ave maria——”
信徒虔诚地站在长凳边跟随琴音缓声吟唱,谢浮玉悄无声息地停在门外,眺眼看向十几米之外的高台,神父垂手而立,眉眼低垂,面容沉静安详,直到一段歌声结束,才蓦然开口道:“今日,我们为命运献唱!”
话音刚落,几人眼底不约而同闪过几分诧异。
看神父口型便知他讲的并不是中文,副本却自动将这段话转译成了玩家能够听懂的语言。
谢浮玉神色一凛,集中了注意力。
“人生来便背负选择的负担,前进,还是回头?我们选择前进,于是创造。我们创造,于是腐朽……维特拉胡斯已被选择。”
刨除开头和结尾,中间是一段长达五分钟的非中文剖白,由于语种太过小众,导致在场玩家无一人能听懂。
所幸重点已经交代清楚,神父的台词表明,维特拉胡斯本身就是高维文明对低维世界推翻并重建的典型案例。
不出意外,他们应该能从这座岛的历史中窥见一丝端倪。
谢浮玉循着神父的目光望向教堂侧壁的彩绘玻璃,朦胧晨曦将上面的图案切割成了五彩斑斓的光斑。
那些图并不是无意义的色块。
谢浮玉眸光微顿,视线定格在了其中的一幅画上。
第178章
距离神父最近的那扇镂花彩绘玻璃清楚刻画着一个弯腰抚摸海豚脑袋的小男孩, 那双蔚蓝犹如大海的眼睛纯粹而明净,在霞光中熠熠生辉。
赫然是小海神帕莱蒙。
以帕莱蒙为起点,由远及近依次是陷落的海岛、崩塌的摩天大楼、群聚的变异生物、婆娑怪异的树影、俄罗斯套娃般层层交叠却大小不一的镜子、硕大如烟囱的冷却塔、乘风破浪的鲸群和被压进地坑的纸片,靠近大门的两扇玻璃则分别画着一座教堂与一群疲于奔命的人。
每一幅画都对应一个副本, 谢浮玉轻眯起眼睛, 退到教堂门外, 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殷浔:“我们现在位于倒数第二扇玻璃描绘的场景,教堂指的应该就是格拉大教堂。”
画面底部用寥寥几笔点缀出一群人,从背影上看,所有人不约而同仰面望向教堂顶端的圣十字,盘旋不下的飞鸟扇动翅膀,将圣歌的余音送与信徒聆听。
最后一幅画他们从未见过, 殷浔扫了几眼,忽然说:“李施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至少副本的确是有终点的。”
谢浮玉不置可否,盯着那幅稍显陌生的画面,微微出神。
因为教堂穹顶较高,他看不清人物的表情,但零散队形依旧透露出几分似曾相识, 谢浮玉怔了怔, 循着时有时无的记忆隐约猜到了那幅画的后续。
彼时,流亡的人类在河流上游搭建起临时驻地, 四面漏风的灰白帐篷里躺着奄奄一息的祝析音, 而他作为被赶鸭子上架的蹩脚医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妹妹血糊拉碴地死去。
彩绘玻璃上的画不是预言,灾难和末日都曾真实地降临这片土地。
在某一条时间线。
“哥。”有人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谢浮玉回神, 听见祝析音问,“你看见了吗?那些玻璃。”
弥撒已经将近尾声,神父走下高台,正在播撒圣水。
按照规矩,非教徒不得接受圣水洗礼,几人因此提前离场,站在教堂门外交流线索。
大家都注意到了彩绘玻璃画,不过每个人眼中的画面似乎不尽相同。
谢浮玉想了想说:“正常,前面的画都是你们各自经历的副本,应该只有最后两块玻璃画是一样的。”
几人挨个描述了一遍,发现果真如此。
祝析音莫名松了口气,陆黎桉虽然嘴上没什么表示,眼睛却亮晶晶的,明显没刚进本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