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宋哥就是锡纸烫,全名宋星度,谢浮玉大概能猜到他的用意,倒不是出于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替自己遮掩电梯实验,那货可能单纯是想给下楼的没头苍蝇们找点事做,毕竟人忙起来不容易出乱子。
  至于李通刚才为什么没在餐厅指认谢浮玉走过安全通道,谢浮玉猜应该也是宋星度的手笔。
  姓宋的明显知道点什么,谢浮玉轻眯起眼睛,仰头扫了眼电梯顶部的显示面板,鲜红数字咕噜噜缩小,电梯很快停在了一楼。
  众人对搜索路线仍旧没个定论,有一小搓人坚持认为故地重游是在做无用功,然而分散人力进入安全通道搜索又会面临各种未知风险。
  “不是还有一层楼没去么?”殷浔捏捏眉心,直接按了关门键,修长手指划过一排标有数字的按钮,缓缓落在最下方没标数字的墨绿色按键上。
  按钮被按下时是没有声音的,圆形按钮周围亮起一圈荧荧的光,紧接着众人感到脚下一震,停滞的电梯又开始缓慢运行。
  失重感明显,电梯还在下行。
  “卧槽你干什么?!”有人冲过来扒拉殷浔,手还没碰到他的胳膊就被突然倒向殷浔的谢浮玉撞开了。
  “不好意思,没站稳。”谢浮玉不太走心地道歉,也不知道是冲着谁。
  围观群众:“......”
  殷浔扶稳谢浮玉,接着腾出一只手按住忽然无能狂怒的队友,居高临下道:“别瞎嚷嚷,你不是不想再走上午班的老路?既不希望大家分散开,又想去别的地方转转,我帮你做了决定,你该感谢我才是。”
  解锁新地图当然要冒险,眼下唯一有可能存放线索的房子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大部分人早已心知肚明,这趟其实势在必行。
  然而普通人大抵还是难逃搭便车的心理,即便是到了副本这样诡谲莫测的环境里,也依旧寄希望于队伍中有好奇心格外旺盛的人以身涉险,将消息带回来,而不是把自己一起拖下水。
  试图挑衅殷浔的卢毅就属于这种人,可惜他不太了解殷浔,并不清楚对方那副彬彬有礼的绅士皮囊只是狂热冒险家欺骗无知民众的假象。
  殷浔永远不可能像谢浮玉一样善良。
  如果做决定的人是阿郁,他应该会等所有人离开电梯后再偷偷把可疑对象骗去墨绿按钮所在的楼层,尽量把全员领盒饭的概率降到最低。
  殷浔显然没那么好心,既然有人觉得分散着走容易让队伍里混进其他东西,那就不要分开。
  一个电梯按钮解决了所有麻烦,顺带让他成为了活靶子。
  谢浮玉下意识朝殷浔的方向挪了几步,望向对方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担忧。
  殷浔捏捏他的手心,无声比了个口型——没事。
  电梯内逐渐漫开一片沉默。
  谢浮玉结束读秒时,电梯还没有停下,这次下行时长已经超过了上午那会儿陆黎桉呆在电梯里的时间,如果墨绿按钮的确通往b1,那么b1与一楼大厅之间的单层挑高至少得有十米。
  叮——
  清脆的门铃声打断了思路,谢浮玉心跳骤然加速,不由扣紧了殷浔的手,所有人不约而同退到了电梯厢最里面,唯恐迎面而来一记开门杀。
  短暂的失重感后,电梯门照常向一侧打开,齿轮徐徐转动,露出大片昏暗。
  空气有一瞬的凝滞。
  角落里,有人怯生生地问:“走、走吗?”
  答案是肯定的,电梯门无法长时间维系打开的状态,不出电梯就得继续在搜过的三层楼内打转。
  谢浮玉摸摸外套口袋,拿出手机打开了手电筒。
  第一束光从镜头背后投射向电梯外,紧接着是第二束、第三束......微薄光源缓慢汇聚成一圈淡白色的探照灯,点亮了前方的路。
  电梯门外是一条斜向下的长阶。
  没有任何缓冲的平台,跨出电梯厢的下一步就踩在了下一级台阶上。
  谢浮玉没动,殷浔反扣住他的手腕,不准他先出去。
  打头阵的人于是变成了张立元。
  这次进本同样没机会搜身,但宋星度曾有意无意透露过部分人的来历,张立元只是个才进过三次本的八五新老手,心态未免稳得过头了。
  谢浮玉微微眯眼,略带审视的目光不动声色扫过移向电梯门的张立元,缓缓落在他身后的某个人身上。
  与此同时,光源幽幽探向下方,空气中传来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张立元贴着右侧墙壁,一步一步走下楼梯。
  除此以外,大家只听得见彼此的呼吸声。
  甬道内没有呼号的阴风,没有忽明忽暗的烛火,有人起头,剩下的人便稍稍放松警惕,有些蠢蠢欲动。
  少顷,对道具的渴望终于压倒性地战胜了骨子里本能的恐惧,众人鱼贯而出,争先恐后涌向了寂静幽深的楼梯。
  谢浮玉和殷浔走在最后,两人离开电梯的刹那,大敞的电梯门轰然合拢,暖黄色的顶光瞬间消失。
  谢浮玉回头,望见电梯门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亮着鲜红的数字1,诡异红光在黑咕隆咚的视野间宛若人造景点里的地狱之门。
  殷浔也看见了,凑过去同谢浮玉耳语,“这里也是一层。”
  谢浮玉轻轻嗯了声。
  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够电梯从b1回到1,而如果电梯并未运行,那么显示屏展示的就是电梯停留的真正楼层号,换而言之,墨绿色按钮将他们送往的楼层也是一楼。
  两个一楼,谢浮玉隔着护士工服摸了摸藏着bonus纸条的位置,哪个一楼才是重建之后的一楼?
  未被探索过的一楼显然地势更低。
  至少光是楼梯,他们便走了足有十分钟,这一路无人开口说话,11个人前后走成一路纵队,犹如穿梭在寂静岭中的流亡之徒。
  过了好一会儿,从前面飘来张立元的声音,“到了。”
  一行人稀稀拉拉走完所有台阶,脚底踩上了平地。
  谢浮玉蹲下,用手掌按了按地面,冰冷坚硬,光滑平整,是室内用的水泥地。
  他拍拍手,撑着膝盖站起身,随众人一同打量起眼前的这间屋子。
  说屋子好像不太恰当,殷浔纠正他,“是厂房。”
  楼梯尽头衔接的这片空间甚至不能用平房来定义,谢浮玉先前从廊桥上望见的灰色屋顶仅仅是这间厂房的一小部分。
  他抬头看向幽黑的房顶,中央挑高落差距地面远不止十米,这样的高差放在任何一栋建筑都应该非常开阔,然而事实恰好相反。
  兴许是没有亮灯的缘故,整间厂房囿于黑暗,显得格外压抑。贴近房顶的地方贴了一圈窄窄的玻璃窗,但因为早已年久失修而摇摇欲坠,内外蒙着层层叠叠的灰尘和蛛网,于视觉增亮的效果聊胜于无。
  电梯在厂房北边,谢浮玉收回目光,跟上其他人的脚步,由北向南慢慢搜寻。
  一行人直接走的中轴,方便将东西两侧的情况一览无余。
  这间厂房和现实世界新闻报道中的大部分厂房没什么太大区别,入目是成排的流水线,虽然废弃多年,但手电光缓缓扫过去的时候,莫名有种只要拉下电闸,流水线就能开始作业的既视感。
  明明工位旁空无一人,有几个瞬间谢浮玉却感到了令人厌恶的熟悉的被凝视感。
  他压着眉朝人群瞥了眼,目光触及某处时短暂一顿,随后不动声色地移开了。
  队伍窸窸窣窣蛄蛹着向前,过了一会儿,他听见前面有人问:“那是什么?”
  手电光于是悉数汇聚至那一点,映照出一团巨大的凹陷。
  凹陷部分夯着棕黑色的土,边缘则呈喇叭状向外扩展,用米白色材料围了一圈。
  谢浮玉抬手比划了一下,感觉如果把土挖空,高出地面的这圈东西有点像一只倒放的漏斗。
  “这是冷却塔。”卢毅蹲在“喇叭”边,上手蹭了蹭裹在喇叭表面的米白色材料,介绍道,“冷却塔的顶部本身应该是一个圆形开口,顶部外缘通常会建一圈加厚的混凝土环用来防风。”
  一般情况下,冷却塔内部是空腔结构,整体高度将近百米,像现在这样作为土墩子摆在厂房里,明显是有人刻意为之。
  卢毅说完,又补充了一条关键信息:“冷却塔多见于化工厂、冶金厂、发电厂这些地方,有的区域能源站也可能用到冷却塔。”
  他枚举了几家现实中有名的企业作为例子,在场活人全都来自沪津,对高铁站附近的几个大烟囱并不陌生。
  谢浮玉虚心受教,暗自感叹学历果然不能和人品相提并论,就冲卢毅刚才在电梯破防扒拉殷浔的模样,很难想象对方居然是隔壁学校的工学博士。
  不过既然提到了工厂,谢浮玉脑中闪过什么,问:“制药厂有可能见到这种冷却塔吗?”
  卢毅想了想,点头道:“有是有,但很少用得到这种体量的。”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在大型火力发电厂用的比较多,如果是小型制药企业,搞个风机其实就够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