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润叶摇着扇子:“这也不是全看资历!我工作出色,单位内部推荐了,上面是不是就要考虑考虑。”“稳一稳,你急什么?”
  润叶用扇子拍他:“到底提不提嘛!你要不提,我就得另外想办法了!”“你蠢不蠢!你既然把你自己架的那么高,自己跑关系走后门,不是自打嘴巴?”
  润叶:“。。。”也对,“那你说咋办?”
  “顺其自然!”
  润叶又狠狠的拍他,听见外面有人走动的声儿,也悄悄躺下了,只敢摇着耳朵说话,“你姑娘放假,你跑一趟给送回去。我这边忙着呢,要下粮站慰问,就不跟你们爷俩回去了。”“行!”
  “给爸妈扯了两身的确良的料子,你给捎带回去。”“你就不知道给做成成衣?”“妈不爱穿别人做的。”
  “你咋不说每次给的布料,回头就穿你姑娘身上了。”“那我明儿去买两双鞋,你给带回去?”
  叽叽咕咕的,两人压着声音说话,开颜翻身,渐渐地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梦里是奶奶做的麻辣兔丁,是大伯娘擀的长面条。
  然后第二天晚上就吃到长面条了!
  开颜把粮票给偷偷的放到抽屉里,大伯家得零钱和票票一直在这里放。
  大伯娘把面条从锅里挑出来过凉水,里面混着翠绿翠绿的青菜叶子,然后给面条上放辣椒面,热油滚滚的一泼,放盐放酱油放醋,再放点芝麻酱。
  搅拌开,她跟长缨一人一碗。
  大伯和伯娘坐在边上,两人吃窝窝头,喝着面汤,说着话。
  伯娘说:“那调令啥时候下来,得收拾东西吧。
  大伯说:“就这两天了。”“也好!离爸妈近。”
  开颜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然后问说:“大伯调哪里?”“银行!”长缨一边吃一边道:“回咱县上去,银行行长。”咋去银行了呢?
  “我爸本来就是学这个的。”
  两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些半通不通的话,金福只笑着听。在学校呆了几年,自己的老师调银行系统了,自己的调动就顺理成章。
  牡丹说:“那回头得去舅家和小姨家,得告知一声。”应该的。
  “再叫金禄、金寿、小意他们来吃顿饭。”行!听你的,你安排。
  开颜和长缨吃完了,牡丹又把拌好了的多半碗面盛到饭盒里,喊俩孩子:“给小姑送饭去!快去快回。”“嗳!”
  两人从学校出去,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小意正在看影像片子,护士进来,低声道:“伙食小兵来了。”回头一看,门口探出两个小脑袋来,拎着个铝制饭盒。
  小意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了手绢,新手绢里包着东西,这才起身往出走,接了饭盒,把手里的手绢递过去。
  手绢里包着两块桃酥,姑侄三个在医院的长椅上,各吃各的。
  正吃着呢,有人过来了,拿着个罐头,打开之后递给俩小孩:“渴不渴,喝一口。”长缨把开颜往后一拦,挡在小意前面:“你干啥?找我小姑?小恩小惠收买我?没用!我小姑不缺罐头吃。”小小子虎头虎脑的,表情很是不可一世,语气也横,但就是嘴角还沾桃酥的渣渣。你这桃酥也是我给的吧。
  他把罐头递了递:“你小姑叫我捎带着买的,不是我买的。”
  骗人!我小姑好端端的买罐头干啥?而且,你连我小姑爱吃黄桃罐头都不知道,还偏买了橘子的。傻乎乎的!一点都不机灵!
  第1435章 世俗烟火(105)三更
  开颜一边啃西瓜,一边给爷爷奶奶比划找小姑的那个解放军叔叔:“,······这么高。”她站在板凳上,把手抬的高高的:“比这个还高一点点···”
  嗯!行!听懂了,就是个很高很高的小伙子。然后呢?
  “眼睛是这样的”她比划了一下,感觉她比划的得有鸡蛋那么大!
  行!大眼睛。
  “眼角这样”她拉着她的眼角,表示那个人的眼角是上挑的:“很好看!很好看。”
  四爷重新给递了一牙西瓜,那个就不用再啃了,啃的一点红瓜瓤都没有了。这恨不能连瓜皮都吃了的可怜样子,你爸你妈到底叫你过的是啥日子。
  长缨连着啃了三块,这才有功夫说话:“看着傻乎乎的,买了橘子罐头。
  桐桐:“”那可能只是你们爱吃黄桃的,你小姑才总是买黄桃的,但她喜欢的可能是橘子。
  她起身,问俩孩子:“想吃啥?给你们做。
  “有兔子吗?奶奶,我要麻辣兔丁。”“我也要吃。还得炖土豆。
  开颜马上反驳:“土豆另炖,放到一块不好吃。”行!麻辣兔丁,红烧肉炖土豆。
  金禄知道大哥要回县上工作,就没送开颜回来,直接叫孩子跟着回来就行。买的衣服料子和鞋叫捎带回来了。
  金福和牡丹报到,安置去了。
  现在能有个小院住,院子是不大,但跟谁都不挨着,私密性相对来说,要好了很多。
  这工作调动的,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便是不好。···那也是金福的选择,他得从这里面趟一遍。牡丹还是库房管理,做来做去的,一直做的就是这个。
  在这个方面,牡丹就不能跟润叶比。当年的起点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润叶把她的工作看的很认真的,只要有机会,就努力的朝上爬。牡丹呢?只是认真的做好了本职工作。然后就是家庭。
  不仅把金福和长缨照顾的好,就是开颜、小意也一样照顾到了。
  前年枝芳生孩子,偏生了一对双胞胎,还是一对龙凤胎。伺候月子怎么弄?枝芳的母亲有工作,金寿也到了实验要紧的时候,换着伺候人手也还是不足。
  桐桐请假过去了一段时间,再加上牡丹晚上就在那边伺候,直到两个孩子过了百天。
  因为这个,乔教授两口子不知道有多感激。一样在高校里工作,金福的老师在这么几年之后,还能记起提拔金福,要说这里面没有乔教授的缘故,也不大可能。
  要知道,调离高校,换个地方不难。但你想照顾家里,觉得离父母近一点好,这边有缺,就能安排到你,这是相当有困难的。
  所以,牡丹其实是帮助到了金福。
  这么去看的话,哪种是好的呢?哪种是不好呢?只能说求仁得仁吧。
  润叶拿到的是她想要的,牡丹得到的也是她想要的,在桐桐看来,这都很好。
  牡丹现在是这个大家庭里,可以发号施令的人。包括润叶在内,轻易都不反驳牡丹的话。安排个啥就是啥,反正家里没大事,按照她说的办就完了。
  金福当年选择牡丹,考虑的就是兄弟姐妹多,长嫂难当。牡丹是个好长嫂,于是,金福是家事上处处以牡丹的意见为准。合适也罢,不合适也罢,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听牡丹的。
  牡丹又不在外面的事上拿主意,一到大事,得先问金福。人家两口子和和乐乐的,十多年了,三十而立的年纪了,真的过的很顺遂。
  去年金禄想过回来地区或是县上,但是润叶不愿意从省城回来,两人在工作的去向上有了分歧。金禄的意思是,要想走的远,一定得沉下去,只在上面的衙门漂着不行。
  这一点跟润叶说不通,润叶觉得去大一些的企业也是基层。
  两人为此闹了一次,金禄说企业是条形,单线向下。但去公社,做个一把手,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
  两人没有达成一致,润叶不肯退让。认为孩子的事上,她退让了一次。这次在工作上,该金禄退让。
  金禄选择了退让,暂时没有调动工作,依旧在办公室做着秘书的工作。两人磕磕绊绊的,但就是大多数夫妻的样子。
  金喜两口子就在桐桐和四爷的眼皮子底下。这俩孩子就属于不思进取型,反正就在父母的庇护之下。没有仗势欺人,也不争强好胜,不是说我爸妈是领导我们就非得出个头。
  没有的!
  评先进,有没有他们的,无所谓。
  评模范,是不是选他们,都可以。
  要提拔,叫我们上也行,不叫我们上也能理解。
  在工作上连个负面的情绪都没有的!高高兴兴的去上班,跟大家相处的和和气气的,然后按时按点,兴高采烈的下班,接孩子。
  不想做饭了,连个借口都不找:“妈,不想做饭,也不想吃食堂,我们过去蹭饭吧。”
  然后一家子,带着口粮就过来了。金喜帮忙做,吃完饭负责洗碗。
  这几年又添了个孩子,老二是个小子,叫竞天。这一女一儿,凑成了‘好’,两人就不打算再生了。
  本身就有托儿所可以送的,一到周未要是不想带孩子了,就把孩子往这边一送:“找爷爷奶奶玩去!”他们两口子就颠了。
  哪里放电影,人家就跑大老远看去了。
  像是放暑假了,霜天不去学校了,她把两个孩子都扔到她娘家,叫她爸妈给带一段时间。美其名曰:你们不带孩子,孩子跟姥姥、姥爷都不亲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