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的, 不去上学了。但是看报学习, 还是成了习惯。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开始参加劳动了。
户口迁出来了, 但自家的宅院还是自家的, 爸爸的户口还没迁。
听说这几天澡堂子和理发店都要签公私合营的契书, 股权多少都说好了。这事一办完, 爸爸就是合营店面的经理了。
金喜会去兜鱼,然后拿回村里的宅子给晒干, 换钱嘛!
小意会跟着在周边挖野菜, 然后带回院子在热水里烫一下, 再去晾干, 冬天就能吃。没有锅, 就在破旧的瓮里, 挖坑烧火都很方便。
兄妹三个这么进进出出的, 到了四月底, 先后有录取通知书到了, 九月份去报名, 他们在家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农校放起了鞭炮, 敲锣打鼓的。公社的大喇叭恭贺三位小同志努力学习, 积极进取, 还给一个人奖励了一个搪瓷杯子。
再加上四爷把户口彻底从生产大队调走了,成了大众服务部的经理。
啥是经理, 没人知道, 只说是吃上官家得饭了。
大队上谁不说这金镇家两口子是能人, 这一大家子, 除了那个大女婿, 这不都脱了老农民的这一身皮了。
孩子们考学考出去了, 这意义可不一样。大队上也放了鞭炮, 喇叭上喊着金寿同志, 金喜同志, 金意同志……
王翠枝坐在炕上纺线, 听着外面的广播:“小意那丫头蛋子, 也成了同志了?”
金开接了一句:“毕业了就是干部身份。”咋就不是同志了?
“当官了?”
差不多是那个意思吧。
王翠枝看了一眼坐在堂屋里一仰一合织布的金花:“……老实织你的布! 你还比小意大三个月, 你看看你……”
金花叫梭子穿梭在织布机上, 不敢说话。
“女人嘛, 要本分! 嫁人之后都是一样的, 一样要伺候男人, 要生娃养娃, 要伺候公婆……女人的本分不学, 就学些抛头露面的东西, 还当是多大的能耐? 以后谁后悔谁知道!”
金花‘嗯’了一声, 手脚更麻利了: 抛头露面都是不要脸的! 女人就得贤惠, 给夫家生儿育女, 本本分分的。
金大财问金安:“这就是一家子都走了, 那院子咋办? 那不是分下来的宅院, 那是当初你大哥从他老丈人拿的钱买下来的宅院, 就叫那么慌着?”
金安:“……”自己有两个儿子, 而今自家却只有这一院子的房子! 以后会不会分宅基地也不知道, 就算是分了宅基地, 盖房也得要钱要粮的, 家里现在盖不起!
金开今年都十八了, 金泰也都十六了。
天哥那边的房子可都是用的小瓦, 不是草房。
金大财说:“你跟你哥又没吵没闹过, 你找找你哥, 叫金开住过去给看着房子! 人是房的魂, 再好的房子没人住就破败了。有点人气, 房子就都是好房子。这也是为他们好的。”
金安:“……”他看向老娘, “妈, 那叫我拿上几个鸡蛋, 侄儿侄女都考上了, 我不能空手上门……”
第1363章 世俗烟火 (32)
户口一走,盯着这个房子的人可太多了。金开得结婚了, 想要单独的院子, 现成的房子; 杨保粮和杨村粮也是兄弟两个,大舅家得房子为啥不能住?要是你们不在, 我们可以帮忙看房子嘛。
可四爷压根就不可能留口子,他跟大队说,可以写个借用的证明, 把村里的小学挪过去。村里的小学只有两间土坯房子, 暗就不说了,窗户那么一点点大,还没啥遮挡。也没有桌椅板凳, 就是石头支棱个木板子。
没有人真的重视教育!
但是小意一个女娃娃,念了几年书, 考上卫校了,一辈子就不一样了,这是大家看得见的。所以, 念书有用吗? 有用!
重视教育了, 可学校的条件不行。
那就挪过去, 那边堂屋带东西屋,还有两排厦房, 六个年纪就都能分开了。可以说是,搬过去就能用!
冬天有炉子有炕,夏天通风又好。另外有厨房,有男厕有女厕,那么大的菜地,给孩子们当操场。
用吧! 大家一起用。娃们上学不遭罪,这是家家都获利的事情。谁想说单独住进去,都没戏。
四爷跟大队上的老少爷们坐在一起, 把事情就这么一定。
地还是他的地, 房还是他的房, 给学校用, 叫娃娃们舒坦些。
谁家没孩子? 谁家的孩子不上学? 都给成年人扫盲呢, 对吧? 就算是女娃子不上学, 男娃娃可都是要上学的, 万一将来考上个啥, 这不是改换门庭么。
然后事情就定下了, 金安还没出门呢, 金泰就回来了, 说这事不成,“大伯把房子和院子借给大队了, 叫把学校搬过去。”
金家鸦雀无声, 金花织布都尽量手脚放轻, 怕发出的声响惹来奶奶的责骂。
可饶是轻巧的厉害了, 奶奶还是把手里纳了一半的鞋底摔了过来, 砸到脸上, 她赶紧捂住, 明儿肯定这里就会青一片子。
“手脚轻点, 你笨手笨脚的, 将来到了婆家, 人家打骂都是你活该的。”
金花:“……”她轻手轻脚的理织布线去了, 不敢说话。
罗宝琴在外面喊:“花儿一一花儿一一来把鸡喂了。”
金花如逢大赦, 赶紧出去了。她小脚, 走的吃力, 脚步极快, 到了后院。
罗宝琴伸手叫闺女到跟前看, 看看孩子的眼角: 打红了, 明儿肯定就青了。
她转身看看簸箩里晒干的小鱼:“装上, 去收购站把这卖了。”
“我叫我哥……”
“别言语, 咱俩去。”罗宝琴去拾掇鱼干, 然后跟婆婆说, “前儿有人给开儿说媒, 我带着花儿一块去, 去她舅舅家, 叫她去看看人家那姑娘长个啥样子……”
金泰忙道:“我去拉架子车……送你们去。”
“走着能行! ”小脚走不了远道, 几里路就疼的受不了。但罗宝琴还是打算自己走, 她一手篮子, 一手拉着闺女, 娘俩出门了。
金花羡慕的看着下晌回来的婶子嫂子们, 他们卷着裤腿, 穿着草鞋,大脚片子, 扛着锄头说说笑笑的, 想去哪就去哪。她除了去舅舅家, 几乎没怎么走出来看过。
她小步迈着, 走出村子了, 两人坐在路边的树桩上歇一会子, 然后再继续赶路。
路上歇了三次, 才算是到了。
金花问说:“咱不去我舅家吗? ”我舅家不在这边。
“不去! ”
那去哪?
“找你大伯娘去。”
啊?
“这事不许告诉你奶! ”
“哦! ”
大伯娘变的她都快认不出来了, 这会子正站在边上跟一个大娘掰扯:“……你这鸡蛋是鸡抱窝没孵出来的鸡蛋, 我咋收? 咱得讲诚信嘛! 拿回去吧, 咱这收来的鸡蛋是要往城里面运的, 天一热, 鸡蛋本身就容易坏, 你再拿这种鸡蛋来, 咋弄呀?”
“我这是能吃的! ”
“家里的孩子要爱吃毛蛋, 你就叫吃! 咱不收这个。”
还有拿家里的熏的野兔子来, 乌漆嘛黑的, 说是放了四五年了, 没舍得吃,来卖钱的。
好生的热闹。
金花就看见大伯娘站在人群里, 大声说话, 笑意盈盈的。她看起来比村里才娶进门的新媳妇都好看。
罗宝琴:“……”她听村里的婆娘们说了, 说每次来都找自家这妯哩, 货都是在后面收的。还总去她屋里坐坐, 从不马虎大队上的人。
她就带着姑娘绕到后面, 问人家金寿家是哪一家?
人家给说了, 她就带着姑娘继续朝后头去。远远的就看见金寿在门口坐着看书, 金喜在看报, 金意穿着一种奇怪的衣裳, 蹲在地上甩木棍子写字。
金意的衣裳是最时兴的, 是劳动布做的背带裤, 只有大城市的姑娘才这么穿。
白衬衫配背带裤, 把马尾扎高, 再把头发编成辫子, 用红丝带绑上,别提多好看了。整个公社都没有这么穿的, 但是桐桐给小意做了这么一身。
劳动布是金福和牡丹送回来的新工服, 两人挤出来了一身衣裳, 专门送回来了。她哥嫂给的, 给了就穿嘛。
拆了改一改, 不仅能改出一条裤子来, 还能搭一个小外套和小马甲来, 秋里能穿。
小意是老小, 又是女孩子, 谁跟她争这些个?
润叶给捎带了一把子各种绸缎布条, 都是布店裁下来的边子, 她自己是不敢用的, 有些是库存的老货, 那个颜色也就小女娃能用。
她就叫捎带回来了。
于是, 小意的白衬衫上就有了鲜艳颜色的点缀, 打扮的跟个洋娃娃。不干活的时候就叫这么穿着吧。
正练字呢, 一扭头看见二婶跟堂姐。
小意站起来:“要卖啥? 收货的在前面。”她看人不躲不闪, 仰着头,眼神清亮清亮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