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小海要帮忙,桐桐也不拦,只叫他负责火就行了。
里面两个儿媳妇做针线,外屋的炕上,三个小的在念书复习。闺女和女婿做饭收拾,桐桐就动个嘴。
四爷带着老大和老二,借了大队上的骡车,去县城了。
那些铺子的资方,人家的日子正经不错。早前就攒下家底了,要宅院有宅院,要铺子有铺子,攒下的钱财那可都是真金白银。说实话,就是人家十年啥也不干,吃不穷穿不穷。
合资之后,还照样担任店铺的经理,拿着工资,按月分红。
猛的给店里添人,你得叫人家看得见利呀。小县城的布匹生意本来就没那么好做,现在这境况,更多的都是自己织布,自己染,黑灰都染不匀称。
四爷就给出主意,可以跟公方代表商量,收购站可以代收农户出的小尺幅布,而后布铺自己染,以前的布铺都带自己染的。染完之后,小尺幅布给孩子裁衣是合适的,颜色也可以鲜艳一些。
这是可以走礼的!社会稳定,人口生育高峰期,小尺幅布大小固定,颜色多样,这是有利可图的。
如此以来,你就需要染布的师傅。
金镇原先给这位老板清理过库房积压,两人有些交情。进来以后,就说有事相求。借钱是没有问题的,但话说到这里,却跟借钱不相干,只说了这么一个主意。
就听金镇又说:“只要做的好了,这就不仅仅是个布铺了。为啥不能是个厂呢?是个专供婴幼儿的厂呢?”
这还真就是个好主意!
“老兄,今儿不走,留下吃顿饭。”然后喊了他儿子,“你去请一下刘经理。”
刘经理是公派经理,一样的,把营业额拉上去,这也是他的职责。甚至与他能否晋升有关!
坐在桌上一谈这个事,刘经理就说能行,“大有可为!不要怕在咱们铺子销售不出去,若是可以,咱们反向给供销社供货。原材料不够,也可以从各地调配,收购站都动起来,原料是不缺的。这就是咱们合营之后,制度的优越性。”
资方去后面上厕所的时候,他老婆拦住他:“这是个好主意!小尺幅布不光是能做孩子的衣裳……女人里面穿的……小褂子、小裤头,这布做了好看……”
“嘘!小心人家说咱是小资产……”
就是好看嘛!人家说给孩子买的,你知道人家回去做了什么穿?穿里面也没人知道。肯定特别好卖,“你问老金,是不是他闺女想来上班,这要弄起来就缺人,咱也要给店里放点跟咱走的近的人!老金家的姑娘行,这个面子得给。”
给给给!没说不给。老金要是能来,我更欢迎!
四爷这几天就是忙着跟人家彻底敲定这些个事情。带着两个儿子,是告诉他们,这有些事应该怎么办。求人办事,得看能不能张开这个嘴。在情分不到的时候,你得考量,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然后金禄回过味来了,“我去问问,冬学班还要不要扫盲老师。”
扫盲的老师从各个学校抽调,是没有工资和补贴,自愿服务大众的。
冬学班就是那种冬天没啥活,各个街道都有,只要有空,谁都能来上课的那种。这种班除了过年那几天之外,其他时间还能上半个月的课,一天学十个字,半个月也能写一百五十个字。
像是名字、借条、收条、请假条之类的就都能写了。
有些工作找关系进去,可以。
但有些工作有了托人的痕迹,是不是就不太好了?
金禄觉得,“我想去试试!”年跟前领导频繁慰问,总会有机会的。
四爷把他放在冬学班门口,叫他自己去问。去了十来分钟,人家答应了。金福又回他的单位,跟同事说好了,他们这边有值班宿舍。完了又把屠宰场那边家里的钥匙给金禄,“回头给你送点粮食跟菜来,要是时间早,你就走三四里路回屠宰场家里去住;要是时间晚,天气不好,就去我单位的值班室凑活一晚上。”
“嗳!”
四爷给了钱,拿着吧!
饭店食堂那边就更好处理了,路子早铺好了。套到兔子扒皮之后,自家几乎就没咋吃,除了少数的送人之外,都给这边送来了。他们也有他们的人情要送,不管是公私方的经理还是后厨的大师傅,这都是说好的。过了正月十五就能来上班。
连住宿四爷都帮着看好了,单身或是另一口子不在城里的,都住店里后院,有男女宿舍各一间。这店里拢共就十三个人,不缺柴不缺煤,能吃饱能穿暖。
哪里饿肚子这地方都不会饿肚子,做饭的人若是饿了,就一定会偷吃的。所以,吃的可以粗糙,但一定能吃饱。
都到腊月二十七了,大队上陆续收到通知,请生产大队予以配合,办理相关手续,正月十六去单位报到。
东河湾大队收到两份,一份是润叶的,去布店做营业员;一份是金禄的,金禄被东城街道办要去,做宣传干事了。
虽然跟四爷要送去的地方不一样,但这个地方是金禄靠他自己的本事拿下来了。东城街道办在县城,金禄回来了,他考虑的是:“街道办说要是两口子都在县城,会给分一明一暗两间房。”
要安家呀!
四爷只夸:“办的好!”根据你的能力,走你自己的路。
而西河湾大队收到了关家媳妇金如的招工通知,去合营食堂。
这个得叫关家知道,但却不能把这个通知给关家。大队派人找到收购站,叫小如去办手续。这个时候关小海才知道,老丈人都给办好了。
一下子送走三个,还不知道啥意思吗?
这要是自己再有哪里没办好,小如就真的飞了。人家也不提离婚,反正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生产队种地,这咋弄?
他得高高兴兴的跟小如回去,先办手续。咱得说:这真是个好事。
小如不回关家了,等金禄和润叶办完了,她跟这两口子回公社。
关小海低声说:“我得回家说一声,你先回,我赶饭时就回来。”
“小心挨打!”
放心!
挨打那倒是不至于,关小海拉着个脸,说父母:“现在不生事了,我的家也散了,都安生了。”
关家父母对视一眼,没想拆老二的家,谁能想到走到这一步了。
关父说:“找个中人,我亲自去给你老丈人赔礼去。”
第1356章 世俗烟火(25)二更
关家这次来, 拿了五斤皮棉,就是弹好的新棉花。又拿了染好的布,足够做一身衣裳了。
老两口子, 再带上村里的执事, 这人跟金镇熟悉, 算是能搭上话的朋友。
进了这家属院,打听了地方, 到了屋子外面就能听见里面念报纸的声音。执事敲门,门从里面打开了,是金福。
伸手不打笑脸人呀!人家上门了,金福就把人往里面让,“爸妈,关家叔婶来了。”
人一进来, 这就看见了。
亲家坐在外间的炕头上,边上是炕桌, 金家的四个孩子坐在炕桌边上。练字的练字, 念报的念报。
金家这老大跟自家这儿子在炕下, 一个在拾掇板凳,一个在编筐子,顺便看着火。
亲家母跟自家这儿媳妇站在案板边上, 搅拌了一盆的面糊糊, 也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通往里间的门帘子挑起,金家的两个儿媳妇坐在里面,一个在纳鞋底, 一个不知道在缝啥。
就这么一闪面, 还没等桐桐说话呢。润叶就先笑着问候:“叔、婶儿, 你们可是稀客。快坐!”说着话, 就从炕上下来了,“冷不冷,我给你们倒水。”
说着就催金禄,“招呼人呀。”
金禄请执事坐,然后说润叶:“这是李叔,跟爸是多年的朋友了,咱结婚的时候你还敬酒了,你忘了。”
“看我这记性,不记事。”
金福没言语,却已经把人请的坐下,提了茶壶去舀水了。
桐桐笑着去取茶叶,四爷也打着招呼从炕上下来了。
润叶提了泡好的茶去倒,亲热的不得了。就好像那天去关家闹事,打了关家人的不是她。
关父说:“亲家,也不怕你笑话!孩子多,小的得娶媳妇,人一急,难免就委屈了大了。小如受了委屈了,她是好孩子,亲家好家教……”
关母跟着说:“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你放心,亲家母,以后委屈谁都不会委屈小如。”
一般就是这边公婆一低头,又亲自上门了。女方的父母应该说她闺女:“你收拾收拾,回家去吧。”
但执事看金镇这两口子,人家没这么说,只道:“你们是长辈,无不是的父母。咋还这么兴师动众干啥?太多心了。”
反正不吐口叫他家姑娘回关家去。
自来没有出嫁的姑娘在娘家过年的道理!关家之前不来,就是知道你金家不可能留你姑娘在家过年,最多到大年三十,你还得乖乖叫姑娘回来。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