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下车了,那姑娘专门跟下来,挺小巧玲珑一姑娘的,倒霉透了,全当狗撒尿蹭身上算了。
“嗳——小妹儿,谢谢你!”
桐桐摆摆手:“没事!走了。”
走了就是走了,到的时候不早不晚,孙组长也刚到。
这是个关系户,属于广告商塞来的人,随便塞哪里,叫跟着就成呗。这姑娘要不是自己家里有钱,就是榜上富少了。
咱管不着这个,谁能带来广告,谁就是咱的财神爷。
因此,孙组长不算是很热情,但也不冷淡。只道:“正要开会,跟上。”
小隔间办公室里已经坐了五六个人了。
孙组长指了指桐桐:“这是……”
“林雨桐,r大社会学、新闻学,假期实习生,请多关照。”
“对!林雨桐。”孙组长指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邵,跟你的组吧。”
邵维一边给手上涂防晒霜一边道:“来!小林,坐我身边来。”
桐桐坐过去了,顺势把她面前的防晒霜盖子盖上,给她放到一边的小包包里去了。
也没人在意她,就开始开会。
孙组长总结:“……‘小刚说事’收视和反馈都是正向的,提出表扬,再接再厉;‘有事找王姐’也还可以,但是事情太琐碎,不吸引人眼球,在事件中尽量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总体还是需要改进的……”
四十多岁的王姐点头,严肃的做记录。
桐桐在电视上都看见过这些人的面孔,在当地算是明星主持人吧。
整体的栏目是由几个单元组成的,‘小刚说事’、‘有事找王姐’都属于其中的一个单元。
然后孙组长就点名批评:“邵,‘都市发现’问题很大了,这已经连续两个月,一到都市发现,这个收视率就走下坡路,得找大家关注的都市新闻……不要总是这里的绿化没搞好,那里的广场夜市管理混乱,这不足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那有什么发现……”
孙组长就说:“你是哪里阴凉哪里去?太阳下山才干活……不要凑数!”
会开到后面,很不高兴,然后散会。
邵姐白眼一翻,起身踩着高跟鞋嗒嗒嗒的往出走。
有个五十多岁的摄像大叔跟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实习生拿着本本紧随其后,桐桐自觉的帮这位邵姐拎了包,然后去各自的地盘开小会去了。
邵姐问眼镜妹:“杨晓,你看……这就是你实习的成果。”
杨晓:“……”行吧!是我就是我吧!
邵姐扭脸看桐桐:“小林是吧?你有什么建议?”
桐桐低声道:“能去公交车上拍咸猪手吗?”
啊?
“暗中拍,然后报警处理,再打码播出……”真要是你能叫播出,还愁收视率?她故意道:“不过,这容易惹来官司,也会有人觉得这是不尊重他人的隐私,必然会有很多其他的声音……”
邵姐一拍桌子:“我会怕?”
桐桐:“……”这么牛气哄哄的,身后必有人呀!要不是你这种有背景的,我也不找你提了,现在嘛:“姐,你敢下令,我就敢执行,我都听你的!”
第1243章 归途漫漫(50)一更
邵维朝后一靠, 这有什么不敢的?不过是看老孙敢不敢播罢了。找到好的素材,不敢播总不是我的问题吧?
她打量了这个实习生一眼:个高肤白,条顺盘靓,至少也是中上之姿吧!关键是脸小, 头肩比绝了, 上镜好看。
再看衣裳, 简单的好像满大街的姑娘都在穿一样, 但其实这可都是品牌服饰,价格不算特别贵吧,也属于大众消费不起的。就脚上那双简单的小白鞋,没个七八百是买不来的。
身上的香味不是洗发水或是面霜、擦脸油的味道,像是很高级的草木香型的香水。手腕上一款手表, 偏运动款,看不出什么牌子的, 没怎么见过。
不过随身背着的包她真的认识, 三千五上下, 自己都没舍得买。
她就问说:“小林, 就是咱们s市的人吧?怎么来的?路上还顺利?”
桐桐:“……”这是盘道?她点头,“对!本地的。也不算是远!”
“别人放假都在玩, 你这出来干这个……外面可热了, 受得了吗?别半天没下来, 就又不想干了。”
“那不能!”桐桐站到边上, “我在学校周末也兼职,我们大部分都在外面兼职。要不是家里非叫我回来, 我们就在外面主持商业活动了。在b京, 一场商务活动下来, 一千七八, 要是连着大会议,三五天,小一万就挣出来了。”
“真的呀!”邵维心说,那人家这衣裳包包应该就是她自己赚钱买的。不过这么些个钱都不去挣,家里的条件本身也不差,“行!能坚持干就行。”
说着,指了指凳子,“坐!都坐。”
几个人才坐了,邵维觉得这个素材关注度绝对高:“女性关注,这是肯定的!男性呢……哼!他们的关注度会更好!也许各个都不是好东西,但各个又会窥探……我觉得能搞。”
说着就看摄像:“老赵,你说呢?”
老赵:“……”我说?我说啥呀?“这玩意扛着个摄像机,能拍到吗?这是需要申请器材的。就咱们现在这大设备,不行。”
邵维往本上一记,“器材的事是小事,我去借。咱们整个栏目没有,那就去台里借。台里要是没有,就去别的台里借,不是障碍。”
杨晓扶了扶眼镜:“这个能做成系列,也不是说每天都能碰上。只能说咱们积攒一段时间的,然后做成一系列的节目。但在这个积攒期间,至少一周内,咱们还是需要别的素材。要是素材不好,组长还是会骂的。”
稍微看向三个人:“对今天的新闻题材,有什么想法。”
说着就看杨晓:“你去热线组看一下,看提供的新闻线索还有哪些没有人跟。”
杨晓马上去了,一会子就拿了几页纸来,简单的记录着新闻线索。桐桐扫了一眼,什么楼下的狗晚上总叫,打搅了整栋楼的休息呀;什么哪个小区有蛇出没呀;哪个哪个老社区没有物业管理,卫生堪忧……
这种的新闻,记者能气到作用?
有狗扰民,请报警,查一查养狗的证件;夏天绿化好的小区有蛇,这是正常的事。一般没有毒蛇,就是菜花蛇,不进居民家,不会在大路上出没;老社区是企业倒闭后的,多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物业的问题那得业主解决……
邵维嘴上嘀嘀咕咕的抱怨:“这都什么线索?”毫无报道价值。
然后呢?
“今天我先去借设备,你们先去寻找新闻线索,保持与热线组的联系。遇到有价值的,给我打电话,我开车过去……”
杨晓应着,看桐桐:“你跟吗?”
“跟啊!”桐桐说着,就先一步:“我帮着拎东西。”
老赵和杨晓都表示不用,老赵怕设备出问题了,他得负责任;杨晓本身就是实习生,不敢欺负这种暑假能来这地方实习的小萌新。
于是,桐桐就是跟着。
采访车是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外面喷绘着节目组的‘标识’。桐桐一瞧,就忙道:“我有驾照,也熟悉道路,我开车?”
杨晓把车钥匙给桐桐:“慢点,稳当最重要。”
“先去哪?”
杨晓想了想,“我其实想好两个方向,一个是生鲜市场的‘鬼影手’,一个是医院门口的虚假医疗宣传。”
桐桐把车发动了,看了看时间:“生鲜市场这个时候人少了,要想拿这个新闻,至少得在九点以前。这个点多是大爷大妈们,他们去的早,多有排队的情况。人一多,就有做手脚的机会。而且,不能扛着摄像机过去……”
杨晓‘嗯’了一声,“那就医院。得多跑几家医院,凡是三甲以上的医院都跑一边……”
“好!”桐桐马上规划路线,然后打开交通广播,哪个路段堵车,广播上会随时更新消息。
然后整整一天,桐桐都陪着跑这条新闻。
杨晓采访,但全程是不露脸的。间隙的时候桐桐问杨晓,“要不要提前去联系一些医院的专家主任,对这些虚假的宣传做一个回应报道。”
但是专家不好约呀!专家号特别难挂,找人家得预约,随后可以看看邵姐有没有关系,反正自己肯定是找不到这样的人的。
桐桐:“……”医生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采访吧。
她没言语,只出去买了几瓶水拿进来,医院的大厅比较凉快,在这里还歇一歇。
杨晓喝了几口,想了想还是得叫邵姐知道,摸了电话打过去:“……姐,您看,今天应该就这一个素材了……您最后做个专家专访……”
那边邵维就炸了:“杨晓,你有没有脑子?那种虚假宣传正常人都不会上当,上当的都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的……再说了,报道这个干嘛?地级市的电视台和县里的电视台,他们的广告收入主要途径是什么?要是没脑子,就多吃点核桃,长长脑子!”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