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302节
   
   
   
   
	  弘明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周御史。
  见他一脸正气凛然,眼里多出几分兴味:“周爱卿觉得,十二皇子和苏爱卿以兄弟相称,是自降身份?”
  “当然!”周御史不假思索地答。
  “嗯,听着倒有几分道理。”弘明帝捋了把胡须,“依你所言,苏源引诱十二皇子去往苏家,是想掌控他,那目的又是什么?”
  “苏爱卿有爵位在身,又是正三品大员,十二皇子都还没到入朝参政的年纪,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
  周御史被问住了,当场卡壳。
  上首帝王的视线轻飘飘落在身上,硬是压得他冷汗簌簌流下。
  周御史干这一行没几年,到底年轻缺乏经验,更沉不住气。
  以致于两股战战,下意识看向赵澹右后方的怀王殿下。
  怀王殿下长身玉立,对这一切仿若不觉,一派安分守己的模样。
  弘明帝嘴角不着痕迹往下压了压,语调中一片风雨欲来:“周爱卿怎么不说了?”
  周御史狂咽口水,大脑飞快转动,可无论怎样也想不出适宜的措词:“微臣......微臣......”
  朝臣们乜着他面白如纸的可怜样,默默在心里给他点了一排蜡。
  你这瓜娃子,弹劾谁不好,偏要弹劾苏源。
  弹劾也就罢了,还东扯西扯,净扯些没用的。
  说什么兄弟相称,十二皇子在皇后宫中养大,陛下又疼爱得紧,怎会毫不知情。
  显而易见的,陛下心里门儿清,纵容十二皇子这么称呼苏源。
  这让他们不禁又想起赵进的私生子论,低着头眼神乱飞,脑中思绪也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这边朝臣们胡思臆想,那边周御史快要把脑袋给掏空了,忽然灵机一动:“微臣以为,苏源是为了他那独女!”
  苏源:“???”
  说过很多次,别太荒谬。
  他可从未想过让元宵嫁进皇家,更不想元宵被宫规女则所束缚。
  综上,姓周的这厮就是在胡说八道!
  说时迟那时快,周御史话音刚落,就听得苏源一声怒喝:“周大人莫要胡言乱语!”
  周御史见苏源怒形于色,自以为戳中了真相,重又抖搂起来:“微臣记得苏大人家中只有一独女,并无男嗣,为了保证自己地位稳固,想让令爱成为皇子妃也未尝不可。”
  一时间,几十上百道各异的视线落在身上,叫苏源心头怒火更甚。
  弹劾他也就罢了,竟还拉元宵下水,简直臭不要脸!
  愤怒之下,更生出几分不安。
  弘明帝信重苏源,前提是他别无二心。
  要是弘明帝信以为真,真觉得自个儿想撮合元宵和十二皇子,那事情可就难办了。
  不等苏源辩驳,只听得弘明帝朗声一笑:“若真如此,朕和苏爱卿不就成亲家了?”
  苏源眼皮一跳,垂着眸默不作声。
  紧接着,弘明帝又话锋一转:“不过苏爱卿确实没有这个打算。”
  周御史猛地抬头。
  “十二皇子去苏家仅仅是好奇番邦的风土人情,特向苏爱卿讨教,准备写一本番邦杂记。”
  周御史呆若木鸡:“这不可能!”
  弘明帝收敛了笑:“十二皇子出宫前已经和朕说明缘由,眼下那本番邦杂记也已经开了个头。周爱卿你是在怀疑十二皇子,还是在怀疑朕?”
  周御史小腿肚一软,啪叽跪倒,砰砰以头抢地:“陛下明鉴,微臣并非这个意思,只是......”
  “好了。”弘明帝淡声打断他,“周爱卿作为御史,行监察百官之责,大可不必揪着这些无形之罪不放,白白浪费大家的时间。”
  警告的意味溢于言表。
  周御史敢肯定,要是他再多说一句,陛下真能摘了他的官帽子。
  功劳和小命之间,他果断选择后者。
  “陛下恕罪,是微臣误信他人言论,尚未查证便冲动之下弹劾苏大人,还望陛下再给微臣一个机会,微臣定日日警醒自身,再不会犯同样的过错。”
  弘明帝见他还算识趣,索性小惩大诫一番:“这次朕姑且放你一马,罚你三月俸禄,若再有下次,朕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周御史千恩万谢,连滚带爬地回到文官行列中,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
  饶是如此,也还是避免不了诸多讥讽的目光。
  周御史又羞又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恨苏源的难缠,怨陛下的偏听偏信,更是对他家主子的视而不见戚戚然。
  王爷让他弹劾苏源,让他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却在他进退两难之际冷眼旁观,真叫人心寒呐!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洇入眼角,淹得两眼生疼,有种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
  周御史扪心自问,这样不顾属下死活的主子,真的值得他交付一切吗?
  就算有朝一日王爷登基为帝,在必要的时刻,也会说放弃就放弃他吧?
  这么一想,周御史更想哭了。
  悲伤那么大,周御史一个没忍住,抖着肩膀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低低的哽咽声惊动旁边的同僚,脸上是大写的疑惑和不解。
  不过是弹劾失败,怎的就哭成这样?
  怕不是自家亲爹娘离世也没哭成这样。
  周御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遭一无所觉,甚至于金銮殿上所有人都看过来,他照旧呜呜哭泣。
  弘明帝气极反笑,神色不虞。
  周御史污蔑承珩,还跟怀王勾搭到一块儿,没发落他已是法外开恩,想着他许是被人蒙骗,再给他一个机会罢。
  哪知这小子竟在早朝上潸然落泪!
  睨了眼神色如常的怀王,弘明帝眸色微寒,在他身上打了个大大的叉。
  指使周御史弹劾承珩也就罢了,现下御史成了众矢之的,竟也能视若无睹。
  他这个五儿子的心,真是又冷又硬呢。
  “来人,送周爱卿回去,休整好再说。”
  御前失仪可是大罪,更遑论是在金銮殿上,这位周御史的仕途算是一眼望到头了。
  要说他还是太拎不清。
  为了弹劾苏源,为了一时的痛快害了自己一生,这样值得吗?
  给周御史打上有勇无谋的标签,等他被侍卫强行带下去,又有官员出列启奏。
  再没人管周御史的死活。
  除了怀王。
  怀王也没想到周御史这么没用,不过是被父皇警告几句,就哭得跟个女人似的。
  这下好了,苏源安然无恙,他反倒折了一个御史进去。
  想到这些日子十二皇子和苏源的种种亲近,怀王袖中的手捏得死紧。
  十二皇子养在中宫,是天然的太子一党。
  苏源和十二皇子往来密切,不就代表他倒向了赵澹?
  这可不行。
  怀王太明白苏源的重要性,更眼馋苏源立下的那些等身功劳。
  一旦苏源入了太子阵营,他往后再立下什么功劳,就都是赵澹的了。
  怀王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呼吸急促沉重,很快又冷静下来。
  没关系,走了一个周御史,还是几十上百个周御史。
  他就不信找不到离间苏源和赵澹的机会。
  之后的大半场早朝,怀王左耳进右耳出,绞尽脑汁想对策。
  神不属思的情况下,自然没注意到弘明帝不止一次看向他的视线。
  ......
  早朝结束后,林璋和王一舟同时找上苏源。
  林璋拍拍他的左肩:“官场便是如此,一举一动都被放大无数倍,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他人攻讦你的理由,你应该早就清楚这一点。”
  王一舟拍拍他的右肩:“在你看来和十二皇子是再单纯不过的君子之交,可在有些人看来,便是你违背君臣之道,大逆不道。”
  苏源轻叹一声:“道理我都懂,只是事情确实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复杂。”
  莫须有的罪名兜头扣下,心情属实算不得好。
  林璋又何尝不知:“你心中有数就好,这几年越来越激烈,咱们看在眼里,可绝不能掺一脚进去。”
  说着,他指了指上头,一脸的意味深长。
  林璋好意提醒,苏源自是好声好气应下:“我日后会跟十二皇子保持距离的,多谢二位提点。”
  这样的弹劾来一次就够了,他可不想再承受第二次。
  他二人闻言皆露出欣慰的笑。
  林璋隐晦道:“日子还长呢,但我瞧着那一天也快了。”
  苏源心领神会,温言道:“正好船舶司新帆造成,准备推广试行,也挤不出多少闲暇时间。”
  王一舟跟着附和:“可不是,废了牛鼻子老劲儿才把新帆给造出来,又历时两个月上头才批下来,估计要到冬季才能完全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