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223节

  白叶和白安安兄妹看得目瞪口呆。
  大家散去,郎母笑吟吟和姜兰还聊着天,“咱平时也不是那乱用关系的人,但就她这样的,我还就较这个劲,非得给她留个案底不。”
  “妈。您真好。”郎敬嘿嘿傻笑。
  “傻小子,谁家的崽子谁不爱?”郎母哼了一声,“敢打我儿子儿媳妇!别说她家的人,鸡窝我都给她踩平了,鸡蛋都给她挨个摇散黄了!”
  白叶在后面忍笑忍得好难受。
  郎父看看张月亮,“月亮,你……”
  “爸,我没事。以后我也权当没那边的双亲了,他们是压根就没拿我当个人看。”张月亮摇摇头说道。“我和他们说了,要是想我赡养,那就起诉我去,法院判多少,我给多少。别的,啥也别想。”
  “唉。”众人多少有点叹息。
  “大家中午想吃啥?我去做饭。”白叶开口活跃气氛。
  “多做点好吃的,给郎敬补补。”
  “这……吃啥补脸啊?扒猪脸?”
  第370章 我们要个孩子吧
  中午白叶果然做了一大桌子菜。
  都是炒菜。
  苦瓜炒肉、柿子炒鸡蛋、辣椒荷包蛋、肉片炒蘑菇、酸菜粉条。还有一大盘子炸淀粉肠,以及一大碗的丝瓜蛋花汤。
  都是炒菜,但是这菜味道吃起来就不同,因为都是新鲜刚摘下来的。
  从菜地到上桌也不过一个多钟头。
  这是城里人享受不到了特殊待遇。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是郎父郎母吃的很开心,连郎敬这种无肉不欢的人,都吃了两大碗饭。
  农村的大碗。
  那道淀粉肠则是小辈们的最爱。
  别说白叶白安安和江浩爱吃,就是张月亮也吃得津津有味。
  是因为本身的美味,也是对于初中高中时期的回味。
  吃饱饭,白叶一抹嘴下了炕,去灶膛里扒拉出几个烧苞米。
  表皮早就烧的乌漆嘛黑不好看了,但是扒开皮,里面一股热气冒出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苞米特有的香气。
  那种烧出来的香气,和煮出来的,蒸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更粗犷,更有烟火气。
  还有记忆中的味道。
  白叶将苞米都扒拉出来,去掉外皮,只留下紧贴的两层,然后端到了桌上。
  “啊啊啊,哥,快给我!”
  “我也要!”
  白安安和江浩就像两个馋嘴的小孩,齐齐伸出手。
  “你俩还没吃饱啊?”
  “吃饭的和吃苞米的,那能是一个胃么?”白安安小鼻子一皱,哼了一声。
  “行行行。牛有四个胃,你比牛还多。”
  江浩接过去,来回倒了下手,“还真烫。”
  “刚扒出来的,能不烫么。”白叶笑道。
  张月亮也要了一个,郎敬则是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他想吃,但是刚才的饭也没少吃。现在坐着都有点难受了,肚子里哪里还有地方。
  但是这烧苞米的香气,他也实在是有点舍不掉。
  张月亮一笑,自己男人,她还能不了解。将手里的苞米送过去。
  “我吃不下……”
  “帮我掰开。”
  “哦。”郎敬接过去,佯装轻松地掰成两半。
  “一半,吃得下不?”张月亮拿走一半后,故意问道。
  “嘿嘿,那必须吃得下!”半个苞米就没多少了,郎敬抬手就啃了一口,“好吃!”
  郎父郎母,还有白老爹姜兰,看到郎敬和张月亮分着吃,他们也有样学样,都吃了半个。
  白叶挑了个最大的,吭哧吭哧啃的好几口,才心满意足地大嚼。
  “好多年没吃过了。”
  “吃过的也没这么嫩。”白安安补充道。
  “那是,过去靠天吃饭,谁家舍得苞米还没长老就这么吃了。那还有个饱?”张月亮笑道。
  “媳妇你可算是笑了。”郎敬小声道。
  “我不是对你。”张月亮一叹,小声说道。
  “我知道,我媳妇是心疼我,放心,你爷们皮糙肉厚的,不怕。咱就是不想你挨打,也不想你还手了被人说道。”
  “嗯,我知道!”张月亮靠在郎敬肩膀上,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郎敬,咱们回去,就要个孩子吧。”
  “好!”郎敬激动的大喊一声。
  张月亮也没想到郎敬竟然连这么小的声音都听到了,还傻呆呆的这么大声喊好。
  “啥事这么好啊?”白安安讶异地问道。
  其他人的视线也看了过来。
  虽然张月亮知道其他人听不到,脸还是瞬间涨得通红。
  “没事,没事,我就是说我媳妇说的好,说的对。”郎敬哈哈笑道。
  “是啊,那时候就是这样。那嫩苞米谁舍得吃,地主老财还差不多。”白老爹说道。
  “你可快拉倒吧,地主老财才最抠门呢。”姜兰撇嘴说道。“解放前,我们村就有老地主,这还是我姥儿给我说的呢,说那老地主,天天早上就抄着个麻袋出去捡马粪。周围十里八村,一天都能给你走到了,没有一块马粪能落别人手里。”
  “哈哈哈哈,那就差追着牲口捡了。”
  “那可不是。过去那地主老财的,出门不捡就算丢。别看家财万贯的,家里是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喝的。那钱都串到肋叉子上了,揪下来一个大钱,都带着血筋子。”
  众人笑成一团。
  “这么夸张啊。那攒那老些钱干啥用啊。”
  “存着,给子孙后代。”
  “哎,都是这样,一辈一辈的,前面几代人存下来家财万贯的,赶上一代的败家子,那就倾家荡产了。”
  第371章 转到白叶名下
  众人说笑一阵,手里的烧苞米也就吃的差不多了。
  “别说,咱家这苞米还挺甜的。”
  “这种黄苞米就是口感甜。咱家去年种的黏的也挺甜的。”
  “对对对。”
  “妈,我想吃那种花的。”
  “花的?”郎母看向姜兰。
  “嗐,就是以前的老种,种出来红白的花色。”姜兰说道,“就是粒不太全,我觉得产量不高,这两年就没种。不过那种味道挺好吃的。”
  “哎呦,自家留种的啊,那个好。”
  趁着大家聊着庄稼,白叶和爹妈提起了自留地的事。
  “啥意思?”白老爹有点懵。
  “就是,把咱家自留地放到我名下。”
  “儿啊,你要那玩意干哈啊?”姜兰不解。
  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鲜少有惦记父母的土地的了。那真是宁可出门打工,也不想在地里干活。
  可不像倒退几十年,土地那样的金贵。
  “我准备将咱家土地改成试验田,种植一些味道好营养高产量也不错的蔬菜粮食。”白叶这也不算是闭眼胡说。
  系统不是还给了他一包种子么。
  虽然他还没看到底有啥呢。
  “那干啥非得弄你名下啊。”
  “这不是为了……”
  “你管那么多呢。”姜兰却打断了父子俩的话,“儿子让你转就转去,那几亩地你还舍不得啊?”
  “那有啥舍不得的。”白老爹捻灭了烟,“这事也好办,去老支书那边将承包人换个名就行。”
  土地都是集体所有,以自留地或者说承包地的方式分配到各家各户。
  当年他们家的土地就是在白奶奶名下,等到白奶奶去世,也没有去更正。
  如今正好一次都解决了。
  正事三两句就说完了,白安安凑过来,“哥,哥。你给我做这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