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95节
就是说,他们为了争夺王莽的一块尸体,几乎将其剁成肉泥,甚至为了争夺尸块而自相残杀的都有几十人。历史的相似并不惊人,多年以前,项羽自刎乌江后,汉军也曾这样抢夺过项羽的尸体:
王翳取其头,乱相輮蹈争羽相杀者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22
有理由推测,最初记录王莽之死的史家在回顾这一情形时,可能参考或联想到项羽的下场;也可能当时的军人确实会对这类大人物做出分尸求赏的举动,公宾就终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被更始帝封为滑侯。
王莽已死,汉军的杀戮也告一段落。这时候,他们才会在上司的督促下清理战场,令宫人或熟悉的人来辨认、检点被斩杀的尸体都是哪些人物。
渐台下躺着的主要是战死者,大司马王邑和他的儿子王睦、四将中的车骑将军王巡,以及 恽,很快被辨认出来;渐台上被杀的主要是文臣近侍,有王舜的儿子王揖、国师苗、太傅唐尊、宠臣赵博、中常侍王参,以及卖饼的前将军王盛,他们都是王莽的殉葬者。
有些名宦高官可能也一同被杀,但或是尸体无法辨认,或是掉进水里尸骨无存,以至于无法肯定他们的结局。
有些皇亲国戚和重臣向汉军投降,包括王莽的岳父更始将军史谌,王舜的两个儿子安新公王延和说德侯王林,四将之一的立国将军赵闳,以及王莽最信任的大司空、说符侯崔发等,他们战战兢兢地等候发落。
汉末的皇太子刘婴也被从软禁的地方放了出来,他已经十九岁了,但几乎不会说话,不认识外界的事物,俨然痴儿。
更始军校尉王宪成为最早代表更始帝进入长安的汉军统帅,恍兮惚兮,他生出错觉,自称汉朝大将军,建立天子旌旗,住进王莽的后宫,俨然皇帝的做派。从他并无叛乱的实际行动来看,他大概率是被亲身经历改朝换代这件事冲昏了头脑。
三天之后的九月初六 23 ,邓晔、李松、申屠建等将军,以及更始帝的岳父、大司马赵萌接连进驻长安。波水将军窦融出现在队伍里,他已经投降赵萌,并赢得了赵萌的欣赏,后来还将成为东汉的大司空,开启东汉一朝赫赫有名的窦氏家族。阶下囚崔发惊奇地发现,申屠建竟然是他以前的学生,他大喜过望,觉得总算逃过一死。
诸将见到王宪僭越,随即将他逮捕斩首。
公宾就奉上的王莽头颅,想必此时已经腐败。诸将不敢怠慢,将这颗膨胀的头颅做一番防腐处理后装入匣子,加急送往宛城,更始帝要用这枚头颅向天下宣示自己赢得了天命。
没了王莽的天下并不平静,王者已逝,群雄逐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注释:
1 恽,音同运。本文中郅恽的事迹,俱见《后汉书·郅恽列传》《后汉纪·郅恽传》。
2 本章是王莽视角,因此仍采用新历。
3 林剑鸣:《秦汉史》,第731页。
4 《汉书》称四月,《后汉书》称三月,即汉历三月,新历四月。
5 新历七月,汉历六月。
6 《汉书·王莽传》,第4184页。
7 《汉书·王莽传》,第4184页。
8 《汉书·天文志》,第1282页。
9 音同赤。
10 董忠被当作主谋,或者说董忠是实际上的主谋,是因为时人在描述这场政变时,或是把董忠放在最前,或是以董忠代指他人。见赵国华:《刘歆谋反事件考论》,载《史学月刊》2016年第5期。
11 《后汉书·窦融列传》,第798页。
12 汉历八月,新历九月。
13 今河南西峡县一带。
14 两地相距大约100公里。
15 越骑,最初是来自越地的骑兵,这里指的应是能力超群的骑士,与越地未必有关。
16 新历十月,汉历九月;《后汉书》《后汉纪》均依汉历作九月。
17 《汉书·王莽传》,第4190页。
18 《汉书·外戚传》,第4011页。
19 《汉书·王莽传》,第4190页。
20 《汉书·王莽传》作“商人杜吴”,《东观汉记》作“杜虞”,吴、虞二字声音相近,应是一人;职业一说为屠夫,但商人、屠夫其实也可能是一个职业,即从事屠夫的商人。
21 《汉书·王莽传》,第4192页。
22 《汉书·项籍传》,第1820页。对王莽尸体的抢夺,“争相杀者数十人”,字面也可以解为“争着去砍杀的有数十人”。但若设想当时情景,以及类比项羽被杀情景,当理解为“因争夺相互残杀的有数十人”为妥。
23 王莽已死,此处为汉历九月。
余韵:孔子为汉制法
丘制命
帝卯行
——《孝经援神契》
1
宛城。王莽死后数天,几名使者从长安赶到南阳太守府正堂。
更始帝正在便殿与宠姬韩夫人闲坐,使者们禀报了长安的消息,并捧出那个匣子。更始帝连忙令人打开给他验看,想来,那人头应当甚是恐怖,但更始帝却喜不自禁地说:
莽不如是,当与霍光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