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美人逃婚后 第69节

  等到庆和念完最后一个字,便收起圣旨,朝她笑了笑,“三娘子,您快领旨谢恩罢。”
  盛乔这才回过神,稳着声
  音接过圣旨,她并无经验,只回想起从前学过的那些礼节,跟在父母身后俯身,说话时声音还是抖的,“臣女谢恩。”
  庆和上前一步,扶起盛怀义,说:“虽然圣旨上没订婚期,但是陛下爱重国公爷,特意让礼部择了日子,说是十月初九,正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站起身后,其实盛乔还有些恍惚,跟在郑夫人身边,只听到一句十月初九。
  那不是离现在只有不到四个月了吗?
  第55章 计划婚前不能见面!
  接了圣旨,盛怀义亲自将庆和送出了府门。
  剩下的人都没有跟着,却也没人离开,齐齐立在中庭,显然还没从刚才的圣旨里缓过神来。
  家里的人都知道盛乔和端阳侯徐肃年的婚事,也知道盛乔为此逃婚,至于后续如何,就没人再去过问。
  毕竟盛乔一向乖巧听话,可为此都闹到洛州去了,也知道她心里是有多抗拒这桩婚事。
  如今回长安也才半个来月,竟然直接惊动了陛下,一句话没说直接赐了婚。
  崔氏和赵氏两个女眷不知内里,盛泽和盛淙却都是知道当时父亲是为何要匆匆将盛乔嫁给徐肃年的,崇安帝试图将他们的小妹嫁入后宫,以达到拉拢盛家的目的。
  因此此时两人不光震惊,心里更有几分窃喜,陛下下了圣旨为二人赐婚,岂不是说明,阿乔再不必进宫了。
  只是这徐肃年……
  盛泽在礼部为官,平时和徐肃年并不相熟,对于盛乔和徐肃年在洛州的事也并不知情。因此听到这道圣旨,惊喜之余,还有些微微的担心。
  倒是盛淙知道内情,且对徐肃年印象很是不错,听到圣旨后狠狠松了口气。
  一家人各有心思,但惟有一点都是一样的,他们只希望盛乔过得好。
  最后还是郑夫人主动开口缓和了一下气氛,说道:“怎么都这幅表情,咱们阿乔长大了,都该高兴才是。”
  说着她朝盛泽说道:“大郎,回头给你二叔和二婶去封信,告知他阿乔要成亲的事,看他届时能不能赶回来。”
  听到郑夫人这个轻松的语气,盛泽也莫名松了口气,立刻点头应下,“是,儿子知道了。”
  郑夫人笑了笑,然后对他们说道:“好了,都别戳在这了,意晚还怀着身孕,别在这晒着了。还有三郎,最近几日不是忙么,难得今天休沐一日,回去好好休息罢。若姮,你替阿娘好好照顾她。”
  “是。”
  听到这话,大家也都明白郑夫人是有话想单独对盛乔说,于是都很有眼力见地应声退下。
  这回院子里就剩下盛乔一个人。
  郑夫人瞧她一眼,揉了揉她的脑袋,说:“走罢,阿娘送你回去。”
  盛乔直觉阿娘是有话想对她说的,却不知道她是想说什么。
  直等回到荣雪园后,郑夫人跟着她走进卧房,母子俩人拉着手在榻上坐下。
  郑夫人牵着女儿的手,犹豫了好半晌,才问道:“阿乔,你实话同阿娘讲,你对徐肃年,到底是什么心思?”
  盛乔不好意思,羞怯地低了头。
  “害羞什么,这屋子里就咱们两个人。和阿娘还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郑夫人点了点盛乔的额头,盛乔脑袋被点的晃了晃,她轻咬了下嘴唇,可到底是说不出口,只点了点头。
  这动作没头没尾的,但是郑夫人已经看懂了,心里常常叹了口气。
  盛家繁盛至今,何止百年氏族,祖上曾有子弟因浪荡好色惹出事端,后来便留有家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因此无论是盛怀义还是盛怀章,亦或者是盛乔的几个兄长,除了正妻之外,都没有其他女人。
  府中关系简单,说亲也是千挑万选,无论男女,不求高门贵族,只挑性情温和柔顺的人,以防后宅生事。
  因此盛乔打小的生长环境极为简单,兄嫂姐姐们也都宠着她纵着她,由得她天真烂漫的长大。
  郑夫人没觉得阿乔这个性子不好,可眼下她要成婚,郑夫人便忍不住要担心起来。
  那日她带阿乔去丹宁公主府参加宴会,盛乔给丹宁长公主请过安后,便先行离开了主院,说是到后花园逛逛。但直到宴会开始前,她都没有找到盛乔的影子。
  等在宴会上再见时,虽然阿乔看着没有什么不对,但她毕竟是阿乔的亲娘,最了解这个女儿不过了,哪怕阿乔只是微微地抿一下唇,她也能看出不对劲来。
  再一想徐肃年当时离开前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郑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毕竟是过来人,知道有情男女会有多么眷恋缱绻,随着年岁愈大,她和自己的丈夫盛怀义之间的感情趋于平缓稳定,她享受这样的安稳,但有时也会羡慕这样年轻和热情。
  不过,当深入其中的是自己女儿,她的羡慕便成了担心。
  她并不希望女儿过于深陷。
  “阿乔,你和端阳侯……”
  她想说些什么,但看着女儿天真俏丽的模样,她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道:“婚期离着不远了,最近这段时间在家好好休息。”
  盛乔抿唇点了点头。
  郑夫人又与她说了几句,最后嘱咐道:“婚前男女不能见面,这几个月你就不要和他见面了,知道吗?”
  除了那次逃婚的事,盛乔平时都很乖巧,此时也是很听话地点了点头,“我记住了,阿娘。”
  郑夫人放了心,起身要走,又被盛乔叫住,“阿娘……”
  郑夫人转身看她,“怎么了?”
  盛乔看着有些犹豫,咬了咬唇,还是把话说了出来,“阿娘,对不起……”
  其实她对逃婚的决定并不后悔,只是回来以后,看到阿娘消瘦的面孔颇有些愧疚,尤其折腾来折腾去,结果还是和从前一样,她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
  郑夫人却说:“抱歉什么?”
  她重新坐回去,坐到盛乔身边,拉着她的手,认真道:“以前因为家里的事,总是太过拘束你,这次去了一趟洛州,反而觉得我们阿乔长大了。”
  其实阿乔一直是个性子活泼跳脱的姑娘,只是盛家家训,一直教育后世子女要为人低调,尤其在阿乔模样实在太过出挑,这些年宫中两位涉储的皇子都逐渐开始选妃,便愈发不出门。
  对于此事,郑夫人一向是有些愧疚的,没想到此行从洛州回来,阿乔反而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娘子,而是个落落大方的大姑娘了。
  “如果不是这次出门,阿娘哪知道你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和你表姐撑起一座济善堂?阿乔,你长大了,阿娘看着欣慰,也替你高兴。至于什么愧疚抱歉的话,就再也不要说了,知不知道?”
  “若是再和阿娘说这些,阿娘可要生气了。”
  盛乔红着眼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郑夫人掏出帕子替盛乔擦了擦眼泪,然后说:“早在你们刚从洛州回来的时候,你阿爹就和我提起过,说要在长安也帮你开一座书院,让你自己当山长。”
  “只是这书院可不是你攒的那些私房钱能养的起的,正好阿娘给你预备的嫁妆里有几间位置不错的铺子,这几个月阿娘先给你练手,若是你一年内能经营的稳赚不赔,阿娘自己掏私房钱给你开书院,如何?”
  听到这话,盛乔顿时眼睛一亮,再无心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阿娘说得可是真的?”
  “当然。”郑夫人笑着捏了捏盛乔的耳垂,“阿娘从不骗人。”
  这话对盛乔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方才她还满脑子赐婚的事,这会儿听到郑夫人的话,她已经在脑子里开始拨算盘了。
  郑夫人看着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她笑着站起身,说:“好好休息罢,阿娘回头就叫人把房契和地契给你送过来。”
  盛乔抱着她的手臂撒娇,“阿娘最好了!”
  郑夫人果然言出必行,第二天就叫人整理自己名下的几个铺子,挑出了几个位置合适,买卖营生都很好的,叫人把一应契约都拿给了盛乔。
  盛乔一一看了,一共三间,其中有两间是水粉铺子,还有一间是金银铺。
  虽然盛乔从前并未亲手经营过这些铺子,不懂买卖,但这几间铺子里卖得东西盛乔并不陌生,至少不会被底下人蒙骗了过去。
  有了郑夫人的承诺,盛乔是干劲十足,先是去实地考察了一下这几间铺子,然后又叫人搬了最近两年的账本和采买明细,一样一样地看。
  她当然有不懂的,攒起来去问郑夫人或是两个嫂子,总之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她这一忙起来,反倒是将徐肃年忽略了,几次徐肃年半夜偷偷来她院子翻墙,她连窗户都没有开。
  徐肃年不明白,“这又是怎么了?”
  盛乔却很有理由,“我阿娘说了,在未大婚之前,男女之间是不能见面的。”
  徐肃年心想这是哪来的陈规陋习,偏偏这小娘子奉为圭臬,一副如果他闯进来,他们的婚事就不能美满的样子。
  徐肃年实在拿她没办法,可离着他们的婚事还有四个月,难道四个月都不见面?
  徐肃年可忍不了。
  不能在燕国公府见面,可若是偶遇的话,总不能不见罢。
  这日,盛乔一大早就带着琉璃去了长安城最大的水粉铺子,香容阁。
  阿娘告诉她,若是不知自己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因此她特意叫琥珀他们把长安城最大、生意最好的几间铺子都列了出来,准备一间间的逛一遍。
  这香容阁不仅面积最大,来往的客人也最多,盛乔光是在里面看了一圈都觉得累了,逛了整整一上午,盛乔带琉璃到对面的茶楼里喝茶。
  上楼梯的时候顾着和身旁的琉璃说话,没注意看前面的人,转过来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盛乔捂着额头哎呦一声,正想要与人道歉,还没开口,忽然从对面伸出一只手来将她扶住。
  盛乔看着那手,将要说出口的话瞬间被噎住,“你怎……”
  后半句还没问出来,却见立在跟前的男人像是不认识她似的,客气地朝她揖了一礼,挑眉笑问:“这位小娘子,可摔着不曾?”
  盛乔愣了一下,而后下意识就要避过身不见,这时从不远处走过来一个人,“少安……”
  看他的年岁,应当是徐肃年的同僚官员,估摸两人是来茶楼谈论什么公事,见到徐肃年身前多了位小娘子,他也愣了愣,“少安,这位是?”
  骤然见到外人,盛乔正有些无措,就听徐肃年说:“这位小娘子的荷包不小心被我碰掉了。”
  她哪有掉什么荷包,她今天都没有带荷包。
  盛乔正有些疑惑,就见徐肃年伸过来的掌心里竟然真的放着一枚湖蓝色的荷包,乍一看,与她今日的淡红色衣裙很是相称。
  那位同僚也没怀疑什么,只客气地朝盛乔点了点头。
  “是我失礼了,小娘子别见怪。”
  客客气气地说完这句,徐肃年将那荷包塞给盛乔,然后在她愣怔的目光中,用口型说了一句,“回去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