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周佩玉真是被气笑了。
  “秦医生就是小南,南星,我跟你说过的南星!”
  周佩玲惊讶:“就是那个,那个把嘉年都治好了的南星?你在家里说起过很多次,早前还求爸和哥让他们帮忙,让她去京市医学院上学的那个?”
  周佩玉点头:“对,后来她自己考了状元,压根用不着走关系。就是她。”
  周佩玲也是一脸懊恼。
  她刚想说去跟婆婆和小姑子再说说,但立马想到小姑子的性格。
  她就摇头:“我小姑子以前的事……她对中医非常仇视,认为中医都是骗子,哪怕再厉害的中医她也不愿意看的。”
  周佩玉冷笑:“那随便她了。”
  说完,她又警告姐姐不要乱插手江芙的事,已经吃过太多次教训了还不长记性,要干什么让她婆婆和男人去做。
  周佩玉去急诊找秦天南了。
  秦天南正在给一个小女孩缝针。
  一群孩子玩闹没有轻重,小女孩脸上被划了拇指长的一个口子,血肉外翻,看着非常吓人,又是在脸蛋上,看着很让人心疼。
  这个位置,这种程度的伤,以后必然是要留疤了,实在是叫人难受。
  钱馨馨一边给小女孩清理伤口一边气愤地骂一同被送来的两个小男孩。
  那俩小男孩也受伤了,但他们受伤的位置是在腿上,两个小男孩哭嚎声传遍整个急诊室,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腿断了。
  而这个小姑娘却只是红着眼睛哭。
  “这脸上要是留疤……”钱馨馨不敢说太多,怕小姑娘听了更难受。
  “哼,还说不重男轻女,来了只管抱住那俩罪魁祸心肝肉地哄着,都不来看一眼。”
  秦天南在准备缝合的东西,她跟钱馨馨说:“我来缝合吧。”
  钱馨馨下意识就想问你行吗,要不还是让胡老师来,实习这么长时间,简单的外伤缝合他们都能做,不比缝衣服难。
  但是到小孩子身上,尤其是面部这样的地方,最好还是叫胡老师来,尽可能地让孩子不留疤。
  不过钱馨馨立刻就想到了,秦天南可不是普通的实习医生!
  胡雪兰也过来询问,秦天南还是坚持说她来,胡雪兰就同意了。
  秦天南没有给小姑娘打麻醉针,而是用的针刺麻醉,看得钱馨馨目瞪口呆。
  胡雪兰也仔细地看着秦天南的缝合,有任何不对她都准备实时接手。
  秦天南的缝合比平时的外伤缝合要细致很多,用最细的进口缝线,一层一层逐层缝合,其实就是美容缝合,现在很少用。
  即便如此,以小姑娘这伤口的深度和长度,以后还是会有疤痕。
  只是相对于普通缝合来说,这个疤痕会小很多,而且会是线状的,不是普通缝合的蜈蚣状的。
  整个缝合过程中,小姑娘没有动一下,也没有吭一声。
  缝合完了,小姑娘问会不会留疤。
  秦天南点头:“会有一点点,不过也能补救。等拆线之后,我给你一瓶药膏,你每天涂一点,一瓶药膏用完,疤痕基本就能完全淡化了。”
  “姐姐,会不会很贵呀,我没有钱。”
  秦天南摸摸小姑娘的脑袋:“不贵,姐姐自己做的,不要钱。”
  小姑娘的眼睛亮闪闪的。
  胡雪兰点头说道:“这样一层一层缝合,能够减轻皮肤张力,确实会凭证很多,针线都特别细,愈合后也不容易留下针孔线孔。”
  钱馨馨:“就是缝合起来太麻烦了,其他位置对疤痕要求不高也不必要这么缝。”
  周佩玉就是这时候找过来的。
  “小南,我就知道是你。”周佩玉笑着过来打招呼。
  秦天南也有些惊讶:“周阿姨,您怎么过来了?”
  周佩玉简单解释了一下,秦天南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接收的长期便秘的女患者,是周佩玉姐姐的小姑子。
  “你来京市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家老爷子早就说要认识认识你呢。”
  周佩玉道。
  秦天南:“过来一直就在医院实习,确实没时间,回头我休息的时候一定登门拜访。”
  周佩玉:“那可说定了啊,你哪天休息,叫我家老爷子在家等着。嘉年之前就是在这儿实习的,不过今年暑假他跟老师同学一起参加医疗下乡活动了,为期一个月呢,他要知道你来肯定就不去了。”
  聊了几句就又提到江芙。
  “江芙这性格一多半都是被她父母哥哥宠出来的,任性的很,年纪大了也一点没好,反而变本加厉。她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导致她特别仇视中医。反正都跟你没关系,让王院长他们想办法去吧。总归不至于……”
  周佩玉不想多说这个人,但也没想着叫人死。
  病人不信,秦天南当然不会上赶着。
  而接下来江芙接连病危,又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足足折腾了二十多天,用了进口的新型抗生素,情况才终于稳定下来。
  在这期间,秦天南已经成了京一附院的模范实习生。
  针刺止血抢救重症脑出血病人,被费主任盯上,三番五次要把她调过去。
  给面部受伤的小女孩缝合伤口,拆线后疤痕呈细小的线形,等日后疤痕处的肤色和周围肤色一致,就会更不显眼。
  当然了,秦天南给了小姑娘的那祛疤膏,别人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她还在值夜班的时候抢救了一位胎盘植入的产妇,母子平安。
  其中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位患者因为手臂意外割伤来医院缝针,在给病人缝针的过程中,病人说胸痛背痛胃痛。
  李国兴还开玩笑说,之前有位病人说胸痛胃痛,当胃病治的,结果却是心梗。
  病人也跟着开玩笑,说他多了个背痛,肩膀也有些疼。
  秦天南在给病人检查之后,很严肃地让病人去做个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李国兴还不太认同,不至于吧。
  就连胡雪兰也不能确定。
  因为病人胸痛背痛的症状可能是跟外伤受伤经过有关,也不是很痛。
  病人过来医院也只是缝针,如果要额外多做一个超声心动图,费用也是很贵的,病人愿意承担吗?
  秦天南坚持,病人也是个爽朗的人,就说那就做一个看看,只当是检查身体了,平时体检可舍不得做这些项目。
  超声心动图做出来后,胡雪兰还是有些不确定,那是什么。
  秦天南却很肯定地说,是主动脉夹层,甚至还指出了位置。
  第一时间让病人躺在病床上不许动,立刻给病人开各种术前化验,同时立刻通知院长王文昌,他自己就是心胸外科的专家教授,国内心外的权威。
  再有就是,立刻让人通知家属,如果要做手术的话,这些准备工作都要做到。
  王文昌听说是升主动脉夹层同样也是吓了一跳,眼镜都差点跑掉。
  他仔细慎重地诊断之后,肯定了秦天南的结论,就是主动脉夹层,还是很危险的stanforda型,1970年stanford大学医学中心提出的有别于debakey的另一个分型。
  a型也是其中最危险的。
  王文昌作为国内心外的专家权威,他当然做过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成功率……低到令人发指。
  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技术手段,主动脉夹层诊断非常困难,很容易误诊漏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使做出了正确诊断,手术难度极高,人工材料质量也不好,容易打折扭曲,植入难度非常高,因此导致手术成功率也极低。
  迄今为止在王文昌的留学及工作生涯中,总共只参与过36例主动脉夹层手术,他自己主刀的只有26例,手术成功的只有3例,最终存活的,0。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病人的病人还处在极早期,主动脉还没有发生大面积撕裂。
  情况非常紧急,病人也一样措手不及,谁能想到他就是手臂上割了个口子过来缝针,只说自己有点胸疼背疼,怎么就出这么大的事?
  医生说他心脏大血管那什么夹层,听都没听说过的病,但看医生的态度却是非常严肃,甚至就连医院的院长都亲自来了!
  病人和匆忙赶到的病人家属全都难以置信。
  秦天南拿了条管状的橡胶止血带,给病人解释什么叫主动脉夹层,告诉病人情况有多凶险。
  哪怕是在几十年后,仪器药物人工血管等,以及医生的技术都比现在要高出好几个层次,但手术成功率依然很低,更不用说现在了。
  但不做手术,同样是死路一条。
  病人家属忍不住哭了起来。
  没有任何人能给病人和家属任何保证。
  王文昌也只能告诉病人,他可以从协会里给病人申请补助手术费,至于要不要做手术,由病人决定。
  “不做一定死,做了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活,那就做嘛。”病人倒是豁达。
  王文昌没说话,因为病人可能连百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