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虽然她理论上也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但京一附院,就是京市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来了个陌生的京医学生,大家肯定要打听她到底是谁,就干脆写是丰省医学院的大四生了。
  “怎么现在才来实习?”胡雪兰问。
  这一届的实习生已经分配过来有俩月了。
  胡雪兰也就是那么一说,根本没指望秦天南回答,她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丰省医学院的学生,能跑来京一附院实习,就足以说明她肯定是有背景的,一般人压根别想这么干。
  调来京市的医院实习,目的显然就是想要在实习结束之后留在京市的医院。
  这种关系户胡雪兰见得多了,不过上来就把关系户放在急诊的却是不多。
  胡雪兰也懒得说那么多,直接给秦天南说她这边的规矩。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多看多学多练,这多练当然指的是私下里自己想办法练,而不是在病人身上练。
  然后胡雪兰就把她交给其他来得早的学生了。
  一同在胡雪兰手下的还有3个学生,两男一女,他们都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对秦天南这个丰省医学院过来的,倒不至于说看不起,但也确实不大能看得上关系户。
  秦天南也不着急融入,先跟着多看多学。
  这个时代的医院,和后世制度森严的大医院还不太一样,秦天南得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实习医生主要就是给主治跑腿,也帮着分检病人。
  急诊的病人五花八门的,最多的还是外伤,摔伤割伤烫伤等。
  刚刚接的这个病人,就是腿上被划了一个十几厘米的口子,皮肉外翻,看着非常骇人。
  胡雪兰带着几个学生助手给病人清理伤口,缝合,一边治疗一边提问,当然,没提问秦天南。
  提问之后,又让学生亲自上手给病人缝针。
  病人是成年人又打了麻药,没那么疼,胡医生说明情况之后,病人也同意给学生们练练手。
  其他三个学生都上手了,只有秦天南在边上学习。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
  秦天南也不着急,让她做什么就做,不让就看着。
  这样的性子,倒是让同组的学生都对她观感好了起来。
  再加上这一组原本是两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落单,就更容易向秦天南靠近。
  渐渐的,几人就互相熟络起来,忙的时候也会互相帮着给带饭。
  秦天南也听到了同组实习生吐槽带教老师胡雪兰。
  “胡老师是出了名的强势严格,对病人春风化雨,对咱们就是雷霆万钧。”钱馨馨说道。
  边上的李国兴,一边记笔记一边说:“跟着胡老师能学到东西,就是容易精神受损。”
  另一个男生赵跃进笑道:“咱们胡老师可是说一不二,连院长她都敢怼,什么关系户她也都不管,敢犯在她手里,统统都得滚蛋。前些时候那个心梗误诊的,哪个领导来说情都没用,被胡老师赶走了。”
  钱馨馨说:“那位张医生不愿意上夜班,调班没被批准,他就把脾气撒在病人身上,给病人看病一点耐心都没有,随便问几句开药就让病人走了,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开除他都是轻的!”
  赵跃进点头:“他这个错误后果太严重,以后恐怕都当不了医生了。”
  晚上几个人轮流值夜班。
  秦天南和钱馨馨两个女生一组,没病人的时候两人也没闲聊,抓紧时间看专业书。
  间歇地处理了两个小的外伤缝合,一个意外烫伤,一个低血糖。
  到了午夜时分就差不多安静下来了。
  正准备打个盹呢,外头喧闹起来。
  “医生,医生快点,我家孩子高烧抽搐了!”
  急诊晚上遇见孩子高热抽搐的情况也比较多,尤其是在换季感冒大流行的时候。
  现在相对来说还少一些,不过小婴儿免疫系统还没完善,什么时候发烧都是有可能的。
  孩子送过来的时候,抽搐的劲儿已经过去了。
  秦天南和钱馨馨连忙帮着把孩子放在诊疗床上,给孩子测体温,听心肺音。
  39.8度。
  家长说已经给孩子喂了四分之一片的安乃近,孩子烧退了,但是很快就又烧了起来,还出现了抽搐的现象。
  他们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这会儿孩子抽搐现象停止了,但依旧高热不退。
  胡雪兰已经被护士叫过来了。
  钱馨馨立刻把给小患儿的查体情况说了一遍,用药情况也说了。
  用药间隔时间太短,不能再继续用药。
  但患儿体温太高也不行,得赶紧先把体温降下来。
  钱馨馨脸色发白:“胡老师,会不会是……脑膜炎?”
  这三个字一出,患儿父母顿时脸色大变。
  六七十年代中夏国脑膜炎大流行,死亡患者不计其数,而即便是存活下来,后遗症也很突出,失聪、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等。
  以至于许多人骂人的时候会说,你是不是得了脑膜炎?就是在骂对方脑子有问题。
  胡雪兰瞪了钱馨馨一眼,钱馨馨立马缩了一下脖子。
  她也是忽然想到的,反复高烧、抽搐呕吐、昏睡不醒,这确实有点像脑膜炎的症状,学校老师都教了,在给病人做诊断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排除危及生命的治病因素。
  就像是前些天那个被误诊的心梗患者,病人有胸闷胸痛,也有胃痛。
  他有可能就是肠胃炎或者胃病导致的胃痛,连带着出现了胸闷胸痛这些症状,也是有可能的,人不舒服的时候什么症状都会出现。
  但偏偏他就是心梗导致的胸闷胸痛。
  老师们反复提这个病例,就是说要优先排除致命因素。
  钱馨馨觉得自己会往脑膜炎上怀疑很正常。
  看着焦急不安的父母,胡雪兰赶紧说:“先去抽血化验,只是高烧抽搐不能确定就是脑膜炎。”
  秦天南这个时候开口:“胡老师,我能用中医的方法试试吗?先给孩子降一**温,不然他很快就又要抽搐了。”
  胡雪兰的脸色比刚才更加严肃:“不可以。”
  秦天南没有再多说,胡老师有她的立场,如果随意让一个实习生上手,那才是有问题。
  但旁边的家长已经听到了秦天南的话,立刻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赶紧问秦天南有什么办法。
  胡雪兰立刻跟家长解释,这是医院新来的实习生,没有处方权,还需要跟着老师学习。
  家长却不管那些,焦急地说:“中医上有办法让孩子退烧那就用啊,现在孩子也不能再吃退烧药,你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不试试中医?”
  胡雪兰脸色很难看:“就算是要看中医也不能让实习生来,我们先给孩子做物理降温,我马上帮你联系我们院里的中医大夫。”
  孩子家长很焦急:“这大半夜的,等你把大夫叫来孩子都不知道烧成什么样子了!”
  秦天南开口了:“大哥大姐,胡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我只是个实习生经验不足。这样吧胡老师,您先联系咱们院的中医大夫,我给孩子用中医手法退烧,我保证不用药物,只用针灸和推拿,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您看可以吗?”
  胡雪兰盯着秦天南看了几秒钟,点头,让护士取来针具。
  秦天南给小孩指尖和耳垂放血,很小的针孔,揉捏按压出血,而后又给孩子推拿。
  十几分钟后,孩子出汗了,出汗就说明在退烧,家长顿时松一口气,不住地向医生表示感谢,尤其是秦天南。
  让家长陪着孩子注意观察,而秦天南和钱馨馨都被胡雪兰叫走批评。
  “钱馨馨你的问题,谁让你随便给出脑膜炎的诊断?知不知道这样会吓到家长,如果病人多的话还可能引起恐慌!”
  钱馨馨连忙认错。
  胡雪兰又看着秦天南:“你是西医大夫,随便给病人用中医手段或者是一些土方法治疗,万一出事谁来负责?你有行医资格吗!”
  胡雪兰又训了几句,让她们以后有什么判断先请示她,不要放着患者家属的面说,免得无法收场。
  胡雪兰的确是好意,秦天南理解,所以刚才在外面也没有跟胡雪兰对着干。
  不过,等胡雪兰说完,她想了想还是跟胡雪兰交代一下:“胡老师,我是有行医资格的中医。”
  这年代是没有执业医师考试的,也不存在医师资格证。
  农村经过培训就能上岗的赤脚医生会发赤脚医生证。
  而医学院,只要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就都是可以给人看病的医生。
  中医讲究师承,不需要医学院毕业证也可以,秦天南师承秦派秦安平,在各类中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医案,还有祝震川、曾老给她背书,那她就是名正言顺可以给人治病的中医。更不用说她现在已经是丰省中医协会的首批会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