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家里媳妇高红霞甩脸子,说这几天走到哪儿都是在说小南考了状元的。
  还说家属院的人,平常眼红她,但是碍于沈成山的职位也没人说到她面前,现在可不一样了,一个个的都要为小南打抱不平,说她这个后妈刻薄,不容人。
  高红霞很不高兴。
  沈成山还说了媳妇两句,叫她把面子功夫得做到,小南考了省状元肯定要去京市上大学,以后也是有大出息的,跟她搞好关系没坏处。
  和高红霞生的儿子沈显凯今年也12岁,要上初中了,以后说不定还要这个姐姐帮衬。
  沈成山这头才说完媳妇,就接到弟弟沈群山的电话。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会这样?
  电话里,弟弟催促着叫沈成山赶紧回去,爹尸骨未寒,村里就要把他们赶出去。
  这个弟弟一向老实木讷,心里没成算,家里出了这么多的大事,他可不就像没头苍蝇似的。
  挂了电话,沈成山也不敢耽搁,就跟厂里请假回村,不仅如此,还要把高红霞和孩子都带上。
  他爹沈有粮死了,儿媳妇孙子孙女都不回来过事,到哪儿都说不过去的。
  从省城到南明县,距离并没有太远,但等火车,来回转车也要耽搁时间。
  要坐火车从省城到庆市,慢车走走停停,还要给快车让路,大概要10个小时,到了庆市再等几个小时,再搭经过南明县的过路车,到南明县火车站下车。
  从出发到回家,折腾了一天多的时间。
  高红霞抱怨个不停,临时赶车,又是这种过路车,卧铺票都没买到,车厢里还有人带鸡鸭鹅上火车的,大夏天的人身上也都是汗味,脚臭味……
  儿子沈显凯正是爱闹爱玩的年级,倒是不觉得火车条件差,只高兴地到处看,缠着爸妈给买东西吃。
  沈文慧也嫌弃,但从小被她妈教导着,不会把嫌弃写在脸上,只是明显脸色发白,精神萎靡,却还强撑着的样子,看着着实楚楚可怜,如果搁在以往继父早就要关心两句,可今天继父压根没看她一眼,还有些不耐烦。
  说起来,沈成山已经好些年没回过村里了。
  在小南外公出事之前,他每年都要回老家一趟,为啥呢,因为他娶了秦菘蓝,秦家大小姐。
  带着秦菘蓝回村,这是衣锦还乡,其实是带着某种炫耀的心理。
  之后秦家出事,时局不稳,他自己也要蜷着做人,送女儿沈南星回老家之后,他就一直没回去过。
  这事儿他跟他妈韩金花商量过,这种时候必须要低调,他妈比他更懂。
  他在厂里低调,他妈在村里也低调,不光是低调,还卖惨,借着把沈南星送回老家的机会卖惨。
  村里人想着,秦家都出事了,那肯定也要连累到沈成山这个女婿呀,他在省城的日子必然也是不好过的。
  反正就这么的,两头瞒,再加上他长时间不回老家,久而久之的,村里人提起他就是在省城机械厂上班,压根没人知道,他的职位已经越来越高。
  这些年,厂里其他干部哪个不是拖家带口的,被老家、岳家等等的亲戚或是乡邻各种纠缠,走后门,人情往来缠着他们,有时候不犯错误都不行,身后一堆人呢,推着叫你犯错误。
  你不犯错误,他们怎么沾光?
  只有沈成山,身后几乎没有任何拖累。
  这也是为何在清算的时候,厂里那么多领导倒台,只有他,依旧稳步上升,还被委以重任。
  这次出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这个副厂长,距离厂长只差一步。
  这最后一步,已经不是他自身的问题了,而是要往上寻求支持,比如,沙领导。
  在这个关键时刻,家里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沈成山比谁都清楚,如果弟弟说的都是真的,那这个家庭就会是他最大的污点。
  竞争对手只要把他家里这情况给搬出来,那他就会彻底丧失厂长的竞争资格。
  家里母亲弟弟妹妹都坐牢,妹夫还挨枪子,这样的一个人,谁敢把他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电话里,弟弟根本说不清楚情况。
  沈成山心里非常焦躁,这一路上都在想着应对之策。
  到了县城,沈成山拿着工作证和介绍信,先到招待所开房间,让高红霞和俩孩子住进去,他得先打听一下情况,不能就这么贸然回村。
  沈成山没想到,在招待所竟然碰到了王文昌,京市医学院的校长。
  当然了,他认识王文昌,王文昌恐怕不记得他。不是一个圈子里的,更不是一个级别的。
  他之所以知道王文昌,还是因为出国之前,带队的是省里沙领导,到京市的时候,专门请了王文昌吃饭,还带了他和几个心腹陪同。
  沙领导在丰省是一把手数得着的人物,职级上跟王文昌同级,但沙领导绝对是手握地方实权,王文昌只是个大学校长而已。
  可实际情况却是反着来的。
  沙领导对王文昌的态度很是亲热熟络,反倒王文昌有些不冷不热,说是应酬,但王文昌滴酒不沾,说随时可能会有保健任务,不方便喝酒,沙领导当然不可能勉强,带着他们一群人,连干三杯。
  散场后,沙领导的心腹有些不高兴地为领导打抱不平,说王校长太清高了些。
  沙领导却没有不满,只说人家是文化人,在国外留过学,是领导跟前的红人。
  更多的也没提,不过能混到这里的都不是傻子,有些东西只可意会。
  沈成山对王文昌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沙领导对他的态度,再就是王文昌的身份。
  是京市医学院的校长,但他本身并非只处理行政事务,他自己也是有留学背景,在国内技术顶尖的外科专家,给领导做手术!
  这就能猜到,为何沙领导会对王文昌那么热络了,必然是有利害关系的。
  沈成山没想到在这儿能看见王文昌。
  南明县这种地方,有什么值得王文昌亲自过来一趟?
  沈成山脑子转的很快。
  他想起自己听说小南是省状元后,有人送过来的《京市教育报》和《丰省日报》,前者是记者对小南的采访,后者是小南自己发表的文章。
  他清楚记得,采访上说小南去年报考京市医学院没有被录取,今年她的目标依旧是京市医学院。
  而王文昌就是京市医学院的校长。
  他会是为了小南来的吗?
  沈成山觉得不大可能,即便小南是省状元,的确能让人刮目相看,可对王文昌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也就只是多看一眼罢了,不可能为这么个学生亲自跑来一趟。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跟王文昌攀上交情的突破口。
  沈成山的反应很快,他几乎是立刻就笑着跟王文昌打招呼:“王校长您好,没想到会在这儿见到您。”
  沈成山自我介绍一番,说了是跟着沙领导几个月前在京市,跟王校长一起吃过饭。
  果然,王文昌早就忘记他是谁了,看过来的眼神很是陌生。
  沈成山一点不意外,立刻就又笑着说道:“我女儿今年考上京市医学院,碰巧又在这儿看到王校长,我就冒昧跟您打声招呼。”
  王文昌这下倒是来了兴致:“你女儿今年报的我们学校?考了多少分?”
  “476。”沈成山很矜持地笑道。
  省状元的关注度是空前的,在高考成绩出来的次日,省报上就已经刊登出来了今年丰省高考文理科状元的成绩,但也只是刊登了成绩、姓名、性别和籍贯。
  更具体的采访报道要在后续才会发布。
  所以沈成山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成绩的,确实高得离谱。
  比文科状元足足高了20分。
  听到沈成山这么说,王文昌愣了一下,偏头看向成勉:“我没记错的话,小南考的就是476吧,怎么,丰省有两个状元不成?”
  沈成山眼睛一亮:“您认识小南?”
  “嗯,你女儿是……”
  “我女儿就是沈南星,家里都喜欢叫她小南,丰省只有一个状元,那咱们说的恐怕就是同一个人。”沈成山笑道。
  王文昌的脸色顿时古怪起来。
  从京市过来的路上,成勉跟他大致说了一下小师叔秦安平的事。
  秦安平被打倒死亡之后,女儿秦菘蓝就也被打成资产阶级小姐,被下放农场,和丈夫离婚。
  沈南星被送回乡下……
  对于沈南星的父亲,成勉只字未提。
  在那个年代,因为时局不得不离婚的不在少数,很多人离婚其实是为了保全对方,保全家庭孩子。
  当然,也有很多纯粹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成勉对沈南星的父亲只字未提,大概就是后一种情况了。
  果然,听到沈成山的这番话,成勉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王文昌也懒得搭理这种人,岳父和妻子出事,你离婚能理解,可是离婚后就把孩子送到乡下不闻不问,这种自私自利的聪明人,他见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