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36章 她喜欢谈小礼
  学校里有了油印机,又有足够多的耗材,那对学校师生们来说,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大量的习题,试卷,不断练习,不断分析错题,巩固知识点。
  全校上下,从学生到老师,再到食堂的教职工,所有人简直废寝忘食!
  除了陈国栋他舅从省城各个学校弄来的练习题和试卷之外,梁嘉年不声不响的,也递过来一大包,一看,竟然是京市那边好几所知名高中的习题和资料!
  沈南星格外惊喜。
  京市的教育资源必然更好啊。
  于是,就又把这一部分试卷、习题也全都加进复习资料里面去,统一整理。
  7月初,数理化知识点思维导图及练习题册的稿费,通过邮局快递单,寄过来了。
  原以为没多少钱的,可让沈南星没想到的是,全部三本,数理化的思维导图、复习笔记、母题,总共稿费竟然有3200元!
  现在没有版税,都是按照千字直接给算钱的。
  好处是,稿费给的很快,坏处是这稿费是一次性的,甭管以后再版多少次,都不会再给稿费。
  但不管怎么说,这3200元,也是巨款中的巨款了。
  这应该也是看了陈国栋他舅的面子,稿费才会给这么多。
  收到稿费,沈南星也没往外说,主要是数额太大了,尤其是在这个年代,这个数额,足以勾引起某些人的贪婪之心。
  再加上,她暂时不想让这件事,被太多人知晓。
  陈国栋是知道的,也没多嘴说什么。
  头一批印刷出来的书,数量也比较少,据说省城和庆市的学校都不够分,在书店少量上市,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有油印机的学校买不到书,也都自己再油印给学生们学习使用。这时候可没人管什么版权,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学习。
  南明县高中这边自然是不需要再去买这几本书的,之前复习的时候,学生们手抄的手抄,油印的油印,几本书已经人手一本了。
  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很少,每科只有两本,沈南星自己各留一本,另一本给学校,作为收藏吧。
  样书少,也跟现在纸张印刷等资源紧张有关,如果是给报刊杂志投稿,有些会给一本样刊,有些压根就不会给样刊,只会给回信寄稿费通知稿件录用,并且登在那一期上,让作者自己去看。
  给学校的样书,可把几位老师和校长给激动坏了。
  虽然手头早就有手抄版和油印版,人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纸张又细又白,印刷的铅字特别清楚工整大小均匀。
  自己学校油印的,字体随了刻印蜡纸的老师,字当然不丑,但是手写体和印刷体还是差别很大,有些地方错了划掉就是一团墨,油印出来的字呢,手一摸就糊掉,写张卷子满手都是油墨,这对比这差别,还是很大的!
  而且印刷版的还有封面有插图,据说插图是沈南星的小姑子谈家悦画的。
  里面还有非常严谨的各种数学物理图形,严谨的数字标注,据说这些是谈礼弄的。
  哦不用据说,书本前后都印刷的有具体编者信息,作者南星,审核高云凤、袁爱党、牛盛,插画谈家悦,图形标注谈礼,编辑……
  学校的老师激动坏了。
  他们的名字竟然也被印在了书本上,虽然只是审核,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惊喜。
  要知道,这本书的实际编写者就是沈南星,最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和思维导图的部分,都是沈南星写的,他们也就是帮着给查漏补缺,改了一些错别字等等,功劳微不足道!
  可他们的名字还是被印上去了,以后全省所有领导老师同学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都会看到他们的名字。
  这是多大的荣誉!
  几位老师激动得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
  他们真的很想立刻把这件事宣扬得人尽皆知,但沈南星却说快要高考了,不要太刺激大家的情绪,也不要给大家太大压力,出版书的事,等高考之后再说吧。
  老师们也同意,但依旧还是很激动,他们的名字,被印到书上了!
  更别说,沈南星还要给他们稿费!
  三位老师,一人给两百的稿费,再捐给学校500元,用于学校购买各种必要的东西,比如油印机的耗材等等,总不能一直薅医院羊毛。而学校的油印机其实也等于是她捐出来的。
  再拿出来500块,把这三本书,以及她和老师们一起,整理的从全省各个学校收集到的习题集,都给油印出来,越多越好。
  知识点思维导图本校学生早就有手抄版的,习题集也能做到平均两人一份。
  现在沈南星拿出这500块油印出来的资料,是让校长分发到下面各个公社,给那些同样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却没有办法来学校学习的农村学生,或者是知青们。
  当然不可能人手一份,不过一个大队一份,还是能保证的。
  另外,沈南星还拿出了1300元,用作学校贫困生补助,给家庭条件实在是困难到连饭都吃不起的学生,补贴一点饭钱,叫他们不至于因为吃不起饭,而无法参加高考。
  钱的事,不管是全部稿费,还是沈南星捐出去的,以及稿费的用途,按沈南星的要求,这些都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现在的老师对学校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知道谁是真穷困到连粗粮咸菜都没得吃,也知道谁家没钱但不缺饭吃。
  给老师的稿费,老师也都说不要,也都捐出来放在贫困生补助中了,由学校老师仔细审核,暗地里给学生补贴,只告诉被补助的学生本人,有人资助,并不告诉其他同学。
  这些被补助的同学,又感动又骄傲,也暗暗发誓,一定要比从前更加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好心人的这份帮助,日后他们也要努力上进,争取有条件也帮助他人。
  沈南星总共留下300块钱,谈家悦画了有十几幅插画呢,给她100的稿费。
  也给谈礼100,这几本书上的资料图都是他给画出来并标注校对的,如果学生们仔细一点就能发现,像几何类的图,若是求角度或者是求线段长度,题目不会做,从图形上就能按照比例量出结果。当然,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是不得分的,但这足以说明谈礼这些图做的有多认真。
  100块的稿费,按照谈礼的贡献来说绝对是少了。
  最后的100,留给自己。
  不过么,沈南星把钱给了谈老太,谈礼本想给她的,见她给谈老太,他就也给了谈老太。
  看着这醒过来后没有从前记忆的孙子,始终都把媳妇儿排第一,谈老太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一开始还有些心酸,但后来就只有感慨了,毕竟对于现在的谈三礼来说,沈南星才是唤醒他陪伴他最多的人,他眼中只有她,这很正常。
  如果三礼以后都无法恢复从前的记忆,那他和小南,就是最亲的人。
  这是谈老太最乐于见到的。
  现在,拿着三礼和小南给过来的稿费,谈老太没有拒绝,接下来了。
  这是小南和三礼的稿费呢。
  这笔钱虽然只有200块,谈老太并不在乎钱,可她在乎这钱是怎么来的。
  实在是太长脸了!
  这个周五,家里递过来消息,叫全都回家去,老大谈家胜要结婚了。
  结婚可是大事,正日子是在后天,周日。大娘栾秋霞说,这是找了人看的好日子。
  谈老太也没说什么,结婚是正事,甭管对那姑娘再有啥意见,栾秋霞认了的,她这老太太还能说什么?
  但不管咋说,这是大事,的确应该全家人都回去,要不然可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高考班并没有星期天,沈南星就跟老师请假,老师也知道她的学习情况,数理化是肯定没有问题,语文也差不多都补上来了,她最薄弱的政治,也一直在复习。
  耽误两天,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回去村子的时候,也正是农忙,麦子已经都脱粒晒干装进麻袋,再过两天就要开始交夏季的公粮。
  大家也是一点都不得闲,玉米、红薯已经种下去,棉花也移栽完成,正在锄草加浇水。
  一般人结婚都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忙!
  真选在这个时候结婚的,往往也是非常简单,男方家里贴上红双喜,一大早去把媳妇接回来,在家里拜父母,一家子吃顿饭也就成了。
  这年头很多人的婚礼都是这样,根本没有喜宴的。
  如果要置办喜宴,那通常都会选在秋收之后,或者春节前后,这时候粮食不缺,物资好凑,大家也都农闲,有空来参加婚礼喜宴。
  像是谈家胜娶方雪梅,选在这个时候办,还要办婚宴,这可真是出洋相呢,全村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
  栾秋霞也是一肚子埋怨,偏偏也不能跟别人说,谈老太一回来,就赶紧跑来找谈老太说。
  “那方家真是狗屁不通。就非要这时候结婚,还说至少得办十桌,十道菜有荤有素,这叫十全十美。说大胜是咱家长孙,就算不住老宅,那也得叫所有人都知道,咱家重视长孙长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