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可谁能想到谈家胜他连两分钱一碗的炒瓜子也舍不得买,就买了俩葵花盘!
  谈家胜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一样是瓜子,姑娘又没给他指定要买供销社的瓜子。
  他还怕人家姑娘一个不够吃,给买俩!挑得最大最漂亮的俩葵花盘,两分钱一个呢!真没小气!
  人姑娘穿着新衣裳来相看,去看场电影要吃瓜子,还得抱着个大大的葵花盘一个一个抠生瓜子吃?
  那这谈家到底是穷呢还是抠呢,又或者是又穷又抠?
  反正不管咋地,这人就不能嫁,虽然这人浓眉大眼国字脸,长得跟电影上的人一样,怪好看的,要不然也不会看一眼照片就愿意来相亲。
  这就又吹了。
  娟子娘给说第三个的时候,各方面条件放得都很低,对女方也没任何要求,就是正常农家姑娘就行,家庭条件差也没关系,人品好勤快能干就行。
  栾秋霞也吸取前面两次的教训,给谈家胜好一番交代,甚至给了谈家胜5块钱,让他跟这姑娘逛街时,必须把这5块钱花完。
  结果好么,这姑娘得知谈家胜带了5块钱,问姑娘喜欢什么都可以买,只要不超过5块钱,并且他手里也有票就可以的时候,姑娘直接给谈家胜跪下了,说她其实有对象,她不是自愿来相亲的,因为媒人说如果相上了谈家愿意给80块钱彩礼,她家里人就非逼着她来相亲。
  姑娘求谈家胜把这5块钱和那十几斤粮票借给她,她以后肯定还。
  谈家胜就把这5块钱和粮票都给了那姑娘,那姑娘当即就坐上去县城的拖拉机,之后再没一点儿音讯。
  可姑娘家里不干了呀!
  你把我家姑娘给弄丢了!谁让你给她钱的?
  反正就是闹腾,让谈家赔钱。
  栾秋霞对儿子对那姑娘都恼火得不行,可绝对不认是自家儿子弄丢人家姑娘的。
  那姑娘二十多了,自己长腿要走,谁管得了?
  真要说,还得让那家人赔自家5块钱并十几斤粮票呢!
  谈家在栾营村是外来姓,但栾秋霞娘家可是本村人,本地大家族,娘家亲兄弟就6个,这还不算一群叔伯家的兄弟姐妹。
  当初谈大伯谈中祥娶栾秋霞,也是看中栾家娘家的强势,能叫谈家这外来户在村里扎上根。
  那姑娘家眼看惹不起这家子,又有中人说和,真逼急了告他们卖闺女。那家就也不敢再闹事,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但后果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谈家胜是个憨子、木头,办事差半,这亲事就不好说了。
  过得去的人家,看不上谈家胜,怕自家姑娘嫁过来受委屈;那磕碜点的人家,栾秋霞又看不上,觉得自家儿子太憨厚,老丈人那边不行的话会拖累儿子一辈子。
  那二婚头或者寡妇什么的,栾秋霞更是不愿,不般配!
  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谈家胜今年都29了,在农村已经算是大龄中的大龄,再不说亲,那以后真是要么娶寡妇,要么打光棍了。
  栾秋霞真是着急上火。
  娟子娘去年初的时候又给说了现在这个。
  姑娘是七八里外方庄的,就是嫁了个大一轮的男人,结婚当天把彩礼全拿走,死活都不回门的春花,嫁的那个村子。
  方家姑娘上过初中,看起来也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就是有点矮,家里条件中等,父母也都是普通农民。
  跟这姑娘,总算是走到了看家的地步。
  看过家,姑娘也愿意,但就是流程走得特别慢。
  谈家胜年龄大了,栾秋霞当然想赶紧把儿媳妇娶进门,二儿子谈家明那边也等着结婚呢。
  但方庄这姑娘就是不紧不慢的,隔几天提个要求。
  彩礼100块,成。
  结婚要三十六条腿,成。
  农忙的时候谈家胜得去姑娘家帮忙,成。
  去年夏天收小麦和种秋的时候,谈家胜几乎天天都在方姑娘家,每天回来都累得倒头就睡。
  栾秋霞心疼却也没拦着,姑娘家那边弟弟岁数小,地里活帮不上,愿意把姑娘嫁给大胜,还不就是看大胜能给那边帮一下,这点算计不算什么。
  收麦、种秋又收秋,谈家胜累得瘦了十来斤,姑娘那边也终于松口,说等过完年,天不冷了就结婚。
  也又提要求说,结婚后要单过。
  一般来说父母在不分家,但实际上农村现在过得去的人家,儿子多结了婚的,几乎都分家了,没办法,不分家矛盾多。
  栾秋霞想了想,分家就分家,早晚要分的,答应。
  姑娘那边总算肯把日子给定下来了。
  就定在农历三月初六,阳历是4月12号,也就是十来天后。
  栾秋霞总算是放心下来,婚礼要用的东西也都置办得差不多,肉票也攒够,老四在供销社上班,提前已经打好招呼,到时候直接叫人把肉给送来。
  其他酒席上要用到的粮食、豆腐、菜、干果,也都给下了定。
  婚房布置好,三十六条腿也都准备好,给新媳妇准备的衣裳料子、床单被罩、全新的棉花胎等等都已经提前送去女方家里,等结婚那天会当成嫁妆再抬来男方家。
  这边结婚,按理说被子是要女方家里准备的,但女方家里条件差的话,就也由男方准备好,提前送去女方家里,结婚那天“嫁妆”会好看一点。
  总之什么都准备好,就只等日子到了办喜事。
  昨晚媒人又过来了,谈家胜留在家里作陪,叫老二谈家明去老宅接妹妹谈家悦。
  这也是谈家人的谨慎了,哪怕就在一个村里,哪怕谈家悦是个胖得被很多人嫌弃的姑娘,但如果晚上太晚,他们都会来接妹妹回家。
  主要是早前有发生过姑娘走夜路,被拉到小树林里的事儿,他们就很谨慎。
  大儿子终于快要结婚了,这段时间栾秋霞都是喜气洋洋的。
  昨晚媒人来家里,说姑娘想要一个手表,旧的也行。
  栾秋霞咬咬牙,点头应了。
  不就是一块手表么,这婚事都要临门一脚了,再因为这手表黄了,就太糟心了。
  原以为答应一块手表就完事,可没想到今儿一大早的,媒人娟子娘一又来了,她这一来,就出事儿了。
  谈家悦在屋里没听见自家娘和娟子娘说什么,就看自家娘这明显是中风的样子,那肯定是气得啊!
  不用问,能把栾秋霞给气成这样,必然是谈家胜的婚事又起波折了。
  所有人都看向娟子娘。
  “娟子娘,到底怎么回事,把嫂子给气成这样?”
  娟子娘这会儿也是懊悔得不行。
  “还能因为啥,方庄那姑娘又闹夭了。”
  “又咋了?她那边要啥就给啥,给100块的彩礼三十六条腿,咱这头一点儿都没打磕绊,说要分家嫂子也同意,让大胜去给她家干活也去了,昨晚又说要手表,也答应了,还能咋地?”栾家一个本家媳妇说道。
  一群人都附和,可不就是么,方家也太过了点,满世界打听打听,就是县城里娶媳妇出手能这么大方体面的也不多。
  这样的媳妇,若非大胜岁数大了亲事波折,那是怎么都不该要的。
  娟子娘咬牙道:“我也恼火呢,咱这边的诚意谁看不到?就是娶个天仙也不过就这样了!可前几天三礼不是突然结婚了么,那姑娘家不知道怎么地听说了这回事,我今儿一早去给她说手表的事儿,她就又拉着脸,一脸不愿意的样子,说是老大都还没结婚,下面弟媳妇就先进门……”
  “三礼那是情况特殊,她挑拣个啥?再说了,大胜和三礼说到底是堂兄弟,没听说过堂哥不结婚,就不叫堂弟结婚的。”
  “呵呵,别说三礼跟大胜只是堂兄弟了,就算真是亲兄弟,咋,你老大一直不结婚,还能真叫下面弟弟全都耍光棍?”
  娟子娘叹气:“我也是这么说。好说歹说的,那边也点头了。可是又说……又说……”
  “又说啥啊,娟子娘你那嘴啥时候变这样拙了,以后还咋给人说媒。”
  这是嫌娟子娘吞吞吐吐的。
  娟子娘一咬牙,说道:“姑娘家又说,大胜家这边没规矩,长子不离家,长孙不离宅,大胜是长孙,结婚得在祖宅,三礼……三礼结婚了该分出去单过。”
  “混账话!”
  “大胜奶还健在呢,老宅本就该她这长辈住,大胜爹娘当年结婚的时候也都说好的,给大房单盖出来,老宅就留给二房,三礼他爹不回村来,那大胜他奶百年后这老宅就是三礼的。这事儿秋霞也同意的。”
  是啊,老宅归属这事儿是早就说好的,也是经过栾秋霞娘家都同意的。
  谈家大伯谈中祥,是谈老爷子跟第一任老婆生的,如今的谈老太太,是谈老爷子在丧妻后又娶的,谈老太抚养谈大伯长大,既是继母,又有养育之恩。
  谈老太生的儿子,就是谈礼的父亲谈中山。
  之前谈大伯谈中祥娶媳妇栾秋霞的时候,就在栾家娘家人的见证下,把老宅的归属说清楚,免得以后有纠纷。农村在这方面办事上,很有规矩,当时还请了村里的见证人,写了文书签字按手印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