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还带了一箱子的旧书吧,旧书又不算钱,约等于没有。
  这可真是!
  “许是我没嫁给金元宝,我爷奶生气了吧,金家说会给300块彩礼呢。”
  沈南星一副被伤透了心的样子,也不愿意再多说,苦笑着跟各位热心肠的大娘婶子们告别,低下头拉着谈家悦快步往家走。
  后面的人都指指点点的,酸得冒泡。
  那沈家可真是贪得无厌啊,金家给300彩礼是很多,非常多,可小南她爸这些年往家寄了三千多块!
  小南吃喝上学才能花多少?
  那韩金花解放前就是在大户人家当大丫鬟的,心机*手腕可真深。
  看看人家手里攥着几千块呢,这么多年,人家哪儿漏出来一星半点儿?
  好像比村里谁家都穷,日子过得比谁家都艰难似的,啧啧。
  也有人很是不忿:“那两年日子艰难,我家小子生下来没奶水,去跟韩婆子借碗白面给娃煮面糊,韩婆子都说没有,只有红薯面。”
  “嘿别说你了,她家大闺女早几年日子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男人又在做棺材的时候被石头砸断腰,过来跪着邦邦地给韩婆子磕头,想借20块钱去给男人看病,韩婆子都没给,那心真是狠的呀……”
  “你们说,那沈成山咋就能有这么高的工资?先前咱都以为小南外公和她妈出事,影响到沈成山的工作,以为他就是一工人呢,没想到都当上副厂长了,啥时候的事,都没听沈家人说起一个字!”
  “这机械厂副厂长是多大的干部?咋就没见他给咱乡里做点好事?人家白林大队出的那个大学生好像只是拖拉机厂的一个科长吧,都给他们大队拉起了拖拉机车队。沈成山这可是副厂长,咋着不会比一个科长还差吧?就没想着造福乡里?”
  “我看那沈成山就跟韩婆子一样,一肚子精明,忘本!沈成山当上省机械厂副厂长,都不叫咱们乡亲知道,可不就是怕咱去求他办事吗?亏得当年他上大学,咱们乡亲都给他凑路费凑学费呢,真是忘本啊!没一点乡性!”
  ……
  回家的一路上,虽然小南姐看起来很不高兴,但谈家悦却莫名觉得,小南姐的心情,应该是挺好。
  她似乎,悟出来点什么。
  大概是瞧着天都擦黑了,沈南星和谈家悦怎么还没回来,谈奶奶拿了把小葱站门口一边剥一边往这边看。
  “婶儿,还没做饭?”对门的春花娘刚去挑水回来。
  谈奶奶笑:“做好了,择点小葱再拌个豆腐吃。”
  那丫头说要吃炖骨头,上午跟明子说了声,下午回来就给带回来半拉猪头,她早早就给烀上了,可着柴火炖,那汤能煮成白的。
  光吃这个腻,再拌个豆腐搭着吃,美得很。
  春花娘就笑道:“小南还没回来呢?这新媳妇就是舍不得娘家,亏得还离这么近。我可是听说中午那边办得可热闹了,光酒就打了十几斤。”
  谈奶奶依旧不紧不慢地择小葱,笑道:“比不得你家春花。”
  栾春花跟沈南星一般大,早就不上学了,去年结的婚,婆家也不远就在隔壁方庄,也就六七里路。
  春花娘一直都爱对外宣扬多疼闺女,吃细粮穿新衣,也见人就说自家春花多孝顺,做了好吃的必先让她这当妈的尝尝。
  至于说事实如何,村里人谁看不见呢。
  春花议亲的时候,春花娘说怕闺女嫁得不好了吃苦,一定得挑个好女婿。
  光大家知道的,前前后后相看了七八个都不止,哪一个春花娘都得挑剔,不是嫌人家男方穷,就是嫌人家双亲不全,有的嫌弃长得矮,还有的嫌弃人家太老实不活泛。
  反正就是憋足一股劲儿,要挑个有文化家里条件又好的。
  可结果呢,挑来挑去的,挑了个克死两个老婆的三婚头子,那男人还比春花大了足足一轮呢。
  甭管春花娘再怎么说是为了春花好,说春花嫁过去就是享不尽的福,可那三百块的天价彩礼,都让春花娘的话听起来格外可笑。
  那可是77年的三百块!在城市都是高价彩礼,在农村甚至可以说相当于几十年后的三十万彩礼了!当然,这不是以购买力来算的,而是以挣钱的难度来对比。毕竟如今的农村人,不能去打工,一年到头是真的挣不到几块钱。
  而春花这姑娘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的,还真就给她娘来了个大的。
  春花结婚当天,那排场确实不小,热闹的很,男方来接亲散的烟都是盒装成品烟牡丹。
  要知道别人家就算有喜事散烟,一般也都是手工自制的卷烟,谁舍得买这样整盒的烟。
  喜事大家都爱来凑热闹,迎亲的见了人,小孩子给块糖,大人起码得散根烟吧,村里人多,一包烟哪够,还有那管事的,有脸面的,村干部的,那不得给塞一包烟啊,随便都得三五条烟,这都得二十多块了。
  男方办事敞亮大方,春花娘也觉得有面子的很。
  当她不知道村里人都嘴她呢,说她挑来挑去挑这么个女婿,还那么高的彩礼,卖闺女呢,她就是要让人看看,这女婿有多大方,那日子有多红火!
  那些嘴碎的倒是想卖闺女,也得能卖得出价来。
  这边喜气洋洋送女儿出嫁,可当天晚上,春花娘就尖叫一声,鬼哭狼嚎起来,还叫嚷着赶紧报警。
  为什么呢?
  丢钱了。
  丢了多少?
  三百块!
  警到底是没报,三百块找没找到谁也不知道,反正结婚第二天本来应该回门的,可春花愣是说男人省里的工作上有急事,人家就没回门。
  男人急着工作去了,那你自己就不能回娘家吗?
  人家春花就是不回。
  春花娘找闺女找过好多回,闺女也不是躲着不见,但一口水都不招待,人家就明说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跟娘家没关系了,要断亲。
  栾营和方庄就这么近,春花家这闹的谁不看笑话。
  也有那自认公道的闲人去说春花:“有什么事往开了说,那毕竟是你娘家,至亲的爹妈兄弟,一家子骨肉。”
  春花直接怼回去:“这么稀罕爹妈兄弟,你拿走,送你了”。
  把人臊得扭头就走。
  甭管别人怎么指摘,春花后来干脆直接跟着男人住到省城去了,一年到头都不回来一次。
  今年春节的时候,这边风俗是大年初四外嫁姑娘回娘家,春花也没回。
  大过年的春花娘哭天喊地,说是养了个白眼狼,这是有了婆家,爹妈兄弟都不要了。
  这会儿春花娘说沈南星新媳妇舍不得娘家,无非是看着别家闺女,她自己心里不舒坦,就说句怪话。
  为啥新媳妇舍不得娘家?还不是因为婆家不好,或者是嫁的男人不行呗。
  哪个姑娘愿意嫁个活死人啊。她家春花早前也喜欢那谈三礼,她漏过口风,说只要谈老太愿意,她就叫春花去随军,一毛钱彩礼都不要。
  可谈老太看不上自家闺女春花,没过多久就传来谈三礼受伤昏迷的消息,后来还被谈老太接了回来,成了远近闻名的活死人。
  春花也没了念想,才同意相看嫁人。
  那三礼媳妇回门回到现在,天都快黑了还没回来,那可不就是证明了她其实也不愿这婚事,一回娘家就不想再来婆家么。
  春花娘撇撇嘴,也是造孽了。自家闺女早前看上谈三礼,自家儿子栾丰收也相中了沈南星,是她不愿意。
  沈南星这姑娘是长得漂亮,但这姑娘心太野,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上那么多学做什么?就该早点嫁人生孩子。
  可这丫头上完初中还非要上高中,去年年底刚说恢复高考,她就第一个报名要参加高考,要去考大学,考一回没考上,居然还要再接着考。
  心这么大,那真娶回来就是乱家的祸害。
  现在瞅瞅果然是吧,要考大学不说,还跟金元宝那二流子拉拉扯扯的,金家有钱有势,那日子过得,什么媳妇娶不到,就非得是她了?必定是这丫头跟那金元宝也不清白。
  反正春花娘就是怎么都看不顺眼,总想刺儿一句才心里舒坦。
  谈老太可不惯着她这臭嘴,直接就说沈南星是比不上春花,结了婚就把娘家撂一边去,把春花娘给气了个倒仰,还说不出话来。
  沈南星和谈家悦走到门口时,春花娘脸色难看地匆匆进了她家院子,把院门甩得砰一声炸响。
  谈家悦不明所以:“奶,五婶儿又咋了?”
  按农村的辈分,是该叫春花娘五婶儿的。
  谈老太只说:“看见别家闺女好,你五婶气儿就不顺当,没啥,赶紧进屋吧,饭都好了。”
  谈老太瞅了眼谈家悦拎着的那没有回礼的空筐子,也没多说一句,直接招呼人进来吃饭。
  *
  此时此刻。
  京市医学院,大一女生宿舍。
  高烧一天一夜的林秀秀,终于醒过来了,她头疼欲裂,眼神十分茫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