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盒旅行开始 第29节

  “这个窗户能推开拍照吗?”
  “黑板应该可以写字的吧?有没有粉笔?”
  【西南联大旧址打卡已完成!】
  眼前游戏提示出现,卡卡侧身绕了出去,不在这里妨碍别人拍照。
  这一会儿,卡卡惊觉肚饿。
  从早上到现在,她只吃了一小碗豆花米线,半杯冰豆浆,半碗香酥红豆,一路走来加上骑着小电驴,体力条快要到底。
  此刻饿了吃什么就是一个问题,米线吃了,包浆豆腐吃了,炸洋芋吃了,卡卡想了想老爷子笔下的美食,顿时有了主意。
  汽锅鸡!饵块!锅贴乌鱼!油淋鸡!
  卡卡脑子里闪过一串菜名,琢磨起吃哪个比较现实。
  汪老当年吃的汽锅鸡在正义路牌楼旁,那地连个招牌都没有,老板只在店面内立了个牌匾,叫做“培养正气”,于是昆明人一吃汽锅鸡,便要说今日要去培养一下正气。
  根据卡卡查到的资料,这培养正气的店铺如今貌似仍在,只是不知是不是当年老板的后人,亦或是徒子徒孙,还能有几分曾经的味道在。
  这么想着,卡卡在心里默默降低了自己的预期,汽锅鸡,算了算了。
  当年锅贴乌鱼一绝的东月楼俨然不在,卡卡查了又查,满昆明只有一家酒馆有这道菜,貌似还需等。
  至于油淋鸡,想想就是费功夫的,脑海里转了一圈,卡卡顿觉悲伤,她太饿了,等不了太久,还是去吃比较好找的饵块吧。
  大学所在地最不缺美食,如果是开在学校门口还要排队的,那就更不容错过了。
  找到一家卖烧饵块的,卡卡果断跟着这里的学生一起买了烧饵块。
  为了尝试不同口味和填饱肚子,她特地买了两种烧饵块。
  一种烧饵块是原始版,饵块里只加油条,花生碎。
  另一种是自己选择配菜版,这个烧饵块卡卡加了香肠生菜,还有豆芽丝洋芋丝作为配料,实际上的饵块是外头包裹起来的白白的像饼一样的存在,是大米经蒸熟揉制等工序后加工成了现在的形状。
  卡卡不清楚这些酱有什么区别,就都要了甜辣口。
  等到自己的烧饵块到手,她已经等不及,直接吃了起来。
  卡卡先吃简单版的,咬上一大口,唔,好吃!油条怎么加到什么里都这么好吃呢,饵块又厚又软,油条烧的焦焦的,吃起来带着焦脆的口感,这一软一脆,加上浓厚的酱料,只有一个
  字来形容,香!
  好香!
  这个烧饵块很快下肚,卡卡拿着塑料袋里的另一个,边走边吃。
  如果说第一个“基本款”烧饵块下肚是妥帖与饱足,这第二个就是丰盛全家福的感觉,有菜有肠,酱料又足,如果不是饵块的口感特别,卡卡都有点自己在吃煎饼果子手抓饼的错觉了。
  两个烧饵块下肚,卡卡有些撑得慌,决定散步消食回到翠湖。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阴了下来,没了直射的紫外线,体感的温度极为舒适。
  看着被云层遮蔽的天空,卡卡加快了脚步,近了翠湖才安心。
  今天她走了昨日没走的路,到了观鱼楼附近一探究竟。
  这一刻,落雨了。
  碧青色的瓦片映着朱红门槛,卡卡才从碧漪亭走了一会儿,雨势渐大,声愈响,连绵不断起来,她紧忙地又钻进了附近的小亭子避雨。
  卡卡从斜挎包里找出纸巾擦了擦头发,《在西南联大》顺势放在了腿上。
  亭子临水,卡卡坐下来听得见雨滴打着湖水吧嗒,听得见雨水打在枝头,树叶窸窸窣窣,听得见一旁大爷老奶点评雨势,渐渐听不清了。
  她静坐听雨,风声雨声人声,伴着这雨,万物之声皆入耳。
  这是昆明的雨。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第29章
  昆明的雨下得猛烈,又有些迅速,一阵疾风骤雨过后,那雨又猛地停了。
  残荷挂着雨珠,卡卡的周身伴着雨后弥漫的湿意,回到了酒店。
  住连锁酒店的一点好处便是,现成的洗衣房,换下的衣服洗衣烘干一条龙,即便只带了两三套衣物,也足够来回换洗更替了。
  洗过了澡,卡卡静静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声势,像是又开始落雨。
  此刻,人呆在明亮安静的房间里,竟有了莫名的安全感。
  卡卡惬意地闭上眼睛,想起大学时有位女友彤姐,每半个月或是一个月,彤姐就会收拾简单的东西去外头的酒店一个人住一晚。
  彤姐并非是与室友关系差,而是单单想要去外面住。
  最开始卡卡听到的时候还有些不解,现成的寝室在这里,出去住酒店对于靠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三百左右的价格够一周伙食了,何必呢?
  彤姐的话现在都停留在卡卡的耳畔,她如今已经懂了。
  “我从小学就开始住校,一路住到大学,家里的房子只有两室,我和妹妹从小到大住在一起,能有一个给我自己单独的空间很珍贵。”
  “有时候,我会觉得在人群里有些喘不过气。对我来说,花这笔钱出去,让我能够有一小段时光享受只有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完全全放空下来,真是太好了。”
  “酒店的洗衣机和烘干机也太好了。”
  自从出来旅行,住在出品稳定的连锁酒店,卡卡真正感受到了彤姐所说的好处。
  想到了她,卡卡在微信里扒拉着列表,发了一条问候。
  没想到对方回复的速度很快。
  【彤】:卡宝,我看朋友圈你来昆明玩了?
  中午卡卡第一次喝冰豆浆,她没忍住拍照发了个朋友圈。
  卡卡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来”字。
  来这个字,只有居住的人才用,如果身在外地看到她到了昆明,即便问候也只会问“你去昆明啦?”
  【卡卡】:对啊!我住在翠湖这边呢。
  彤姐与卡卡并非是一个专业,但因为上了同一门选修课,第一堂课坐在一起,又被分了小组才渐渐相熟起来。
  卡卡一直知道彤姐在网上接单画插画,经营了几个平台的账号,甚至她从前接单画画也是受了对方的转发收获了流量。
  【彤】:我也在云南,才从昆明走了不久,翠湖附近的房租太贵了,现在在红河州,住在蒙自。
  蒙自!卡卡眼睛一亮。
  【卡卡】:太巧了,我本来还想要不要去蒙自,现在看你在,是必须去了。
  【彤】:卡宝你来啊,我又不上班,天天自己一个人闲逛,你来可以直接住在我这里。
  卡卡与彤姐聊了一会儿,在彤姐的指引下,卡卡直接买好了明天的火车票,特地买了蒙自站而非红河站。
  到蒙自站的是c头的城际动车,速度慢,一站站停,要花三个小时,但就在市区,跟彤姐汇合十分方便。
  到红河站则是d大头的动车,一个半小时即达红河站,只不过,红河站距离蒙自市区又有几十分钟的车程。
  卡卡已经许久没有做过慢车了,自从高铁普及以来,她早就习惯选择d开头,g开头便捷又快速的动车与高铁,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若是工作出差,回家赶车,旅行假期紧迫,追求时效无可厚非,但自己闲人一个,放慢脚步也无妨。
  周四,卡卡乘坐c552城际动车,自昆明前往蒙自,三个小时的动车,她将这一本《在西南联大》完完整整地又读了一遍,唤醒从前的记忆。
  十一点四十五,列车抵达,十二点,卡卡顺利与彤姐汇合。
  蒙自是红河州的州府,也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刚接到卡卡的彤姐拉着她大手一挥。
  “走,带你甩一碗米线去。”
  卡卡拖着行李箱,就被彤姐带上了车。
  “沉香鸡,出发!”
  “我本来还在纠结带你去吴记还是沉香鸡,但看了下火车时间,十二点了,吴记的汤添水就没有之前好吃了,明天我们再去吃吴记。”
  三个多月没见,彤姐攒了许多话要讲。
  “沉香鸡附近还有两家别的米线也好吃,不过来都来了,今天先吃过桥,小锅米线留给下次吃。”
  说起好吃的米线,彤姐如数家珍,恨不得把自己的库存全都掏出来。
  “嚯,彤姐你这才来多久,现在是米线品鉴大师了。”车上,卡卡开了句玩笑。
  “也不短了,这也有二十天了,我八月还在昆明,但蒙自这边更热,九月初才过来,短租房实在不好找,就租了一个月的房子。”彤姐说道。
  卡卡看着彤姐,两人年纪相同,只三个月不见,彤姐原本及胸的长发这会儿剪短只到锁骨位置,冰丝衬衫配着阔腿裤,踩着一双洞洞鞋,素面朝天,精神气相当好。
  “彤姐,你是不是黑了?”卡卡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错觉,彤姐原本在学校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寝室里画画,皮肤捂得极白。
  彤姐闻言无奈摊手:“我拿了毕业照就跑这边了,就云南这大太阳,搁谁晒仨月都得黑,刚来的时候没经验穿半袖,直接给我干俩色儿了。”
  “你这个月来还好点,七八月绝了,我当时没经验,毕业先跑丽江跟大理那边了,文青圣地嘛,结果正赶着暑假,租房贵不说,大理那边住的民宿热水器是太阳能的,人多的时候洗澡不够用。”
  “这慢生活我是没享受着,遍地都是人,买菜都涨价,民宿冰箱还有偷菜的,哎呀,啥人都有,都是血泪。”
  “这么离谱?!”卡卡听她讲得也惊呆了。
  “可不是吗,我算是明白为啥说学校是象牙塔了。”
  似乎是这三个月旅居经历的“磨难”太多,彤姐讲起她前几个月的经历滔滔不绝,直到到了米线店才暂歇。
  还好今天是工作日,两人赶到米线店还没有卖完,她们各自点了一份38元的过桥米线套餐。
  既然是过桥米线,端上桌的菜也是在“桥”上的。
  两座小桥的餐盘送到桌上,桥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盘配菜,十分精致。
  “这家的鸡汤很鲜,最好先不要加调味料。”彤姐说着。
  卡卡先喝了一口汤,呼!有点烫嘴,但果然很鲜!纯正的鸡汤味,与添加味精鸡精调出来的鸡汤鲜味是不一样的。
  鸡汤清淡,可喝了一口让人忍不住接着喝。
  “这家鸡肉也放心吃,都是跑山鸡,平时我要是过来,还会加一个鸡腿,肉紧实又好吃,不过你来了,我们就只吃个米线,还有好多别的要吃呢。”
  卡卡之前是吃过“过桥米线”的,不过那是在商场里的连锁,汤底没准都是预制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