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睡进被窝后,她和裴瑄挨得很近,手臂直接贴着他的。
想到溪睿说的必须要有皮肤接触,夏琰索性侧了侧身,面对面的伸手把人抱进怀里,脸放在裴瑄宽瘦的胸膛前。
“这样舒服点吗?裴瑄?”
被她抱住的男人浑身又有些僵硬起来,夏琰其实原本也不想选在夜晚来接触...但反正,上次在宫内,他都不计自己清白的让她帮他了,她觉得现在再计较这些也没太大必要。
反正也只是抱着睡一觉而已,她不会动他,他的花印会一直保留下去。
而且她白天也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用夜晚的时间来接触,这样不仅能休息,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还能不耽误她白天去干其他事情。
夏琰觉得一举多得,索性就选择了晚上直接来睡一觉的这个解决办法。
怀里男人始终没声音,夏琰又问了一遍,裴瑄触到她额顶的下巴才微微点了点。
感受
到他的应答,夏琰也没再抬眸。
她今天是真累了,只想睡觉,所以抱着怀里男人,夏琰没怎么客气的选了个舒服的姿势,闭眼睡了。
她睡着了许久后,被她抱着的裴瑄,冷清的眸子已变得微微迷蒙,他缓缓垂眸,看到埋在自己怀里睡得安然无比的少女。
腰部被她抱着,半点也挪不开,垂在身体两侧的修长手臂,在凝视了怀里少女许久之后,终究还是缓缓抬起,然后一点一点不动声色得环上了少女的腰肢,缓缓收紧。
清冷的夜风中,两人的影子紧紧贴缠在一起,似在相互取暖。
男人一直微微仰着的头,在许久之后也垂下贴上身怀中少女,把人往自己怀里收得更紧的同时,男人轻轻用下巴蹭了蹭怀里少女的额头,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夏琰就这么三天睡一次裴瑄宫殿,五天被溪睿吵着拽他宫里去躺一天,同时卫一也慢慢开始教她一些基础的内功心法运行,整个夏京城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修复状态。
夏国全境各地残留的叛军在军部祁炎苍令的调令下,只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被扫荡了个一干二净。
大批的各地流民和战俘被带回夏京城,快速填充着夏京城的人口和劳动力,让京内的建设人力越发充足,难民收容所的容量也越来越大。
等到大半个月过去,夏京已基本改头换面。
夏琰的第六项任务:烧得一百万砖石,也早在十天前就完成了。
那时,新规划在夏京新城外的几大厂子也已基本建设完毕。
两座造纸厂、三座铸熔厂、三座烧砖厂,在夏琰预设的卫星城地界里建造了起来。
大批大批被带回夏京城的战俘和难民们,或是为了赎罪、或是为了赚钱挣口粮,都进了厂子里成为各厂员工,让这几大厂子一开厂就直接马力全开。
有几大厂子开足马力源源不断生产的各种材料,夏琰拿到《古代基础建筑建造大全》后,也立刻又去给工部各分部开了足足两天的“补课讲解”会议。
等确定他们都已学会必要的技术,才放他们各自去大干。
时间就这么又过去了十几天,在距离夏国第一届“全国统考”只剩下三天时,整个夏京城已基本焕然一新。
街边公共厕所已修建了大半,道路被拓宽了不少,地面大部分也都铺上了砖石。
老旧的楼房商市,要么修复更新、要么直接推倒重修。
尤其是原本属于难民集中地的西区和南区,因为这两个区域里人本就极少,老旧破房大部分都是空置废弃的,夏琰便让他们索性都拆了重修。
重修的新西南街区打通了东北两区,直接把原本只属于东北两区的热闹和繁华都延伸进了清冷落魄的西南两处。
被军部带回夏京城的大批量难民们在西南区域里找到了新的安全住地,每日杨御组织的难民救急食堂也十分井井有条。
难民和战俘们得到了吃饱穿暖的待遇,且只要肯干活,还能得到钱和赎罪,他们自然也是干得越来越起劲,让整个夏京城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一派兴兴向荣。
这天,夏琰日常看完所有工程进度后,想到还有两天就要进行夏国第一次统考了,她便打算微服去敛逸楼看看进京赶考的各自学子们,顺带也和敛逸楼谈一谈,做几笔新的交易。
敛逸楼前
夏琰变回了第一次去敛逸楼时伪装的白氏三小姐模样。
她先站在敛逸楼门口看了看听了听,发现进出敛逸楼的人中,果然有极大部分都是从夏国各地赶来赶考的学子。
不过,因为这次科考与传统科举大不相同,连科考的种类都分了三大种,只要不是罪犯者,身份一律不忌,连曾经当过奴隶甚至乞丐的人都能来参加,所以敛逸楼门口来往进出的赶考人士们,身上穿着也尽不相同。
“我的天,夏京城变化真得好大!我几年前随舅舅出京去其他地方做生意时,夏京城还被葛淮那群人把守着,整个东北城区都是那些官宦的天下,街上动不动就能听到勒马撞人或是强抢良女共妻等事,凶残得让人住都不敢住,现在...竟然一下子变得这么规矩肃清了!”
因科部发布夏国全新统考的时间极早,并且要求各地还留在职位上的官员们务必宣传到位,不忌身份的为夏京城送来各种赶考人才,这一个月来,夏京城内已陆陆续续来了很多身份层次不同的赶考人。
敛逸楼作为名声极大,且不怎么看来客身份的老牌子大客楼,广迎各路学子来士,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家子弟都喜欢来敛逸楼,敛逸楼自然也成了夏京城中来往赶考学子们的最大集中地。
此时坐在敛逸楼底楼雅间内的几个颇有家资身份的学子,就正一边品茗,一边惊叹得讨论着窗外夏京城的巨变。
“是啊是啊!我也是好多年没来夏京城了,前几天进城后,变化大的让我都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了,不过我以往随自家商队去了那么多地方,还是第一次看到官府派那么多人来修复重建一整座城池!夏京城都快被他们修成一座更辉煌磅礴的陌生新城了!”
“是啊江兄!不瞒您说!我也非常震惊!这夏京城的马路简直比以往宽阔了两倍不止了!而且不仅马路宽敞了好多,竟然连道路上都铺满了那种...那种连我以往都没怎么见过的砖石,路面变得特别平整结实!连水洼竟然都看不到几个!”
“不满诸位,我以往也随家中商队出行过,但哪怕是在境外某些三等中型、甚至大国内时,都没有几个能把城中之路修这么宽敞,还全路铺砖石的!”
“嘿!这算什么,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处,已经属于夏京老城了,城墙外,官府已经派了大批人去划线打地基了,听说这是因为我们夏京城要扩建了!而扩建的新夏京城大小要比现在大五倍不止!”
“已经被修复的如此磅礴了,竟然还要扩建?那未来夏京新城不知得多么宽广雄伟!女帝陛下果然不同凡响!刚登机就做了如此伟事!当被记入史册!”
“是啊是啊!当被记入史册!”
说到一个月前忽然以铁血手段和迅雷之势登基的女帝陛下,众人又是抬起手,面色肃然敬重的朝皇宫方向拜了拜。
虽然,这位极为年青、据说才及笄不久的女帝陛下,就是以往的长公主,关于她的各种传言他们自然也都听过不少。
但毕竟他们以往就没在夏京城长待过,也没遭受过夏国皇室的直接祸害,此时那位又已经称帝,他们自然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是聪明的人。
他们旁边几桌也都坐满了学子,明显都是出身商世,家里颇有资产,在夏国混乱时随家里走南闯北,避开了许多祸事的。
众人相互讨论分享着各自得来的信息,对这次来京赶考都觉得非常值得。
但其实,夏京城刚经过新旧权利的交换,哪怕让他们深恶痛绝又害怕至极的葛淮等人已经被拔除,这些士子身后的家族好不容易从混乱时段里挺过来,每一家都是历过非常多跌宕波折的,深谙其中的水之深。
所以原本,这些还留有余资的家族,都不想送自家血脉才干来夏京赶考,怕一不小心就出事。
但他们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官府的官员,亲自去往每个镇县里去挨家挨户的宣传寻找符合标准的青年才俊。
这些商市家族虽然走南闯北,但他们祖根都在夏国,被朝廷官员亲自找上门,他们自然不敢得罪,这才派了大批护卫,送家里血脉们上京赶考。
除了商族之家的士子外,敛逸楼里还聚集着许多其他身份的赶考士子。
比如就在这间雅间的正上方,正有一批身份比他们还高,是夏国混乱时隐没起来的众小世家的血脉传人,他们大多坐在敛逸楼二层,衣着打扮比一楼众人更加讲究,嘴里也热议着夏京城内各种变化。
“穆兄!夏京城变化确实极大,而且女帝陛下登基后,改革实施新政,革除了以往那些吃人的条令,发布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新颖政策,不说其他,就说那新的税收制度,哪怕是我,也从未在其他国见过如此利民薄少的税收,夏国未来必然会鼎盛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