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农 第229节
李世绩点点头道:“你小子的套路,倒是周密。你这送别礼我收了这一阵我帮你顶的,你赶紧回家养娃娃。年纪轻轻的,真打算让我们几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家伙天天顶了前头?你这晚辈当的亏心不亏心?”
呃……李世绩也跟老妖精学坏了啊
“乐休,成业得你提点,如今学业进步非凡。我此去辽东怕是短时内难以返回,你看……”侯君集看看我说道。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是托我照顾小侯呢
“没问题”我点点头笑道:“成业的性子我也喜欢,侯将军放心,我一定给小侯照看好,保证不落下学业。”
“乐休之情,君集铭感五内。”侯君集冲我拱手行礼:“成业之事,就拜托了。这拜师礼,等我回来后自然补办。”
啊?这个夸张了点儿吧?
“小子”老妖精冲我叫道:“福之的儿子虽然还小点儿,但我家里没读书人,将来肯定也得交给你调教才放心。这位子我就先订下了到时候不给我老程家教出个状元,你小子就自己掂量着”
妈呀,这一个两个又是闹哪儿出啊就我这水平,教出个小学毕业还行,教出个状元?这算不算是强人所难?
但老妖精放话了,敢不答应么?只好点头,走一步算一步吧,真要是不行,咱就推荐几个真正的大拿来教,到时候也能糊弄过去。
把酒叙别,又扯三扯四的聊了一会儿,就见一道烟尘缓缓而来。看样子是出征的先锋两万人马到了。
又跟程福之、尉迟宝琳依依惜别,遥望李世绩、侯君集、程福之、尉迟宝琳一路远去。咱跟其他几位老将拱手做别,带着尉迟刚回自己庄子去了。
“夫君答应收成业跟虎林(程福之儿子的名字)为弟子了?”饭桌上跟俩夫人讲述今天的行程,当听到侯君集跟老妖精提出的事儿时,尉迟红问道。
“嗯”一口给一块肉咽了:“答应了”
尉迟红有点儿小不情愿,皱眉道:“你的本事不传了自己的子嗣,怎么先传了外人”
“子嗣?”我愣了愣尉迟红和李雪雁:“你俩谁有了?”
“呸”俩人俏脸一红,都啐我
连身后双儿、玲儿、香荷都捂着嘴笑。
“潞国公出征在外,让成业拜入夫君门下,倒也情有可原。虎林尚在襁褓之中,要拜师怕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以夫君跟福之的关系,也没有推脱的理由。”李雪雁给尉迟红说道:“此事到不能怪夫君鲁莽。”
“这道理我懂。”尉迟红点点头道:“可是凭着夫君的名声才华,这要是开了头,这个公的那个公的,还不得都把孩子往咱家送?夫君他能教的过来吗?”
“这个……应该不会吧”我挠挠头道。我可没打算开个私塾啥的。
“你就看着”尉迟红撇我一眼道:“到时候有你应付的。”
“妹妹所虑在理。”李雪雁也点点头:“这个倒要好好想个理由,否则面子上怕是不好看。”
“长安城里比我有名的多了去了,远的不说,梁公(房玄龄)、褚大人、岑大人那才是真正的饱学之士,要送也得送他们手里才对。找我干嘛?”我不解的问道。
“你啥时候听说梁公、褚大人、岑大人收过外姓弟子?”尉迟红反问道:“除了太子,和自家子弟,他们可谁家孩子都不教的。人家想拜师也不好开口不是。”
“不错”李雪雁也点点头:“世家锦绣,都是一脉相传。错非特殊情况,少有肯教外姓子弟的。”
晕了,门第观念,忘了这茬了。
“要不,我天天出去喝个酒闹个事儿,让别人看了都头疼,这样总不会再有人来找我了吧?”琢磨琢磨说道。如今都讲究一个德行操守。学问再好,德行有失的,人家照样不搭理你
第一百五十二章神算
“那要不要去花楼听个曲儿,狎个ji的耍耍?”尉迟红笑眯眯的问道。
“呃……这个就不用了。”我摇摇头道。这种问题不能马虎,女人就敏感这个,要是一时昏了头脑答错了,那乐子就大了。
“哼”尉迟红瞪我一眼:“人家都辛辛苦苦的挣名声,生怕行为有所差池。你倒好,自己败坏自己名声。你信不信,你要是敢这么弄,几位老爷子能立马给你腿打折”
对呀,忘了这茬了。我俩丈人那可是凶悍的紧,尤其是尉迟老黑,打人一把手啊
“呵呵。”李雪雁笑道:“夫君怕是一时糊涂了。这事儿其实也好办。只要跟我父亲、卫公、程老爷子打好招呼,放出个风声,说想拜了你门下,得他们同意才行,他们自然会帮夫君出头挡下那些不相干的人。”
哈哈,果然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瞧这点子好的,干嘛要自己出头做恶人?有了李雪雁这点子,恶人自然有几位老爷子们去做,能过了他们关的人怕是还不多啊
“对就这么整了”我点点头,笑呵呵的拍夫人们马屁:“还好两位夫人提醒,要不我还转不过筋来呢”
尉迟红一脸无可救药的样子瞪我一眼。而李雪雁笑道:“夫君那是不愿意在这种琐事花心思而已。”
呃……不是不愿意花心思,是我根本花不来这种家长里短的心思。
侯第三天就被侯君集的夫人亲自送了我府上,小侯我接待,至于侯君集的夫人吗,打个招呼,让尉迟红和李雪雁接待吧。
按了后世里的课程表给小侯先把作息时间订好。一三五,每天上午学一个时辰的文科。《大学》《论语》等必修经意算语文课,还有书法、美术、历史、地理;二四六每天上午学一个时辰的理科,主要是数学,简单的几何、物理;每天下午温习一个时辰,巩固上午所学,加上做作业;每六天休息一天,一来让他回家去看看母亲,二来也让他有个放松的时候。
侯一看课程表,乐了,每天上下午加起来也就两个时辰的学习时间,可比他之前上课轻松多了。加上咱讲课必如今那些老学究生动些,毕竟咱见多识广的,听的多,看的多,眼界自然就开阔,时不时还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所以小侯学的也起劲儿。
至于我上课的地点,并不是一定要在屋子里,经常花园里挑个阴凉地方就开讲,氛围轻松些,吸收学习的反而快一点儿。
既然要教,自然要教的全面,古代经意中好的观点要教,不对的也要指出。哪里讲的片面,哪里观点局限等等也讲,总之一个宗旨:“学其精华,弃其糟粕。可读书,却不可尽信书。”娃娃们的可塑性强,观念还不成熟,所以一定要教好的,教对的东西。否则将来再想纠正就难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眼一个多月了,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底了,天气渐渐寒冷。所以授课大多数是在我的书房里进行。
侯的底子好,人又聪明,学习速度很快,如今已经学完了《论语》,数学上也有了长足进步,一元方程式解起来速度唰唰的。书法和其他知识也算打下一定的底子。
“行了,今儿的课算上完了。”我笑着对小侯道:“下午把作业做了,明天回家好好耍一天。”
“好”侯成业点点头道。如今他算是我的开山大弟子,大概被侯夫人关照过了,所以老实不少。
帮侯成业把小书包拿起来,准备带他去吃饭,结果发现书包挺沉。
“这么重,又装什么好玩的了?”我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