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工作室里一片热闹景象,“晖”虽然被陈静工作室收购,但其实两方仍独立运营,互不干涉,只是“晖”参与到东岛工程当中,并且占比不低,双方同事见面交流的频率大增。
  秦昶常常从工地过来,在工作室蹭上一顿饭,再同佑宁一道回家。
  佑宁和姗姗一前一后走进别墅时,秦昶正与陈老师在偏厅和阿姨一起包饺子。
  阿姨赶晚市买了鲜活基围虾,一把韭菜,自冰箱里拿两个鸡蛋,拌一盆韭菜虾仁鸡蛋馅儿,说晚上吃三鲜馅儿水饺。
  有家有室说好了晚上回家吃饭的同事哀叹,早知今天吃三鲜馅儿水饺,怎么也得吃过了再下班,陈老师笑着挥手,“该回家的回家,该约会的约会,饺子我们多包几个冻起来,明天中午吃也一样!”
  同事们嘻嘻哈哈地道别下班,姗姗与小男友有约,朝佑宁霎眼睛,“啊,这挡也挡不住的恋爱气息!”
  说完在佑宁拿手弹她脑门之前,飞快地跑开了。
  阿姨起身,“灵灵,你接着包,我去烧水。”
  佑宁挽了袖子洗干净手坐到偏厅的沙发上,望一眼秦昶手里捏得还算有模有样的饺子,拿过一张饺子皮,“看我的。”
  陈老师也站起身来,“我去调个蒜泥料汁儿。”
  等进了厨房,就同阿姨站在厨房百叶门后头,隔着门缝朝偏厅方向偷看。
  “灵灵手巧是巧,包饺子、包馄饨都难不倒她。”阿姨小声感叹。
  “也不看看她是谁的学生?”陈老师得意。
  “哦唷唷!两个人头凑到一道去了!”阿姨掩嘴偷笑。
  “年轻真好!”陈老师感叹。
  “小秦比原来那个小隋好,”阿姨总结,“原来那个小隋,眼睛生在头顶上。”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罢。”陈老师不愿意议论爱徒的前任。
  “小秦多好!”阿姨才不管是不是背后讲人是非,“谁工作不忙似的?多忙都尽量抽出时间来接灵灵一起下班,灵灵同他在一起以后,笑容都比以前多。”
  陈老师冲阿姨翘翘拇指,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吃过晚饭,阿姨切了蜜瓜端上来,陈老师戴上老花眼镜,从平板电脑上调出一个报名页面给两爱徒看。
  “有没有兴趣试试看?”
  佑宁与秦昶一左一右坐到陈老师身边,细细浏览页面。
  “国际景观双年展及国际景观展?”佑宁扬睫看向陈老师。
  她因自觉并非科班出身,总有点野路子,故而从未考虑过送作品去参赛,陈老师过去也没有如此提议。
  “此项赛事,不限身份,参赛作品可以是已建成的景观,也可以是规划在建的项目,非常适合你们。”陈老师给出理性建议,“东岛的设计图纸我看过,超越以往的任何项目,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展现出中式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美妙。”
  佑宁与秦昶对视,在他眼中看见鼓励颜色。
  “离报名截止还有两周时间,你不妨回去好好考虑、考虑。”陈老师并不催促佑宁,“哪怕不得奖,去开阔、开阔眼界也好,不要拘泥于浦江这一亩三分地,园林景观市场的顶级客户,你都还没有触到他们的一片衣角。”
  陈老师意味深长地睇了秦昶一眼。
  佑宁还要留下来帮阿姨收拾餐桌,被陈老师大手一挥,轰小鸡一样往外赶,“去去去,约会去!我这老胳膊老腿,家务活还干得动,一点活都不让我做人要生锈的!”
  “哎呀!这里放着我来!”阿姨也迭声说。
  两人被“扫地出门”,秦昶搂住佑宁肩膀,笑得肩膀抖动,“被嫌弃了啊!”
  佑宁轻笑,“是,被嫌弃了。”
  秦昶亲吻她额头,“跟我走。”
  佑宁毫不犹豫,“好。”
  第58章 十三棵树(2)赌
  结果秦昶带佑宁回家看图纸。
  家中工作间别有洞天,一整面墙可以如学校里的黑板左右滑开,露出后头放满图纸、资料、书籍的插格,由下至上,一面墙摆得密密麻麻,看得佑宁两眼放光。
  “这么多!”她感叹。
  秦昶笑着搂一搂她肩膀,“还只是平时常用的一部分,其他大部分都存在秦晖和我的存书楼里。”
  “存书楼?”佑宁抬头看他。
  “对,存书楼。家里有一栋小楼,用来存放纸质书籍和影音资料,是一座私人图书馆。”
  佑宁“哗”一声,升起向往之色,“我以前对自己说,将来赚够钱,要买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专门用来放书,喜欢的大部头再也不怕空间局促没地方放而忍痛放弃。”
  秦昶的手掌贴在佑宁后脑勺,“那我陪你一起努力?东岛项目完工后,应该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他当然有能力送她大平层豪华别墅顶级豪车,但他知道佑宁自有坚持,送她豪宅珠宝名表,不如与她共同成长,一起奋斗。
  他手掌下移,贴住佑宁后背,将佑宁推到整墙资料前,“我记得有以往国际景观双年展大奖赛的资料和图集,可有兴趣?”
  佑宁怎可能不动心?点头如捣蒜,眼神粘在墙上,再不肯挪开。
  秦昶牵着佑宁的手,拉着她走到插架前的电脑屏幕前,输入检索内容,找到历年大赛资料和获奖作品图集所以在位置,点击“取出”,由顶上降下一只机械臂,抓取资料图集送到他面前。
  佑宁看得目不转睛,试图分析机械臂原理。
  “这是一款基于对图书查找借阅需求所研发的技术成熟的 lib robot,其组成包含控制盒、触摸屏、抓取臂和供电单元……”秦昶向佑宁解释机械臂工作原理,“其实和工地和工厂使用的机械臂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应用场景不同罢了。”
  “还有什么其他机关?”佑宁大为好奇。
  “下次带你进一步探索,今天先看资料?”秦昶亲吻佑宁耳廓。
  佑宁缩了缩脖颈,压抑椎骨上蹿过的电流。
  秦昶轻笑,灼热的气息拂过佑宁颈侧,“好好学习,学好了有奖!”
  两人就坐在工作间靠窗的地毯上,身前摊满了迄今为止整整十届双年展国际景观奖的图册,其中“改造景观”、“全副武装的花园”、“与自然共存”、“未来景观”等主题深深吸引佑宁,为之与秦昶展开讨论。
  接受过中、西式园林景观系统学习的秦昶对园林景观的发展与演化的脉络有清晰的认识,而佑宁则是凭着在工程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理论派与实践派产生激烈思想碰撞。
  “国际化大环境下现代哲学与艺术对园林植物景观产生的多元化影响在国内景观园林行业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秦昶将图集按年份摊开,一一对比获奖作品的平面设计图、渲染效果图、实景图,“国内送展、参赛作品最大问题是比较单一,或者简单粗暴拷贝古典园林为主的新中式园林,或者将艺术复杂多元的美套进流水线程式化的模板,以至于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
  “这难道不是与国内客户群体自身对景观园林的理解与接受度有关?”佑宁不很认同秦昶的观点,“设计师很多时候受场地和客户意愿所限,想表达的与能表达的往往并不一致。”
  她指一指“全副武装的花园”主题图册中的一组获奖作品,“浇灌系统的应用、雕塑的装置,我司现在一位客户本人的理念与审美就超越了这组作品。能说这组作品不好吗?设计理念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场的接受度决定了景观园林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设计师的作用是引导客户发现其中多元化的美,而不是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客户。”
  佑宁举某房屋梦想改造节目为例,一位老先生辛苦劳作多年,几乎拿出毕生积蓄请一位所谓知名设计师对老家的宅院进行改造,结果这位设计师在整个沟通过程中都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凌驾于客户的意愿之上,最后改造出来的房子老先生并不满意,甚至还引来观众一片骂声。
  “是他设计得不好吗?也许很好,很符合当前国际潮流绿色环保原生态理念,但对于客户来说,他设计的外墙简直像农村随处可见的公厕!”佑宁敲敲未来景观主题的图集,“这里头的设计和项目,并非不美,甚至其中这个结构主义建筑花房从空中俯瞰有一种夏日梯田的感觉,将未来感与原生态结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但这种美既不可复制,也无法推广,并不能使更多人看见和感受到。”
  佑宁认真辩论时双眼熠熠生辉,带着一种蓬勃生气和自信的美,像一树在恶劣环境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使人想将之采撷,据为己有。
  秦昶如此想,也如此做了。
  他挥开摊在跟前的资料与图册,轻轻将佑推倒在地毯上。
  佑宁毫无防备,向后栽倒,在触地前,他一手垫在她脑后,一手撑在她身侧,悬在了她的上方。
  她眼里有些惊讶,有些兴奋,也有些期待,双手勾住他颈项,微微施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