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虽然从本世纪初已有教授团队对这棵濒危等级为极危的树进行人工繁育,浦江植物园内也有一棵人工繁育的成功的,但人工种群之外,野外这还是头一回发现。
  秦昶向教授解释当时情况,“去北山是临时起意,发现这两棵树更是纯属意外。因有当地向导在场,我的同伴没有声张,毕竟在我们眼里有保护价值的树木,也许在当地人眼里一文不值,甚至还会影响他们征地致富,很可能在我们走后将两棵珍稀植株铲毁……”
  教授摘下眼镜,捏住眉心,“你们的担心也有道理……”
  “环评公示已出,如果我们的意见不能及时反馈,或者没有受到重视,那么整座北山的环境将遭到摧毁性的破坏,其中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将毁于一旦。”
  教授伸手阻止秦昶再往下说,“停!”
  只要想到这种可能,他就觉得胸口疼,呼吸困难。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写意见书!”教授在客厅里团团转,“不行!光写意见书还不够!我明天就带课题研究小组进山!”
  教授雷厉风行,开始给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逐一打电话联系,完全无视了还在客厅里的秦昶,连秦昶起身告辞,他也只是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
  秦昶从教授家出来,又将照片发给另两位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濒危植物拯救的教授,两位教授一前一后飞速回复了他,要求面谈。
  除了联系专家,秦昶又在浙里和浦江各请了两家甲级环评公司对北山征地项目做第三方环评。
  等他忙完这一茬儿,新片区东岛项目已到了开标之日。
  现场开标设置在绿化和市容局的一处小会堂内,场地不大,主席台大屏幕上显示着“新片区东岛绿化规划设计招标开标现场”的字样,下方罗列主办单位和参投单位,场面显得既简单又隆重。
  秦昶和小黑到得不早也不晚,开标会的主持还未到场,六家参投单位竞标人已来了两家,虽说是竞争关系,但私交尚可,正坐在第一批低声交谈。
  秦昶一眼看见前师公洪丞梼。
  园林绿化设计的圈子,拢共就这么大,他与这位前师公总会碰见,遂笑着遥遥朝洪先生点点头,“师公。”
  “小秦也来了?哎呀,这下竞争可就更激烈了!”他对身旁的同行说,“他们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咯。”
  待秦昶与小黑走到另一头坐定,洪丞梼才压低声音,和同行咬耳朵,“不过我看他最多也就是玩票性质,旭日集团的二公子,要什么没有?一毕业他老子就给他二十亿让他练手,他还差这几个钱?”
  他与陈静离婚之前,在浙里曾经见过两次旭日集团董事长秦仲元,也知道秦家除了一个出类拔萃的长子秦晖,还有个游手好闲的次子秦昶。
  这两年秦昶在园林绿化设计圈子里崭露头角,颇受年轻富豪追捧,但以他之见,人家不过是卖他爹秦仲元的面子,里头有几分是凭他自己的真才实学,只有天晓得。
  “哦……”对方心领神会地拉出一个长音。
  坐在另一头的小黑咬牙切齿,“姓洪的怎么还活蹦乱跳?”
  他给秦昶打工日子久了,很知道一些陈老师与洪某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认为洪先生其人,可以同患难,但不可以共富贵,是典型的负心薄幸之辈,俗称“渣男”,故而对其很是不屑。
  秦昶压一压小黑肩膀,“不要冲动。”
  小黑到底还是踹了前排座椅一脚。
  但秦昶却未曾注意他的动作,只将视线落在了小会堂门口——
  林佑宁与一位中年女士相偕而至。
  乌尔宜踏进小会堂,看见得意洋洋坐在第一排的洪丞梼,下意识扶一扶眼镜,转头去看佑宁。
  佑宁客气地对第一排这两位屹立浦江园林绿化圈三十年的大佬点头致意,“师公,戴总。”
  “小林也来了,呵呵,好好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洪丞梼一副老怀大慰的样子。
  戴总没有理会佑宁,只当没听见。
  戴总对陈静,那是平辈,也敬陈静是条女汉子,与老洪离了婚也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他一句不是,自己拉着一班娘子军重起炉灶再战江湖,圈子里人人都佩服她的心性与胆色。
  但陈静选的这个接班人,戴总便觉得弱了不是一星半点,没背景没学历——中专毕业、成人自考大专升本科的水平——反正他们这些与陈静一起在商海里拼过的人是看不上的。
  倒是坐在另一头的小黑热情地冲佑宁挥手,“灵灵姐!”
  佑宁失笑,很好,又一个成功被姗姗的口音带歪的朋友。
  佑宁与乌尔宜走过去,小黑识趣地将佑宁让到秦昶身边,自己去与乌尔宜并坐,顺便自我介绍兼打好关系。
  距离预定的开标时间还有一会儿,秦昶低声对佑宁说起北山的事,“我请了三位极有分量的教授,针对环评的三份专业意见书已经提交,两位教授已第一时间赶往北山,专注环境保护三十余年的吴教授干脆就在山顶那两棵树旁搭了帐篷,结庐而居。”
  佑宁纵有千言万语,最终也只浓缩成一句“谢谢”。
  那一头戴总见林佑宁对自己这位前辈浑不在意似的,便气不打一处来,略略扬声对与自己同来的助理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小打小闹也就罢了,这么重要的市容绿化规划设计项目,也不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就赶往里闯。呵,可笑!”
  他声音不高,但小会堂一塌刮子就这么大点地方,人又不多,只要生了耳朵就听得见。
  这么明显的针对,佑宁不是不错愕的,一时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戴总,但对方并未指名道姓,她也不好对号入座,只抿了抿嘴唇,半垂了眼。
  戴总尤不解气,继续阴阳怪气,“年轻人啊,留不住人,容不下学历最高、经验最丰富的陆雯,愣是把陆雯拱手让人,啧啧,眼皮子忒浅。”
  这话连好脾气的乌尔宜都觉得不中听,几乎要当场暴起,反而是佑宁按住她的手背,微微摇了摇头。
  这时候闹起来,太难看了。
  至于戴总说的陆雯,确实学历高,经验丰富,但人家工作中顺便找了个情投意合的富豪男友,结婚移民去海外享受阳光沙滩了,她有什么道理硬扣着辞呈不让人家走?
  就在这时,开标会主持人走进小会堂。
  第35章 九棵树(2)
  开标、开标,这一场开的是各参投单位的标底,但最终采取评标方式,七日后由评标委员会和招标单位根据招标标准进行综合评分选出最后的中标者。
  当主持人公布每家参投单位提交的标底时,每一组数字的大小差距,都意味着距离中标的可能性更高或者更低。
  佑宁和秦昶听到各自标底时,对望一眼。他们报价相差无几,正如他们对于东岛规划的理念大致相同,要取得理想效果,必然不能在成本上偷工减料,标底自然也略高于普通市政绿化项目。
  戴总得意洋洋地睨了佑宁一眼,轻哼,“年轻人,狮子大开口,也不怕噎着。”
  主持人最后公布静梼公司标底,金额比陈静工作室略低,洪先生微笑,老神在在。
  乌尔宜对数字极敏感,一听之下,已心算得出结论,凑到佑宁耳边,低声道:“他们比我们压低正好十个百分点。”
  分毫不差低十个百分点,哪有这么巧的事?
  报价不多不少低百分之十,综合实力又强她们一头,评标结果几乎可以预见。
  佑宁压住心头疑虑,微不可觉地朝乌尔宜摇摇头。
  过来陪标的两家单位见标底已开,显然没他们什么事儿,干净利落地离场。
  戴总大抵觉得自家公司还有一争的实力,鼻孔朝天,看都不看佑宁、秦昶,带着助理霸气离去,反倒是洪先生,笑眯眯地过来寒暄,“别灰心,不到最后一刻,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说是这样说,但他脸上胜券在握的颜色骗不了人。
  秦昶伴着佑宁往外走,小黑摸不着头脑,问乌尔宜,“戴总同你们有什么过节?”
  “不过是他以为新片区绿化项目于他是探囊取物,结果最后却落在了我司手里,他海口都夸出去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罢了。”乌尔宜一句话总结。
  小黑目瞪口呆,“这么霸道?”
  乌尔宜“呵”一声,“岂止霸道!”
  倚老卖老、指手画脚,逢人便说林佑宁年轻不懂敬老尊贤、不善管理,陈静三十年心血恐怕要被她糟蹋。
  在业内要败坏一个年轻人的名声实在太容易,甚至都不必指名道姓,语焉不详地说年轻人学历不足、品性不佳,就足以令同行避而远之了。
  幸好工作室业务并不全靠市容绿化工程,否则在这虽然不大但关系盘根错节的圈子里,真的要寸步难行了。
  秦昶将小黑与乌尔宜的对话听个真切明白,低声问佑宁:“要不要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