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后勤兵 第87节

  五班长连连摆手,“我们班也分到了十包。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把你们的调料给拿走了呢,为此我还把厨师骂了一顿,我说要不是林排长主动带我们去领物资,我们能不能吃上肉还不一定呢。
  后面我想给你们送过去几包火锅底料过去,但那个风实在是太大了,我没你的本事,没法带着人穿越风区,就只能作罢。想着等下次开会的时候,给你道个歉呢,顺便在去超市给你买几包补偿一下。”
  火锅底料很便宜,尤其是哨所里现在用的这种,是五块钱一包的做鸡的那种底料,五班长当时也想的简单,毕竟这个调料不咋值钱,后面等开完会后,去部队超市买几包送给林意就行。
  五班长现在是上士军衔,因为哨所补助高的很,所以现在一个月的津贴加补助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元钱,这十块二十块的小钱,他是看不上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当兵的工资这么高吗?林意在原部队的时候,工资不也才五千多,一个上士的工资还能超过一个军官吗?
  说实话,真的能超过。
  就按一般部队的工资来说,一个八年兵(中士最后一年),月薪就可以达到七千多元了,而一个刚转为中尉的军官,工资也才五千多。
  那就更别说,五班长是上士军衔,还是在高原哨所区域任职了。
  林意现在在八班哨所带班,每个月的补助加津贴,都已经超过了一万元。
  不过工资虽然高,但却一直在玩命,哪怕是平常巡个逻,都是有生命危险的,所以这个工资,真的也不夸张。
  林意摆摆手,“这下说清楚了,火锅底料也不用买了。”
  就当两人正聊着天,前门突然开了,为首的是几位上校,不用看脸,光看军衔就知道是团长政委来了。
  一般情况下,开这种会,分管哨所的副团长或者参谋长来开个会就行,团长政委一般都不参加。
  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还是两位都到齐了,这阵仗不小,所有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随着领导就座,孔副团长率先说道:“团长政委都在,我也就不啰嗦了,开这个会的主要目的,一是正常例会,每半个月都要开一次,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二来是学习关于八班哨所建立室外菜窖的先进经验,和八班哨所军官林意风雪中训练的经验。下面先开始例会。”
  例会很简单,就是总结哨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这次的例会很单调,因为风吹雪天气一下刮了十几天的缘故,所以大部分哨所的人员都是被憋在了哨所里面,那发生的事件自然就少了很多。
  因为简单,所以结束的也很快,孔副团长此时看向林意,“小林,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了。”
  林意看着团长政委一言不发,甚至在开例会的时候,也一句话都没说,莫名觉得有点紧张,不过大风大浪都见过的林意,还是很快镇静下来,说道:“那我先说一下关于室外菜窖的建造方法吧。”
  “因为咱们哨所区域缺乏足够的建材,且需要大雪埋住菜窖厚度达五米以上,才可以在这么冷的天气下,保证哨所温度的恒温。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积雪区,并且积雪区的厚度要达到八米以上才行。
  我来时,观察过大部分哨所的地势,因为哨所位置都偏高的缘故,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在哨所附近找到积雪区达到八米以上的区域,如果找不到的话,那就只能人工堆雪了,毕竟雪就是最好的保温层。
  在这种天气和强风下,如果能找到天然积雪区还是要找天然积雪区才行,如果是自己堆雪的话,万一遇到两三天的大风,很容易就会把雪给吹走。
  室外菜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恒温,一旦积雪被吹走,菜窖里的温度,势必会往外流去。届时,不管菜窖里放多少加热设备,也很难保证菜窖里的恒温。”
  此时一个中士举起了手,“林排长,我们哨所附近很难找到八米厚的积雪区,我走遍了哨所附近,最厚的积雪区也不过就是两米,这该怎么办?”
  林意早有了应对这种方法的经验,“洒水。在建好菜窖,往上堆雪的时候,每隔一米厚的雪就洒层水,使之冻成冰。当雪结成冰后,不管在大的风都没法吹走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改变大影响
  因为菜窖本身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所以大家问的问题,林意解答起来很快,没多少功夫,就把大家能想到的问题全部解决。
  团长见到林意回答的这么流利,一看就知道他下了不少功夫,拍了拍手,鼓掌道:“林意同志真的很不错,讲解的非常细致到位。我们在昨天的团务会上也研究了,准备就室外菜窖这项工作上,给予八班哨所集体三等功奖励。”
  这话一出,所有班长都惊呆了,八班前阵子刚拿了个集体二等功,现在又要拿一个集体三等功,这功劳就跟捡的一样快,这也太牛了吧。
  怪不得这次会议,团长和政委都来了,原来是因为这事。
  政委此时也开了口,“边防哨所区域本身就比其它地方更艰苦,大家有吃苦耐劳的勇气,这就已经很优秀了。
  但我想借这个集体三等功的事情告知大家,哨所官兵们在保证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下,还是要多动动脑子,好好想一下,该怎么才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在座的也都是老兵了,你们可以想想你们刚来哨所的时候,是不是天天吃土豆白菜。
  但现在看看,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上新鲜蔬菜,而土豆白菜已经成为了换口味才吃的菜。
  这种改变都是大家一步一步努力来的,现在哨所的生活还是不好,所以我希望你们,尽可能的想办法动脑筋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就比如孔副团长上次跟我说了八班的一件事,他们哨所离厕所有好几十米远,一旦刮起暴风雪或者风吹雪,大家必须要互相扶持着才能去上厕所。
  而且还必须佩带对讲机才行,以防在上厕所的途中被风雪淹没也无法呼救。
  但自从林意来到八班之后,只用了雪和冰,就搭建出了一条哨所连接旱厕的通道,这样他们上厕所就不用在冒着大风雪了,从通道走,轻轻松松的就走到了厕所。
  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却极大的便利了八班人员。你们所有的哨所我都去过,基本上,厕所离哨所都有几十米远吧,我想问问,前阵子一连刮了十几天的风吹雪,你们的战士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
  政委这话问出,所有班长都不敢接声,孔副团长指了指一班长,“一班长,你是这些班长中资历最老的,你先说。”
  一班长连忙站了起来,小声说道:“我们要穿好几层大衣,然后戴上棉帽、双层防寒面罩、护目镜。穿上防寒靴、电热衣、保暖裤,手上拿着对讲机,一根枪刺充当探路棍,这才敢去厕所。”
  听完这话的团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们打仗都穿不了这么多吧,上个厕所怎么穿的这么厚,这能方便吗?”
  一班长也知道很不方便,但没办法,外面零下三十度,刮着八级大风,你穿的不厚,三五秒钟就足够把你冻透。
  我们总不能拉在哨所里吧,再说哨所就这么大,虽然有个冲水厕所,但只能夏天用,秋天开始,就会逐渐被冻上,无法在使用了。
  而且那个厕所也不是用来上厕所的,而是用来洗澡的,基本不是特别特殊的情况,没人敢用这个厕所,外面的旱厕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
  但他现在也不敢接团长的话茬,只能低着头不说话。
  政委听到后,看向林意:“那你们八班怎么上的厕所?”
  林意不想太刺激一班长,含糊的说了句,“就是正常备勤穿的那些衣服。”
  政委看向大家,“你们是觉得,穿自己身上这一身衣服去上厕所方便,还是像一班长一样,穿的跟个球一样上厕所方便?”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林意刚来到八班就能连续立两个集体功劳了吧,你们都是哨所老兵,不能仗着自己吃过苦,就不主动去改变,那样能行吗?
  我想问问,这次被风吹雪憋了十三天,上厕所这么难,你们就真的能忍住不去改变吗?
  上厕所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你们的生活、战斗、训练,方方面面需要改善的东西太多,我希望你们能主动发现问题、改变问题,缺材料的话,直接给团指挥部报告,我们都会给的。
  你们虽然生活在最艰苦的地方,但我希望你们能自强,主动改善自己的所处环境。”
  政委的话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作为哨所老兵,短的都在哨所里奋斗了七八年,长的都十几年了。
  这么多年就生活在一个那么小的地方,能不清楚平常的生活、训练、战斗有多不方便吗?
  既然知道这么不方便,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难道非要像《士兵突击》里,草原上的红三连五班一样,必须有一个许三多出现,才能改变当前的生活吗?
  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许三多的。
  这就像是一个家一样,有的人家里过的就是越来越红火,干不了大事,我就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今天我补一块砖,明天在添一块瓦,总能盖出房子。
  而有些人,哪怕一开始给他一个二层小洋楼,不会过的,依旧是越来越破败,说不定二三十年后,小洋楼都塌了也说不定。
  既然哨所就是大家的家,那肯定要越过越好才行,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战斗力。
  各班班长想通道理后,都在偷偷的瞄着林意,他们没想到林意刚来哨所一个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巨大的改变,生活上的改变虽然的确有限,但思想上的改变,却比什么都重要。
  此时团长咳嗽了声,“生活上的事情说完了,下面来说说训练上的事,前面风吹雪天气中,八班林意带着队员穿越风区走到五班哨所领取物资的事情,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吧。”
  各班长纷纷点头,当时林意可是在电台里直接给团指挥部打的报告,所有哨所都听的一清二楚。
  当时他们对林意的看法就是,为了食物,真是什么都敢干,没肉就不吃肉呗,少吃几顿肉又死不了,何必冒那么大的风险呢?
  但现在他们想通了,吃肉是其次,主要的是可以提升穿越风区时的战斗经验,这个太宝贵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低调的林意
  团长看着各班长都点头,又问了句,“你们有敢在风吹雪天气下,贸然去另一个哨所的勇气吗?”
  这下各班长纷纷摇头,就像是刚才一班长说的一样,连上个厕所,几十米的距离都要全副武装,更别说走国防公路距离都在八公里以上的路了,那几乎没人能坚持的住。
  倒不一定会被冻死,他们都有被困在风雪中自救的经验。
  但如果坚持走下去,一定会被累死。
  顶风前进可一点不比负重几十公斤轻松。
  更何况,林意带着大家走的还是山路,山路比公路更难走,哪怕他们是在哨所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兵,也没有勇气完成这个任务。
  团长看到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也明白了各班长的态度,“别说你们不敢了,我问过侦察连的人,结果没一个班长有勇气这么干。林意,你来说说你们为啥有勇气这么干。”
  林意上次给团指挥部汇报的时候,说过自己精通气象这个事,于是说道:“我总结了这次穿越风区的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第一是团结,这一点是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的东西,哪怕是日常巡逻中,紧密团结也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则是胆大心细,要能时刻观察周围的环境,充分利用地势来节省自己的体力,该上的时候一点不犹豫,该躲的时候,就安心躲着。
  第三点则是充足的气象天气储备,我在后勤学院学习的时候,专门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在加上八班长这些年一直都在记载哨所天气的情况,我从八班长的笔记中了解到,隔着一座山,风力大小都不一样,因此我才起了穿越风区的想法。
  可以说我们能成功穿越风区,八班长的笔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团长一听八班长还有这个本事,连忙问道:“你把笔记带过来了吗?”
  林意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八班长的笔记本,“给您。”
  八班长的笔记本虽然有记载哨所附近的山头各有不同,但因为八班长的走动距离有限,记载范围自然也很有限,也就只有八班哨所附近的山头才有记录,其它地方根本没记载。
  不过见到众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笔记本上,林意倒是松了口气,如果他们在仔细问下去,自己真的不太好圆了。
  团长看了一会笔记本,满意的点点头,随后看向其他班长,“你们在哨所干了这么多年,也应该有相应的经验吧,等会把八班长的笔记本互相传看一下,你们也都互相记录一下各站的情况,到时候一汇总,一份新的边防线具体情况就又出来了。”
  各班长没想到林意仅仅凭借一个笔记本,就敢穿越大风天气,除了佩服就剩佩服了,这用胆大包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过孔副团长却很不满意林意的说辞,把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推到八班长身上,在孔副团长眼里,林意低调的有些过分了。
  “小林,你没必要太低调,你是有本事的人,不要为了光给别人争荣誉而降低自己的作用,这次穿越大风天气,你起了主导作用,我们都明白的。”
  林意好不容易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八班长的笔记本上,这被孔副团长一说,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各班长缓过神后,才猛然发现,林意总结的三点经验,没有一点是夸自己的指挥,这真是低调的有些过分了。
  团长也顺着孔副团长的话说道:“小林,你哪都好,就是太低调了。在我们边防团,有本事就是有本事,没人会眼红的,如果有人眼红你,我就让他亲自去大风天气里转一圈,看看他眼红的对象有多厉害。”
  政委也说道:“团长说的对,我们边防团和其它部队不一样,没那么多人情世故,能来艰苦地区部队干活的,几乎没有关系兵,一切都靠实力说话,这算的上是边防团的一个优点了。”
  林意虽然来哨所才一个月的时间,但也清楚,边防团的确是一切看实力。
  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情世故。但边防团这种地方,的确是很弱化了竞争关系,你强就是强,几乎没人会眼红,更不会有人暗地里给你使绊子。
  林意听到团长政委的话,连连摆手,“主要还是靠大家团结,在这种大风天气,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团长政委见到林意如此谦卑,纷纷点头,真是好兵啊,可惜他只是过来学习的,要他是我们边防团的军官,我可一定会好好培养。
  会议进行到现在,时间也过的差不多了,孔副团长招呼道:“那行,各班要记住团长交待的任务,尽快按照八班长的笔记格式,完成各哨所的具体情况。现在散会,中午我让炊事班做了肉,大家一起吃个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