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后勤兵 第84节

  还没等林意说话,其它人纷纷喊道:“好,明天涮羊肉。”
  林意见到大家意见一致,自然没话说,“行,今天吃水煮肉片,明天吃涮羊肉,大家今天也辛苦了,趁着食材丰富的时候,好好补补。”
  有了充足的物资,时间自然过的很快,这几天林意一没事就带队往外面跑,原因很简单,就是练习大风天气下,野外的战斗经验。
  当然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林意的六点气象技能,所以才敢一直往外跑,不过大家也不是没收获,最起码他们知道了,在风向固定的时候,顺着哪里走,风力会小一些。
  练习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
  这场大风一直持续了十三天,才逐渐停止。铲雪车破天荒的也开始了夜间施工,仅仅只用了24小时,就全线打通整条国防公路。
  林意前一晚睡下的时候,看着哨所下的国防公路积了至少两米厚的雪。结果第二天清晨,带队跑早操的时候,就看到了一条沥青黑的公路,这铲雪速度,着实是让林意佩服万分。
  今天是朱副班长带队巡逻,林意则在整理这些天积累下的材料,明天物资车会来运送物资,自己则会跟着物资车去团部开个会,必须得把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和现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才行。
  可还没整理多久,哨兵突然喊道:“排长,有军车来了,应该是领导视察。”
  林意一听,立刻整理着装出门迎接,没想到打开车门一看,居然是孔副团长,林意连忙敬礼,“孔副团长好。”
  孔副团长回礼,“行了,大冷天的就别站在这了,咱们进哨所聊。”
  这次来的军官并不多,除了孔副团长外,还有一个少校,林意也不认识他,但却能感受到,这个少校一直盯着自己看
  出于礼貌,林意端了杯茶水:“首长,喝茶。”
  少校连忙双手接过,“林排长,我可不是什么首长,我就是气象室的一个工作人员,这次过来拜访你的。”
  拜访我的?林意有些诧异。
  孔副团长指着气象室主任,说道:“他叫李龙,是我们团气象室的主任,你前些天不是带队徒步穿越大风区域来到了五班哨所领取物资吗?还提议让铲车原地铲雪,避免了车队遇险。
  这些事情,无不显示着你强大的气象知识,所以他来拜访你一下,看你有没有什么可以指点的地方。”
  林意突然想到,上次给团指挥部汇报的时候,为了让团里放心自己带队出去,所以专门说了自己学过气象学。
  这下可遭了,虽然后勤学院里的确会学习气象学,但那学的都皮毛啊,八班长的笔记,虽然讲的也很透彻,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人编纂的,漏洞还有很多。
  而面前的人是少校军衔,这典型是正儿八经的科技人员,自己要是跟他扯理论知识的话,绝对会班门弄斧。
  可看着气象室主任略带羞愧的眼神,林意也不好说胡话,最后权衡一下,只能说道:“孔副团长,关于气象学的知识,我肯定没他们专业人员懂的多。
  我之所以能带着大家穿越风区,一是靠勇气,二是靠直觉,我们也走过风很大的地方,上次从五班领取物资回来,我的嗓子都被冻坏了,缓了足足五天才慢慢恢复过来。
  所以我实在是没什么可以指导气象室主任的地方,只有我向他学习的地方。”
  孔副团长可不信林意这番话,他说的勇气和直觉,肯定会占一部分因素,但你要是没相应的本事,勇气那就是匹夫之勇,是做不成事的。
  而林意既然能带着人顺利出去,又顺利返回,证明林意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小林,你既然来咱们八班哨所当排长了,那就别藏着掖着了,大家都是战友,互相交流分享一下知识,这没什么不好的。
  再说李主任也是高材生,你就算气象知识在强大,也肯定有不知道的地方,李主任就算是在平庸,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也让他积累了不少的知识,你俩互相交流一下,你绝对不会吃亏的。”
  林意见到孔副团长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好点头,“行,那我就和李主任好好交流一下。”
  第一百七十五章 推广菜窖
  李主任显得很是谦虚,因为林意这些天表现出来的气象知识很是让他震惊,特别是把气象学用在实战上,带着大家顺利穿越风区,这简直是没办法不让他佩服。
  “林排长,我想请问你一下,你是如何看出风向的变化?你能带着队伍穿越四公里的山路,跨过好几个山头,期间几乎没有停顿,想必是没有遇到太大的风吧,不然绝对不可能爬上山的。
  而我当时根据气象仪器测量的风速数据,观测到你行进的地方,几乎都是七八级大风。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我测出的数据和你的遭遇感觉完全不一样。”
  林意听到这话,挠了挠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道:“我每走几步,都会感受一下风的方向,以此来确定风的方向有没有改变。其次还会根据地形,来观察哪些山会挡住风,哪些山可以让风改变方向,然后根据实际地形,来选择进军路线。
  本身是七八级的大风,但经过大山阻挡后,风速可能就会弱上两三级。四五级的风,几乎已经无法对我们的行军造成影响,所以我们才能走的这么快。”
  李主任听后,点点头,“根据地形地貌来合理的规避大风,这的确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道理,但想做到,无疑是难上加难,真不知道林排长到底经历过什么磨难,才可以做到如此随机应变。”
  谈话进行了半个小时,林意回答的答案都很简单,都是气象学中一些最基本的定理和道理,这些最基本的反而是最不容易被识破的。
  李主任虽然也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林意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就做不到,想了半天,李主任只能归咎于个人能力不行,随机应变太差,不能根据地形地貌,迅速的制定一些前进方案。
  找到了自己的短板后,李主任发誓一定要把这上百公里的山头全部都走上一遍,一座山一座山的去亲自测量数据,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孔副团长听到李主任的话,竖起了大拇指,“这才对,虽然我对气象学这种科学并不清楚,但我却知道,很多地方光靠卫星图和一些测量数据,得到的数据并不完全准确。
  再精密的仪器,也不如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来了解的更清楚。到时候凭借自己对这些地方的丰富经验,在配合上先进的科学仪器,才能更好掌握这里的天气情况。”
  谈话结束后,孔副团长看向林意,“走,咱们去你建的室外菜窖看看,我刚才看门岗区域有一块显示屏,上面显示的有温度湿度,备勤人员说这就是菜窖里的温度湿度,你很有才啊,连这些电路都能自己改装出来。”
  林意摆摆手,“这都是一些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东西,只要稍微懂一些电路基础,就可以造出来,我就是利用了废旧电热毯上的一些东西,就改装完成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难度。”
  孔副团长可不在乎林意怎么轻描淡写,他只知道,这东西建造成功了,那就是厉害。
  我不管你用的是什么高端材料,还是废旧材料,只要能造出来,那就是好的。
  “走,咱们去菜窖看看。”
  几人很快来到了菜窖门口,林意看着来人众多,说道:“因为这个菜窖并不大,一次性只允许两人进入,所以这次就我和孔副团长先进入,如果你们后面还想进的话,请稍等一个小时,等菜窖里的室温升起来后,你们在进。”
  孔副团长听到这话,立刻对身后的人说道:“你们回哨所吧,这又不是什么稀奇玩意,都跑过来看什么热闹,等后面林意把这个方法普及开来后,你们自然能见到。”
  说完便和林意钻进了第一道门,关好第一道门,确定没有风透进来后,林意才准备开启第二道门。
  而且为了防止有特殊情况,菜窖里的人必须时刻用对讲机和外部人联系,以防蔬菜腐烂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开启第二道门前,林意按下对讲机,“门岗人员,我现在开始进入菜窖。”
  很快门岗人员就回道:“可以进入。进入菜窖后,立刻汇报菜窖里的空气状况。”
  林意喊了声收到后,慢慢推开了第二道门,一瞬间,满架子的大白菜、土豆、胡萝卜就映入眼前,孔副团长伸手摸了摸大白菜,当感受到大白菜嫩绿的菜叶时,满意的点点头,“很不错,这个过冬蔬菜保存的很不错。”
  林意则围着菜窖转了一圈,随后拿起对讲机喊道:“菜窖内空气正常,一分钟后再次联系。”
  很快门岗区域回答道:“门岗收到。”
  孔副团长见到对讲机来回的呼叫,觉得有些繁琐,于是看向林意:“我记得网上有卖空气监测装置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到时候申请一批资金,然后买一些回来,到时候时刻监测菜窖里的空气情况,也不用你们来回的呼叫了。”
  林意点点头,“有空气监测装置当然好了,不过对讲机来回的呼叫还是不能停,谁也不知道空气监测装置会不会出现问题,所以操作流程还是不能变,在安全面前,任何东西都不繁琐。”
  孔副团长听到林意的安全意识这么强,相当满意,“小林,等会你跟着我们的车辆回团部,然后准备一下室外菜窖的建造材料数据等东西,等明天所有的哨所班长都到团部后,你就把室外菜窖的构成图好好的给大家讲讲吧。
  我看这个菜窖里的蔬菜保存的很好,远超过其它哨所的过冬蔬菜保存情况。经历过连续十三天的风吹雪天气,大家都知道过冬蔬菜的重要性,很多哨所要是没有过冬蔬菜顶着,早都坚持不住了。
  这下室外菜窖的作用性也体现了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是这些天就把所有哨所的室外菜窖都建好,反正你的菜窖也是冬天造的,现在造好问题也不大吧。”
  边防哨所建的位置都偏高,在这个多山的地方,积雪超过五米的山洼应该有很多,位置不缺的话,那造起来就很简单。
  林意点点头,“问题不大,只要位置选好,一周内就可以成型。”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个素菜
  因为风吹雪天气刚过去,所以暂时不会有太大的风雪,最起码一两天内不会有,所以孔副团长检查完工作后,也不着急走,“小林,上次给你们送的肉吃完了吗?”
  林意也不清楚肉量,有吴师傅这位长期驻守哨所的厨房大师傅在,自己在随便指挥会显得有些外行指挥内行。
  “老吴,过来讲下物资储备。”
  吴师傅虽然也见过几次孔副团长,但被亲自喊到眼前汇报还是第一次,所以显得略微有些紧张,以至于憋了半天都没说出话。
  正当林意准备打圆场给吴师傅解个围,就见到吴师傅深呼吸后,胸一挺,立正敬礼,大声汇报道:“报告孔副团长,我们八班还有大肉(猪肉)约三十斤,牦牛肉约十斤,粉条十斤,过冬蔬菜两吨……”
  吴师傅说的很详细,从肉到菜,从盐巴到酱油,甚至就连筷子储备了多少双都说了出来。
  这一幕着实是让孔副团长惊讶了半天,林意也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震惊道:“老吴,你是把所有东西都背下了吗?”
  吴师傅点头道:“既然干了后勤,那自然就要对手里的东西清楚才行,不然怎么负责大家的伙食,您说是不是。”
  孔副团长也非常满意,看向身后的文书,“对这位哨所老吴的事迹进行一下记录,后面让宣传股的同志上来采访一下,发到咱们团报里。”
  老吴一听后面还有宣传股的记者上来采访,高兴的有些不知所措,“首长,那我去做饭吧,你们留在这吃个饭。”
  孔副团长点点头,“饭我肯定是要吃的,但不是吃你们的肉,团机关的伙食比你们这好多了。
  你们在前些天的风雪天气中,吃了好几天的素菜吧,就做一顿那种菜吃,我们需要了解你们哨所有多艰苦。
  另外,你也别因为要被采访了,就故意多给素菜里多放调味料和油,我知道哨所艰苦的时候有多艰苦,你就正常做就行。
  况且记者上来也不光是给你做采访,上次你们八班在风雪中救了牧民,荣获了一个集体二等功。这次又造好了一个室外菜窖,说不定又能获得一个集体三等功,这两个功劳在这放着的,不可能不好好宣传一下。”
  吴师傅当然明白记者过来不光是采访自己的,自己不管做的再好,也只是尽职尽责而已,如果连尽职尽责都算是功劳的话,那就太夸张了。
  不过尽职尽责毕竟是好事,能够树立典型宣传一下,也算是出名了。
  吴师傅立刻答应,“是,保证按照食物短缺时的做法来做菜。”
  有了孔副团长的要求,吴师傅做起饭来,自然无比简朴,因为当时的新鲜蔬菜已经被吃完,蔬菜基本就只剩下了土豆、萝卜、白菜等。
  因为少油的缘故,所以吴师傅做炒土豆丝的时候,并没有放多少油,也幸好土豆丝不吸油,所以炒出来还是相当有卖相的。
  随后又做了一个凉拌萝卜丝,凉拌菜本身也是不需要多少油的,甚至很多人家做凉拌菜就不放油。
  但高原地区如果不放油的话,吃起来嗓子会太干,而且如果在高原地区待过的人会发现,嗓子时不时的会更干渴一些,远比平原地区干。
  或许是因为空气干冷的缘故,也或许是紫外线太强的缘故,你在巡逻的时候,随便拉出来一个人,就会发现他的嘴唇干到发白,这在平原地区是不常见的。
  炒土豆丝,凉拌萝卜丝,最后又做了一个炝炒白菜,依旧是正常油,但炒起来味道依旧不差,尤其是最后一个炝花椒的步骤,香味一下就溢到外面来了。
  孔副团长闻到香味,快步走到厨房,当看到这三道菜,一下就有了食欲。
  米饭因为是用高压锅蒸的,所以蒸的很快,总共都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饭菜就全部上桌。
  林意见到三个素菜还是有点太寒酸了,招呼着吴师傅去烧个奶茶,并解释道:“我们在整个风雪期间,几乎没有断过奶茶,所以烧一个也很正常。”
  孔副团长没有在意这种细节,坐到了餐桌上,拿起筷子品尝起这些菜。
  因为吴师傅本身厨艺就很不错,加上团机关天天有肉,孔副团长正好有点吃腻了。
  那这三道素菜,就恰好迎合上了孔副团长的味蕾,一时间,让孔副团长胃口大开,吃了不少。
  而哨所官兵这几天也吃了不少肉,夸张的一天,直接吃了十斤,这个量相当不少了,大家正好也想吃点素菜清清肠胃,所以这三道菜没用多长时间,就被清了个空。
  随后吴师傅煮的热奶茶也上了桌,孔副团长摸了摸肚子,咂了口奶茶,安逸道:“最近吃肉吃多了,在吃素觉得很舒服,已经体会不到那种艰苦的感觉了。”
  林意倒不想着去思苦,“孔副团长,我认为忆苦这个苦,并不仅仅指的是食物。现在物资充沛,即使是高原地区,也早都不缺吃喝。
  苦应该是苦在训练和战斗环境当中,今天没风还好点,但凡刮起五级以上的风,咱们的棉衣根本抵挡不住。要不是电热衣还能随时随地的提供一些热量,咱们的身子早都被冻透了。”
  孔副团长赞同的点了点头,“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巡逻小组是不是还没回来,咱们正好可以去迎下他们,顺便体会一下你们战斗的环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