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消 第89节

  既不会太补,亦可稳健她的身子,太医还吩咐她需常常走动,打打八段锦。
  太子殿下难得不依她撒娇。
  容珞只好慢慢地把稳胎汤喝完。
  待弄好喝好后,
  需照例去给长辈们请福安。
  万俟重领着容珞先是去坤宁宫见江皇后。
  容珞是藏着点肚子的,江皇后未察觉她已经开始显孕身,瞧着夫妇二人进来,不免笑说:“还是头一回见太子这般护着人。”
  江皇后想想以前真是看花眼,没发觉太子和容珞能如此情投意合,也罢,算是治了他不沾女子的毛病。
  二人陪伴江皇后良久,临走时说是让容珞常来坤宁宫坐坐,免得她总惦记她。
  看得出江皇后是真的很欢喜小孩,可惜她只生有太子这么一个独子,于是对容珞怀的皇嗣充满了期盼。
  从坤宁宫出来,便得去往寿明宫。
  虽朝堂之上,太子殿下与太后萧家不对付,但到底是他的祖母,该来见的还是得来。
  容珞出宫到现在,已有半年没见太后,心中隐隐有点紧张,她生母的嫡姐萧太后,一个视她为狐媚的人。
  万俟重则抚揉了下她的面颊。
  安抚说道:“我们去请安一番就回。”
  容珞点点首。
  -
  自萧太后被幽禁在清和行宫三个月之后,就搬回了寿明宫居住,鲜少外出露面。
  容珞曾常年在此伴着萧太后,寿明宫的装潢看在眼里再熟悉不过,倒是想起容易往日。
  来到宽敞的外殿,宫人进去传报。
  殿内许多与道家有关的东西都已被拆除,不似以前那般烟熏火燎的。
  片刻后,萧太后让素歆搀扶着从里屋出来,她布染细纹的面容比以前显得颓老,腿脚似乎也不如以前。
  近前行礼,皆是些客套请安的话。
  萧太后的目光瞥向太子身旁的容珞,如今是勾上了皇太子,果然是个不安分的狐媚。
  二人定下婚事时,太后便不喜这门亲事,但如今皇帝对她已不再百依百顺,因而未能阻拦容珞嫁进东宫。
  她缓缓道:“进宫这么久,你倒是一次都没来寿明宫,怕是忘了哀家这个姨母。”
  此前容珞失踪去往幽州,曾派人与赤燕营暗结,将庶妹萧云浓和她一同抓住,未能得手,前些日子晋王的赤燕营还被幽州军一窝端了。
  容珞福身道:“寿明宫地界远,珞儿如今身子不好,难有过来看望姨母,还请容谅。”
  萧太后低哼,瞥眼在旁的太子。
  没有在言语上多刁难她,放在以前定会罚她一罚才可解恨。
  盘算着赤燕营的吴莽已在羁押进京的路上,若是供出她萧家与晋王暗结反贼……
  萧太后眸色微暗,自是有所忌惮。
  转而说道:“到底是哀家养大的孩子,哀家怎会与你计较,不过是发发牢骚,埋怨几句你这孩子不跟哀家亲近。”
  容珞垂眸,实在不知如何应话。
  此前她被赶出凤阳宫,素歆嬷嬷没少使绊子,而今她更没那个心思和太后上演那些母慈子孝的场面。
  万俟重接过话来:“祖母如今有茉阳公主伴着,难得还念着容珞,但她身子不能常来,您若觉得在寿明宫孤寂,孙儿便常来陪陪?”
  萧太后:“……”
  她素来生厌东宫太子。
  莫说陪着,平日见都不想见。
  奈何齐王不是嫡子,处处争不过太子,枉费萧家为他考虑如此之多。
  萧太后转开话题:“听是有了身孕,前些日子还跑去幽州,简直胡闹。”
  “怀的是皇家子嗣,不可轻怠。”
  她拂了拂袖口,不紧不慢道:“哀家宫里的孔嬷嬷,服侍过不少有孕的妃嫔,经验老道,便带去东宫服侍吧,以防出什么意外。”
  萧太后言罢,身着宝蓝宫装的嬷嬷迈步站出来,向太子二人恭敬行礼:“奴婢见过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万俟重则淡淡瞥了一眼这嬷嬷。
  说道:“孙儿东宫安排得有秋夏两位嬷嬷服侍,也都是行事细谨的宫中老人。”
  萧太后打量着太子。
  执意说道:“多一位嬷嬷,事事周到些。”
  万俟重不卑不亢地作礼。
  言语微凉:“祖母得心的宫人不多,还是留在寿明宫吧。”
  他怎么能容忍太后安人过来。
  八年前没有,现在亦不会有。
  萧太后微微沉色,不得不松口:“那便罢了。”
  只得挥手让孔嬷嬷退下。
  -
  离开寿明宫。
  容珞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多年在太后的管控下,她难免会有抵触。
  萧太后欲派人过来服侍,无非是不怀好意的,好在太子殿下在身旁,回绝了太后的打算。
  车辇缓缓行驶。
  宫道的积雪已被清扫,宽敞整洁。
  容珞蹙眉思索,贴近太子。
  忽说道:“丝毫未顾及太后是长辈,若是会有谏官谏言太子殿下不孝……”
  她倒不是对太后有顾忌,而是忧心太子外朝受谏,有损声望。
  万俟重瞧着靠过来的容珞。
  漠然道:“萧太后此前痴迷邪道,声名不佳,既然谏言本宫不孝,亦得瞧瞧这做长辈的可有慈善。”
  他神情淡淡。
  口吻里却携着一抹倨傲。
  想靠长辈的身份压他,或许几年前可以,但现在可压不住他。
  容珞淡下心来:“嗯。”
  回宫城的路很长。
  她曾经不喜来寿明宫,于是路程就会变得更加漫长。
  而今有太子殿下陪同,与他说说话。
  这段路原来亦没那么长。
  茶桌上煮的茶温了又温。
  万俟重倒是问起她为孩子们去乳名的事,容珞摇头,尚没有头绪。
  况且从太医口中得知是双生子,似乎更难取名了,还是想几个乳名,等他们降生才做决定叫什么。
  -
  年初这几日休沐。
  积雪融化不少,还出了暖阳。
  梁太医派过来一个医童,领着容珞练习八段锦,说是能经络气血,增强体质,以免她身子越来越懒。
  于是太阳初起的时候,便能见到太子妃有模有样地练功,偶尔太子殿下会陪陪她,照莹翠宝在旁递水递巾。
  期间还不忘给太子做寝衣,绣工虽不比上尚服司的绣女们,但容珞也算做工精细,挑不出错处,还私心地在内衬绣了她的闺名。
  转眼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如往年一样,京城灯市繁华如星河,通宵达旦,欢庆三日。
  节庆这日,太子殿下似乎很繁忙。
  在兵部议事至天暗都未归,容珞倒是听了些,皇帝几日后将启程北上的消息。
  京城燃灯,热闹非凡。
  容珞怀有身孕,不便去往灯市。便放了照莹翠宝去游玩,她则在典膳厨跟菊竹学做起元宵。
  做好的元宵给江皇后送些过去,剩下的就等着太子回来同她一起,于是等着等着,天色便昏暗了,四处花灯通明。
  不知是身孕的缘故,还是怎么的。
  容珞心里分外失落,亦不是不能体谅他公务繁忙,但仍是忍不住回房间掉起小眼泪。
  难得元宵佳日,迟迟等不到太子殿下。
  煮好的元宵都放凉了。
  ……
  皇宫城灯火璀璨,宛若天宫。
  万俟重应付完兵部的几个老臣归来时,却已显得有些冷清。
  东宫的长廊,越过庭落。
  李德沛紧跟太子身旁,还不忘给他呈来刑部关押吴莽的疏折,尚未招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