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消 第18节

  她抖着声道:“你们放过我吧。”
  暗卫相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此地不宜久留,得罪了长公主。”
  听完,容珞忽觉后颈一痛,失了意识。
  暗卫将人抱起,迅速消失在西厢房,走时还带走她扔在地面的发簪。
  -
  皇帝的突然造访,里殿的法阵来不及撤,一掀开帐帘,满殿的烟雾缭绕。
  后门人影晃动,进来的戚公公一声令下,执掌侍卫疾步冲过去捉拿意图逃走的道人。
  道人被侍卫一拽,摔倒在地,正是玉虚真人张臻,他怀中藏起来的法器道具散落一地,同时还有那两个棉纸扎的人偶。
  张真人被执掌侍卫捉拿回来,一把按到光崇帝跟前,他连连磕头:“陛下恕罪!贫道什么都没做,是太后所逼,皇帝陛下恕罪!”
  戚公公把那人偶拾起来呈给光崇帝,上面清晰地用红字写着生辰八字。
  随之,被人藏起来的两个孩童也被宫正司的找出来,带到光崇帝身前。
  那张真人猛猛磕头,招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人偶上的生辰八字是两个孩童的,为太后挡灾煞所用。
  光崇帝面若冰霜,内阁有臣子谏言太后痴迷修道炼丹,有行邪术之嫌,他本还只是怀疑,今日的一道密疏倒是警醒他了。
  此时,紧随其后的萧太后停在帐帘之处,望见张臻道人没有逃走,心瞬间凉了一半。
  戚公公看着那人偶的生辰,犹犹豫豫说道:“这生辰好似眼熟……”
  如何能不眼熟,这不就是皇帝生母的生辰,这到底是以孩童挡灾煞,还是……
  光崇帝将目光冷冷看向身后之人,萧太后顿时明白过来,一时差点瘫倒,宫女太监连忙搀扶住她。
  光崇帝并非太后亲生,而是先帝第一任皇后所生,但这位生母生下他后,没几年便早早离世,而后先帝才立萧氏为后。
  萧太后一生无儿,唯一的幼女却已夭折,光崇帝因此得萧太后抚养,也靠着萧太后母家得以顺利登基为帝。
  光崇帝:“太后受奸佞所惑修炼邪术,所有道人处以极刑,拆除所有与道法有关的神坛庙宇,即日起太后幽禁清和园不得出。”
  皇家声誉为重,死的只能是萧太后养的这上百名道士。
  就此,光崇帝怒然拂袖而去,一众道人哭天喊地的被侍卫拖下去。
  萧太后摇晃地走进里殿,拾起地上的人偶,看清上面的生辰,年日太久她已然忘记先皇后的生辰八字,怎会写先皇后。
  她上前抓起欲被宫正司带走的孩童,质问其生辰八字,孩童被太后的厉声吓哭,一句话说不出来。
  萧太后势要掴掌孩子的嘴,王尚仪拦下太后便带走孩童,她当即瘫坐在蒲团上,失张失志。
  第17章 “待事情…过了…我再来陪太子……
  东宫书斋。
  淡淡墨香,栅足案上的奏疏叠放有序,清风吹启纸张。
  夜帘疏雨,檐下几盏防风灯笼。
  漠漠萧萧。
  幕僚徐修立于竹帘前,看向过廊的灯下,太子身着青墨长袍,矜贵而淡漠。
  徐修:“清和园一出事,连夜上疏太后的奏本如雨后春笋,一本接着一本,萧首辅那边此刻已焦头烂额。”
  关押了这么多人,其中便包括萧首辅之子,萧首辅正忙着如何去北镇抚司捞人。
  太后多年痴迷修道,肆意修祭祀场,劳民伤财,朝中本就颇有微词。
  万俟重望着庭中落雨,淡说:“点到为止即可,以免被陛下生疑。”
  皇帝不会轻易让萧首辅一众失势,从仅是治个太后受人蛊惑的罪名便可看出,何必因此引陛下猜忌。
  只要生出嫌隙便已差不多了,嫌隙会自己生长,适当的推波助澜便就能蔓延成灾。
  徐修行至身侧,道:“太子为陛下监理诸多政务,愈是需收敛行事,臣懂得这个道理,会命人撤些奏疏下来。”
  夜中春雨细如棉,
  悄无声息地润入泥土,催生新芽。
  李德沛的脚步声渐近,停在竹帘之后:“殿下,长公主醒了,吵着要回去。”
  话语传进来,书斋静了片刻。
  徐幕瞥了一眼太子,拱手:“臣这便退下了。”
  看来寝殿那边有人需要哄哄。
  -
  重重帷帐,宽敞华贵的寝殿。
  处处透着陌生。
  紫檀桌上放着用膳,虾仁羹和一些清淡小菜,几个宫女在旁候着。
  容珞紧张地坐在榻中,只着件单薄的里衣,微卷的青丝披散,她目光落在羹粥上又匆匆收回。
  醒来时便是在这里,陌生的环境和宫人,她差点以为自己被什么人给掳走了。
  容珞对着宫女们道:“先送我回凤阳宫吧。”
  白天受到惊吓,她对已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只记得照莹和其他宫人被扣在清和行宫。
  宫女们福下身,为首的说:“李公公已去请太子殿下了,还请长公主再等等。”
  没有太子的允许,
  她们不敢就这么让长公主离开。
  容珞斟酌片刻,檀桌上的羹粥鲜香无比,她昏睡到现在,尚滴水未进。
  正准备落榻,殿外传来步伐声。
  容珞警惕地看过去,着华袍的男人徐步而入,挟着浑然清贵的威仪,肃肃如松下风。
  寝殿内,宫人纷纷跪身。
  来人正是太子。
  容珞眼眸微微亮,当男人视线投过来时,她又不禁抿了抿唇,太子问向宫女们:“怎么回事。”
  为首的宫女道:“长公主执意要回凤阳宫,不肯用膳。”
  容珞张张口,欲言又止。
  她没有不肯用膳,想再等等,身边没有熟悉的人,心安不了。
  太子行到榻帐前,容珞仰着首望着他,显得有些怂的,听他问她:“刚醒就想回去?”
  他并未触碰她。
  来时衣肩难免沾上雨水,使得他浑身好似带了些寒气。
  容珞视线移了移,看到男人微湿的衣肩。
  顺着他的话点头,“我的宫女还在清和园,太后要发现我跑了,会责罚她们。”
  太子引她落榻,从背后环着容珞来到檀桌前,声音沉淀得没有一丝起伏:“安心歇着,太后顾不上你。”
  容珞有点懵懂:“什么意思。”
  坐到檀桌前,宫女上来伺候她用膳,揭盖盛汤之类的。
  太子言简意赅:“太后做巫邪之术事发,已被幽禁清和行宫,没有陛下的旨意不得见。”
  容珞愕然,来回思忖。
  怎会如此突然,她感觉她仅是昏睡了一觉而已,太后便已被幽禁。
  她忙问:“那我的宫人们呢。”
  万俟重耐心解答:“正在宫正司审训,他们和巫邪之术无关,明日便可出来。”
  容珞惴惴不安:“宫正司会查到我吗,我只是写了青词,什么都没做。”
  万俟重:“不会。”
  他自有法子让她不被查,更不会被人知道今日险些失身的事。
  他目光看向桌上的虾仁羹和清淡菜肴,屈起指节蹭了下她的面颊,说:“先吃点东西再说。”
  容珞安定下来,乖乖地舀了半口吃掉。
  用膳期间想问太子话,被他一句食不言,寝不语给制止。
  她嘟囔嘴,分明在念云间同榻时,他就没有做到寝不语。
  等到吃完,用了用漱口茶。
  宫女端走食具。
  身心放松下来后,她感到脖颈疼痛,忽小心翼翼对着太子说:“若带我过来,下次可不可以不要敲晕我,我可以自己走。”
  万俟重有点失语,皱皱眉头。
  带回她的是两个暗卫,一向迅速隐匿惯了,选择最简便的带回方式。
  “不会再有这种下次。”
  被撕坏衣领的衣裳是他为她换的,他都不曾撕过她的衣裳,萧绍元竟胆敢。
  容珞也想起这人,“那个萧绍元……”
  不经意对上太子微愠的漆眸,她噤了声。
  太子道:“他出现在太后行宫里,自然会被牵连,已同众道士一并押进北镇抚司。”
  容珞不知他为何有了不悦。
  在男人身前,她掂了掂脚说:“他没碰到我。”
  万俟重微微俯身,手臂横在容珞纤细的腰处,强势地收紧,感受着她衣下的玲珑曲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