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八零再就业 第663节
看着领导们的话都要说完了,二毛适时的喊来餐厅服务员,让把菜和汤都热一下。
领导们要正式吃饭了......
和马县长吃完工作餐后,谢书记带着二毛回到办公室后,第一句话问的就是,“老马的秘书和你说什么了吗?”
二毛先给谢书记泡了杯茶,然后才汇报道,“说了不少。
但重点还是放在了省道延长线要占用的村庄上。
从线路上来看,大杨庄和小杨庄是在必经线上,马县长秘书的意思是大杨庄比较合适。”
谢书记想了想,根据之前走访得来的消息,这个大杨庄那边的小领导和马县长这边关系还是很近的。
“家安,这个事情你怎么看?”谢书记突然问道。
二毛笑笑,他能怎么想,领导怎么想他就怎么想。
但现在领导既然让他想,那他就要把领导想的说出来。
“领导,其实这省道延长是您争取来的,您是想打破县里交通闭塞的这样一个局面。
既然是省道经过,那势必要有拆迁安置的工作。
省交通厅的领导也和您说过,这线可以延长过去,省里也会有一定的补助。
但是这补助肯定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有人想通过拆迁来狮子大开口肯定不行。
最关键的一点是,延长线的出口在哪,经过哪,会影响开发区的选址。
开发区肯定是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合适。
这也就是说,延长线经过的庄子不仅会吃到拆迁的第一波福利。
后续的开发区的影响肯定也会辐射过去。
所以,领导,这延长线经过哪里,还是要慎重选择的。“二毛正色说道。
谢书记一边听一边点头。
没错,齐家安的说的正是自己想的。
省道延长线和开发区看起来是两件事,其实这影响的区域块还是一起的。
马县长想把省道延长线定在大杨庄,这肯定也是有私心的吧!
“家安,试着打听一下大杨庄和小杨庄的事情。
我不介意领导有小心思。
但是这政策倾斜,那也要倾斜到该倾斜的人身上。
要是说政策倾斜的人好吃懒做的,那不是更会伤到那些勤劳的人?“谢书记平静的说道。
二毛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二毛基本上就是游走在各个办公室之间。
找这个人要点以前的资料,找那个人调一点以前的文件什么的。
反正他都是笑盈盈的温和的和人家说话,一点都没有书记第一秘书的架子。
大家很快也都喜欢和二毛说话了。
这天,二毛去书记办公室那里调一点其他的资料。
这时候已经快中午下班了,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说,二毛想找的资料在办公室主任那里。
二毛一听,忙就去找了办公室的曹主任。
“曹主任,这份文件谢书记想看一下,劳烦您一下?”二毛笑着说道。
曹主任是个年过五十的老人了,平时也是个老好人一个,见谁都是笑眯眯的。
“齐秘书等会儿,我马上给你拿。”
曹主任一边说,一边就在身后的文件柜里翻找起来。
很快,一份文件就送到了二毛手里。
二毛核对了一下文件袋上的内容,没错。
“到底是老主任,这什么东西都记得在哪,难怪谢书记说我要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在哪找,来问您就行了。”二毛笑道。
曹主任眼神明显亮了一下。
但那就是一瞬的事,不过二毛还是捕捉到了。
“齐秘书,别的是不敢说,但是这书记办公室的那些文件,只要是我在的这段时间,不管是要哪份,只要谢书记那边需要,我这里立刻就能找到送过去。”曹主任笑着说道。
二毛呢,看了下时间,还有点时间,这就在这和曹主任聊了起来。
第722章 我也会画饼
曹主任算是县里土生土长的老人了。
中专毕业后就进了县委,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的办公室主任的位置。
在这个位子上,曹主任送走了三任县委书记。
简单说,曹主任对县里上下的一切情况都了如指掌。
不过,二毛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一点情况。
三任县委书记都没有把曹主任给换掉,看来这个曹主任也是个人物啊!
不思进取吗?
不对,这个位置还是很讨巧的,谁都不愿意得罪,位置不是很高,但是这地位却不低。
就像他这个书记秘书一样,级别不高,但是就因为天天跟在书记身边,这上下的领导谁都不会得罪他。
“齐秘书老家是淮县的?那里可是个好地方。”曹主任笑眯眯的说道。
“嗯,淮县是挺好的,位置好,政策好,加上领导好,老百姓也肯干,这不就是好上加好了?
没事,等过几年的,我们县肯定也会发展起来的。“二毛笑道。
曹主任笑笑,然后跟着点了点头。
“那是,新书记,新气象,肯定会带我们走不一样的路的。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把一些坏风气改掉,肯定能改变现在的状况的。“曹主任笑道。
二毛眼睛眯了一下,曹主任话里有话啊!
看来是想和自己表达一些内容。
这不管是自己送上门来听曹主任说什么的,还是曹主任自己送上门的,二毛都必须要问一下。
“曹主任,什么坏风气?
谢书记来的这几天也看过不少地方,这民风挺淳朴的啊!
您要是说什么吃喝嫖赌之类的,那我还是要说一下的。
哪个县都有,这些事情啊,需要公安部门加大力度,我们还真帮不上什么。“二毛故意说道。
曹主任叹了口气。
“齐秘书,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是,我的意思是领导们的初衷都是好的。
但这架不住下面的人想要的太多啊!
我就给您举个例子吧,前年的时候,省里供电部门要通一条输送线,这沿途要架高压电线。
正好规划的线在大杨庄那里。
别的县我们不说,就说你老家淮县,我听说人家老百姓一听说是是政府项目,二话不说就让位置。
我们这里呢,大杨庄那里有户人家,狮子大开口要十万补贴。“曹主任说道。
“十万?最后给了吗?”二毛很惊讶。
“省里的补贴标准就是五千,人家就给五千。
大杨庄的那户人家就是瞅准了线路不可能临时再改了,就是撒泼打滚的要这么多。
他们家老太太就坐在施工地那里,谁敢动工她就把油往身上倒。
她的那些儿子一个个像模像样的劝了几次后,说管不了。
后来是省里给了一万,然后县里的供电又补了一万,这才让人家在那里架高压线。“曹主任小声说道。
二毛摇了摇头。
这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吗?
不是,很多地方也穷,但是人家只要看到一点致富的希望了,还是会拼命抓住的。
说到底,还是某些人太贪婪了一点。
想到这,二毛想到要是省道延长线从大杨庄过,那......
呵呵,这个情况还真的是有趣呢!
二毛看了下曹主任,见他也在悄悄打量自己,也知道了,这就是曹主任故意透露给自己的。
“曹主任,我听说那边有两个庄子,中间隔一条小水沟,一个叫大杨庄,一个叫小杨庄。
这两家有什么关系吗?“二毛继续问道。
曹主任笑笑,继续给二毛科普。
“原本没有什么大杨庄小杨庄的。
刚建国的时候,就一个称呼,叫杨庄,里面的庄户们很多都是姓杨的,这往上数上几代,那都是亲戚。
后来啊,不少外来户也在杨庄扎根了。
人多了,这矛盾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