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八零再就业 第402节
我想,这不管是教育局,还是卫校那里,肯定有底根的。
要补发一张通知书,应该也可以的吧!“齐心岚小声说道。
老赵家人这才想起来,自家大闺女的那个小儿媳可也算是干部子女了。
“这会不会太难为穗穗了?这不是要欠人家人情吗?”赵老太太忙说道。
“妈,我先回去问问看,要是好办的话,就办。
不好办的话,这我也没办法。“齐心岚笑道。
赵老太太点头。
她知道,自家大闺女只要这么说了,那就是有一定把握的。
哎,看来看去,还是自家大闺女好,这老赵家要是没有这大闺女,哪能这么舒坦的过日子。
想到这,赵老太太更生气了。
赵老七那个家伙,居然看不起女的,以后有他罪受呢!
赵金富想了想,也说道,“兰子,你还是帮着问一下吧!
需要走人情什么的,你告诉我,这是招娣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这里肯定没有二话的。
能办的话,就办,不能办的话......
那就是招娣的命了。”
“大哥,你放心,我肯定好好问的。”齐心岚说道。
赵老太太看看时间,这才对赵金富两口子说,“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今晚也闹腾的够晚了,明天你们还都要忙呢!”
赵金富两口子听了,忙点头答应下来。
“等会儿,老大家的,你先站着。”赵老太太突然出声。
田翠香一听,忙站了下来。
“妈,还有啥事?”田翠香忙问道。
赵老太太想了想才说道,“今晚老七被揍了一顿了,也算是惩罚了一下了。
明天老七家的肯定要找你说话的。
你敲打她两句,我不管她有没有参与这事,就冲着她没拦着老七,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
话怎么说,你好好想想。”
田翠香当然知道怎么说,就是老太太不提醒,她也要好好说说老七媳妇的。
赵家庄每家都不是一言堂。
特别是大家富起来之后,家里不管是大媳妇还是小媳妇,都能找到挣钱的路子。
这样一来,腰杆也就硬了,说话的底气肯定足的。
所以,不让招娣上学这事,老七媳妇肯定是默许的,要不然怎么把招娣往娘家送呢?
“妈,你放心,我知道怎么说的。”田翠香保证。
“好了,就这事,耽误你们休息了,你们快回屋吧!”赵老太太说道。
一直到赵金富两口子都走了,齐心岚才扶着赵老太太躺了下来。
“不许生气了啊!你再生气,我以后就不来看你了。”齐心岚吓唬赵老太太。
赵老太太抓着齐心岚的手握了下,然后笑了笑。
“我没事的,刚刚就是吓唬一下老七的,那小子太浑了,不吓唬不行。
光靠老大一个人,估计他还有点不服气呢!
兰子,咱们农村想女孩子想出头有点难的。
这培养出一个好姑娘出来,那至少能影响三代人的。
很多姑娘都不错的,但也有很多姑娘跟招娣一样,就这样看着机会没了的。
我以前以为赵家庄日子好过了,这样的情况应该没有的。
没想到啊,眼面前就有这么一个。“赵老太太说道。
齐心岚也知道。
好女人旺三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444章 赵家庄的问题
赵金富跟田翠香回屋后,虽然说关灯睡觉了,但是赵金富却是怎么都睡不着。
感觉到赵金富翻来覆去的,还不时的叹气,田翠香也知道,赵金富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这都多少年了,赵金富自从当了这个大队书记,已经不怎么和人动手了。
今天却因为赵老七动手了。
“老赵,你睡不着?”田翠香推了推身侧的赵金富。
“影响你休息了吧!那我去西屋。”赵金富说着就要起来。
“没事,我也睡不着,咱俩聊聊吧!”田翠香说道。
赵金富想了想,也是,和媳妇聊聊,这心里能舒坦点。
两人都把枕头往床头架子上一拉,然后靠了上去。
“老赵,老七家这事,怎么说呢?到底还是太短视的原因。
当然,老七两口子重男轻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管是老太太,还是我们,这私底下劝的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这不让孩子上学,我倒是真没想到。“田翠香说道。
赵金富沉默了会儿才说道,“其实,这事情应该是有苗头的。
说到底,还是怪我,我要是早点警示一下大家,也许就没今天的事情了。”
田翠香一愣,脱口而出,“早就有苗头了?”
赵金富点点头。
“你看啊,现在谁家都忙,以前还有农闲的时候。
因为赵家庄这边挣钱的生意多,这就没个闲的时候。
你看,这不管是干什么活,哪里都有孩子的影子。
小的孩子去割猪草,抓蚂蚱回来喂鸡,还帮着喂猪,菜地里浇水什么的。
以前我们看着,都是觉得孩子们懂事,知道减轻家里负担。
现在想想呢,这些活干习惯了,要是哪天孩子突然说不干了,要去上学了,这家里大人是不是就觉得不习惯了?
今天是老七家,说不定下次就换成别家呢!
到时候来一句,反正也考不上大学,浪费那个时间干嘛,不如回来多养几头猪,多种几亩地呢!
你说,我能说什么?“赵金富说道。
田翠香也反应过来了。
虽然说老七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的,但是这说到底,不还是骨子里认为学习没什么用处吗?
还有一点......
“对啊,老赵,你看啊,为什么别人总说,农村的孩子学习学不过城里孩子呢!
不就是因为咱们农村孩子平时总是帮家里干活吗?
别的不说,眼面前的两个例子。
先说德水吧,他上学的时候,老五家那可是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的。
还有秋秋,以前秋秋在镇上上学的时候,回来后,不也经常帮着家里干活吗?
你敢说,按照秋秋以前的那种学习办法能考上大学?
秋秋出息了,不也是进城后,什么事情都不管,一门心思学习才考上的大学吗?
老赵,你想啊,这平时玩的多,忙其他事情多,这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就少了?
这样一来,成绩怎么才能好?
成绩不好了,家里人一看,反正也考不上了,不如回来种地养猪养鸡呢!
这是不是就是慧慧说的叫什么恶性循环了?“田翠香问道。
赵金富越听这心里越觉得后果严重。
田翠香也是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
自从孙记者只动动笔杆子就给赵家庄招来了大批人,让赵家庄成为全省有名的农庄之后。
田翠香对这些读书人那都是从心底佩服的。
孩子大姑可是说了,苦什么不能苦孩子,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
现在赵家庄是富了,但是在教育方面好像还是落后的。
赵金富和田翠香同时都坐了起来。
这个苗头可不好。
以前范县长可说了,赚钱和思想教育要两手抓的,要两条腿一起往前跑。
现在一看,赵家庄明显是瘸腿了啊!
“翠香,明天赵家庄开大会。”赵金富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