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八零再就业 第238节

  然后我原来的院子盖两间房子就行。
  这个新院子里再盖上两间,不管是放杂物,还是住人,都方便。“齐心岚说道。
  齐心岚一比划,赵金富就知道她想做成什么样了。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
  估计三方的砖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水泥石灰或者人工什么的,你也别操心了。
  大树不是一直帮着人家盖房子吗?这学了不少,也拉了我们庄子上,还有其他庄子上的几个人,成立了一个小队呢。
  专门给大家盖房子。“赵金富笑着说道。
  大树是赵金富的小儿子,不管谁家起房子什么的,他都去帮忙。
  这时间一长,他居然无师自通,能像模像样的帮人家盖房子了。
  然后赵金富他们又在庄子上搞了个烧砖窑,这来买砖的多了,活也就更多了。
  “那好啊,大哥,话先说在前头,不管是砖头钱,还是大树的人工钱,这些一定要按别人家的价格算。
  要不然,我就不让大树来盖这房子了。“齐心岚说道。
  赵金富一听,本来还想说家里不缺这几个的。
  但转念一想,自家妹子现在好像也不缺那点了。
  “行,你怎么说,就怎么办。
  等八月底的,田里湖里忙完后,我就帮你张罗这事。“赵金富爽快的说道。
  齐心岚答应了下来。
  夏天天气太热,的确不适合盖房子。
  秋高气爽的时候最合适,她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想想,这两个院子要怎么弄才能更合理。
  只是刚到八月,赵金富那边就带话过来了,时间估计要往后推上一个星期了。
  齐心岚觉得没什么,慧慧却觉得蹊跷。
  按理说,在老赵家眼里,大姑这边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这是出了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才让她爸把大姑家的事情往后挪的呢?
  她悄悄一问,很快就清楚怎么回事了。
  “钱婶子家,也就是五叔家的二儿子赵德水考上首都的大学了。
  这是赵家庄几十年来第一个自己考上的大学生。“慧慧和齐心岚说道。
  “就是那个被牛顶了腰,然后瘫在床上起不来的赵老五家里?”齐心岚问道。
  慧慧点了点头。
  “就是能他家,他媳妇就是钱婶子,您不是还认识吗?
  我奶和我妈说你们关系还不错呢!”
  “他家二小子成绩这么好的?”齐心岚有点吃惊。
  不是她想的多,而是农村想出个大学生真的很不容易的。
  这不是十年前,庄子上推举一下,就能去上的工农兵大学。
  现在这个时代,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别说一个赵家庄了,就是淮县的一中,这一年能考上大学的也就那么十几个而已。
  “老五家二小子考的什么大学?”齐心岚好奇的问道。
  慧慧皱眉想了想,“是首都的一所专门出医生的大学,好像叫首都医科大学吧!”
  齐心岚更佩服了。
  这种大学的分数线可不低的,那孩子能考上,看来是真的小学霸了。
  “大姑,钱婶子家条件不好,五叔瘫了之后,家里家外就是钱婶子带着大儿子忙活。
  我记得可清楚了。
  好像是大前年吧,德水二哥刚考高中那年。
  农忙那两天正好说是天气不好。
  谁家都在抢收。
  钱婶子家只有她和大儿子赵德雨,德水二哥就偷摸着从学校跑回来帮钱婶子抢收。
  当时钱婶子都要气疯了,拿着藤条就抽德水二哥。
  要不是我妈她们听到动静了,去拦着,不知道德水哥要被打成什么样呢!
  后来,钱婶子和几个儿子抱在一起痛哭。
  我爸知道后,让我妈悄悄告诉钱婶子,地里的庄稼不用操心,肯定还有人帮他们收了的。
  当天夜里,我爸还有二叔三叔,带着家里的几个哥哥,收了一夜,把钱婶子家的庄稼给收了的。
  后来,德水哥跑到我们家,什么话都没说,就给我爸我妈磕了个头。
  我爸不好说什么,我妈劝的德水二哥,让他安心上学的。
  这两年的话,我妈明里暗里的没少帮衬钱婶子家。
  这次德水哥上大学,我爸是大队书记,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
  听慧慧说完,齐心岚也是一阵唏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你爸会怎么帮衬呢?”齐心岚问道。
  慧慧歪着脑袋想了想。
  “不是很清楚,不过,这出门上学是要路费的,这个庄子上肯定是要凑的。
  至于其他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齐心岚想了想,也不去想这个事情。
  赵金富是大队书记,这场面上的事情肯定会做的。
  “你们家人都好,你爸这个大队书记,当的硬气呢!”齐心岚说道。
  慧慧头一昂,一脸的骄傲。
  “那肯定的,老赵家不出孬种。
  不管是穷还是富,做事都要对得起良心。
  不对,大姑,你应该说是我们老赵家。
  你一直都是我们老赵家的一份子呢!“慧慧认真说道。
  “对,大姑也是老赵家人。”齐心岚笑着摸摸慧慧的脑袋。
  第266章 不要回来
  赵家庄,钱婶子家里。
  赵金富带着家里的兄弟还有几个晚辈坐在钱婶子家的堂屋里。
  赵老五还是坐在床头,一句话不说。
  钱婶子眼睛红红的。
  钱婶子的三个儿子,老大赵德雨一声不吭的站在钱婶子身后。
  最小的赵德清也是挨着钱婶子。
  老二赵德水擦着眼角的泪,眼神坚定的看着赵金富。
  赵金富想了想,还是从兜里摸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出来。
  鼓囊囊的牛皮信封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赵家庄的人一起凑的一点钱。
  一共六百五十块钱,这是给德水的,这去首都上大学,花销肯定不小的。
  虽然说学校是有补贴的,但是这身上有点钱,也让人放心。“赵金富轻声说道。
  钱婶子眼睛更红了,赵德水更是小声抽泣起来。
  “赵书记,这...这不能这样的。
  平时大家都挺照顾我们的,这要是再拿大家的钱,这成什么了?“钱婶子红着眼睛说道。
  “是啊,大哥,这钱我们不能要的。”床上坐着的赵老五也开口道。
  “我这是给你们的吗?
  这是给德水的。
  你们在庄子上住着,这花钱的地方当然少了。
  德水是去首都上大学,这能一样吗?
  首都是什么地方,走个路,喝口水都要钱的,德水身上不带点钱,这万一遇到点事情怎么办?
  穷家富路不知道吗?“赵金富正色说道。
  赵老五和钱婶子看了看那个牛皮信封,又看了看自己儿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德水,拿着,这都是大家伙的一点心意。”赵金贵劝道。
  “是啊,乡里乡亲的,这点事情不算什么的。”赵金寿也劝道。
  赵德水点点头,然后就看向赵金富。
  “大伯,我一定记得大家对我的好的,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大家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