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八零再就业 第39节

  “大姑,你说,要做什么?我听着呢。”慧慧赶紧回神。
  “你啊,明天去市口的那个市场上找一下看看,看庄子上有没有人来上集。
  要是有的话,你就让人家给你爸带话。
  就说我有事情找他商量,让他带上你二叔,三叔,一起来。“齐心岚说道。
  慧慧一愣,这叫自己爸来还正常。
  这把二叔和三叔都叫来了,这就有点不正常了啊!
  “咋滴?大姑,你真要和人干架啊?和谁啊?我怎么不知道啊?”慧慧立刻问道。
  “没有,大姑没和人干架。
  大姑是真的有事情和你爸他们商量。
  你只要帮大姑把话带到了就行了。“齐心岚赶紧说道。
  慧慧这才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和人干架,要是大姑真的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和人干架的话,那她估计会被家里两个堂妹嘲笑了。
  她朝外头看了看,这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
  即使有庄上的人来上集卖货,估计现在也都回去了。
  “行,大姑,明天我一大早就去市口的市场那里守着。”慧慧说道。
  齐心岚点头,也不去想这个事情了,赶紧先做饭吧!
  吃完晚饭,逗了一下那几个孩子,齐心岚又顺便做了两双鞋面。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慧慧就起身了。
  洗漱完,和睡的有点迷糊的齐心岚说了一声,慧慧就往市口的那个市场那里去了。
  慧慧在那里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看到自己庄上的一个年轻人推着自行车过来了。
  “大山哥,今天是你来上集啊?”慧慧一见来人,立刻就高兴的迎了上去。
  这人也算是和赵金富家沾亲带故的,也就三十岁不到,叫赵大山。
  “咦?慧慧?你怎么在这呢?金富叔不是说你去桂兰姑姑家了吗?”赵大山觉得奇怪。
  “嗯,我是在我大姑家的。
  大山哥,你今天卖完货回去的时候,记得和我爸说一声啊。
  就说我大姑说的,让他带着二叔,三叔他们赶紧进城来找大姑。
  大姑找他们有事。“慧慧说道。
  赵大山想了想,原来是带话啊,这好办,回去了,路过金富叔家说一下就行了。
  “行,我回去后就去你家说。”赵大山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慧慧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大山哥,一定不要忘记了,就说我大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们说。
  他们一定要一收到信,第二天就要过来。”
  慧慧这么一说,赵大山也有点紧张了。
  “事情很急吗?”赵大山问道。
  慧慧想了想,大姑八成是和爸爸和叔叔们商量卖点什么的。
  这房子都租了,这大姑一天不知道卖什么,那就是浪费一天的房租。
  现在大姑一个人养这么多孩子,一分钱都不能浪费。
  所以,这事情肯定很急。
  “很急,非常急!所以,一定要让我爸他们最好明天就过来。”慧慧郑重说道。
  赵大山一听,忙拍了拍胸脯,表示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赵慧慧满意的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还被赵大山塞了几根自家种的红萝卜。
  下午的时候,赵家庄的赵金富一家收到了赵大山的话。
  “我看事情肯定很急,慧慧那丫头早上六点多就在那等着了。
  所以啊,金富叔,你们最好明天一大早就过去。“赵大山说道。
  这话一说,立刻就让赵金富一家人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这看来真的是大事啊!
  要不然,也不会让家里几个兄弟都过去了。
  “明天早上,五点就出发,大柱,去和你二叔和三叔都说一下。”赵金富立刻就定好了出发时间。
  第46章 给你们找个卖东西的地方
  惴惴不安的赵金富一行人那是一夜都没睡好。
  这突然的让几个兄弟都进城,这肯定是大事啊!
  于是,这三兄弟二话不说,直接当晚就收拾好第二天要带的东西了。
  无非就是再把自家地里收的粮食啊,园子里种的蔬菜啊,都拿上一点。
  看着堆了一地的的东西,老三赵金寿想了想,直接就问赵金富。
  “大哥,要带家伙吗?”
  “带家伙?带什么家伙?”一旁的老二赵金贵一时间没明白什么意思。
  “老三提醒的对,还是带吧!
  这样啊,大家尽量带扁担,一来嘛,扁担可以当工具挑着这些菜和粮食。
  二来嘛,这扁担用起来也顺手。
  还有,每家的老大跟着,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六个人,这不多不少的,办什么事都方便。“赵金富立刻说道。
  老二赵金贵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大哥,那锄头也带上几把吧!”赵金贵说道。
  “锄头带铁,听说城里现在严打,这带着锄头不好吧!
  前两天县里开会的时候还说呢,最近好像在严打吧,这个还是要注意点的。“赵金富踌躇着说道。
  赵金贵笑了笑,“大哥,我们是农民,这家里的锄头坏了,带进城里找人修修没错吧!”
  赵金富一听,很有道理。
  于是,第二天,赵家的两辈六个人一大早五点多就用扁担和锄头扛着东西出门了。
  八点来钟,齐家该上班的上班了,上学的上学了。
  慧慧在第三次跑去胡同口张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自己的亲爹带着叔伯兄弟来了。
  “大姑,我爸他们来了。”慧慧高兴的喊着齐心岚。
  齐心岚也探头一看。
  嚯,又是大包小包的来救济自己这个可怜的外嫁姑奶奶了。
  “大哥,你们人来就行了,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呢?家里的都还没吃完。”齐心岚赶忙迎了上去。
  赵金富招呼兄弟侄儿们把带来的东西都堆在齐家的院子里。
  “你家人多,这吃不了多久就吃完了。
  还有慧慧也在这,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也多,我多带点粮食过来。“赵金富说道。
  赵慧慧这时候凑了过来,直接就说道,“我在大姑家吃的可好了。
  大姑让我每天早上都要吃鸡蛋。”
  赵金富摸摸小闺女的头,笑了笑,然后才看向齐心岚。
  “兰子,你这么急着找我们过来是有什么大事吗?”赵金富问道。
  齐心岚见三个兄弟还有几个侄儿都认真的看着自己,正在想该怎么把那门市房的事情说了的时候,慧慧却抢先开口了。
  “大姑租了个房子,但是不知道卖什么。
  找你们来商量一下,看卖什么好。”
  “租了个房子?还要卖东西?兰子,你要当小商贩?”赵金富很吃惊。
  齐心岚能理解赵金富的想法。
  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就是那种吃皇粮的,拿国家工资的。
  像油厂啊,粮库啊,烟酒公司什么的,这些都是好工作。
  但是,你要是说做生意啊,那别人看你的眼神可就不对了。
  华夏的生意人那可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时间的。
  从投机倒把的,到二道贩子,也就是所谓的倒爷,再到后来的个体户,然后再进化到生意人。
  最后不管多大的生意,都被称为老板。
  这些称呼的不同,也可以看出来生意人的地位在逐渐变化的。
  所以,齐心岚能理解为什么自家兄弟会这么吃惊了。
  “大哥,慧慧没说全。
  我是租了个房子,但是这房子也不是说全给我自己用的。
  大哥,你们之前每次进城卖东西的时候,应该看到过最前面的那个三面可以开门的门市房吧!“齐心岚问道。
  赵金富立刻就想到了那间将近八十平的门市房。
  三面开门,绝佳的位置,关键是地方还大,这就是开个饭店都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