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他不可置信的同时,心里后悔死了。
  早晓得姜辛夷这么有本事,他就不与他争那毒药丸的事儿,装聋作哑到底,说不得现在也能得陛下一份赏赐,还能跟姜辛夷一同载入医册麻风病这一病例里。
  现在好了,他中途退出,不仅没拿到任何奖赏,还把一个唾手可得载入史册的机会弄丢了。
  他悔啊。
  他已经不年轻了,在太医院待不了几年就要致仕了,如果抓住这次机会,跟姜辛夷一起荣获全国表彰,叫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知晓他的事迹,他致仕回家,家乡的富户乡绅,以及县令知府不知有多礼待他,他的晚年生活也能过得滋润一些。
  说不得还能凭借这份功绩和名气,为子孙后代谋一个福祉。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可若是重回当时,以他的性格,怕还是会跟姜辛夷吵起来,从而不去管麻风病院。
  这就像一个怎样都解不开的死胡同,让刘长贵第一次对自己遇事就缩的治病理念产生了些许怀疑。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不舒服没写多少,今天加了一点内容。
  第118章
  七月,下过一场暴雨的汴京城阴了几天,天气没那么闷热了,再吹点小风,叫人舒爽得很。
  有姜辛夷的精心治疗,徐鹿鸣和徐鸿雁身上的那点病痛很快就好了。
  趁着这几日天气好,下过雨泥泞的道路也阴干了,正是出门跑马的好时候,两人便把亲朋好友都叫上,一块去了京郊的草地。
  常年生活在京城里,每天见的都是京里人来人往的街道和熟悉的宅院,少有出京的时候,乍一见到一望无际的草地和徐徐微风中吹来的青草香,所有人都不由得心旷神怡了下。
  下了马车,各自牵着各自的马儿进到草地。
  这些马儿,有些是来跑马的人自个带来的,有些则是徐鹿鸣去禁军军营里租借的。
  毕竟马匹在大楚很稀有,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就算买得起,也不一定养得起。
  既然是徐鹿鸣邀大家一块来跑马的,他当然不会叫朋友们扫兴。除了自家有马的,其余没马的人不管会不会骑,他都给他们租了一匹。
  连小孩子也有。
  只不过孩子们骑的都是矮脚马,这种马矮小温顺,不用担心孩子们骑着出事,也方便大人照看。
  来跑马前,姜辛夷就叫裁缝铺子的人上门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了身骑装。
  怕普通的绸缎衣裳不耐磨,这些骑装很容易磨损的部位,都是用皮子缝制而成的。
  再配合裁缝高超的手艺,一件普通的骑装做得干净利落又不失飒爽,叫穿的人看上去英俊不已,不用想也知晓跑起马来该是何等的丰神俊朗。
  徐鹿鸣人高马大,身板又好,瘦而不柴,这几年又被姜辛夷捯饬得好,穿上这套衣服,显得肩宽腿长的,姜辛夷的眼神就没从他身上挪移开过。
  徐鹿鸣牵了一家三口的马儿来,瞧见姜辛夷的眼神,朝他弯眉笑了笑。
  姜辛夷很喜欢给他和绵绵做衣裳,一个月至少要做五六套,这就导致,徐鹿鸣几乎就没怎么穿过旧衣裳,通常都是这件衣裳都还没穿出褶子,新衣裳又出来了。
  这几年,他攒下的衣裳都有好几个箱笼了。
  徐鹿鸣也不是没有跟姜辛夷争辩过:“咱这样会不会太奢侈了。”
  姜辛夷与他据理力争:“你看京里哪个当官的会把衣裳穿旧的,好些人穿过一次的衣裳都不会穿第二次,绸缎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万一哪天咱没钱了,还能把衣裳典当了换钱。”
  徐鹿鸣说不过姜辛夷,只得任由他买买买。
  好在,这两年,姜辛夷那个庄子里的药材到了成熟期,每年采收卖一些,加上两人的俸禄,以及零零散散的外快,手上不再拮据。
  几件衣裳还是负担得起的。
  要跟姜辛夷刚上京手头拮据那会儿,徐鹿鸣宁肯自己吃糠咽菜,被人嘲笑,也不愿意他把钱往自个身上花。
  大老爷们的,再糙不能让老婆糙啊。
  三匹马,两匹大马,一匹矮脚马,不用说,两个大人骑大马,小孩就得骑那匹小马。
  徐鸿雁心气高,一看见小马,不服气地与两个父亲道:“我不要骑矮脚马,我要跟爹爹阿爹骑一样的马!”
  她在学堂里骑的就是这样的马,一点意思也没有,好不容易出来了,她要畅快地骑大马。
  徐鹿鸣知她能骑大马,他出差的马儿叫她骑过几回,但都没跑起来,这次场地这么宽,怕小姑娘撒丫子玩疯了,不注意安全,好言劝道:“先骑小马,等你小马骑顺溜了,爹再给你换大马好不好。”
  小姑娘头扬得高高的,一脸倔强:“我现在骑马就很顺溜了,我要骑大马!”
  徐鹿鸣还是很担心:“万一你从马上摔下来了怎么办?”
  小姑娘一脸不屑:“我会把缰绳拽得死死的,不会摔的。”
  徐鹿鸣看着她不说话,意思很明显,不行。
  小姑娘乌黑的眼睛与他对视了片刻,妥协道:“好吧,我慢慢地骑,不跑起来,行吗?”
  徐鹿鸣还想说些什么,姜辛夷在一旁拉了拉他手,主动出言道:“回答阿爹一个问题,回答对了,就让你骑大马好不好。”
  小姑娘弯起眼睛:“好啊。”
  姜辛夷弯了弯唇:“我跟你爹爹两个,你是更喜欢阿爹,还是更喜欢你爹爹?”
  刚还自信满满的小姑娘顿时傻了眼,看看姜辛夷,又看看徐鹿鸣,一副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模样。
  徐鹿鸣见状,笑着把手贴上姜辛夷的后背,在心里悄悄给他点了赞,他老婆就是聪明,这种世界难题谁回答得上啊。
  小姑娘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我两个都喜欢,你们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
  姜辛夷不吃这一套:“只能选一个哦。”
  “哼!”小姑娘鼓了鼓腮帮子。
  她又不傻,这种问题,她选谁,另外一个都不会让她骑大马的。
  气呼呼地爬上矮脚马,拿着自个的弓箭,朝她早就盯好的几个将领驶去。
  徐鹿鸣和姜辛夷也没在意,就凭她现在的身手,就算矮脚马突然发狂,也伤不了她,场地这么大,随她玩去吧。
  她一走,徐鹿鸣看着同样一身骑装,飒爽不已的姜辛夷:“我们一起跑两圈?”
  两人都不是太爱交际的那种性子,一到草地就让大家自由活动,这时草地上不少人都跑了起来,还没见过老婆骑马的徐鹿鸣心痒痒的。
  姜辛夷在现代时没少骑马,小时候还上过几节马术课,对骑马并不陌生,闻言点了点头。
  爬上马背,按照竞赛的方式跑了几圈。
  别说,常年住在京城里,每天除了当值就是交际,少有出来接触大自然的时候,这样跑一跑,把心中的郁气都给跑出来了。
  两人越玩越高兴,越玩越兴奋,在草地上撒下一片又一片地欢笑声。
  因此他们就没注意到,骑着矮脚马的徐鸿雁找到位骑着匹大黑马威风凛凛的将领,仰着脖子与他道:“伯伯,我能跟你比射箭吗,要是你赢了,你可以对我爹爹提一个要求,要是我赢了,你能把你的马给我骑一下吗?”
  柴戎坐在马背上没跑起来,是因为他身下这匹马是军营里新得的几匹好马,还没被人驯服过,性子野得很,他正在想,待会儿跑起来,该怎样驯服它。
  听到徐鸿雁的声音,他左右看了看没见到人,一低头,瞧见骑着匹棕色矮脚马的小姑娘,正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瞧着他。
  柴戎觉得有意思得紧:“你要跟我比射箭?”
  他虽然擅长的是拳法,可军营里的人,弓箭、长枪、棍棒,哪样不学。
  这么丁点大的娃娃,估计连弓箭怎么拉都不知晓,就敢找他比试,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徐鸿雁重重点头:“嗯!”
  怕人不知晓她是谁,她还刻意提醒道:“我爹叫徐鹿鸣,上次爹爹把伯伯打败了,我也要打败伯伯。”
  柴戎一听她是徐鹿鸣的女儿诧异了会儿,再听到她后头的话笑得不行,向她拱手道:“原来是徐将军的女儿,当真是虎父无犬女,就冲你这样有胆魄的份上,伯伯跟你比了。”
  这要换作是别人的女儿,他高低要顾忌几分,可是徐鹿鸣的女儿嘛……
  爹他没打过,女儿他还打不过吗,就是希望小姑娘待会儿大气点,别输了比赛就哭鼻子,他在军营里糙惯了,可哄不来这么大点的奶娃娃。
  草地本就是给禁军跑马射靶用的,寻常有人在这边维护,柴戎吩咐一声,立马就有将士给他们取了箭靶过来,放在五十步开外。
  柴戎本想让一下小姑娘,让她先出箭,这样他待会儿好根据她的距离,只比她远一点点,这样也不打击她的自信心。
  谁知小姑娘口气大得很:“不用,柴将军先请吧,我怕你待会儿输给我太难看,我让着点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