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徐鹿鸣却皱了眉:“义诊会很累的吧。”
  他都不敢想,要是京里的百姓和城外的百姓知晓,大名鼎鼎的姜太医要免费义诊,会有多少人往京城跑。
  姜辛夷觉得还好:“就三天。”
  他凑到徐鹿鸣耳边:“家里的药材太多了。”
  这几年,徐鹿鸣一直用空间给姜辛夷种药材,一些百年份的药材就不用说了,那些一年份,两年份的药材,用上灵泉要不了多久就会成熟。
  徐鹿鸣空间堆了一堆。
  姜辛夷寻常送礼都喜欢给人送药材,他有太医的身份,又是京里有名的神医,拿这个送礼,不仅不冒失,别人还欢喜得很。
  徐鹿鸣想到空间里一堆姜辛夷做实验都用不完的药材,没再多说。
  只是晚上去上值前,他搂着姜辛夷亲了又亲,一副好舍不得的样子。说什么义诊,说什么药材多,都是借口,分明就是听说他收了一堆货,想要多帮他吸引一点人气。
  不然他在哪儿义诊不好,偏偏要在城门口。
  “还不走?”姜辛夷嘴巴都快要叫他亲木了,一个劲地把他往门外推。
  徐鹿鸣反手把他搂得更紧,与他唇舌相交:“再亲一下就走。”
  “……”
  中秋佳节,知晓城里会开宵禁,还会放烟花的老百姓都纷纷往城里涌。
  原本冷清了半个月的城门,一下又人满为患,不仅白天有人,晚上也有不少人进进出出。
  且老百姓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大名鼎鼎的姜太医会在城门口义诊,不少家里有病人的京城人,从十三日晚就跑到城门口观望,想看看姜太医什么时候出诊。
  徐鹿鸣见城门口的人气起来了,让下属们把他们先前收的货物给摆出来。
  旁边还给姜辛夷搭了个义诊用的小棚子。
  知晓他看病不可能只把脉,听心跳,必要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小检查,小手术。
  棚子分为里外两间,外头治病开药,里头放张小床可以做检查,中间用木板隔起来,不用担心走光。怕亮度不够,徐鹿鸣甚至放了三盏煤油灯。
  姜辛夷跟太医院的两位院使说好义诊的事儿,来到棚子里检查了一遍,十分满意。跟徐鹿鸣咬耳朵:“有点战地医院的感觉。”
  徐鹿鸣扬起唇:“你喜欢就好。”
  说完又心疼地捏捏他手:“不要累着自己。”
  义诊啊,海量的病人往这儿涌,且有些没病的人听说神医在这儿,也会过来诊个脉,求个安心。
  姜辛夷捏捏他脸:“放心吧,累不着我。”
  义诊的棚子一搭出来,原本还在疑惑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的老百姓一看,全都心里安定了。
  那些家里有病人的人自十四晚就开始排队了。
  生怕来的人太多轮不到他们。
  十四日晚,徐鹿鸣要上值,姜辛夷看排队的人也聚起了不少,便带着李净慈和姜紫芙两个人给人看开了病。
  大部分的病症都是些小病小痛,都不用他们开药,写了方子,自个拿去药铺买药即可。
  小部分的大病,在姜辛夷眼里也算不得什么大病,或配药或针灸都能治好,只有很少很少的概率才能抽到sssr疑难杂症卡。
  这种病人,姜辛夷就给他留个牌子,告诉他们多少号来京城医署,他会在那里继续给他们会诊。
  百姓们一看真是姜太医来会诊,且经他看过的病,真的好得挺快。
  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引得更多的人来城门口。
  这么多人来排队,光排队也无聊不是。
  徐鹿鸣支在旁边的摊儿,不仅卖货,也搞一些抽奖、猜字谜、投壶、套圈的小游戏。
  他不赚这些小游戏的钱,十文钱一局,还会附赠一些针线、小肥皂、小蜡烛等玩意儿,让玩的人觉得物有所值。
  猜字谜和投壶这些游戏都是百姓们玩惯了的,就抽奖所有人都没有玩过,不少人都跑到抽奖的摊子前,打算抽奖。
  徐鹿鸣告知他们:“这个游戏得随意在摊子前买一样物什才能玩。”
  好些人便在摊子上随意买了些物什,再去抽奖。徐鹿鸣的抽奖箱子里没有空的,全都有奖品,有些人运气好,抽到奖品就可以走了。
  还有好些人抽到的则是“优惠券”。
  大家不明白这个优惠券是什么意思,纷纷问徐鹿鸣:“店家,这个券有个什么用?”
  徐鹿鸣会耐心跟他们解释:“你手里拿的是布卷的优惠券,拿到这个券我们摊子上的任意一匹布,都可以半价购入。”
  “半价?”有人吃惊地问道,“随便什么布都可以半价吗?我要那匹流光锦呢?”
  徐鹿鸣笑道:“一两五钱银你就能拿走。”
  “一两五钱!”
  这个价钱着实震惊了问价的人。
  流光锦在京里不时兴了,但好歹也是好看的布料,一些货进多了还没卖了的铺子,最低也得卖三、四两。在徐鹿鸣这儿,只要有这个优惠券,竟然还能减半。
  当下就有那喜欢流光锦但一直舍不得买的普通姑娘挤了过来:“我要,我要来抽这个奖!”
  徐鹿鸣笑:“好的,在摊子上任意选一样物什,你就可以抽奖。”
  城门口人本来就多,再被这么一打岔,一时间,徐鹿鸣的摊子前全是买东西的人。
  每个抽奖的人,就算没有抽到布匹优惠券,也会抽到其他物什的优惠券或者奖品。
  总之,就没有空手的。
  没有抽到自己想要的优惠券的人也不恼,在自己能够消费的范围内,再去购买一件物什,再抽。
  还有那一连抽到好几张优惠券,却一直没有抽到自己想要的优惠券的人,眼珠子一转,举着优惠券当街叫嚷:“我有布匹优惠券,谁有浴桶优惠券,可以拿来与我换或者两百文售出。”
  这人一叫嚷,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的思路全打开了,不再执着于抽自己想要的优惠券,而是抽到一种券就叫嚷。
  “我有铁锅优惠券有要买的吗?!”
  还有那抽了半天,都没有抽到自己想要的券,气急败坏:“一两银子收购皮子优惠券!”
  还有看到商机的百姓,不停地买东西,抽券。
  这些徐鹿鸣全都不管,他和他手下的人,只管卖货收券,中间大家怎么操作都可以。
  大家看徐鹿鸣他们不管,更来劲,回自己家,把自家人也薅起来,到城门口买物什。
  徐鹿鸣摊子上的物什,什么都有,大到布匹家什,小到针头线脑。
  家里人多,每个人买一样,都能抽奖,抽到一张优惠券,自个不用,卖出去也能把他们花的钱全部挣回来啊。
  中秋还没有来临,徐鹿鸣的摊子前,率先人满为患。
  待到第二日,中秋佳节,天光大亮。
  高东宝一行人来交接,看到徐鹿鸣摆起的一公里长的摊子前,围满了人,看上去比花朝节陛下出行的人头还要多,全都吃惊地张大嘴。
  特别是一些商人蹲在人群外,不停地叫嚷:“收皮子优惠券了啊,收布匹优惠券了啊,抽到的,赶紧来卖啊。”
  全都跟那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样,揉着脑袋问道:“这是弄啥呢?”
  待找人问清楚前因后果,全都傻眼道:“他这么搞,不会亏本吗?”
  每张优惠券都是半价。
  那半价比进货价还低,可不就得亏本嘛。
  徐鹿鸣当然不会告诉他们。
  不仅不会亏,还赚,大赚特赚呢。
  毕竟,每个人都要先买一样货,才能抽奖,先前卖的这些货的利润,就能将优惠券便宜出来的利润持平。
  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抽到优惠券的。
  单纯的古人,还没经历过这样的套路,并不知晓里头还有这样的缘故,只看自己每次去抽奖,都没空过手,便觉得自己是赚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从中赚到钱。
  比如,外头收优惠券的商人们,因为每张优惠券都能半价,徐鹿鸣摊子上的货物,就没有远超半价的,他们稍微添点钱收了优惠券,再来买摊子上最好的货,贩去远一些的地方,确实赚钱。
  不过这也是他们自个的胆识与聪明。
  高东宝的下属们不明白这一点,看到徐鹿鸣在亏本做买卖,还挺高兴:“老大,我们也去买他的货,让他亏得更多!”
  高东宝黑着脸给他的这群下属们一人一脚:“你们当徐鹿鸣和他手下人都是蠢猪吗?他要真干的是亏本买卖,他的下属们能依着他。”
  况且徐鹿鸣压根就不是一个蠢人。他聪明着呢,他是那种会做亏本买卖的人?
  高东宝想到徐鹿鸣这一手,不仅解了自己的围,让自己以后得领他这个情,也让那些走投无路的商人感激他、信任他,他自己还能赚得盆满钵满,有点想抽自己嘴巴子。
  他什么都想到了,怎就没想到中秋会开宵禁,城里会热闹起来,好卖货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