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喜欢就好。”赵二娘看是真的他们喜欢,这才欢喜,尤其是看到坐在桌上吃饭的徐鹿鸣,更欢喜。前些天她还担心姜辛夷一个人怀孕、生产、带孩子太辛苦。谁知,徐鹿鸣这么快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徐鹿鸣见姜辛夷老吃素菜,不住地给他夹肉,姜辛夷吃了一口,把碗里的肉类全都拨回给徐鹿鸣:“不行,她一口肉都不想吃。”
  “鸡肉呢?”徐鹿鸣换了个肉问道。这次姜辛夷没拒绝,但也没让徐鹿鸣再夹,“能吃一点点。”
  徐鹿鸣又问:“汤能喝吗?”
  姜辛夷颔首:“可以。”
  “那我给你炖一些。”
  下午,徐鹿鸣干活的时候,在空间用柴禾炖了足足六个时辰的灵泉鸡汤,心想,这下姜辛夷总算是能吃下一点了吧。
  结果,姜辛夷吐得更厉害,徐鹿鸣不解:“为什么会这样?”
  “想知道原因吗?”姜辛夷擦了擦脸上的生理眼泪,瞧着徐鹿鸣。徐鹿鸣点头:“想!”
  他一点都不想姜辛夷吃苦。
  “因为你太厉害了。”姜辛夷捏了捏徐鹿鸣的腰,“不需要灵泉进补,再补就要补过头了,所以她的排斥反应很大。”姜辛夷还挺满意的:“徐鹿鸣,这个孩子生下来肯定像你。”
  他就喜欢像徐鹿鸣的孩子。
  徐鹿鸣被姜辛夷说得有种又羞耻又骄傲的感觉,他忍着羞赧问:“要怎样才能让你好受一点。”
  “不用管,这都是正常的孕期反应,过了头几个月就好了。”姜辛夷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转过头问徐鹿鸣,“你想好要开什么作坊了吗?”
  徐鹿鸣没瞒着姜辛夷:“开一家香皂厂怎样?”读书的时候,他听爱看小说的同学说过,书里的穿越人士都是靠香皂玻璃发家的。
  他也做过市场调研,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胰子,两百文一块,普通人家压根用不起。洗澡都是用皂荚和菖蒲代替,勉强洗洗还行,彻底清洁就不要想了。
  他想做一款平民百姓都能用得起的香皂,最好这个香皂还能洗澡、洗发、洗衣裳三用,薄利多销,才能挣大钱。
  “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姜辛夷先赞扬了徐鹿鸣一番,而后才建议道,“你有没有在香皂里加入药材的想法?”
  徐鹿鸣问:“药皂?”
  “嗯。”姜辛夷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我常在县衙给人看病,好些人身上的病症都是因为不重视卫生,又不及时医治,而拖成的大病。”
  “既然你要做香皂,我觉得在香皂里加一点药材,让他们平时洗澡的时候把身上的病菌洗掉,岂不是就能杜绝很大一部分的病症。”
  “你这个想法也很好。”徐鹿鸣觉得没有问题,“你有方子吗?”
  “有。”姜辛夷扯过一张纸,不仅将方子写了下来,还给徐鹿鸣把做香皂的方法写了出来,“你照这个法子先试试香皂和药方的兼容性。”
  “好。”徐鹿鸣收了纸张,没忍住亲了又亲姜辛夷。虽然姜辛夷什么都没说,但他好像感觉到了一点,这个家,不止他在努力,姜辛夷也在同他一起。
  “……”
  西北,徐善学收到家里告知他姜辛夷怀孕的消息,不禁笑了笑。
  他这个弟弟,前十八年看着是个乖巧的,过了十八岁,胆子越来越大。成婚不给家里说也就罢了,还在家里人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跑去西南和弟夫郎有了孩子。
  真是一件比一件炸裂。
  不过,这样也好,弟夫郎是个聪明的,有弟夫郎瞧着,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
  徐善学想着事回到县衙,苏敏中正好找来:“现在天气越来越好,地里的庄稼都差不多种了下去,你陪我下乡去看看。”
  “好。”徐善学从容应下。
  这段时间,他陪着苏敏中处理县衙事务,从刁吏到县衙各项案子,看得出来这位大人是个雷厉风行且果断的。
  “爹,我也想去。”来了平坝县一个朋友也没有,且平坝县也没有游山玩水的地方,无聊透顶的苏羡安一听他们要下乡,也要跟着。
  “行吧。”苏敏中因为哥儿被退了婚的事,心中有愧,对他难免有些纵容。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行至乡间,苏敏中见到地里长出来青黄不接的麦苗,不禁问道:“这麦苗的样子为何这样不堪。”
  “回大人,西北没水啊。”徐善学抓着地上风一吹就跑掉的沙土,“我们这儿没有河,没有溪流,麦子的出芽期正是需要灌溉的时候,可村里自个喝水都紧张,更何况灌地”
  苏敏中沉吟道:“那如果我们在县衙凿出一条河来?”
  “不行。”徐善学摇头,“第一,我们县衙没有那么多银子,第二,平坝县周围没有水源,想要开河,得去跟其他县的人沟通,除非别的县令一致同意,不然这河也凿不出来,更别说这中间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
  “好吧。”苏敏中也知是自己异想天开了,他皱眉道,“如此说来,没别的法子了。”
  “大人,学生倒是有个法子。”徐善学这时却道,“这个法子也是从家弟那儿学来的。”
  说着他将徐鹿鸣开澡堂子,利用储存澡堂里融化过的雪水,留到开春灌溉的事说了说。
  “你弟弟真聪明。”苏敏中还没有反应,苏羡安率先道,“这样,我们也在西北开些澡堂子储水,明年开春就有水灌溉了。”
  “不妥。”苏敏中摇摇头,“待到明年,今年的百姓又要多受一年的苦。”
  “既然你弟能雪中取水。”苏敏中看了会儿天,笑道,“那我们也能来个向天借水。”
  “向天借水?”徐善学和苏羡安诧异。
  苏敏中捡一根枯枝,在沙土地上画道:“修筑水长城。”
  “以地势低矮的地方兴挖水库,中间用河道串联起来,一个村一个水库,下雨的时候,周围的水会自动流向水库,若是别村缺水,就打开水库的闸门,用河道疏水,这样水、灌溉等问题,都可解也。”
  徐善学呆了呆:“大人英明。”
  苏敏中摆摆手:“欸,都是借了你弟的法子。”
  “学生这就安排工部组织人手兴挖水长城?”有了方向,徐善学立马道。
  苏敏中想了想:“将今年县里的劳役也一同签发在水长城里吧。”
  平坝县没有河,县里往年的徭役都是兴建县城。苏敏中来了平坝县这么久,觉得这里的风沙不治理好,修再多次县衙也没用。
  所以这水长城必修不可。
  “徐师爷,你知晓你们西北有个哥儿神医?能治疟疾的那种吗?”回程路上,苏羡安不由想到徐鹿鸣,说好要去照顾他夫郎生意的,他还没有去照顾。
  “疟疾?”徐善学皱眉,“我们西北气候干燥,物什放再久都是风干不会发霉,极少有人会得疟疾,何来的有治疟疾很厉害的大夫。”
  “我的恩公,他也是西北人,他的夫郎就很会治疟疾。”苏羡安道。
  徐善学不禁好奇:“不知你的恩公姓甚名谁?”
  苏羡安立马道:“说来也是巧,他也姓徐,叫徐鹿鸣,徐师爷认识吗?”
  徐善学:“……”那我可太熟了。
  “正是家弟。”徐善学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的夫郎确实是位医术高超的神医,不过他在西南当医官,并不在西北。”
  “这也太巧了!”苏羡安惊叹世上居然有这样巧的事,又遗憾道,“可惜了,没法去照顾这位神医的生意。”
  “是很巧。”徐善学笑了笑,跳下马车,对苏羡安道,“不过哥儿也不必遗憾,对于大夫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病人痊愈更好地照顾。”
  “也是。”苏羡安看着徐善学点了点头,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照顾不了恩人夫郎生意,照顾恩人大哥也是可以的嘛。
  “……”
  徐家囤子。
  徐老大和徐老二还有徐凯南三人不停地从水窖里舀水浇灌到地里,今年因为他家有水,地里的麦子长势比别家都要好。
  村里人见了,艳羡不已,问徐老大:“老大,你家的水,有多余的能匀我们一些吗?”
  徐老大不想匀,水就这么多,匀了全村人,他们自家还用甚。
  “大爹,不能不匀。”徐凯南拉住要回绝的徐老大,“自家麦子长势太碍眼了,不匀水,保不齐有人使坏。”
  “可匀了水,咱家麦子也长不了这样好啊。”徐老大为难,村里这么多人,他们怎么照顾得过来。
  徐凯南:“我们也可以效仿村里水井,每家每户定量提水啊。”
  徐鹿鸣挖的这个水窖很大,供给家里完全绰绰有余,剩下的供全村人肯定不行,但一家匀一些还是可以的。麦子过了返青期就不用浇水了,徐老大觉得也行:“那你说这水怎么匀?”
  徐凯南想了想道:“一家一天十桶吧。”
  西北麦子本就用不了多少水,十桶刚好能浇一亩地。麦子出芽期压根用不了五十天,浇不完五十亩地,村里人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