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86节

  秦今朝真是不知道,惊讶了一瞬后,也高兴起来。
  计委就是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是主管着国家国民经济规划和市场宏观管理的重要部门,祝焕之教授将项目形成文件上报之后,受到了计委的高度重视。
  “七五”计划,就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具体的实施时间是1986年到1990年,能被选入这个项目,就意味着会获得国家经济上、政策上、人力方面的大力扶持。
  两人聊了一会儿,待等到项目组其他人员过来,祝焕之给他们互相一一介绍,便去了会议室,针对于这个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开始集思广益,面对面地讨论,并针对于明天的讨论会,开始提前演练。
  说是讨论会,其实就是更加深入地听取这个项目的思路、收益等,作为是否将“一体化”项目最终列为“七五”计划的重要指标。
  身处在同一地区的颜丹霞带着自己的证件、介绍信等去报道完毕,便被安排到化工大学教务处临时给腾出来的会议室里。
  距离她之前上课的教室不远,步行大概三四分钟就能到。教室里除了她之外,还有另外两名来自于国内其他大厂的优秀技工。
  短期培训班办了两届后,觉得培训效果好,便扩大了规模,同期开办四个班,其他课程都是一样的,就是针对于不同工种会有专业老师教授,今年还首次开设了英语课程。
  从今年开始,开学时间提前了一个月,预计从明年开始,一年开两期课程,年中一次,年末一次,之后便形成传统,成为化工行业技工们进修的一个渠道。
  颜丹霞即是短期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又是全国有名的技工师傅,从时间线上看,不管是她的高级技工的评级,还是后来发明的划线法,都是从培训班毕业之后发生的,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的改变都是因为上了培训班。这就给同学们以极大的激励,她就是位现成的榜样。
  所以,下午,当上课铃声响起,颜丹霞踏入教室,便收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她懵了一瞬,很快就恢复正常,迈着长腿,踏着从容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上讲台,而后将手中自己准备的教材轻轻放在讲台上,脸上带着微笑,友善地环视着端坐的同学们,目光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起立!”一个女性声音喊道,而后众位年龄不一,穿着大不相同的同学们便参差着站起来,异口同声地高喊:“老师好!”
  看着一双双饱含期待的眼睛,颜丹霞就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那时候的自己是报着期待而又渴盼的心情,虔诚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位任课老师,渴求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武装、壮大自身。
  她不知道当初他的老师们是否如此时的自己这般,感觉肩膀沉甸甸的,陡然生出一种责任感,还有使命感,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将自己所知、所会,尽可能多地教授出去,方不辜负这一双双眼睛,不辜负曾经通过这次短期培训班获益匪浅的自己,不辜负秦今朝和高师傅的举荐。
  她张开喉咙,放大声音,清亮地说:“同学们好,请坐!”
  按照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经验,颜丹霞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后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是一一点名,让同学们也做自我介绍,算是师生之间互相认识一下。
  颜丹霞记性很好,等同学们介绍完毕,这一班的四十名同学,她也认识个七七八八。
  她将学生名册收起来,而后打开自己带来的讲义。在座的诸位,全都是有钳工基础的,其中几位,还是化工部技工比武大赛的获胜者,便不能像是对待新手那样,从零开始教起,得让他们短时期内掌握更加先进的手法,提高技工水平才行。
  为此,颜丹霞将自己那位在比武大赛中获得银奖的徒弟刘大刚,还有去年去参加过比赛,如预料中的一样,颗粒无收,但比赛之后痛定思痛,开始奋起直追,苦练本领的牛海作为参照物,总结他们欠缺之处,该怎么样去补齐、提高,并询问本人的意思,还有维修车间其他工人的意见,最终才编写出来这份讲义。
  这份讲义,她分别给秦今朝、林玉峰还有高师傅看过,都说相当不错,很实用,如果真的认真去学,肯定可以取得很大进步。
  秦今朝建议她可以把这份讲义再扩充一下,便可以当成进阶版的钳工教材了,还准备联系教育出版社,看看是否能够以工具书的方式出版发行。
  她知道秦今朝一向对自己很有自信心,以自己为荣,但出书这事儿,她想都没想过,她看着秦今朝,问着:“你是不是把我想得太好了?那可是出书啊!是要门槛的!”
  秦今朝笑:“我是把你想得太好,可不是妄想,也不是美化,是你本来就好!怎么突然妄自菲薄,不自信起来了?”
  颜丹霞被他这两句真诚无比的夸奖说得心花怒放,秦今朝如是想自己,自己也是如是想他的。两人结婚,在一起过日子已经一年多了,双方好的不好的状态都见过了,最真实的那一面也都袒露无疑,可还保持着刚刚恋爱时候的美好。
  大概因为两人相爱的基础是忽略了年龄、外貌的精神上的互相欣赏吧,越深入了解,便更能了解对方性格、为人方面的闪光点,像是宝藏一般,总是能给人惊喜。
  颜丹霞没担任其他职务,上完两节合在一起的大课后,就可以下班了,不过下课之后,被几名同学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直到下节课的老师来了,颜丹霞才赶忙给对方打个招呼,赶紧离开。
  走出化工大学,在不远处的公交车站等了十多分钟,便等到了开往家里的公交车。
  第80章
  家里头只有保姆阿姨一个人在, 见颜丹霞回来了,赶紧热情地将她手中的挎包接过来,说:“颜老师, 你回来了, 润肺清喉汤我已经煮好了, 一直在炉子上坐着,这就给您端过来。”
  颜丹霞有些惊讶于这位阿姨的积极主动还有贴心。
  阿姨连忙解释说:“中午,崔主任走之前吩咐我的, 说你第一回 当老师,说那么多话, 嗓子肯定不舒服,让我帮你熬的。我专门去同仁堂抓的中药,有罗汉果、菊花、枸杞、红枣,润肺补气效果最好了。”
  颜丹霞确实嗓子不舒服, 痒痒的, 好像总是有痰卡着,老想清嗓子。
  她捂住嘴巴, 轻轻咳嗽一声说:“谢谢。”
  一杯热乎乎,带着些中药独特的苦涩味道, 又泛着甜意的茶水下肚,颜丹霞喉咙、肺部熨烫无比,舒服了许多,她的心里也暖暖的。
  这就是被人关心着,时刻放在心头上的感觉!
  刘艳娟有时候会说些,她妈和奶奶之间的矛盾, 而厂里的家长里短中大多数也都和婆媳矛盾相关。
  好似婆婆和儿媳之间就是天然的矛盾、对立体。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她结婚之后才关注到的, 以前事不关己, 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听就得。但等她意识到这些事情和自己有关之时,她已经嫁给秦今朝,并且融入进了秦家这个温馨的家庭。
  她跟婆婆相处得非常和睦,崔胜芳和秦远志在她面前从来不会摆出身为上位者的尊严,还有长辈的架势,和秦今朝一样,都很尊重她,爱护她,发自内心的将她当成自家孩子来对待。
  颜丹霞喝完了一杯水,又洗了脸,重新梳了头发,便接到了秦今朝打过来的电话,问她到没到家,第一次当老师的感觉如何。
  颜丹霞知道他是趁着讨论会的间隙出来打的电话,时间紧迫,便只回答说:“还不错,晚上回来和你细说。”
  秦今朝的声音就带了些笑意说:“好,我今晚会和项目组的人一块聚餐,你和爸妈先吃,我晚些回去,你等着我。”
  颜丹霞应了一声,问:“那边怎么样?顺利不?”
  “也还好,这种讨论会一时半会得不出结论。”
  两人又聊了两句,便各自挂了电话。
  颜丹霞从客厅里走出来,吩咐保姆阿姨:“今朝今晚不在家里吃饭,可以少做一些。”
  “好的,小颜同志。”
  颜丹霞在这个家里有两个称呼,一个是丹霞,秦今朝和崔胜芳这样称呼她,一个是小颜同志,秦远志和保姆阿姨这般称呼她。
  稍晚些时候,崔胜芳也下班回来,她手中提着一个铝饭盒,有些神秘地将饭盒拿出来,说:“猜猜我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铝饭盒散发着热乎乎的香味,颜丹霞微微凑近嗅了嗅,眼睛立时一亮,说:“是你们单位食堂做的藕夹!”
  崔胜芳单位食堂做的藕夹味道一绝,崔胜芳给她带过几次,这特殊的香味,她一闻就知道。
  崔胜芳见她这般高兴,便将饭盒盖打开,让阿姨拿了筷子来,递给颜丹霞。
  颜丹霞夹起一块来,先送到崔胜芳嘴边,崔胜芳张口吃了,催促颜丹霞,说:“知道你爱吃,专门给你弄的,你赶紧吃。”
  颜丹霞不辜负崔胜芳的好意,也夹了一块放进嘴里,清脆的藕,肉香,还有油炸过的面香,混合在一起,格外好吃。
  “冬天,怎么还有藕呀?”颜丹霞好奇地问。
  崔胜芳笑,说:“后勤从南方进来的,说是将鲜藕埋在泥地里,放在避光的地方,定期翻动,就能长期保存。我听说后勤进来了这么稀罕的食材,就拜托食堂师傅给你做了一份儿,庆祝你今天第一次当老师!”
  瞬间,一股暖流流过颜丹霞心间,她张口,动情地说着:“谢谢妈!”
  她还没有记事儿,就没了妈妈,后来跟着爷奶在老家生活,备受他们的苛待,后来跟随父亲生活了几年,两人都是不擅长表达感情,不喜欢说话的人,平时交流也非常少,也因为两人多年来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隔阂比较深。
  只在父亲弥留之际,顶着父母、兄弟的压力,当着海州厂领导的面儿,执意将海州厂的工作岗位传给自己时,她短暂地感受到了亲情。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在父亲心目中,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还是侄子,地位都比她要高。
  可惜啊,时间太短暂,刚刚拥有,便失去了。
  可是,在崔胜芳这里,她终于感受到了亲情的滋味。未曾拥有的时候,她不觉得如何,拥有了之后,她才觉得,这份感情有多么可贵。
  这一声“妈”,她叫得真心实意,发自肺腑。
  她的微妙变化,崔胜芳也感受到了。颜丹霞对她来说,不光是自家儿媳妇,还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后辈,一个自强不息的年轻人。
  她活了五十多岁,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最欣赏的就是颜丹霞这种人,不抱怨,不怨恨,不将问题推托到别人身上,只是闷头充实自己。后来跟秦今朝结婚,自强的脚步也从不停歇,练习英文、钻研专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从不依仗副厂长夫人的身份,还有公婆的背景来谋求什么,嫁到他们这样的家庭,她也依旧还是她,没有沦为谁的附庸。
  颜丹霞的点滴,崔胜芳都看在眼里,觉得没有比她更好的儿媳妇了!
  颜丹霞吃了一块藕夹,就不再吃了,准备一会吃饭时大家一起吃。之后,她和崔胜芳主动说起第一次当老师的表现和感受。
  崔胜芳带着笑容听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你说得没错,既然接了这项工作,就要认真负责,担得起这份责任。”
  “嗯,我会的!”颜丹霞说。
  稍晚些时候,秦远志也回来了,三人坐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餐。崔胜芳还开了一瓶果酒,三人一块喝了些,庆祝颜丹霞成功担当起老师这一新职务。
  秦今朝回来得也不算太晚,8点刚过,就打了。先去客厅跟父母打了声招呼,随即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颜丹霞吃完饭后,陪着公婆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就回了自己屋。这会儿看着自己的讲义,温习明天下午讲课的内容。
  秦今朝先去洗漱,而后在卧室里换睡衣。颜丹霞便一心二用地将今天课堂上的事情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诉说着。
  跟秦今朝说的,跟崔胜芳说的,略有不同。跟崔胜芳不好意思吹嘘自己,在秦今朝面前就自在多了,说了自己有多受欢迎,说原来这些同学们之前就都知道自己的名字,看见了报纸上的报道,对于海州厂的事,也是如数家珍。
  “西南化肥厂过来的那位同学说,他们厂内还开展了学习海州厂的活动呢,也成立技改办公室,改革厂规、制度,也举办了关于蒯鹏事件的大讨论。其他同学们也说,海州厂的事情,对他们厂里产生了很大影响!”
  颜丹霞说这话时,语气极为骄傲、自豪,可想而知,她在课堂上,面对着那些同学们羡慕、崇拜的话语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秦今朝早就知道海州厂如今在化工行业内的影响力不同往昔。
  就比如牛副部长和王司长,但凡去下属企业单位视察,必定会提到海州厂,号召大家多多向海州厂学习。
  同时,沙广军作为海州厂上一任厂长,也在发挥作用。他所在的技术创新督办处虽然部门不大,但到底是化工部的部门,实际权利却是不小,负责监督、督促各个工厂的技术创新工作。
  也经常下工厂督办工作,就不免会和这些工厂的领导们讲起海州厂的发展史,对于将他一手推进部里的秦今朝更是赞誉有加。
  更何况,海州厂更是时不时就会见诸于报纸,举措、事迹都是前所未有,大大契合着领导人“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改革思想。
  逐渐成为化工行业内,乃至于国有大型企业,在思想上,行动力上的领导者,还有风向标。
  就连这次的“管控一体化项目”可以立项,并且进入到计划委员会的视野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海州厂前期的积累。
  从废水利用装置再到一段炉烧嘴改造,还有近期引进应用上的带压堵漏密封技术,以及其他小一些的发明和改进,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就证明着海州厂在技术前瞻性和性能优化改进,以及高效、节能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眼光和头脑,立足于国内,却放眼于国际,对于国内和国际上化工行业的行情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也是时刻关注。
  这就让计划委员会对于海州厂提交的项目天然就带了好感,在仔细研读、评估了祝焕之教授等人提交的报告后,便又更重视起来。
  这是要把传统的化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这在我国还是首次,真要做成了,其他化工工厂甚至钢铁、石油行业都可以借鉴起来,对于我国轻、重工行业的发展,又将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进步!
  这也是计划委员会将“管控一体化”项目拟列为“七五”重点项目的原因之一。
  这些秦今朝自然是清楚的,他每每回顾自己来海州厂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做出的成绩,也会有自豪感,但此时在自己妻子这里感受着她的骄傲、自豪,却又让他的自豪感倍增。
  他的妻子从别人那里感受到了海州厂的影响力,而海州厂如今的地位是她的丈夫一手造就的,这种感觉,就叫与荣有焉。跟自己得到“青年突击手”、“优秀职工”的奖状,拿到七级钳工职称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她以这样的丈夫为傲!
  秦今朝从她的骄傲中,感受到了能被爱人引为荣耀的骄傲。
  两人的话题便进行不下去了,关好门,在被窝里做最更深入的交流去。
  秦今朝的讨论会一开就是五天,会议结束那天,正好赶上周日,颜丹霞下午没课,两人本来打算出去玩玩,逛逛的。
  如今的燕市,隔一段时间不回来就变了一个样儿,仿佛沉寂已久的城市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两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一块出去逛,大多数时候,并没有目的,就是随意上一辆公交车,或者只是步行,看看街景,看看人们的穿着打扮和精神面貌。
  正准备出发时,秦今朝接到一个电话。
  挂上电话,秦今朝有些遗憾地说:“高义来电话,今天下午会在西苑饭店招待美国德古公司派过来的考察团,他心里头没底儿,希望我跟着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