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61节

  又有几名女同志迎面而来,其中一位看见颜丹霞,明显愣了下,而后不自在地转过头去。等颜丹霞走远了,其中一位女同志对旁边的人问着:“敏娜,我听说你以前跟颜师傅一个宿舍?咋后来搬出来了,这会儿见面也不说话?”
  被叫做敏娜的全名叫黄敏娜,正是颜丹霞的上一任室友。她这会儿脸色极为难看,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前自己嫌弃不已的维修车间女工竟然成了七级钳工!这种高级工匠的月工资是自己的好几倍,而在厂里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更气人的是,她居然跟秦工好上了,还快要结婚了!
  秦工是谁啊,厂里不少女干部偷偷喜欢他,只是因着觉得秦今朝不会在海州厂找对象,在他面前又有些自卑,而没有去追求罢了,包括那个漂亮时髦的高小萍据说也对他很有意思,他怎么就能看上颜丹霞呢!
  她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可偏偏就是现实,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另外一名女同志就笑了起来,说:“你居然不知道他们两个的事儿?哦,也对,你接班过来不多长时间,哈哈,那我跟你说说。”
  黄敏娜怒瞪着伙伴,那名伙伴却不以为意,清清嗓子,接着说:“颜师傅一开始进厂的时候,就被分配去跟敏娜一屋,敏娜那会自己住一个两人间的宿舍,舒服得很,结果呢,来了个室友,室友还是个维修车间的学徒工!我觉得,敏娜当时肯定觉得特别掉价,敏娜,我说得对不对?”
  几人都看向黄敏娜,黄敏娜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随着颜丹霞的成就越来越高,在海州厂的知名度和重要性的提高,自己就不停地听到伙伴们的这些调侃,话里话外都说自己势利眼,嫌弃人家,现在人家发达了,她之前的所作所为就都成了笑话。
  她反唇相讥,冷笑着说:“颜丹霞知道你们这么替她打抱不平吗?”
  黄敏娜回想起颜丹霞漠视着擦肩而过的样子,牙齿就有些发痒。很久之前,她就明白,无视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羞辱。
  不管是跟颜丹霞在一个宿舍里,整天挤兑她,吵架,还是后来自己落败,搬走后,偶尔路遇时候自己的挑衅,她都是漠然的,无视的,仿佛自己在她那里就是不存在的空气一般。
  颜丹霞自然不知道有人替她打抱不平,甚至没注意到刚刚从她身边走过去的,是前舍友,她只是对于人情冷暖,有了些了解。自己好了,友善的人多了,恶意,恶念、恶语就少了。这也无关于人的善恶好坏,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她将两张照片拿给了刘艳娟看。
  刘艳娟兴致勃勃,对于颜丹霞爱情、事业双丰收,由衷地高兴着。因着颜丹霞邀请她去燕市参加婚礼,这两天正兴奋不已,准备多请两天假,把燕市的名胜古迹都转一转。
  如果不是出差、探亲,基本上没有机会离开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刘艳娟从小打到,就没有出过海州厂的范围,上次颜丹霞去燕市出差,就把她羡慕坏了。
  儿刘艳娟之所以这么高兴,一是因为是她是屈指可数的被邀请参加婚礼之人,升起的强烈的自豪感,二是因为从小对于燕市的向往。
  也是因着被邀请了,她才知道,原来,颜丹霞是很看中他们这段室友情的。
  这次,培训回来,她明显感觉到颜丹霞的变化,脸上的笑容多了,人更加地温柔了,话也多了些,有时候,也会主动跟她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自己的观点。
  这位室友,跟刘艳娟在职位上、公司地位上的差距拉开了,但是身为室友,或者可以说是朋友的距离却是拉近了。
  刘艳娟心里头有个奇怪的比喻,就是以前颜丹霞生活在广寒宫里,这会儿是下到凡尘来了。
  1981年7月1号当天,海州厂举行了隆重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海州厂庆祝建党六十周年文艺晚会。”
  在晚会的开头,厂长沈岳良、副厂长秦今朝头一次以实质上的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身份在全厂职工面前出现,并致辞。
  代表着海州厂崭新时代即将来临。
  隔天的清晨,第一批过来接替晚班工作的工人们走进厂区,就听见了大喇叭里传来的悠扬的歌声:“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
  这是电影《庐山恋》的主题曲,语调轻快、朗朗上口,在年轻人之间口口传唱着,不知道多少人抄写过歌词。
  “我的妈呀,咱厂终于不放《咱们工人有力量》了!我突然特别想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这歌真好听,叫啥名啊?”
  “这你都不知道,我这里有歌词,回头让你抄。”
  ……
  一上午,大家都在讨论着广播里的这首新歌,仅仅只是一首歌曲而已,却让全厂,尤其是年轻人们沸腾了。
  小涂敲门进来,一张嬉皮笑脸就露出来,“头儿,不,秦厂长,今天这首《金梭和银梭》一放,把整个厂都镇住了。”
  秦今朝没有抬头,埋头继续看着桌面上的文稿。只换了一首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进的歌曲就在整个厂里引起骚动,只能说海州厂以前太过于死板、保守了。
  第58章
  “秦厂长, 我按照您的要求,把内容整理出来了,您过目。”
  很快, 小涂就正了神色, 身体立正站直, 双手捧着一小沓信纸,恭敬地递到秦今朝面前。
  如今,他的身份不同了, 他是副厂长的秘书,自然就不能再吊儿郎当的, 得拿出秘书的范儿来,为此,他没少请教郭亮。
  郭亮没被沙广军带走,留在了厂办, 继续担任着副主任的职位, 厂长秘书,一般都兼任厂办副主任。只是, 这个副主任本来就是虚职,他跟了几年的领导走了, 就像是被吊在半空中,上不着村,下不着地,心里头没个着落。
  虽然,沙广军走的时候跟他说了,会想办法将他也调去化工部, 继续跟着他, 他原本还是挺抱希望的, 可看着沙广军夫人都还在海州厂,就觉希望渺茫。
  秘书都是心腹之人,继任领导肯定不会要上一任秘书的,郭亮一时间彷徨无措,原来围绕在他身边,郭哥长,郭哥短的人也忽然一下子消失不见了,心里的落差感就别提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新进被提拔成副厂长秘书的小涂来到了他的面前,待他还是如同从前那般的热情。
  两人之前就是熟人,小涂这人,跟谁都能打成一片,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是个讲义气的。
  对于郭亮,沙广军倒是个挺念旧情的,知道调郭亮走的希望渺茫,就专门打了电话过来,希望秦今朝能照顾他。
  对于郭亮的安排,秦今朝也有了想法。
  他接过信纸翻着,从口看到尾,点了头,说:“不错,就是这个思路。”
  小涂被夸,很高兴,说:“我从小学到高中,作文一直都是被老师当做范文来念的。”
  秦今朝点点头,说:“再接再厉,不能因为一点点小成绩就自满,要继续进步,以后才能担当重任。”
  小涂双手接过,连连称是。
  稿子过了,小涂就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
  很快,一张张电影海报那般大的彩色硬纸,就贴满了整个海州厂。厂区、生活区到处都是。
  这是专门找了能彩印的印刷厂印制出来的,上面的配图都是小涂自己拿了介绍信去《化工报》杂志,找了他们留存的,历年来化工厂爆炸的现场照片。
  文字用的是秦今朝之前呈给沙厂长看的那些,只不过,将侧重点改成了触目惊心的伤亡情况,还有后续对于这些伤亡者家庭情况的采访。素材都是真的,是小涂一个个给这些工厂打电话,问出来的。
  他本来也觉得没有必要,打电话过去就是求人办事,费那力气干啥?编一下不就行了。
  秦今朝却要求他,文字可以加工,但事情必须是真实的。
  小涂不是很理解,但想来秦今朝自有他的道理,便照做了,发动厂办的人一起帮忙,很快,就将这批看起来花花绿绿,很是显眼的海报贴了起来。
  很快,就有职工们过来围观。
  “……化工厂爆炸案……事故造成五人死亡,重伤8人,轻伤11人,死亡者之一王某系家中独子,其父母悲痛欲绝,于半年之内相继去世……重伤之人李某,彻底丧失劳动能力,一个月之后,在医院里自缢身亡……爆炸原因:操作工黄某违反规定操作,一次性投料太多,导致反应过快,引起爆炸……”
  每张海报上都是一个因为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而造成的惨剧。因为是用原底板洗出来的,看到的照片比报纸上的清晰太多,正因为清晰,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是多么的惨烈,那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那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有些人先还说风凉话,说,“我还以为贴的大美女,大明星,咋贴的是这?真恶心人!”但看着看着,风凉话就说不出来了,沉默着,脸色越来越严肃。
  这些海报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忍着心中的不适,看完了一张,却还想看第二张。
  每场惨剧的原因都是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有的是在操作间吸烟,引发的火灾,有的是没按照规定操作,造成的爆炸,有的是因为没有定期保养机器,及时维修,造成的事故,每个惨案,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就是秦今朝对于彻底落实安全生产所出的第一招,先让职工们直面漠视安全生产的后果,杜绝侥幸心理,安全事故,只有零次和没顶之灾之分。
  小涂和郭亮躲在一边,观看着职工们的反应,很满意。
  他们现在都是“海州厂安全生产工作组”中的一员,现阶段的工作就是前期铺垫,除了这些海报之外,还有协助总务、工会两个部门的宣传人员,以及厂广播站的高小萍等,出板报、出广播稿、在海州厂上刊登,编写快板、相声、小节目等,全方面宣传安全生产。
  这些海报、讲稿等,在厂区内展览完后,会放到工人俱乐部一层去,将其中的一面墙壁开辟成“安全教育展览区”,定期让职工们过来参观、学习。
  同时,以党办和厂办的名义联合出台《海州厂安全生产若干规定》,囊括了梅书记之前已经实施了,或者受到阻碍的条款,又新增了许多条款,比如将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常态化,对于班组长和职工,又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以及惩罚、奖励措施等;落实严格的禁烟制度,厂区生产区内严禁吸烟,违反者如何惩罚等;而如果全车间,全班组都没有安全事故,又该如何给与额外奖励等等。
  林林总总,每一条每一款,都非常详细,这些规定条款,是在秦今朝原有的版本之上,又经过沈厂长,几名优秀职工们一起探讨后优化的。
  而这项规定下发之后,并没有像梅书记之前那样,遭到职工们的强烈的反对,虽然个别人有意见,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一是那些海报给人的冲击太大了。都是一线职工,很容易带入到自己身上;二是有之前梅书记推行政策打底儿,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再就是,秦今朝出台的政策很公平,惩罚与奖励等量、并存。
  如果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每个车间,每个工人,每季度都能拿到额外的奖金。大家都是靠着工资过日子的,能有拿到额外奖金的机会,谁又不愿意呢。
  在《安全生产规定》在海州厂如火如荼推行时,颜丹霞正在准备自己的收徒事宜。
  康明强住院了,即便是康复出院,也肯定无法再从事一线工作,颜丹霞就成了钳工组唯一有带徒弟资格的,他之前的几个徒弟也就只能归了颜丹霞带。
  这几个人,以前都是跟康明强穿一条裤子的,颜丹霞对他们的感观极差,当然,这是私人感情,颜丹霞不会因私费工,只是这几人表现平平,做一般的钳工,普通维修工作还行,但很难有更大的进步。
  出于为海州厂的长远考虑,颜丹霞还是想帮海州厂培养出好的钳工人才,就起了筛选好苗子,自己亲自带徒弟培养的想法。
  对于她的想法,秦今朝自然是支持的。正好,这也和他的下一步工作计划相关联,于是就通知劳务处,面向厂内、厂外招聘钳工学徒。
  要求,初中以上学历,男女不限,年龄18-22岁,有无钳工经验都可。
  这几乎就是没有门槛啊!招工考试的信息被张贴出来之后,海州厂的职工们纷纷通知亲朋。很快,海州厂区门口,就排起了报名的长队。
  先由劳务部门组织考试,筛选掉一批文化水平不过关的,虽然只要求初中学历,但是却必须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理解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脑袋瓜是不是聪明。
  经过初试之后,就由颜丹霞和林玉峰进行面试。
  颜丹霞自己就是个非常有天赋的人,所以很清楚有天赋的人是什么样的。她提问一些问题,再让他们做一些实操,便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人有没有潜力,培养成才的潜力有多大。
  她这里通过了,再由林玉峰来面试,主要是考察一下他们的思想性,觉悟性,服从性等等。
  能从颜丹霞那边通过的并不多,两天面试下来,只选择出了三个的合适的,进入到林玉峰这里。
  林玉峰看着每个人都觉得不错,特别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是以这三人便都留下了。
  海州厂成立时间比较短,到今年,满打满算,还不到十年。除了几名海州县化肥厂的老员工外,还没有退休职工。
  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退休,也就没有太多的空余岗位需要对外招工,而且每年还需要解决一定量的职工子女就业,造成了海州厂冗员很多。
  就比如康明强那几位并不太适合做钳工的徒弟,都是海州县化肥厂的职工子弟,这些人这些年来彼此相交,甚至联姻,构成了一条比较紧密的关系网。而康明强就只讲人情,不管不合适地收了他们做徒弟。
  跟他们预想的差不多,海州厂内没有人来报名,没有人愿意再从学徒工做起。写上这句话,只不过是让从外部招工这件事情更加理所当然而已。
  很快,招工任务结束,确定招这三名学徒工入厂。
  很可惜,虽然招工启事中写了男女不限,但并没有录用到女同志,有来报名的,一听说招的是钳工便遗憾地离开了。
  当然,颜丹霞并没有执着地想要招女同志。
  她想先把三名人选确定,等休完婚假回来就可以让这几人正式上工,开始身为一名大工匠“传帮带”的责任和义务。
  一清早,在清亮悠扬的男女对唱《校园的早晨》歌声沐浴之中,涂元材主席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已经被人打扫过了,两只暖壶满满当当的。他先捏了一撮茶叶,放进瓷杯里,而后悠然地倒水冲泡,嘴里头随着音乐轻声哼唱着,走到放着最新一期报纸的桌子边。
  “当当”敲门声响。
  他正想着谁这么一大早就来扰他清闲,见门被推开,他儿子小涂的身影露了出来。
  “涂主席”,小涂公事公办地问了声好。
  涂主席看见儿子脸上便带了笑,再次感叹着当初为了儿子去求秦今朝的事儿有多英明。
  瞧瞧,当初被沙广军死活瞧不上的儿子,今儿摇身一变成了副厂长的秘书!
  整天帮着秦副厂长做这做那的,再不是以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再没人敢说他是纨绔子弟了,看着儿子如今的样子,简直比自己被任命为工会主席时还要高兴!他的前途也就到头了,可是儿子还那么年轻,跟着前途一片大好的秦今朝,那不得节节攀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