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54节

  他们进来的是宽敞明亮的客厅。
  颜丹霞被崔胜芳让坐在靠着墙的沙发上。沙发前, 茶几上的果盘里,盛满了苹果,橘子, 梨等水果, 还有水果糖、奶糖等四五种糖果, 以及各种零食。
  秦今朝走之前还没有呢,这显然是为了招待颜丹霞专门准备的。
  他将礼物放在显眼的位置,说:“爸, 妈,这是丹霞给你们买的礼物, 我爸爱喝的茅台酒,妈,给你买的是一件羊绒围巾。”
  说着,他就朝颜丹霞眨眨眼, 颜丹霞会意地清清嗓子说:“阿姨, 不知道您喜不喜欢米白色?还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您如果不喜欢的话, 还可以去友谊商店更换。”
  秦今朝已经帮着将围巾精美的牛皮纸包装袋打开,崔胜芳拿起围巾, 点儿都没客气地立刻就围在脖子上,很喜欢的样子,笑着说:“我正好需要一条围巾。就喜欢米白色,丹霞,你真会买东西。”
  看见崔胜芳这么喜欢自己买的礼物,颜丹霞有些紧张、紧绷的心, 立刻就松懈下来, 笑着说:“您喜欢就好。”
  她偷偷瞄了一眼秦今朝, 他的父母果然跟他描述的一样,都是很随和、热情,没有架子的人。
  虽然她跟秦今朝各方面的条件都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她自认也不差,有着跟秦今朝并肩的能力,在两人的关系中是平等的,而不是谁强谁弱,或者从属于谁,攀附于谁。
  只是,在来这里的路上,她还是忐忑不安了起来。门当户对、齐大非偶,这些词语就从脑子里头往出涌,思绪有些乱。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住在老家农村时,隔壁邻居家的儿媳妇。
  儿媳妇娘家很穷,属于家里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的那种。隔壁邻居家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自从这儿媳妇嫁过来,他们家就没有消停过,整天被公婆瞧不起,明朝暗讽,整天防着她,怀疑她是不是吃里爬外,偷拿家里的粮食接济娘家,鸡少下了一个蛋,也要怀疑是她偷了。
  颜丹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起这些事儿,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回忆过,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记得。
  幸好秦今朝一路,都在跟她讲话,即使偶尔晃神,也很快会被他的话语吸引住,也不知道是不是秦今朝察觉到了她的紧张,故意在缓解。
  秦今朝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男人!
  虽然已经到了饭点,东厢房厨房里保姆阿姨时不时往这边张望一眼,饭菜香气也顺着门缝飘了几丝进来,但崔胜芳没有着急把烟丹霞往餐厅领,而是坐着,跟她聊了一些工作上、学习上的事情,见颜丹霞放松了许多,这才提议让大家移步到餐厅去。
  秦家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饭桌上,大家随口聊着国家政策,这次后勤给送了什么食物,晚上年夜饭准备些什么大菜等等。又和何嫚、林玉峰这样普通的柴米油盐家庭一般,说着些生活琐事。
  他们三个聊着颜丹霞平时很少关注的事儿,但并没有冷落她,一会儿问问她“你说是不是?”、“我说的没错吧?”,让她参与进来,语气自然极了,好似她已经是这里的一员式的。
  颜丹霞岂能无动于衷?心中暖和和的,不由得也对秦家父母越加亲近起来。
  她少有在这种正常家庭里氛围下就餐的体验,她很喜欢。
  崔胜芳和秦远志都没有过分热情,而是指挥着秦今朝,帮着颜丹霞夹菜,盛汤、添饭。
  秦今朝乐乐呵呵的照做,愉快地做起了餐间服务,不光服务颜丹霞,也服务秦家父母。
  一餐饭四个人都吃得很高兴,吃了不少,其乐融融,言笑晏晏。
  吃完饭,四人又坐回客厅,喝茶聊天。
  崔胜芳就聊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志向,“……想当中国的居里夫人,后来投身革命,听从组织安排,党让干啥就干啥,后来就与当科学家的路越走越远了。幸好有今朝继承我们两个的梦想。”
  秦今朝拿了水果刀将一颗红通通的苹果切成四瓣儿,一人分了一瓣儿,笑着说:“妈您抬举我,我可当不成科学家。”
  崔胜芳笑,拿起苹果咬了一口,朝着颜丹霞说:“他是想做领导里面最懂技术的,做技术里面说话最算数的。”
  秦今朝没在颜丹霞面前掩藏他的野心。
  颜丹霞瞄秦今朝一眼,也小口地咬着苹果,说:“海州厂需要他这样的领导。”
  秦今朝的出现,给海州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的,比如,废水装利用装置起到的节能减排效果,比如,帮海州厂找来了天然气,让海州厂的生产可以正常进行,开了全国性的座谈会,让海州厂一跃成为体系内有影响力的大厂;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调动了海州厂工人们积极改进技术、工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等等。
  一年多以前的颜丹霞可能不会理解得这么深入,但是今时的她亲身参与进来,被报纸采访,又出来参加培训,增长了见闻。自己平时又积极看书、看报,还有了明确的往大工匠方面发展的目标,所感所想、思想境界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可以深刻感受到秦今朝所做事情,在这个充满变革年代里的重要性。
  有了对比之后才知道,他跟沙厂长,梅书记等等领导的区别在哪儿。
  颜丹霞脸上与荣有焉太过明显,崔胜芳看着,只觉心里头舒服得很。
  那一次,儿子从海州回来,她关心地问起了儿子的感情生活,没想到从小到大一直眼睛长在头顶,没有喜欢过谁的儿子,竟然大大方方地承认,说有了中意的姑娘。
  崔胜芳意外又有些惊喜,连忙问那姑娘的情况。
  听秦今朝简单地介绍后,崔胜芳这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觉得这姑娘的条件有些太差了,年纪比儿子大三岁倒是无所谓,身边的同事、朋友里,女大男小的也不算少,工人身份,还有钳工的工种也还好,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可唯独家庭方面,无父无母,没有家人可以依靠,让她尤其不满意。
  哪个当妈的不想让儿子找一个长相好、家世好。各个方面都出色的媳妇呢?在这件事情上,她这个久经考验的干部,也不能免俗。
  当着儿子的面,她没说什么,晚上回了屋,却跟秦远志嘀咕。
  秦远志却觉得无所谓,劝她说:
  “你要相信儿子的眼光,能被他喜欢上的姑娘也不是一般人。今朝从小就是个有成算的,能跟咱们坦诚对那姑娘的感情,就一定为将来做好了打算。
  儿子找有家世背景的媳妇,也不过就是锦上添花罢了。从小到大,他上大学、出国考察、进化工部、到海州厂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哪一样我们帮了忙的?
  他连父母都不靠,还需要靠岳家吗?
  那些外在的条件好不好,不重要。以他的条件,想找个各方面都合适不是难事,可他认准了那姑娘,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今朝自己的婚姻,找什么样的对象,日子怎么过,都是他们的事儿。我们虽然是父母,但也是外人,可以提供意见,却绝对不能干涉。不聋不哑,不做翁姑。
  我们啊,就做一对开明的父母好了。”
  一番话听完,崔胜芳心里那点不高兴也就散了,说:“听你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要相信今朝。”
  后来,颜丹霞在机械二厂备受领导夸奖,管厂长想方设法想挖墙脚将她调过去的事儿,秦今朝都和父母详细说了,还有后来,颜丹霞被采访、上报纸的报纸、杂志,秦今朝都给父母寄了过来。
  崔胜芳一方面是真知道了他看上的姑娘非常优秀,另一方面是感受到了儿子对于颜丹霞的上心程度,这是拼命在父母面前给这姑娘博好看呢。
  崔胜芳心中没了芥蒂,思想就很容易转变过来,爱屋及乌的,自然而然对颜丹霞的印象也好了起来。
  每次秦今朝回来,也会问问颜丹霞的近况,鼓励着他早些表白,开始正式展开追求,这么优秀的姑娘,可别被人追求走了。
  听说儿子跟颜丹霞建立了恋爱关系,崔胜芳非常高兴,心里头已经把颜丹霞当成未来的儿媳妇看了。知道颜丹霞在化工大学参加培训,就特想过来看看她,但又觉得太唐突,怕吓着人家,今儿可算是见到了真人。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颜丹霞本人比在报纸上看见的照片,要更好看得多,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说话也细声细气的,很温柔。虽说不爱说话吧,但一句是一句的,都能说到点上。她还注意到,秦今朝讲话的时候,颜丹霞总会侧耳倾听。这两人,一个说一个听,正好互补。
  几人聊了一会儿,吃了些水果、零食,崔胜芳便催促儿子,“带着丹霞到她屋里头休息去,养足精神,晚上还得熬夜呢。”
  “唉”,秦今朝答应着,提了颜丹霞的行李。
  颜丹霞也站起来,礼貌地说:“叔叔,阿姨,那我先去了。”
  正房正中间是客厅,依着客厅左右各有卧室。崔胜芳夫妻住在和客厅连通着的的,带书房的大卧室里,给颜丹霞安排的房间则在客厅的另外一侧,只不过是独立的,从外面开门的,就在秦今朝卧室的旁边。
  秦今朝先给颜丹霞介绍了下大院内各个房间的功用,又带她去看了下厕所的位置,这才推开给她准备的卧室门,先让颜丹霞进来,说:“是我妈亲手帮你布置的,床单、枕巾、被套都是新的,你看看有没有缺的。”
  颜丹霞打量着这个房间,很宽敞,打扫得一尘不染,散发出一种淡雅的清新香气。大概有三十平米左右大小,用大衣柜分隔出了卧室区和会客区,屋里的桌椅、洗脸盆架、镜子,乃至拖鞋、衣架全都准备得齐全。
  桌子上,还摆着一盆像是藤萝一般的绿色植物。
  “很好,谢谢阿姨。”颜丹霞笑着说。
  “这么客气做什么。”秦今朝将行李放到椅子上,说:“隔壁就是我的房间,有什么事就叫我一声。你好好睡一会儿,睡醒了我带你参观参观家里,然后去附近转一转,带你熟悉下环境。”
  颜丹霞点点头,秦今朝便出门,贴心地从外面帮她将门关好,回了自己靠边的房间。
  颜丹霞缓缓呼出一口气,打开行李,将衣服一一拿出来,而后将鞋子、外套都脱掉,换上了拖鞋。拖鞋应该也是新的,胶皮底的,踩在脚底下很软和。
  她又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到处看看,这才将窗帘拉上,准备上床睡觉。
  床很柔软,屋里也很暖和,屋里头正是适合睡觉的光线。枕在柔软的荞麦皮枕头上,回想着来到秦今朝家里后,他父母的种种表现,心里头暖呼呼的,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等听到外面传来开门的声音,秦丹霞才醒过来,伸了个懒腰,才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而后拉开了房门。
  秦今朝正站在门外。
  正看见颜丹霞还没彻底清醒,眼神儿有些迷蒙,脸上还带着睡醒后的晕红。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才两点多。”
  他一想到颜丹霞就在隔壁的房间睡着,就激动得心脏无法平静下来。躺在床上看了一会儿杂志,又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却到底没有睡着,于是就干脆爬起来,却把燕丹霞也给吵起来了。
  颜丹霞摇摇头,揉了下眼睛,大卧室的方向看了一眼,说:“我平时睡午觉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起来。”
  说着,她让开门,秦今朝就进了来。见她挽了挽袖子,知道是想要洗脸,就殷勤地从厨房里拎出一个巨大的铁皮烧水壶来,倒了半盆水在脸盆里,又伸手试了试水温,觉得正合适,才给她介绍说:
  “门外院子里的自来水管,一到冬天基本上就冻住用不了,用水的话就去厨房。厨房的炉子是24小时生着的,上面会一直坐着热水。用完了水之后再灌上凉水,继续坐着就行。”
  当着秦今朝的面儿洗脸,颜丹霞有些不自在,但让她顶着一张刚睡醒的脸去面对他,更不自在。
  秦今朝饶有兴致地盯着她瞧,颜丹霞先将毛巾投入到脸盆里头,投洗几下将毛巾浸润湿,在脸上轻轻擦了几把,又去投洗,如此几回,便是洗完了脸。
  又将湿毛巾拧干水分,搭到脸盆架上,拿起一旁挂着的干毛巾将脸上的水珠擦干净,后拿过放置在一旁桌子上的雪花膏,拧开瓶盖,对着镜子在脸上涂抹起来。擦完了脸,又重新挤出些雪花膏,分别擦在脖子和手上。
  不用回头看,颜丹霞就知道,秦今朝一直在看自己,那视线火辣辣的,盯得自己的后背直发烧。
  她有些恼怒,回头瞪了秦今朝一眼,“做什么总盯着我。”
  “因为你好看。”颜丹霞还是头一次和他发小脾气,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秦今朝不仅不生气,还很享受。
  颜丹霞顿时说不出来话了,刚洗过脸,擦了油,显得白皙许多的皮肤上,便又晕出了淡淡的红晕。
  秦今朝唯恐把她逗恼了,连忙笑着说:“我在门口等你。”
  颜丹霞“嗯”了一声,等他出去了,才散了头发重新编辫子。
  将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便有去客厅和崔胜芳夫妇两个打招呼。
  这两位也是难得享受个安静的休息日,崔胜芳在听着收音机打毛衣,秦远志在书房里写书法。也不硬拉着年轻人跟他们一起玩,反而鼓励两人多出去走走。
  两人出了门,秦今朝先带她去附近的澡堂子、商店、饭店去认门。不过大年三十的下午了,所有的店都已经关门歇业,大门上锁,窗户外头上了厚厚的窗板子。
  倒是很多人家的烟囱都冒着烟,经过时能闻见里面传来的饭菜香气。
  秦今朝解释说:“燕市冬天天短,且一到冬天农活就干不了了,为了省粮食、省灯油,索性就猫冬,晚起早睡,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是上午9点来钟吃,第二顿就两三点钟吃。这边的好多人家还保持着这种习俗。”
  街道上,除了那些跑来跑去,见谁有炮就跟在屁股后面的小孩子外,就剩下些不修边幅,穿着破烂的,抄着手叼着烟卷卖单的待业青年了。
  两人并肩走过时,有人朝着他们吹了声响亮的口哨。
  这口哨被称为“流氓哨”,是在调戏大姑娘。秦今朝揽了下颜丹霞的肩膀,将她护到另外一边,而后凛冽的眼神精准地投向那人,那人连忙低头,假装口哨不是他吹的。
  这种行为,严格说来,不算个事儿,但脾气好的秦今朝却容忍不了。
  颜丹霞从秦今朝肩头探过去,迅速看了那几人几眼,问:“这都是回城的,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知青?”
  秦今朝点头:“知青大批量返城,却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他们,为了这些人都能有口饭吃,允许个体经营、私营经济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人没有饭吃,就会提而走险,成为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最近燕市的治安也不太好,小偷小摸,甚至当街抢劫的事情时有发生,咱们这边还好一些,距离政府大院比较近,不远处就是燕市公安总局,再往远一点走大概一公里左右,就是使馆区……”
  秦今朝问一答三,连颜丹霞还没问出的问题都给解答了。
  而后,继续滔滔不绝,将这附近的环境给介绍个遍,介绍这附近胡同的典故,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等等,又在一个光秃秃,只剩下几座亭子的小公园里转了一圈,欣赏了一群野鸭子在冰面上滑行,看见了戴红箍的老大爷驱赶着偷摸去冰面上滑冰的小孩子……
  两人看得津津有味,秦今朝又和老大爷聊了两句,这才带着颜丹霞回家。
  晚间,四人又吃了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晚餐,之后,围坐在客厅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家里这台电视机是江南电视机厂生产的如意牌22寸彩色电视机,微微鼓出来的孤形屏幕,右侧有一排9个调台的按键,下放是电视机开关和调节声音的按钮。电视天线架在房顶上,大概是因着距离信号塔的位置不算特别远的缘故吧,图像很清晰。
  新闻联播过后是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无雪无雨,基本上都是好天。
  8点钟,播放《观察与思考》节目,这是新闻评论形节目。这个栏目是1978年开办的,选取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争议性的事件,邀请嘉宾门分析,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传递正确的思想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