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6节

  他得让梅书记知道自己的态度,最好能熄了利用自己的心。
  张海洋“噢”了一声,就不再多说了,他就提醒一声,秦今朝能成为技术革新小组的副组长,那比自己厉害多了,他心里头跟自己说,以后可别把人家当成刚进厂,需要自己告诉他很多事儿的毛头小伙子了,他现在是领导,得听话,得尊重人家。
  这么想着,又听见秦今朝说:“张工,您来工厂的年头长,对上下都很了解,年龄又比我大些,以后要是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到位了,还请提醒我一声,跟以前一样,可别跟我外道了。”
  “唉,唉!”张海洋答应着,干活更起劲儿了!
  张海洋一个人,将整个办公室打扫得焕然一新,地面、玻璃,能擦的地方都擦干净了,还准备将窗帘都拆下来,重新洗一遍,被秦今朝阻止了,这大冬天的,洗了好几天都干不了。
  张海洋只好找了个鸡毛掸子,轻轻掸下上面的浮土,再用湿抹布去擦,活儿干得别提多细致了。
  秦今朝也没闲着,在跑过来帮忙的技术处同事们帮助下,去总务领了缺的办公桌椅,领了暖壶、脸盆,领了小黑板,板擦、粉笔,墨水………
  到饭点儿请张海洋还有来帮忙的同事们去了小食堂,点了几个小炒,大家一起吃吃喝喝。
  吃完饭后,秦今朝让张海洋还有同事们该回家的回家,该回宿舍的回宿舍,他自己一人又回到了310室。
  这会儿的310室,已经比绝大多数办公室都要干净了,桌椅整齐地摆放着,虽然小组成员们很多时间都会在车间里工作,但桌子都是按照人头配置的。
  看来看去,秦今朝也看不出还缺什么了,他看了看手表,才6点多,就坐在椅子上,盯着被灯泡泛黄光辉映照的天花板,目光放空,脑子里浮现出自己设计的尾气回收装置,从整体到每个部位,每个零件都浮现在他眼前。
  他忽然间,就有些担忧起来。自己的图纸只是根据原理做的理论设计,会不会费了人力物力后,最后造出来的只是废物?会不会根本就造不出来?
  自己是不是盲目自信了?
  虽然自己的图纸,从构思到实际下笔,从一步一步改进到现在臻于完善,花了很长的时间,也经过了自己的老师,化工大学教授,国内机械类权威专家常四海教授的盖章认定;虽然精心他挑选的组员,颜丹霞和陈向阳都有从无到有,自给自足生产零件的能力,可此时他却忽然间不自信起来。
  大概是因为头一次挑大梁的缘故吧,忽然患得患失气来,这当然是不对的,他正要给自己做思想建设,排解掉负面想法,便听见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上夹,将0点的更新改到23点,大家后天一早再看,可以连看两章哦~
  第21章
  秦今朝转头去看, 却看见颜丹霞手里头捧着个东西,站在门外。
  楼道里的灯熄了,屋里的灯管照射出来, 落在颜丹霞身边的光线有些朦胧。
  秦今朝忙站起来, 正要说话, 便听见颜丹霞先开口,说:“我从办公楼下经过,看见这里的灯光还亮着, 就上来看看。”
  说完,就打量起这间办公室。
  秦今朝笑, 问:“一直加班到现在?吃饭了没有?”
  颜丹霞走进来,回答说:“嗯,加班了,想把手里头的工作做完, 吃过了, 你呢?”
  秦今朝:“也吃过了,人是铁, 饭是钢,只有吃饱了饭, 才能更好地工作。”他往颜丹霞这边走了走,跟她站的地方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视野是一样,问:“看看咱们未来要用到的办公室,还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颜丹霞:“挺好的。”她说着,转头, 将手里的东西递给秦今朝看, “这是我自己做的, 我叫它一帆风顺,就放在办公室里,有个好的寓意。”
  秦今朝这才看到她手中拿着的东西是个用废旧钢材拼接制作成的大帆船,大概有半个洗脸盆大小。他接过来,借着电灯的光线仔细瞧着,做工精细,细节到位,精美得像是个摆放在橱窗里售卖的工艺品,他又上手摸,表面光滑,帆布的边缘都被打磨过,触摸之下,一点都不扎手,焊接之处毫无焊接痕迹,折弯之处线条流畅,好似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你自己做的?”秦今朝不由得再次确认。
  颜丹霞点头,说:“我没怎么见过帆船,做得不好。”
  这还叫不好?这完全体现出了一个工匠精湛的技艺!秦今朝深深地看了颜丹霞一会儿,这要是放到燕市友谊商店一层的工艺美术店里,标价200美金,都能卖出去!
  “不,你做得太好了!简直就是大师级的作品!”秦今朝不可自抑地笑了起来,什么不自信,什么患得患失,什么忐忑,在这一刻通通烟消云散,他志得意满!
  颜丹霞被他笑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手艺好自己知道,但也不至于高兴成这样吧?眼前这个年轻人,就像是忽然开了花的骨朵一般,有些突然,但感染力太强了,让她也跟着喜悦起来。
  “颜师傅,我坚信,有我的设计,有你的制造,还有小组其他人一起的努力,我们肯定会成功的!”
  回去的路上,颜丹霞脑子里头反复地回想着秦今朝在这句话,回想着那时秦今朝张扬、信心满满的表情,嘴角一直挂着笑容,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也沸腾了,有充足的信心去投入一场战斗!
  此时,走在去家属院路上的秦今朝也是面带笑容的,双手插兜,哼着小曲。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快到梅书记家时,秦今朝才收了声,看看时间,正好8点半,便清清嗓子,走上去敲门。
  秦今朝被一个四十来岁的保姆带到客厅里,只说是梅书记正在忙,让稍等一会儿,说完,她就消失了,偌大的客厅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静悄悄的,只能听见墙上石英钟哒哒的有规律的走步声。
  他抬头,往二楼之前去过的书房看去,房门紧闭着,房门上的磨砂窗户透出一点光亮来。
  他安静地坐着,等了十分钟,还不见有人下来,他便能确定,这就是给自己的下马威。堂堂大厂的书记,厅级干部,就会使用这些手段?
  秦今朝看了看手表,决定再等五分钟,如果他还不下来,那自己就走,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有在这儿等待的时间,他可以做很多事儿。
  他是圆滑,是想与人为善,少树敌,可也不是没脾气的,今时今日,梅书记想要拿捏他,还真没那么容易。
  秦今朝又看表,眼看着分针往往前走了四分多,他便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径直往门外走。
  这时候,二楼书房的大门打开,梅书记的声音传出来,“哈哈,小秦,不好意思,刚忙着接电话,等很久了吧?”
  秦今朝转回头,仰头对上面笑了下,站在原地没动,也没说话。
  梅书记依旧带着些歉意,好似没看见他刚刚正往出走似的,见秦今朝没有上来的意思,便抬步从楼上走下来,边走边说:“今天家里做了不少好饭菜,本来想让你来家吃的。不过,以工作为先是对的,少吃一顿饭不要紧,改天再来家里吃。站着干什么,过来坐。”
  梅书记朝着秦今朝招手。
  秦今朝走过来,坐到梅书记斜侧的单人沙发上。依旧微笑着,态度恭谨,还是没有开口,等着梅书记接着说。
  梅书记尴尬了一瞬,不悦之情一闪而过,而后又维持着笑面虎的表情,跟秦今朝说起了两人共同认识的人,说了大概得有五六分钟。他想表达的无非就一个意思,你该是我这头的才对。
  他说那位陈叔,秦今朝就跟他陈李叔,但多余的却一句都没有。
  梅书记心里头发火,怒骂一声初生牛犊,家里给娇惯坏了,敢跟老子甩脸子了!又是愤懑,觉得自己都沦落到要去拉拢一个小辈儿的地步了。
  眼看着自己再是转圈、迂回地暗示,秦今朝也没有表示,只好语重心长地说:“小秦啊,我得批评你,你搞发明创造这事儿,怎么不先跟我说呢?如果我先知道这事儿,何至于你又是去找沈总工,又是去找沙厂长的?”
  同时,他又暗示沙厂长这个人心眼儿多,爱背后玩花样,说秦今朝身上打着“外来派”的标签,不会真正被沙厂长重视的,不过就是利用他而已。
  秦今朝笑:“我这人比较笨,死板,就想着一步步地往上报,没想着越级。”
  梅书记:“见外了,你啊,还是欠缺了些灵活性,凡事都有特例嘛,得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么说着心里头发噎,这个年轻人啊,滑不留手,自己怎么就把他当成个温室里的花朵呢?明明是狡猾的小狐狸!
  梅书记只好强行转移话题,直截了当:“对了,上次你跟沙厂长去部里,是为了什么事儿?”
  从梅书记种种表现来看,他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座谈会的事儿,沙厂长已经算是消息不灵通的了,梅书记还要加个“更”字。
  秦今朝一脸真诚,双手放在膝盖上,摇摇头,说:“只知道他去了化肥司,他没让我们跟着进去,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废话,他不去化肥司,难道还去基建司吗!说了跟没说一样。
  梅书记笑容有些维持不住了,忍了忍才没骂出口,说道:“天不早了,先回去休息吧。”
  秦今朝立刻站起来,实心实意地说:“您也早点休息,晚安。”
  回去的路上,秦今朝轻松无比。这下好了,梅书记以后大概不会再找他探听各种消息了。他想得非常清楚明了,如果继续让梅书记以为自己是“外来派”,是他的人,以后肯定会想办法找自己给沙厂长上眼药,与其到时候麻烦,还不如这会儿就断了他的心思。
  至于他会不会暗地里给自己使绊子,秦今朝觉得应该不会,这点判断力他应该还是具备的。经过这两天,他应该知道自己不是个草包,不会把自己彻底推向对立面,树立一个不可小觑的敌人。
  如果真的睚眦必报到这个程度,他觉得沙厂长会挡在前面的,现在谁敢破坏技术小组的进度,都会被他视为头号敌人。
  至于以后--
  为什么给这个小组命名为技术革新小组,不叫废水装置研发小组?那是希望这样的技术革新能有一贯性,废水装置项目研发完成,还会有新的项目。
  到时候,他作为小组长,在海州厂会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更不再是梅书记可以随意拿捏的。
  所以啊,梅书记,希望咱们相安无事吧,毕竟我曾经真心实意去拜访你,也被您好好招待,我还是承情的。
  翌日,秦今朝抱着一大捆子图纸来到310办公室时,项目小组的成员们都已经到了。
  负责内勤的张海洋;技术员徐良,他可称得上是化肥专家,只中专学历,但经验非常丰富;财务梁静;还有钳工颜丹霞、车工陈向阳。
  张海洋又将办公室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刚打了热水回来。而其余几人都围在颜丹霞昨天带过来的“一帆风顺”旁边,啧啧称奇。
  屋子里头的泥土味散尽,明窗净几,氛围很好。
  颜丹霞不经意往门口看时,正好看见了秦今朝,忙说了声:“组长早上好。”
  其他人纷纷跟秦今朝问好,技术员徐良更是有眼力价地接过那些图纸。
  “早上好,各位。”秦今朝笑着,说:“还是叫我小秦或者秦工吧,组长听起来有些别扭。”
  大家嘻嘻哈哈地应了,彼此聊着一些闲事儿。
  秦今朝跟各位小组成员聊天,顺便观察着每个人,不管是爱说话的,还是不爱说话的,看起来对于能进技改小组,都非常高兴,看来也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不过,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只要能力强,配合度高就行。
  技术员徐良将那些图纸小心地放在最靠里的那张办公室上,大家默认,那就是副组长的办公桌。虽然副组长上面还有组长,但那就是个名誉组长,还不是因为秦今朝太年轻了,上面得给安排个人嘛,大家都很清楚,沈总工即是管理小组的,也是给他们当靠山的。
  上班铃声响起。
  秦今朝待铃声一落,便笑着拍了下手,说:“上班时间到,咱们技改小组全体成员一起开个会。稍等下沈总工,他也会来参加咱们的会议。”
  话音刚落,沈总工就端着杯子,胳肢窝里夹着本子、笔走了进来。大家立刻起立,纷纷跟他打招呼。
  沈总工连忙腾出手,跟大家摆摆手,说:“都坐。会议还是秦工主持,我就算是个列席人员。”
  张海洋忙给沈总搬了椅子,大家围坐在几张桌子拼成的工作台四周。
  这张工作台是昨天张海洋和秦今朝一块,用四张办公桌拼在一起而成的,预计之后会有很多集体讨论的工作,也方便摊开图纸,今儿一大早,张海洋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块淡青色的桌布,铺上去就很是个会议桌的样子了。
  秦今朝谦让了两回,沈总不肯发言,他便只好作为领导者,站起来,给大家讲话。
  他没讲虚的,也没有讲那些冠冕堂皇的官面语言,更没喊口号,而是着重介绍了技改小组研发的废水利用装置,这个装置能够达成的效果,以及完成时限,他的工作计划,以及每个小组成员在这个项目中担任的岗位,具体工作职责以及自己对小组成员工作要求,态度要求等等。
  紧接着,就是介绍了小组中的每一名成员。虽然他们已经彼此都认识了,但这样郑重其事地介绍,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受重视,还有一种莫名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掌声响起,虽然只有不到十个人的声音,却是久久回荡在了屋子当中。
  最后,沈总工终于站起来,勉励、激励了大家一番,又语重心长地说:“秦工的这项发明,技改小组这次负责的项目,意义重大。说小了是为海州厂,为化肥行业节省了资源,做出了贡献,说大了讲,是契合了国家技术革新的战略目标。主席去年在视察豫南省钢铁厂铸造车间参观时,鼓励车间工人们,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这句话,我也想送给在座的各位,你们放心大胆地奔着目标去,不要怕失败,不要顾虑太多,我沈岳良做你们的坚强后盾!”
  又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至于,技改小组第一次会议结束,送沈岳良和梁静离开时,打开办公室门,门口站了好几个看热闹的人,见门打开,一哄而散。
  三楼从未曾这般的热闹过,他们都觉得好奇。
  沈岳良回自己的办公室,梁静是财务人员,不用常驻在这里,时不常的过来一趟,或者有事去财务办公室找她就好。
  剩下的几个人继续开会。
  秦今朝将自己那一小卷一小卷的图纸拿过来,先将最大的那张摊开在工作台上,四角用笔记本等物压住,让其他几人方便观看,而后讲起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