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生苟到飞升 第345节

  梁国皇帝却是朝她们笑了笑,没有搭腔。
  这时扶秋和崔月便只,他这主要是要客栈里的前辈表态。
  扶秋正要进去询问前辈的念头,就听他们耳边传来前辈的声音:“可以。”
  前辈的语气平和,仿佛很轻易就接受了这‘交易’条件。
  扶秋没有多想,她只当前辈也很想离开,可提出要求的梁国皇帝却心里一跳,觉得对方答应的实在太过痛快。
  在他的预算中,对方应该百般考虑之后才不得不答应不杀他,可从他进城到现在,对方却对于他的要求轻而易举的就答应了,这让生性多疑的他感觉到不对。
  不该是这样的……难道是这份道心誓言对她并没束缚?
  据说高阶修士修炼到一定修为后,便很难再进一步,一直到寿元耗空也始终在原地踏步。
  客栈里的神秘修士连赠寿灵药这种东西都能拿出来给他,说明那增寿灵药她有可能已经服用过了,这类的灵药对她已经没有效果。
  增寿灵药是最最稀有的东西,那神秘修士不止得到一株,说明她修为应该不低……修为不低的修士不止是实力强横,通常也代表他们活了很久……眼下这客栈里的修士不会就是已经突破无望寿元却快要走到尽头的修士吧。
  若是此种情况的话,那他让她发的道心誓言就没任何束缚意义了,她想杀自己完全能动手。
  虽然这只是他的一个猜测,梁国皇帝却不愿意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于是在听到客栈里神秘修士的回答后,他心思辗转间,换了一条道心誓言,“抱歉,我想了想,只让修为不增长还是无法担保我性命无忧,前辈不如用减寿发誓吧。”
  若客栈里的老东西本就没什么活头了,她肯定不想自己立马就死。至少犯不着为了自己这个小小的凡人减寿。
  这回客栈里的修士迟迟没有动静。
  客栈外的扶秋和崔月则眼神都冷了几个度。
  这才对。
  梁国皇帝自认自己拿捏住了人心。
  就算修士又如何,那也不过是能活得更久的人罢了。这个世上谁又想死?
  “前辈可答应?”他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语气,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将高高在上的修士都玩弄于股掌中的兴奋。
  他知道那修士肯定会答应,因为她不得不应,谁让整个世间只有他一人知道此地的秘密。
  果然,再又半晌后,客栈里的人终于给了回应,“好。”
  听到这一声‘好’,梁国皇帝只感觉浑身通体舒泰。虽然那修士语气平静,但他能想象的到她在暗中咬牙切齿的模样。她必然是想一剑杀了他的,可惜,道心誓言一旦发下,她就不会再有机会了,她就算再想动手,也得忍着!
  为防止夜长梦多,梁国皇帝当场就拉着她们立誓。
  他本以为在立誓的过程中不会那么顺利,甚至可能还会有点小麻烦,没想到客栈里的修士虽然没有露面,发誓却干脆的很。
  看来她是真的很想离开这里。
  一直到亲眼见到誓约契成,梁国皇帝这才轻吐了口气。
  他终于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命了。
  没了性命之忧,接下来梁国皇帝将那秘密说的也算痛快,“其实早在我梁国建国之前,这里的怪异就被人察觉,不然不会光有记录的王朝就有二十多朝在此地建都。
  我十几岁时还很奇怪,此地什么都没,算不得兵家必争之地,又不是繁华要塞,水陆交通还两不便利。除却这些,这里还是有名的凶都,有好几朝最后灭亡时都曾被屠城,这座城池地下白骨少说都埋了十来层。
  就这样的地方,为何大家都喜欢在这建都。
  直到某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和你们一样误入此城的修士。”
  想到年少时的那场初遇,梁国皇帝至今都认为那就是上天让他踏上仙途的旨意。
  他没细说和那修士的结交,只说从那之后他便知道了这个世界天外有天,凡俗帝王世俗权力原来在某些人面前不值一提,从那之后他就一直在搜寻相关机会,并为此登上了梁国皇位。
  也是在他登上梁国皇位之后,他亦得到了梁国皇室三百年来一直隐藏的秘辛。
  “这座城,是活物。”梁国皇帝道。
  活物?
  扶秋和崔月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后,不由毛骨悚然。
  而客栈内的林南音也面露惊愕。
  一座城池是活的?
  她游历过这么多地方,哪怕是在星域都未曾听说过这种事。
  可仔细一想,草木有灵都能诞生灵智,冷冰冰的武器也会被蕴养出神魂,一座经历了无尽岁月的城池会诞生出灵植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继续说。”林南音示意梁国皇帝继续。
  “修士就是修士,想来前辈应该是奇闻异事见得多了,遇到这样的事都还能面不改色。”梁国皇帝表达了个自认为的善意,“这城池何时所建,何人所立,已无从记载。就我自己而言,我不认为以前的王朝会无缘无故屠城,而且还是好几朝都有此举,所以我就命人花了二十年的功夫一直调查此事,后来还算有点收获。
  那些亡朝之所以屠城,就是为了血祭这座城。
  就和祭祀神明一般,先用贡品以表诚意,然后再向神明提出请求。”
  闻言崔月心神一动,满眼厌恶道:“所以现在被赶进城里的那些普通人就是你所准备的‘祭品’?”
  梁国皇帝见她这个神情,不由一笑:“我以为最希望城里那些人死的人会是你,现在看来是我错了。能被那些普通人差点吃了的人竟然还会为他们打抱不平,原来修真界真有善人。”
  旧事被重提,崔月脸色不由一白。
  “不过这些普通人不是祭品,”梁国皇帝瞥了她一眼,“肉体凡躯,吃叼嘴了的梁都可不会在乎。这些是我给我自己准备的。这里没有灵力,只有人的怨恨,想当魔修也不容易。”
  见他承认让这些凡人进城就是为送死,崔月眼中嫌恶更甚,扶秋却更在意他刚才话里的重点,“肉体凡躯梁都看不上,那他看上的是什么?还是说你上次逼迫我们出十圣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献祭我们?”
  梁国皇帝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而看向客栈道:“前辈,根据我所知道的线索,只要祭品足够,就会暂时得到梁都的认可。往后我们最少还要再相处百年,前辈不如和我合作?”
  “合作什么?”扶秋警觉,她有点担心自己会被当作祭品献祭出去。
  梁国皇帝不答她的话,似是在等客栈内的回应。
  客栈里,林南音思索了片刻,对于梁国皇帝的话她半信半不信,不过她现在还有点其他的问题:“鬼城是怎么回事?”
  梁国皇帝只说这座城池是活的,却半句没提鬼城的事。
  梁国皇帝脸上肌肉微微动了动,表情却不变:“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从未进去过。进去的人,也没出来过。”
  然而他的微表情怎么瞒得过林南音的感知,“你撒谎。”
  梁国皇帝不说话了。
  好一会儿后,他才道:“是,的确曾有一个修士进过鬼城又闯了回来。不过她那时出来和快死了没什么区别。我没有从她嘴里问到有关鬼城的任何事,你若想知道,可以自己进去瞧瞧。我只知道进去的修士,全都肉身消失只剩阴魂。”
  “没了?”
  “没了。”梁国皇帝似是不愿再提此事,他继续回到原先的话题,“前辈还未回答我要不要同我合作呢。这里日后肯定还会再有修士误入,献祭的办法只有我一人知晓,合则两利,前辈——”
  梁国皇帝话还没说完就感觉识海一阵刺痛,意识到发生了何事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你……”可惜,这个音都没发出,下一瞬他的神识就因被人强行搜魂自毁。
  鲜血慢慢从梁国皇帝的七窍中溢出,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崔月一跳,而客栈中的林南音却有些惋惜。
  这人竟然真让神识自毁。
  不过惋惜归惋惜,人还是要杀的。从引诱此人入城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除掉他。
  无它,此人城府太深,行事又没半点底线,让他留在城内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她感觉他进城是有更大的图谋,与其将来被他阴,她不如先下手为强。
  第447章
  真相
  “怎么回事?”虽然是她动的手,但林南音不会承认。她趁着扶秋和崔月呆愣的瞬间,先一步出声询问情况。
  崔月性格相对单纯一点,她忙道:“晚辈也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就七窍流血……他好像没气了!”
  崔月话没说完,就见眼前梁国皇帝的尸身消失不见。她猜应该是被客栈里的前辈带去查探怎么回事。
  梁国皇帝的尸身确实被林南音抓了来,不过她不是查探他的死因,而是将他全身上下查验了一番,最后将他的储物袋摘了下来。
  梁国皇帝现在满打满算不过就是个练气修士,但他身上的储物法器不少,除却腰间的储物袋,手上还有枚储物戒指和储物手镯,另外脖子上还挂了枚储物玉佩。
  林南音看了看,前头三个里都没什么好东西,最后的储物玉佩里东西不少,里面竟然还有一枚身份玉牌。
  她猜测这身份玉牌应该是从前进入此地的修士留下来的。
  林南音本来不急着看那身份玉牌,但她神识在一扫而过时,突然感觉那玉牌上的花纹莫名有些熟悉。于是她将那枚身份玉牌掏了出来,一看,却见那玉牌背面清清楚楚的印着一个‘冯’字。
  “冯氏学宫,青墨座下弟子,薛灵蕙。”
  看着和长乐所创的冯氏学宫一模一样的印记,林南音眉心一突,没想到在这竟然还能遇到故人门下弟子。
  只可惜这弟子应该是死了,这储物玉牌里里外外没剩半点旧主的气息。
  之后林南音又整理了一番这玉佩里的东西,别的都平平无奇,只里面的一本手札引起了她的兴趣。
  那手札开始写的是薛灵蕙一路游历的所见所闻,中间某次薛灵蕙写她路过一个叫途州的凡人城池,偶遇学宫宫主,两人同行三日。这学宫宫主薛灵蕙没写名姓,林南音直觉应该是长乐。
  只可惜,后面手札的记录再无这位学宫宫主的身影。
  一直到后面,手札上出现了梁都。
  薛灵蕙和其他误入此地的修士一样,她只是想歇个脚就走,哪知道来了就走不掉了。
  她生性乐观,在开始的恐慌过去后,她在手札里说自己本就是普通人,能踏入修行一途早已比绝大多数人活得精彩,若真被困在这里那也是时也命也。
  她没自怨自艾,既然离不开,干脆就在这座城中住了下来。
  后来她写她认识了个少年,少年很聪慧,仅从细节之处就看出了她非常人。她有心想带他踏入修仙一途,但她始终谨记学宫的规矩,要暗中观察十年品性过关才可传授凡人修仙之法。
  十年不过弹指,她以为少年能通过考验,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少年滋长的还有野心。
  如此控制不住自己贪欲的人不适合修炼,薛灵蕙也就断了念头,在城中继续和那少年当着不咸不淡的朋友。
  手札里对那少年的着墨不多,看得出来薛灵蕙并不怎么将他放在心上。
  在梁都里风平浪静度过了二十年,薛灵蕙原本以后她都会这样过下去,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巧合,在第二十三年,和她关系向来交好的师弟也来到了梁都。
  师弟之所以会来梁都说起来也是因为她,她身上有一件灵器和师弟共有,这是他们两人从前在一处秘境所得。因为是共有关系,所以两人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感知的到。
  这回师弟路过梁都感知到了她的气息,遂寻了来。
  师弟被困梁都后不像她这么乐天知命,当天就进了鬼城。
  若是旁人薛灵蕙自不会管,可师弟到底是因为她才会也被困在这里,她无法心安理得继续在外过逍遥日子,于是她跟着进了鬼城。
  接下来手札的内容写了不少薛灵蕙在鬼城中的所见所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