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自古以来皇位继承都是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的,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指的就是王位和财产都是由嫡妻所生的嫡长子继承。
  刘邦有嫡妻吗?
  他有,所以他在登基之后直接就让原本只是王后的吕雉升级当皇后了。
  那刘邦有嫡长子吗?
  他同样有,刘盈虽然是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但是因为刘肥是身为外室的曹氏所生的,所以即便刘肥为长而刘盈为次,但是在时下的人看来,依然认为刘盈才是刘邦真正的嫡长子。
  结果刘邦明明有嫡长子了,却迟迟都没有下旨册封刘盈做皇太子,甚至在大臣上书之后仍然选择了留中不出。
  其他人得知此事之后,立马就觉得刘邦此举有些耐人寻味了:“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二皇子不满意?”
  刘盈虽然没有被册封为皇太子,但是刘邦既然已经登基了,那么众人自然得按照序齿称呼他一声“二皇子”了。
  就像刘旋没有经过册封,但是同样有人开始以“大公主”来称呼她。
  “我猜应该是陛下对二皇子不太熟?”有人说,“陛下总共有三位皇子,其中大皇子曾陪陛下打过天下,三皇子也曾在陛下膝下承欢,唯独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在娘娘腹中的时候就和陛下分离了,数年后再次重逢也没有什么机会团聚相处,所以真的论起来的话,二皇子的出身虽然最尊贵,但是和陛下的感情也是最淡薄的。”
  所以刘邦有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迟迟没有下旨册封刘盈做皇太子吗?
  朝中的大臣们会不会这么想不好说,反正戚夫人得知此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么想的,她激动地问自己的婢女:“你说我的如意是不是有机会了?”
  要是陛下真的看好她的如意,那么有朝一日她的如意问鼎皇位了,她哪里需要再看吕雉那老妇的脸色过日子?
  戚夫人自从到吕雉手下讨生活之后,日子可就难过起来了,即便吕雉没有刻意苛待她,可她失去了刘邦的宠爱,就算亲儿子都被吕雉养在膝下,在这种情况下底下的人哪里会把戚夫人当一回事?
  按理来说,经过现实的毒打后,戚夫人应该学乖了才对的,可偏偏她并不是那么容易认命的人,所以刘邦的迟疑不决落到她的眼里就像是给了戚夫人一个希望似的。
  然而谁也没想到刘邦之所以迟迟都没有下旨册封刘盈做皇太子并不是因为他对刘盈不满意,当然了,也不可能是因为他和刘盈的感情不够深厚。
  开玩笑,就算感情不深厚也改变不了那是他的种。
  所以刘邦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刘旋实在是太满意了,满意到有大臣上书请立刘盈做皇太子的时候刘邦的第一反应是——
  真是狗东西,既然要请立皇太子为什么不请立旋儿做皇太子?
  虽然都是自己的种,但是刘邦不得不承认刘旋真的比刘盈优秀太多了,能文能武还有勇有谋,如果选择刘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那么刘邦觉得自己哪天突然死了,他也不至于死不瞑目。
  因为他不用担心自己辛苦打来的江山转眼就被继承人“送”出去了。
  有的将士认为他们打赢了楚军,他建立了汉朝,那么之后就不必再打仗了,但是刘邦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但凡哪天他要是走得早,新君压制不住下面那帮老臣子的话,那么想不打都不行了。
  有些话刘邦不好跟其他人说,但是对着吕雉的时候就没什么不好说了,他道:“虽说旋儿和盈儿都是你我的骨肉,但是储君之位只有一个,要是立盈儿做皇太子的话,虽然合乎礼法,但是娥姁你说,凭盈儿的性子,他是能镇得住他阿姐?还是能镇得住底下的那帮老臣子?”
  “我知道旋儿向来是疼爱盈儿的,便是我真的立盈儿做皇太子了,她未必会对盈儿不服,但是真要那么做了,我心里都替旋儿委屈。”
  这个天下是刘邦打下来的,让他让给别人他乐意吗?
  他肯定不乐意。
  同样的道理放在刘旋的身上,刘邦也觉得她不大可能会乐意,因为她确实是跟着他这个当爹的一块打江山了,甚至在和项羽的最后一战中,多亏了刘旋及时带着天雷弹赶到,要不然当时也没有人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直接废了项羽的骑兵军团。
  可以说在楚汉争霸的后期,刘旋居功甚伟。
  刘邦是亲爹,也把刘旋的付出都看在眼里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不忍心叫她吃亏。
  “陛下与我说这些可是想立旋儿做皇太子?”吕雉对刘邦的了解不说有八九分,六七分还是有的。
  所以老早她就察觉到刘邦的心思了,即便他迟迟没有立刘盈做皇太子,她也没有怀疑他是想立刘如意或者刘肥。
  因为比起他们,吕雉可以看得出来刘邦更加看重刘旋。
  如果换做以前的话,吕雉或许不会有如此大胆的猜测,但是事实证明,当一个人足够优秀的时候,那么性别绝对不会成为她的拦路虎。
  再说了,既然儿子能被立为皇太子,那么为什么女儿就不可以?
  同样都是自己生的骨肉,所以吕雉一点也不反对刘邦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十分支持,她说,“陛下是旋儿的亲爹,我也是旋儿的亲娘,所以不止陛下一人舍不得让旋儿吃亏,我也一样。”
  “论本事,论能力,旋儿不仅不输给我们其他的孩子,更不输给其他人,所以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她是个女儿而选择立盈儿做皇太子的话,那么确实是有点太委屈旋儿了。”
  说到这里,吕雉看着刘邦道,“只是有一点,我们都不愿意委屈旋儿,那是因为我们是旋儿的父母,可其他人呢?”
  事实上其他人也并不是全都反对刘邦立刘旋做皇太子的,诸如张良、韩信等人都与刘旋相处过,也见识过她的能力,所以得知刘邦有意想要让刘旋当他的继承人,他们都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而其他反对的、甚至觉得刘邦此举于礼不合,有辱斯文的人就算是说破了天去,只要刘邦不搭理,他们也没辙。
  因为整个天下都是刘邦打回来的,而支持他的人个个都是手上有兵有权的功臣,可以说只要他们支持刘旋当皇太子,那么其他人分反对也没用。
  准备逼她爹立她做太子(bushi)的刘旋:“……???”
  她什么都没来得及呢,就这么水灵灵地当上大汉的开国皇太子了?
  ……
  因为在此之前根本没有人被立为皇太子,所以一切的册封仪式都无旧例可循。
  在这种情况下,张良他们只能够自由发挥了。
  但是好在天公作美,在举办册封仪式这一天是个大晴天,刘旋并没有刻意女扮男装,而是穿上皇太子专属的衣裳后便随着刘邦一块祭告天地祖宗,待太祝诵读完祝文后,刘邦亲手将太子玺印交到刘旋的手中。
  太子玺印并不重,但是刘旋从刘邦的手中接过的时候,却莫名的觉得它沉甸甸的。
  刘旋先拜刘邦,再拜吕雉,最后她拿着手中的太子玺印开始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贺。
  已经担任相国的萧何打头,带着其他的文臣武将们给刘旋行大礼,站在上首的刘旋看着底下的人,目光一一从他们的身上扫过,站在最前面的基本上都是老熟人了。
  当刘旋的目光经过灌婴的时候,他像是心有灵犀般地抬头,两人目光对上的那一瞬间,都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
  按理来说这是不合规矩的,但是……
  管他呢。
  刘旋一边让文武百官起身,一边心想道,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从前她以女子之身被封彻侯,现在她以女子之身被封皇太子,日后她还要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成为大汉、乃至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第55章 番外·那我到时候给你把风。
  从陈胜吴广起义至今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这五年的时间里,经常不是这里打仗就是那里打仗,不是这里死人就是那里死人。
  所以汉朝建立之初,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刘邦在登基之后,便下旨让战乱时因为饥饿而卖身为奴的百姓恢复自由身,命他们回归原籍或者留在当地,在重新分配土地之后,让他们立即恢复生产,同时免除他们的赋税数年。
  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刘邦不仅轻徭役,而且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鼓励他们多开荒,多种地。
  作为刘邦的继承人,刘旋这段时间都跟在他的身边,对他颁布的每一条政策她都知道,也了解他的用意。
  毕竟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百姓要是吃都吃不饱的话,还怎么生存下去?还怎么发展下去?
  而恰好刘旋拥有一个能用技术换粮食种子的系统。
  过去一年里刘旋已经用技术换了不少高产量的粮食种子了,但是事实上高产量的粮食作物何止是红薯、土豆、水稻和玉米?
  而且除了高产量的粮食作物之外,系统里还有高产量的水果和蔬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