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如果长平侯只是汉王的一个女儿,那么我自然不可能让你倒插门了,就算要结两姓之好,我也只会替你向汉王求娶长平侯。”
“但是长平侯现在不仅是汉王的女儿,还是汉国的将军,是汉王亲封的彻侯,她有战功,有军队,哪怕日后汉王赢了称皇称帝,长平侯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公主而已。”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跟他们结两姓之好的话,那么只能由你入赘,而不是让长平侯嫁过来。”
“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汉王同意这门亲事。”
齐王确实是有意想要和刘邦拉近关系,而最快拉近关系的方式肯定就是联姻了,但偏偏齐王一个女儿都没有,倒是儿子还有两个。
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那么自然是不可能让他跟刘旋联姻了,但是好在他还有一个小儿子,年纪恰好与刘旋一般大,尚未娶妻生子。
在齐王看来,这不是正合适吗?
至于田明觉得身为堂堂男子却要倒插门给人当赘婿很丢脸什么的,齐王却压根不在意,毕竟有的人想给刘旋当赘婿还不一定有机会当得上呢。
……
对于让田明倒插门给刘旋当赘婿一事,不仅齐王赞成,齐王的叔父齐相也十分赞成,尤其是见过刘旋之后,得知汉国如今竟然拥有亩产量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粮食作物之后,他们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了。
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粮食对于他们而言都十分重要,所以和汉国联姻对于齐王他们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于是等到晚上参加齐王设下的接风宴时,刘旋就发现了他莫名其妙地就跟她夸起了他的小儿子田明。
刘旋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毕竟有的父母懂谦虚,不爱夸小孩,但是同样的也有父母爱炫耀,酷爱夸小孩。
后者就比如刘邦,或者比如现在的齐王。
不过齐王夸着夸着,刘旋就感到有些不太对劲了,她低声问身边的灌婴:“你说齐王这是什么意思?他是知道了今天街上发生的事情还是不知道?”
要说知道吧,他一直跟她夸田明;要说不知道吧,他一直跟她夸田明。
刘旋就奇了怪了,因为不管齐王知不知道,他好像都没有必要跟她一直夸田明,因为他又不是只有田明一个儿子,而且据她所知,齐王更看重的不是长子吗?所以要夸不是应该猛夸长子才对吗?
灌婴在这个时候反倒是比刘旋还要敏锐了,他说:“齐王应当是不知道今天街上发生的事情。”
“那他跟我夸田明做什么?”刘旋不解。
做什么?
当然是痴心妄想了。
听到齐王说田明和刘旋一般大,必定有话题聊,提议明日让田明陪刘旋出门转转,好好地逛一逛临淄的时候,灌婴就意识到齐王想撮合刘旋和田明了。
因为他没有这个心思的话,大可以让作为继承人的、已婚已育的长子陪他们游玩临淄,何必派尚未娶妻生子的次子?
更别提齐王只提议让田明陪刘旋出门转转,而不是陪刘旋和他们这些汉使一块出门转转。
由此可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灌婴心想凭他田明也配?
还真别说,齐王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又看看刘旋,确实觉得他们还挺配的,刘旋的模样自是不必说,田明长得也不差,两人要是站到一块的话,也当得起一句金童玉女。
但是齐王只是有心想要撮合刘旋和田明而已,又不是个傻的,听到刘旋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他的提议,提起田明时神情里还透着几分异色的时候,齐王就猜到了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了。
于是等到接风宴结束后,齐王就把田明留下来了:“你跟我老实交代,你跟长平侯他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田明一开始还想要装傻,可惜齐王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他的再三逼问下,田明不得不吞吞吐吐地告知了他关于今天在街上发生的事情。
当即齐王一阵天旋地转:“你你你……你真的是要气死我啊,我有没有跟你说过长平侯他们不日就要抵达临淄,让你给我安分几日,别在长平侯他们面前露相?”
“结果你倒好,就差直接把屁股露给长平侯看了。”
一想到田明不学无术还嚣张跋扈的一面已经被刘旋他们亲眼见到了,他这个当爹的还在她面前猛夸田明,齐王就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直接转进去。
丢人!
实在是太丢人了!
自觉颜面尽失的齐王转身就想要找家伙什儿教训田明一顿,结果趁手的家伙什儿没有找到,身边的叔父和长子就一左一右地各自递给他一只靴子。
齐王:“……???”
田明:“……!!!!!!”
*
在齐王拿着叔父和长子从各自脚上脱下来的靴子教训次子的时候,项羽也被刘邦派人送来的一封信给气到恨不得立马冲去荥阳教训他一顿。
刘邦写给项羽的那封信的大致内容就是指责项羽臭不要脸,偷小孩儿钱就算了,偷了还不还!
刘邦在信中问:“堂堂西楚霸王连两个秦半钱都还不起吗?”
“岂有此理,他这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项羽被刘邦指责过他杀义帝,杀降兵,这些事情他都做过,他也认,但是没做过的事情别指望他会认。
再说了,偷小孩儿钱是什么鬼?
他堂堂西楚霸王就算真的缺钱了也不会干这么丢脸的事情好不好?
“大王,万万不可上当。”范增看到刘邦派人送来的信也生气,可仍然保留了理智,“刘邦就是故意想要借题发挥激怒你罢了,你要是上当了那就如了他的意了。”
“我们应该坚持我们一开始的计划,分兵到北边。”
代国和赵国已经落入刘邦的手中了,现在只剩下燕国和齐国,他们要是再不插手的话,等它们也一并落入刘邦手中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汉军的围剿了。
“不,亚父你错了。”项羽目光沉沉地道,“我要亲自带兵前往荥阳。”
“大王!”范增闻言,下意识地开口想要再劝他,在他看来,项羽现在已经被刘邦激怒了,他这个时候不宜做重大决定。
“亚父你不必再说了。”项羽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因为冲动。”
“韩信已经带兵平定了代、赵二国,也派使臣前往了齐国,我们现在派兵前往,无济于事,倒不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荥阳。”
“只要我们能攻破荥阳,生擒刘邦,到时候别说燕、齐二国,只怕其他诸侯王也会相继背叛刘邦。”
“到时候优势仍然在我们这边。”
听到项羽这么说,范增就把原本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因为他仔细琢磨后发现换个思路的话,项羽的计划并非是不可行的。
“亚父,当日我能靠骑兵踏平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今日我也一样可以。”
项羽很清楚与其继续拖下去,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和刘邦打上一场,到时候鹿死谁手就各凭本事了。
项羽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范增自然不会再阻止了,只是他们压根没有想过一件事,那就是刘邦虽然主动派人给项羽送信,也主动对项羽进行挑衅,但是他的目的压根不是跟项羽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第52章 这两个傻蛋在搞什么鬼?
从八月底到九月底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地里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先是刘旋分别让楚军降兵和废丘百姓在荥阳以东以及废丘种植的水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收割,大家就发现了水稻的亩产量竟然比黄豆和玉米还要惊人。
之前黄豆亩产量达到八百斤的时候,刘邦他们就已经十分惊喜了,后面玉米的亩产量出来之后,刘邦他们更是激动到语无伦次。
毕竟那可是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亩产量,换做是谁都不能不激动。
原本刘邦他们以为这已经是所有粮食作物的亩产量上限了,但是谁知道水稻的收成也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不仅比玉米的还要高,而且每亩地的收成都突破了三千斤。
刘邦到底是已经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之前有亩产量高达两千七百多斤的玉米打底,所以得知水稻的亩产量高达三千斤的时候,他虽然感到震惊,却也不至于震惊到失语。
毕竟三千斤和两千七百多斤之间也就相差了区区三百斤左右而已。
是的,刘邦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刘旋和白龙马给养大了,明明在此如果哪种粮食作物的亩产量能够高达三百斤的话,他们绝对会为之亢奋的。
但是现在?
三百斤已经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了。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三百斤前面加上“区区”二字,更不会在三百斤后面加上“而已”二字。
然而接下来进入成熟期的土豆和红薯它们的亩产量却完全把刘邦等人都给震惊懵了——